李尚龍
這些年,我對所有為了追求夢想而高聲歌唱的人,有著不可阻擋的喜愛。
那天回到酒店,我打開電腦,剛好看到平臺在推薦一部電影——《天氣預爆》——講一個普通人,被莫名其妙地賦予了超能力,就算遍體鱗傷,也要堅持到底。我對這樣的電影并不感冒,但一看導演,愣住了,是肖央。
我看完了那部電影,拿出手機,給肖央發(fā)了條信息:“看了你的電影,懂你的意思?!?/p>
很快,他回復我:“看到你跑斯里蘭卡去了,無論你在哪兒,祝你一切都好?!?/p>
二十多歲時,我在一個活動中認識了肖央,那時他還不到四十歲,我們相見如故,每次喝酒總是酩酊大醉,我喜歡在喝多時把手機音量調(diào)到最大,放他的歌,相比《小蘋果》,我更喜歡《老男孩》的純粹、《猛龍過江》的熱血,還有《我從來沒去過紐約》的深情。
肖央很喜歡拍小人物的英雄主義,因為他自己就是這么一個人。從《老男孩》起,他就拍了兩個落寞的英雄,雖然輸了比賽,但用一首歌贏得了觀眾的心,他們就是自己的超級英雄——無論結果如何,自己盡了全力。拍《老男孩》時,肖央的團隊只有幾個人,沒有錢,就到處想辦法求人;沒有場地,就拿著機器偷偷地拍。
老肖喜歡英雄的態(tài)度是明顯的,一個曾經(jīng)落魄的普通人,自然喜歡英雄。從《老男孩之猛龍過江》中兩個臆想出來的英雄,到《天氣預爆》里一個不得志的自殺干預醫(yī)生,這都是小人物的英雄主義——你可以瞧不起我,但我不能辜負自己。
肖央的理想是成為一名畫家,他十多歲時來到北京,報考中央美院,第一年就落榜了。第二年,他奮起直追,沒日沒夜地復習,躲在一個小房間里,終于考上了。從美院畢業(yè)后,他一直漂蕩在北京的各個角落,接一些廣告,賺了一些錢。那段日子,他入不敷出,賺來的廣告費只夠他勉強維持生活。但他不服輸,決定追求自己的夢想,在無數(shù)冷眼中,他放棄了拍攝商業(yè)廣告。這一路,只有王太利支持他,后來他們組成了“筷子兄弟”。2010年,一首《老男孩》紅遍了大江南北。再后來,他們有了家喻戶曉的《小蘋果》。每次走到街上,總有媽媽來到他身邊,說孩子是聽他們的歌曲長大的。他就在一旁笑,然后給人簽個名。
我很喜歡肖央,因為從他的電影里,我能看到那種小人物一樣的倔強,他們對命運不投降,在挫折中保持堅強,他們沁透著渴望,他們被逼無奈,卻依舊騎著單車,試圖飛翔。
我問過老肖:“如果當初你沒紅,還會繼續(xù)唱歌嗎?”
他說:“我會的,我又不是唱給別人聽,我是唱給自己聽的?!?/p>
是,如果沒人聽,那就唱給自己聽吧。
(酸辣白菜摘自《三十歲,一切剛剛開始》湖南文藝出版社)
【人物速寫·小人物,英雄夢】肖央的作品里有純粹,有熱血,有深情,而這所有的背后是小人物的英雄夢。無論做畫家、歌手,還是做演員、導演,肖央的英雄夢引領著他一步步從小人物成長為大明星。身為小人物,不應是一個人甘于平庸、放棄努力的理由。我們都是普通人,但擁有夢想就有可能讓平凡成就非凡。
(特約教師 劉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