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鑫
摘要:小學信息技術在小學教學中逐漸變成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尤其是隨著社會的進步,每個人都離不開網絡,對于各種新聞都要從網絡中了解。遠離網絡就會跟不上社會的節(jié)奏,慢慢就會與社會脫節(jié)。在工作中,信息技術的運用更是重點,每一份工作都離不開信息技術。表現性評價在小學信息技術技術中的應用更是尤為重要,學習的過程尤其需要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老師只是負責將學生帶進學習的大門,而學生則是需要自己逐漸探索學習更多的知識。信息技術對于學生而言就是一門人生必修課程。
關鍵詞:表現性評價;小學信息技術;具體措施
引言:
大多數老師家長對小學的信息技術課程都不看重,認為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不重要,但是隨著教育局對于教育制度的改革,信息技術課程在小學教學中也逐漸變?yōu)楸匦拚n程。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都是讓學生自由學習,自由活動。而新的教育制度下要求老師進行表現性評價教學,讓學生更多的進行獨立思考,獨立學習。而信息技術課程作為一門實操課程,老師不能只是一味的講解,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讓學生明白信息技術課程應該做什么,怎么做。表現性評價教學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占據主導地位。
一、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在小學教學中的重要地位[1]
信息技術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而這門課程從小學開始進行教學就會幫學生從小打好基礎。小學時期讓學生了解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從而為日后的學習應用夯實基礎。信息技術不僅需要學生學習,更需要老師學習,老師要經常進行信息技術的學習,將新的內容講解給學生。小學時期的教學主要是圍繞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為主,因此老師也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利用新型的教學設備讓學生完全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家長也要轉變老舊觀念,全力支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再阻攔學生學習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對于學生的學習也很有幫助,老師利用PPT講解課程就會更好的調動課堂氛圍,也讓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更加集中。學生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學習中的難題簡單化。
二、表現性評價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2]
表現性評價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就更加重要,學生在表現性評價中更能鍛煉團結合作、自主學習的能力,老師也能根據表現性評價更好的了解到學生對于課堂所講內容的掌握情況,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掌握情況,老師能夠做出更加準確的計劃。
(一)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
由于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很多學生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班級的團體合作意識,而表現性評價的應用就讓學生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例如讓學生三人為一組,以《背影》這篇文章為背景制作一個PPT,要求PPT內容包括對文章的理解、視頻、音頻等。然后在班級進行PPT展示,每組選一名同學為評委,對所有同學的PPT進行打分,最后選出前三名并給予獎勵。學生在制作PPT的過程中就會以三人為一個小團體進行合作,無形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合作意識。而學生因為要在班級展示并評分,就會將PPT做的更加完美。在給其他小組評分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并及時改正。
(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應試教育模式下,老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分數總是在講解一些考試技巧,學生很難進行自主學習,學生面對學習時就會產生:這個知識點老師說不考,那就不學了的想法。而信息技術課程在小學的教學中就顯得尤為不重要,甚至在很多農村小學,沒有設備,沒有專業(yè)老師,信息技術課程都是被語數英老師占用。應用表現性評價就可以讓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講解完PS操作時,只要求學生加入插圖、轉換動態(tài)等,而不明確規(guī)定具體方法,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老師在查收作業(yè)時的評分標準就是:操作要求是否包括、成果是否美觀。在檢查作業(yè)前讓學生進行互評,學生在欣賞其他同學的作品時,就會發(fā)現其他同學的優(yōu)點自己自己的不足。表現性評價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三)更好的了解不同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
很多學生因為內心的自卑,在課堂上從來不主動發(fā)言,課下也不好意思和老師溝通,就造成學生出現不會裝會的現象。而老師每天在課堂上講解的時候,反應快的同學總是能夠很積極的配合老師,也給讓老師產生所有同學都聽懂了的假象。表現性評價在課堂中的應用,就可以讓老師很好的了解到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況。而對于老師平時的教學,老師總是發(fā)揮著領頭羊的作用,老師要讓學生了解到怎么做,做什么?而不是面對難題時,老師只是一味的告訴學生答案和技巧。在信息技術中也要明確學生的學習任務,學習目標。例如在學習幻燈片的制作時,就要明確告訴學生,這節(jié)課的任務就是學會插入藝術字、圖片、音頻等。在臨下課十分鐘時檢查學生的完成情況。
三、表現性評價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應用的具體措施[3]
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明確課程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進行一系列的教學。例如在制作小板報這個章節(jié)訓練時,老師首先要制定出最后板報應該呈現出的樣子。以向雷鋒同志致敬為主題進行板報的設計,要求色彩搭配要合理,不能過于花里胡哨。板報內容中要包含雷鋒同志的樣貌特征以及通過雷鋒精神同學們得到的啟發(fā)。然后讓學生進行獨立創(chuàng)作,在創(chuàng)作完成之后,要求學生對于自己的作品自評,講出自己作品中運用了哪些信息技術,以及自己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信息技術方面的困難,又通過了哪些方式解決等等。學生不僅要了解到怎樣做還要考慮到這樣的排版合不合理。老師對于學生的評價過程就是要指出學生作品的不足之處,評價出學生面對困難做出的措施正不正確等等。
總結
表現性評價能夠更加準確的讓老師了解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也能夠讓學生通過自評、互評發(fā)現其他同學的優(yōu)點以及自身作品的不足之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將學習與實際結合起來,通過學習發(fā)現生活中存在的問題。老師的評價方式也要隨著社會的變化不斷進步,通過實踐找到老師和學生之間最好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在表現性評價教學中不斷進步,更好的學習信息技術課程。
參考文獻:
[1]苗廣豫,杜炫杰.表現性評價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05(1):62-64.
[2]劉麗彥關子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教學評價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4.
[3]胡曉玲.中小學信息技術課課堂教學的設計與實踐操索[D]西北師范大學,2002.
北大附中云南實驗學校 6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