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花
埃隆·馬斯克的前妻賈斯汀曾這樣形容他的前夫:極端的成功源于極端的性格,這是以許多其他事情為代價的。
馬斯克曾用“吞著玻璃同時凝視深淵”來描述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生涯。
在時間管理方面,他如同一個徹頭徹尾的獨裁主義者,他會假設一切順利,制定出他能想到的最激進的時間表,然后將每一個人都精準地卡在表格里,再以推進戰(zhàn)爭進程的決心去強硬地完成每一個項目。
1999年,馬斯克帶領X.com與Confinity爭奪網絡支付市場時,他對員工說,我每天工作23個小時,你們必須工作20個小時。
在特斯拉陷入危機的時候,他要求員工周末必須工作,連睡覺都只能在桌子底下,直至項目結束。
而如果他想解雇某人,就會立馬解雇,絕不會消耗彼此的時間。
比如你告訴馬斯克,你無法在規(guī)定時間內達到他的要求,他會毫不猶豫立即告訴你:“這個項目與你無關了,從現(xiàn)在起我將接手你手上的一切工作?!?/p>
在馬斯克的眼中,他要的是改變世界、改變歷史,而你想拖我的后腿,那你最好別干了。
雖然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埃隆·馬斯克這樣的人實在太令人上頭了。從Zip 2到X.com,到Space X,再到特斯拉,馬斯克的每一次創(chuàng)業(yè),都瞄準了鮮少有人敢觸及的領域,而且每一次成績都絢爛得刺痛雙眼。
但對于他身邊的人來說,馬斯克就是一個令人膽寒的“暴君”。
他心中裝著幾件極端的大事,為了做成這些事,他顯得與常人的世界格格不入,最終淪為別人眼中的怪咖。
他不通人情世故,跟家人搞不好關系,經常與人爭吵。
他嚴重失眠、精神疲勞、神經緊繃,第二任妻子甚至擔心他會猝死。
他時常在深夜獨自承受孤獨感、挫折感以及來自靈魂的拷問,甚至表現(xiàn)出閱讀障礙癥、注意力紊亂癥等各種癥狀。
與馬斯克相熟的人,多有過這樣的經歷,他會在相談甚歡時突然停下來,眼睛直勾勾盯著對方,然后是長時間的沉默,在周圍的空氣結至冰點時突然發(fā)問。
“你覺得我瘋了嗎?”
多數(shù)人被問得措手不及。
極少人知道,他只是在問自己!
2000年9月,在帕洛阿爾托一家現(xiàn)在已經不復存在的“芬妮與亞歷山大”酒吧里,一場硅谷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政變”正在暗戳戳地醞釀。
X.com的核心員工聚集在一起,這場頭腦風暴只有一個主題:如何干倒自己的老板、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埃隆·馬斯克。
而此時,馬斯克對此毫無察覺,他正與新婚妻子賈斯汀身處前往悉尼的飛機之上。迎接他的不是甜蜜的蜜月之行,當航班落地時他接到了自己的CEO職位已經被另一位創(chuàng)始人取代的電話。
馬斯克得知消息后,立即中斷蜜月返回帕洛阿爾托,想盡辦法企圖說服董事會。但一切都太遲了,整個團隊已經脫離控制,馬斯克只能被迫接受公司顧問的角色。
1995年,馬斯克認識到互聯(lián)網必將給人類世界帶來顛覆性的變革,決定從斯坦福大學休學,和弟弟創(chuàng)辦了Zip2,這是一家提供城市導航和餐廳指南的互聯(lián)網公司,相當于百度地圖加大眾點評。
馬斯克9歲時父母離婚,媽媽帶著他兄妹三人輾轉到加拿大生活,一度十分拮據(jù),一家四口只能擠在一個小房子里。創(chuàng)辦公司的前3個月,馬斯克和弟弟住在公司,然后到附近的基督教青年會洗澡。
直到1999年,Zip2以3億美元被收購,28歲的馬斯克分到了2200萬美元,家里的經濟狀況才徹底得到了改善。
此時的馬斯克已經表現(xiàn)出了個性中張揚的一面,他一擲千金買下了當年美國只進口了7輛的邁凱倫F1跑車,剩下的錢則全部投入了X.com。
X.com是馬斯克的第2家公司,包括他在內的4個合伙人都認為,傳統(tǒng)銀行已經過時,在互聯(lián)網時代,辦理業(yè)務完全可以繞過銀行,他的理念有點像支付寶,可比支付寶的誕生早了整整5年。
但很快,合伙人之間發(fā)生沖突,其中一位合伙人帶走了絕大部分員工,給馬斯克留下一個空殼公司。馬斯克被迫瘋狂尋找風險投資,并向投資人坦承公司的人才所剩無幾。就在馬斯克走投無路時,紅杉資本的著名投資人邁克爾·莫里茨向他伸出了援手。
而此時一家名為Confinity的公司也開發(fā)出線上支付系統(tǒng),成為X.com最大的競爭對手。
最后,兩家公司選擇合并,但合并后的兩家公司的產品理念、企業(yè)文化、管理風格格格不入,團隊之間也壁壘分明,互相看不順眼。從投資人到員工紛紛質疑馬斯克的領導能力,內訌在所難免。馬斯克黯然下臺,公司也改名為PayPal。
馬斯克沒有離開,他的堅持最終得到了回報。2002年7月,PayPal被eBay以15億美元收購,馬斯克獲得約2.5億美元,完稅后還剩1.8億美元。
世紀之交,“911”恐怖襲擊疊加泡沫經濟破裂,世界經濟哀鴻一片,但是互聯(lián)網行業(yè)里的,被同伴“政變”倒戈下臺的馬斯克卻意外得到一個圓滿的結局。
那本著名的《硅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冒險人生》的作者阿什利·萬森曾描述,馬斯克的成長路徑是非線性的,更像是以穿越者的姿態(tài)降臨到這個世界,告訴我們人類可能抵達哪些未知的領域。
而事實上,出生在南非,幼時飽受欺凌的馬斯克是通過閱讀來完成內心對世界的認知和重構的。
十多歲時他就通讀了尼采和叔本華,但這對師徒悲觀主義的傾向對于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而言,顯然過分沉重了。最終,馬斯克找到了道格拉斯亞當斯的《銀河系漫游指南》,這本書改變了馬斯克的一些底層觀念,也為他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這是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這話出自人類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馬斯克年幼時一直將他奉為英雄,夢想著有一天可以和自己的偶像一樣去征服宇宙,見證人類的偉大。少年成名,多少會讓人產生自己無所不能的錯覺,而立之年,馬斯克決定去完成自己幼時的夢想——讓人類殖民火星。
可是偶像卻并不看好他,在阿姆斯特朗眼中馬斯克大概就是有幾個臭錢的狂妄之徒。
在賭城拉斯維加斯的硬石酒店,空氣中混雜著酒精、電子樂和女郎的尖叫,大家都在為PayPal上市而雀躍。唯有馬斯克蜷縮在被眾人忽視的角落里,借著昏暗的燈光翻看著一本又舊又破的蘇聯(lián)火箭手冊。
馬斯克這一次的投資可謂冒險之極。圍繞著殖民火星的目標,他將巨額財富先后投資在:研發(fā)可回收火箭的SprdceX,造電動汽車的特斯拉,和利用太陽能發(fā)電的SolarCity。
在馬斯克的頭腦中有一幅完整的藍圖:SprdceX負責運輸,將人類送去火星;SolarCity負責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提供人類在火星生活的能源;而特斯拉承擔著人類在火星出行和運輸?shù)钠D巨任務。
“幸運”的馬斯克很快便發(fā)現(xiàn)自己再也不用為怎么花掉巨額財富而煩惱——錢就像投進碎鈔機一樣,瞬間便化為烏有,從億萬富翁到“借錢度日”只在轉瞬之間。
2008年8月2日,“獵鷹1號”點火發(fā)射,當一級火箭和二級火箭分離時,二者相撞導致火箭頭部和發(fā)動機損毀。
這是“獵鷹1號”第三次發(fā)射失敗,并且馬斯克沒錢了。
成年人的世界不相信眼淚,但當?shù)弥约旱呐枷癜⒛匪固乩嗜ナ赖南r,馬斯克哭得像個孩子,最終他沒能在偶像的有生之年向他證明自己。
毫無疑問,馬斯克是個有遠見的領袖,但為人卻自負高傲,還有點小肚雞腸,他從不吝嗇將自己對他人的鄙夷公諸于世。
比爾·蓋茨不看好電動汽車做長途運輸,他就在Twitter嘲諷蓋茨“不懂電動汽車”;
他也瞧不起貝佐斯的藍色起源,稱它剽竊SpaceX,還抨擊亞馬遜是壟斷;
到中國參加AI大會,馬老師想和以往一樣端出一碗溫暖感人的人文雞湯,馬斯克只還給他一場擊穿地板的史詩級尬聊。
在SpaceX之前,再瘋狂的企業(yè)家,也不敢輕易涉足航空航天領域,尤其是還要自己造火箭,那簡直就是瘋子的行為。要知道即使強大如波音,也經不住幾次失敗的發(fā)射。
馬斯克不屑于和這些“凡夫俗子”一樣,誰也不能阻止他沖向太空。
2002年6月,一拿到賣Paypal的錢,馬斯克立馬把1億美元投入SpaceX中,并組建了一支全明星團隊。
從小深受科幻電影影響的馬斯克,為向《星球大戰(zhàn)》中“千年隼”號致敬,將第一枚火箭命名為“獵鷹1號”,并將首次發(fā)射時間定在了2003年11月,也就是說,從一無所有到發(fā)射火箭,他只給了自己15個月時間。
然而他忽略了自己擁有155的超高智商、如獵鷹般敏銳的洞察力和每周工作100個小時甚至120個小時的旺盛精力,這可不是常人能夠達到的。
2006年3月24日,晚產2年4個月后,“獵鷹1號”站在了發(fā)射臺上,25秒后,火箭墜落。
2007年3月15日,“獵鷹1號”再次發(fā)射,5分鐘后,火箭爆炸。
2008年8月,“獵鷹1號”第三次發(fā)射,再次失敗。
2008年前后,那些被馬斯克嗤之以鼻的互聯(lián)網同行們卻為世界開啟了一個宏偉的新時代。
亞馬遜推出Kindle徹底完成了對人類閱讀的數(shù)字化改造;社交軟件顛覆了人們長久以來的交友溝通方式,F(xiàn)acebook躋身世界前三大網站;蘋果發(fā)布iPhone,智能手機首次出現(xiàn)在了人們的生活里,移動互聯(lián)網已加速到來!
另一邊,馬斯克的人生面臨三重打擊。SpaceX陷入了絕境,資金只夠支持最后一次發(fā)射了;賈斯汀又鬧起離婚,不斷向外界控訴自己的前夫;特斯拉研發(fā)成本又嚴重超支,再也沒有投資人愿意為它買單了。
世人都是健忘的,沒人真的有空去感受馬斯克的悲傷,時代永遠迎接新的賓客,獨獨忘了給馬斯克留一個席位。
與其說馬斯克的人生是由一系列的高光時刻組成,不如說是一連串糟糕的時刻串聯(lián)起來的。
而在那些至暗的時刻中,2008年絕對是最糟糕的年份之一。
那一年,SpaceX和特斯拉同時陷入絕境,馬斯克剩下的錢最多只夠救一家,所有人都覺得他必須做出選擇。對于馬斯克而言,是絕對無法在特斯拉和SpaceX間進行取舍的。他把自己僅剩的一切都投了進去,連買一份三明治的錢都沒給自己留。
當年,“汽車真相”網站專門開設了一個名為“特斯拉死亡倒計時”的欄目,一天之內媒體會出現(xiàn)50篇談論特斯拉會如何滅亡的文童。
面對《紐約時報》的攝像機,這位中年發(fā)福的“鋼鐵俠”脆弱、疲憊,一邊哭,一邊說自己很久沒有睡個好覺,沒有社交,沒有朋友,一面陷入自我否定、自我懷疑的死循環(huán):“我感覺自己一無是處,我覺得我就快完了?!?/p>
火箭、汽車都是極度燒錢的生意,行業(yè)生態(tài)靜止,已經很多年沒有大的突破。經過一百年迭代,燃油車的成本、技術、安全性、基礎設施都已經非常成熟,沒有企業(yè)愿意走出舒適區(qū)去挑戰(zhàn)一項投資巨大,又看不到結果的項目。
相比之下,技術極不成熟的電池才是個讓人摸不著脾氣的“壞”玩意兒。富有創(chuàng)意的特斯拉員工曾把20塊電池綁在一起點燃,電池像火箭一樣彈射開去,火光四濺,其壯觀程度不亞于SpaceX的火箭爆炸。而特斯拉的倉庫里,這樣的電池一共有7000塊……
技術不成熟的另一個體現(xiàn)是夸張的成本。一輛Roadsters預售8.5萬美元,成本卻需要20萬美元,等于生產越多虧越多。馬斯克決定親自下場、主持大局。
高壓的管理手段和高強度的工作強度,特斯拉很快出現(xiàn)了離職潮,馬斯克壓力巨大,甚至將剛喝進去的咖啡嘔吐在會議桌上。
悲劇往往是拉著手出現(xiàn)的。
2008年金融海嘯席卷全美,SpaceX的“獵鷹1號”第三次發(fā)射失敗。馬斯克變賣了自己的邁凱倫跑車和其他資產,堵上了全部身家,甚至做好了搬到賈斯汀父母地下室居住的打算。
可是命運連這個機會都沒留給馬斯克。當年6月,賈斯汀與他辦理了離婚手續(xù)。這下,馬斯克連老丈人家的地下室都進不去了。
所幸,馬斯克堅持到了最后一刻。
2008年9月28日,“獵鷹1號”第四次發(fā)射終于取得成功,并為SpaceX贏得了NASA超過10億美元的合約。
2012年,Space X的龍飛船成為首個向國際空間站運送貨物的私營公司;2016年,經歷過兩次失敗之后,獵鷹九號成功實現(xiàn)了海上回收。
2021年1月7日,特斯拉股價一日大漲8%,馬斯克身家超過1850億美元,超越福布斯實時富豪榜的貝索斯成為世界首富。當日,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有什么好奇怪的”“好了,回去工作吧……”
就在大家以為這個工作狂忘記了自己已經是世界首富這茬的時候,周五,馬斯克突然在社交媒體上提問:順便問一下大家的意見——如果有好的想法我非常感謝一如何把這些錢捐贈出去來真正做出改變呢?
人們立刻聯(lián)想起馬斯克2018年發(fā)的一個“財務計劃”:
我會把一半的錢拿來解決地球上的問題,另一半的錢則去火星建造一個可以自主循環(huán)的城市——各類生物都可以在那邊生存,以防萬一地球被小行星擊中,我們面臨恐龍滅絕那樣的滅頂之災,或者是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開打,我們毀掉我們自己。
在當時,這句話絕對是吹牛皮。
2018年,特斯拉連續(xù)多年虧損,美股前100上市公司有一個做空排名,特斯拉自IPO上市以來就常年第一。
馬斯克經常性的陷入發(fā)不出工資、離破產只有幾天的窘境。甚至有幸災樂禍的媒體再次給特斯拉下了“病危通知書”,好事者更是饒有興致地推算出特斯拉壽命只有3~6個月。
特斯拉每個月要吞噬400萬美元,馬斯克需要從特斯拉現(xiàn)有的投資人那里再爭取到2000萬美元的投資,最后環(huán)節(jié),馬斯克差一點功虧一簣。
完成融資當天,特斯拉賬上只有幾十萬美元的流動資金,再晚幾個小時公司可能就要宣告破產。
2019年,特斯拉上海工廠投產,成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家100%外資控股的車企。
對接中國超高效的供應鏈、巨大的市場容量,特斯拉實現(xiàn)了報復性的增長。一開始交付,就毫無懸念地霸占了中國電動汽車銷量冠軍,很快又頻頻打敗燃油車成為所有整車里的銷量冠軍。
除了短暫地登上世界首富的寶座,今年馬斯克創(chuàng)造的另一個爆炸性新聞恐怕就是一句話讓比特幣掉了10000美元。
北京時間2021年5月13日凌晨,馬斯克在社交媒體宣布,特斯拉暫停接受比特幣支付。
而這距離特斯拉宣布接受比特幣付款還不到2個月。3月24日,據(jù)特斯拉美國官網顯示,購買特斯拉汽車支持使用比特幣付款。
消息一出便引發(fā)加密貨幣市場巨震。比特幣價格迅速下跌,短時下跌超10000美元。比特幣家園的數(shù)據(jù)顯示,5月13日超過30萬人爆倉,40多億美元灰飛煙滅,不少人暴富的美夢破裂。
事實上,除了造車、造火箭,這幾年馬斯克在幣圈的追隨者越來越多。有人說他割韭菜,有人說他是騙子,也有人說他是先驅。
但那又怎樣呢?世界相信強者,挨罵和做出事情,本身是并不矛盾的。
馬斯克是“第一性原理”的忠實信徒。
所謂“第一性原理”,就是舍棄世界的既有法則,以核心目標為出發(fā)點,圍繞最終結果,神擋殺神,佛擋誅佛。
在馬斯克的世界里,行為是為目的服務的。他沒有對既成規(guī)矩的顧忌,也沒有對客觀世界普世價值觀的忌憚,更加具有破壞性的創(chuàng)新力。
從人類發(fā)展的歷程看,又有哪一次史詩級的進步不是伴隨著摧枯拉朽的破與立呢?
當美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不到一秒有一例確診,連它的盟友歐洲都已經對美國人關上了大門。美國政府迫于壓力終于開始強制居家隔離,特斯拉的工廠也被迫停產關閉。
但此時正是特斯拉必須上產能的關鍵時刻。于是,馬斯克毫不猶豫地站在特朗普總統(tǒng)先生這邊,堅定地認為疫情并不可怕,感染者數(shù)據(jù)被嚴重高估。
2020年3月份,馬斯克還在Twitter預言,最晚4月底美國的疫情就會實現(xiàn)零增長!事實卻是,疫情不斷發(fā)酵,感染人數(shù)不斷攀升,直到現(xiàn)在也沒有完全穩(wěn)定下來。
其實,馬斯克不顧是非、顛倒黑白的叫囂,目的非常簡單:特斯拉不能停產,美國的工廠必須馬上復工。
馬斯克堅信地球會毀于瘟疫、核爆炸、彗星撞擊等極端災難,所以對人類移民火星表現(xiàn)出驚人的癡迷。不過,當?shù)厍蛘娴拿鎸σ粓鑫烈?,人類切實地面對一場浩劫時,他又可以對客觀證據(jù)視而不見。
多么諷刺!
這就是馬斯克,目標是第一位。原則可以讓路,價值觀可以扭曲,客觀條件也可以被忽視。
這恰恰是馬斯克與眾不同的地方和“魅力”所在。當這個世界按照一個約定俗成的軌跡運行,當所有人被按壓進同一個模具,曾經的野心、原始的沖動就統(tǒng)統(tǒng)沒有了。
但傻白甜們又怎能穿越人生的云波詭譎呢?能夠直面現(xiàn)實的殘酷,不斷挑戰(zhàn)和突破自己極限的人,往往都是狠角色。
最有創(chuàng)新力的人,往往也最具破壞力,他們是天才與魔鬼的混合,最易讓人成癮。像馬斯克這樣的人,該愛他千遍,還是“鞭尸千遍”。
(參考資料:《硅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冒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