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娜
河南登封中醫(yī)院婦產科 登封 452470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由子宮平滑肌及結締組織組成,確切病因尚未明了。生物化學檢測結果提示,肌瘤組織局部對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是肌瘤發(fā)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孕激素亦有刺激肌瘤生長的作用;細胞遺傳學研究顯示,25%~50%的子宮肌瘤存在細胞遺傳學的異常[1]。對于月經量過多而繼發(fā)貧血、嚴重疼痛、膀胱或直腸受壓、不孕或流產,以及疑有肉瘤變的患者,應給予手術治療,肌瘤剔除術是目前臨床常用的手術方式[2-3]。本研究通過對68例行肌瘤剔除術的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以探討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的治療效果。
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9-01—2020-01我院行子宮肌瘤剔除術的68例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1)均經超聲、CT、MRI等影像學檢查確診為漿膜下或肌壁間子宮肌瘤。(2)均有程度不等的經量過多、貧血、疼痛、膀胱或直腸受壓癥狀,以及不孕或反復流產史。(3)均順利完成子宮肌瘤剔除術,并經術后病理學檢查證實診斷。(4)希望保留子宮或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排除標準:(1)疑有肌瘤惡性變者。(2)估計盆腔嚴重粘連無法順利完成腹腔鏡手術者。(3)術前存在激素治療史者。根據不同手術方案分為開腹組和腹腔鏡組,各34例。2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颊呔炇鹬橥鈺?。
表1 2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
1.2手術方法[4-5]腹腔鏡組:全麻,患者取仰臥位,臀部稍墊高。臍上緣做1cm切口,置入10mmTrocar,建立CO2氣腹,維持腹壓12~14mmHg(1mmHg=0.133kPa)。安放舉宮器,常規(guī)三孔法置入腹腔鏡和腔鏡器械施術:對蒂部較細的漿膜下肌瘤電凝切斷蒂部;對粗蒂或無蒂漿膜下肌瘤或肌壁間肌瘤,將垂體后葉素12U加入20mL生理鹽水內,注射在肌瘤基底周圍的宮體內。沿肌瘤縱軸電凝切開肌瘤被膜,分離鉗牽拉瘤體將肌瘤剔除。創(chuàng)面電凝止血后將瘤體粉碎取出,用1號線縫閉瘤腔。沖洗盆腔,撤出手術器械,排出CO2,縫閉腹壁戳孔。對照組實施開腹子宮肌瘤剔除術。
1.3觀察指標(1)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2)術后隨訪12個月,統(tǒng)計術前和術后3個月時2組患者的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血清性激素水平,以及末次隨訪的肌瘤復發(fā)率。
2.1手術時間等指標腹腔鏡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明顯短(少)于開腹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手術時間等指標比較
2.2血清性激素水平術前2組患者的E2、FSH水平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3個月2組的E2、FSH水平均優(yōu)于術前,其中腹腔鏡組患者的E2、FSH水平優(yōu)于開腹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手術前后性激素比較
2.3肌瘤復發(fā)率術后隨訪1a,末次隨訪,腹腔鏡組復發(fā)1例(2.94%),開腹組復發(fā)6例(17.6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981,P=0.046)。
子宮肌瘤好發(fā)于生育期,青春期前罕見,絕經后肌瘤則萎縮或消退;又有研究結果顯示,肌瘤中雌激素受體濃度顯著高于周圍組織。故認為子宮肌瘤是一種雌激素依賴性腫瘤,孕激素、雌激素的分泌和子宮激素受體量對子宮肌瘤的發(fā)生有密切關系[6-7]。對于月經量過多、肌瘤體積較大壓迫周圍器官而影響其功能、疑有惡性變,以及由此引發(fā)的反復流產或不孕等患者,應給予手術治療??蛇x擇肌瘤剔除術和子宮切除術,手術可經腹、經陰道,以及經宮腔鏡或腹腔鏡實施[8]。
對疑有子宮肌瘤惡性變及無保留子宮要求的患者,可行子宮切除術;對于希望保留子宮或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采用肌瘤剔除手術[9]。隨著微創(chuàng)理念的深入和宮腔鏡、腹腔鏡技術的發(fā)展,傳統(tǒng)開腹手術因創(chuàng)傷大、術中出血多、術后并發(fā)癥多,不利于患者恢復等不足,已逐漸被腹腔鏡手術所取代。宮腔鏡手術主要適用于子宮黏膜下肌瘤及部分影響宮腔形態(tài)的肌壁間肌瘤。對于其他肌壁間肌瘤和漿膜下肌瘤患者,則需行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
我們對近年來于我院行子宮肌瘤剔除術的68例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顯示,腹腔鏡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術后3個月時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末次隨訪時的肌瘤復發(fā)率等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開腹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主要原因為:(1)切口小、創(chuàng)傷輕,對盆(腹)腔器官和組織干擾小?;颊咝g后可早期離床活動,胃腸功能恢復快,便于早期進食,故有利于術后康復。(2)CO2氣腹可將手術操作空間擴大,腹腔鏡攝像系統(tǒng)的放大效能,可將手術野清晰顯示在電視屏幕上,故術者可對肌瘤的部位、大小、有無惡變等準確進行識別。不但有利于徹底、精準剔除肌瘤,避免肌瘤殘留和降低術后肌瘤復發(fā)風險,而且對患者性激素分泌的影響較小[9]。
綜上所述,與開腹手術比較,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患者的胃腸功能及卵巢功能恢復快,以及肌瘤復發(fā)率低等優(yōu)勢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