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蘭 溫春嬋 馮細妹 崔紀籠 鄭敏娟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海醫(yī)院,佛山,528244)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占全身惡性腫瘤的7%~10%[1]。近年來,全球每年有超過100萬人被診斷為乳腺癌,每年至少有40萬女性死于乳腺癌,占癌癥死亡總數的14%[2-3]。我國女性乳腺癌發(fā)病率逐漸上升,占全球總發(fā)病數的12.25%,已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臨床上一般采用手術和化療相結合的方法治療,療效較好。但乳腺癌患者術后經常會因為一些不良的心理反應或身體疼痛而導致睡眠障礙。為改善這一狀況,本研究探析了睡眠狀態(tài)干預護理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生命質量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海醫(yī)院收治的乳腺癌術患者28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4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5~56歲,平均年齡(45.14±10.12)歲;觀察組患者年齡34~55歲,平均年齡(44.78±10.28)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標準 1)具備乳腺癌術指征;2)對本研究方案簽署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1)意識障礙或者昏迷患者;2)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3)合并凝血功能障礙;4)合并精神疾病;5)合并惡性腫瘤等其他嚴重疾病;6)無法配合的患者。
1.4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參考文獻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實際實施睡眠狀態(tài)干預。1)支持性心理治療:與患者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關愛體貼患者,耐心傾聽患者主要訴求,及時細致觀察患者心理反應,引導患者宣泄不良情緒,鼓勵患者直面疾病,學會應對壓力,提高心理容忍度和適應性。建立社會和家庭支持體系,積極鼓勵家屬陪伴,特別是患者丈夫的支持,讓患者感受到關愛,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2)睡前護理:重在疏通患者心理障礙,消除患者恐懼焦慮,使患者睡前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3)疼痛護理:如果疼痛是淺表的、輕微的或短暫的,可以選擇冰袋冷敷療法,如果疼痛深重且持續(xù)時間長,可以選擇口服或靜脈注射止痛藥或放置止痛泵,盡可能分散患者注意力。4)改善環(huán)境:室內環(huán)境要保持安靜,嘈雜的環(huán)境會讓患者產生不良情緒反應,且可加重睡眠障礙。5)認知療法:1~2次/周,30 min/次,幫助患者改變不良的認知態(tài)度和信念。糾正她們錯誤的睡眠觀念,改善她們不良的睡眠行為模式,進而改善睡眠,促進疾病康復,減少復發(fā)。6)放松:方法有很多,坐式放松、漸進式肌肉放松、放松呼吸、轉移和分散患者對失眠的注意力。7)控制行為矯正:幫助患者建立規(guī)律的睡眠喚醒模式,告知患者白天減少睡眠時間,控制午睡時間在1 h以內,無論夜間睡眠時間多長,早上均需要在8點前起床,以建立良好的睡眠作息規(guī)律。
1.5 觀察指標 比較2組護理前后睡眠質量評分(匹茲堡睡眠質量量表,0~21分,越低越好)、生命質量評分(QOL-100量表,總分0~100分,越高越好)、并發(fā)癥。
2.1 2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生命質量評分比較 護理前2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生命質量評分比較,P>0.05,護理后2組患者均顯著改善,其中觀察組睡眠質量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生命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護理前后睡眠質量評分、生命質量評分比較分)
2.2 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χ2=6.182,P=0.015<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有1例,出現感染1例。而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7例,其中上肢功能障礙5例,感染2例。
睡眠是大腦的暫時休息過程,是一種保護性的抑制,身體的免疫系統(tǒng)在睡眠期間得到修復和加強[4]。睡眠不僅可以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和精力,還可以增強免疫力,有效保護人們的心理健康。但調查顯示30%~80%的乳腺癌術后患者存在睡眠質量問題,特別是圍手術期患者存在焦慮、易怒等心理問題,與睡眠異常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huán),容易引起血壓升高、心腦血管意外、食欲不振、應激性潰瘍、胃腸功能障礙等[5]。乳腺癌患者的睡眠障礙不僅與疾病有關,而且與個體的認知方式和行為模式有很大關系[6]。因此,了解乳腺癌患者睡眠障礙的影響因素,及時給予心理干預措施,可以糾正患者對睡眠的錯誤認知,改善不良睡眠行為模式,幫助患者減輕心理負擔,消除不良情緒的影響,促進睡眠。
本次研究實施睡眠狀態(tài)干預后發(fā)現,觀察組患者疼痛、疲倦乏力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患者本身對護理服務較為滿意,可見睡眠狀態(tài)干預有效降低了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預后。從認知行為的角度看,睡眠問題是由自動覺醒、認知功能障礙和相應的疼痛引起的。心理疏導可以通過增加注意力和控制自主神經系統(tǒng)來削弱這種自動反應,增加放松反應,以減少憂慮、反芻冥想和情緒困擾。放松可以幫助個人有效應對各種壓力、焦慮等負面情緒,促進積極情緒,有助于提高患者睡眠質量。
綜上所述,乳腺癌術后患者實施睡眠狀態(tài)干預效果確切,可在乳腺癌術后推廣該干預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