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保鋒,劉全成,于秀冰
(佳木斯市中心醫(yī)院腫,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隨著對結腸癌發(fā)病機制的深入研究,目前普遍認為表觀遺傳學改變是繼遺傳學改變之外,與結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治療具有密切關系的另一重要機制,抑癌基因的異常甲基化通過沉默抗增殖、抗凋亡、抗血管生成和DNA 修復等基因的活性致使其正常生理功能缺失從而在腫瘤的發(fā)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2]。人類相關轉錄因子3(RUNX3)屬于位于1 號染色體的腫瘤抑制基因,特別是在結腸癌發(fā)展過程中更為關鍵[3-4]。腫瘤血管的生成不僅會受到很多血管生成因子的調節(jié),還會受到抑制因子的影響,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5]屬于最強的一種血管生成因子,在血管新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UNX3 與VEGF 二者之間與腫瘤浸潤、轉移及血管新生可能存在密切的關系,在腫瘤的多步驟演進中起重要作用。
隨機選取2017 年6 月至2019 年11 月到本醫(yī)院接受治療的160 例結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為95 例,女65 例,年齡區(qū)間:29-90 歲,平均:(63.54±1.19) 歲。所有患者術前未接受任何針對腫瘤的治療,術后經病例檢查為結腸癌。其中乳頭狀腺癌32 例,管狀腺癌104 例,黏液癌、未分化癌、印戒癌各8 例。Dukes 分期,A 期40 例,B 期46 例,C期42 例,D 期32 例。
所有標本均采用濃度10%的中性福爾馬林溶液進行固定,采用石蠟進行包埋,連續(xù)切成4 pum 的厚片,采用免疫組化S-P法進行檢測[6]。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先用高溫煮沸法進行處理,之后再采用EDTA 液進行抗原修復;VEGF 屬于鼠抗人單克隆濃縮型抗體,按照1:40 的比例進行稀釋,均采用由福州邁新生物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生產所提供的儀器和試劑進行操作。
分析切片中的陽性細胞在所有同類細胞數(shù)中的比例,以及陽性細胞的著色強度情況,通過分析結果來判斷免疫組化的具體狀況:細胞質主線棕黃色的顆粒為陽性細胞,在400 倍下,對5 個視野中所包括的癌細胞總數(shù)以及VEGF 陽性的癌細胞數(shù)進行計算,計算后取陽性細胞所占百分比的平均數(shù),1分表示為:陽性細胞10%以下(包括10%),2 分表示為:11%-50%;三分表示為51%-75%;4 分為表示為:76%以上(包括76%)。陽性癌細胞的著色強度可以劃分四個標準,分別為0分、1 分、2 分,每個等級的顏色分別為黃色、棕黃色、棕褐色。染色強度與陽性細胞所占的百分比相乘積如果大于3 分,就說明免疫反應呈陽性。微血管密度(MVD)值計數(shù)[7]:在40 倍的低倍鏡下對癌組織間質微血管密集的部位進行觀察并計算,之后再在200 倍的高倍鏡下進行觀察,每例標本分別計數(shù)出5 個視野,在計算過程中需要由2 為經驗豐富的醫(yī)生同時進行計算,最后去計算的平均值作為該例的MVD 值。腫瘤區(qū)域只要是染成棕色的單個內皮細胞,或者是內皮細胞簇,都可以直接作為血管計算。
采用SPSS 20.0 處理器對此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和信息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檢驗結果P<0.05,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RUNX3 在正常結腸癌中表達,陽性率分別是陰性組的46.25%,弱陽性組的35.00%,強陽性組的18.75%,陽性表達率呈下降趨勢;VEGF 在正常結腸癌中表達,陽性率分別是陰性組的22.50%,弱陽性組30.0%,強陽性組的47.50%,可見,陽性表達有明顯升高的跡象。
RUNX3 表達陰性組的MVD 屬于為(50.12±9.27),弱陽性組為(38.22±7.61),強陽性組(19.41±6.77),數(shù)據對比,顯著遞減(P<0.05);RUNX3 表達與MVD 之間的關系為負相關性(rs=-0.741,P<0.01);VEGF 表達陰性組(23.25±6.79)、弱陽性(46.82±7.24)、強陽性(51.32±8.71) 數(shù)據對比,顯著遞增(P<0.05);VEGF 表達和MVD 之間的關系為正相關(rs=0.684,P<0.01)。
結腸癌是常見的一種消化道惡性腫瘤,主要發(fā)生在結腸部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結腸癌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逐漸上升的趨勢,男性的發(fā)病率要女性,但對于絕經后的女性,發(fā)病率會有明顯升高的現(xiàn)象,一旦患有結腸癌,最常見的癥狀是消化道出血,患者還可能出現(xiàn)貧血或是大便里有膿血;如果腫瘤較大,患者還會出現(xiàn)梗阻或是不完全梗阻的現(xiàn)象,在臨床上都是采用手術方式或者是輔助化療方式進行治療,結腸癌患者的預后效果較為理想,40%左右的人可以活到五年以上,但是對于晚期的結腸癌患者,通過一些綜合治療,五年生存率也可以到20%以上[8]。結腸癌的發(fā)生是一個多因素、多步驟、多基因參與的過程,是環(huán)境和遺傳共同作用的結果,結腸癌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涉及到多種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的異常改變,是多基因變異導致的結果,不同的基因可能在不同的修復過程中起作用。多種癌基因的活化或失活及多種外源致癌物的刺激因素作用導致了結腸癌的發(fā)生[9]。RUNX3 是一個在細胞生長、凋亡以及分化和腫瘤發(fā)生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的基因,在人類細胞增殖和分化中起著中樞的作用,參與了結腸上皮細胞增殖的抑制、背根神經節(jié)的神經發(fā)生以及T 細胞的分化,其對胃腸道上皮細胞生長和分化的調控很可能起著重要的作用[10]。在本次研究中,RUNX3、VEGF 在結腸癌中的表達在性別、年齡、病理類型方面無顯著差異,但是在分期上充分顯示出RUNX3 在結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著有效的作用,以及VEGF 促進腫瘤生長方面的作用。
表1 RUNX3 與VEGF 在結腸癌中的表達[n(%)]
表2 RUNX3、VEGF 表達MVD 的關系()
表2 RUNX3、VEGF 表達MVD 的關系()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RUNX3 表達與MVD 之間呈負相關性(rs=-0.741,P<0.01),而VEGF 表達和MVD 之間存在正相關性(rs=0.684,P<0.01)??梢?,結腸癌RUNX3、VEGF 表達與MVD 之間差異顯著??赡茉赗UNX3 抑癌基因發(fā)揮自身作用的同時,對VEGF 于MVD 的抑制作用也起到一定的影響。在本次研究中充分表明在形態(tài)學方面,RUNX3 失活和VEGF激活在結腸癌進程和發(fā)展過程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對潛在的機制加強深入性的研究,能夠對后期結腸癌的治療和診斷提供有利的依據。VEGF 通過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導致血漿外滲,增加間質內液體量和壓力,加快了淋巴回流,從而促進了腫瘤細胞的淋巴轉移。因此,我們認為RUNX3,VEGF 與MVD 聯(lián)合檢測能夠有效對結腸癌進行監(jiān)測,同時還可以有效抑制腫瘤血管生成的相關因子,可以基于多個靶點來有效抑制腫瘤血管的形成,能夠為臨床治療提供有力的依據,另外,對掌握結腸癌的生物學習行為和改善預后都可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綜上所述,以RUNX3 為靶點,聯(lián)合VEGF 對結腸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療,該治療方案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通過加強進一步的研究,希望RUNX3 可以為診斷結腸癌提供有利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