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妮 俞 灝 張佩華 陸 建
1. 東華大學(xué) 紡織學(xué)院(中國) 2. 上海日舒科技紡織有限公司(中國)
腈綸又被稱為“人造羊毛”,具有柔軟、保暖等較好的服用性能,作為羊毛纖維的平價替代品,是冬季保暖服裝的首選材料[1]。近年來,為了滿足各細(xì)分市場的需求,差別化腈綸層出不窮。
寶拉絨(polarno)纖維是日本東洋紡公司研發(fā)的新型改性腈綸,是一種通過同時聚合膨體與固體兩種組分的腈綸而產(chǎn)生的復(fù)合腈綸。寶拉絨纖維具有天然的三維卷曲,纖維外觀類似彈簧結(jié)構(gòu)。由于雙組分結(jié)構(gòu)的空間卷曲特性,其蓬松度優(yōu)于普通腈綸和羊毛纖維,手感也較柔軟。
橫機針織產(chǎn)品通常選用毛紡生產(chǎn)工藝制備腈綸紗線,一般采用絞紗染色和色紡染色兩種染色工藝[2]。通過對混紡寶拉絨紗線進行染色處理后發(fā)現(xiàn),采用不同的染色工藝,可得到兩種不同手感的織物。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寶拉絨纖維的優(yōu)勢,生產(chǎn)出成品形態(tài)穩(wěn)定性佳、面料柔軟同時兼具保暖性的織物,本文以寶拉絨/羊毛(40/60)混紡紗線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比較絞紗染色工藝和色紡染色工藝下紗線及織物的性能,為進一步開發(fā)寶拉絨纖維針織產(chǎn)品提供依據(jù)。
選取寶拉絨/羊毛(40/60)混紡紗線,線密度為41.67 tex雙股,分別通過絞紗染色工藝和色紡染色工藝獲得色紗。絞紗染色工藝和色紡染色工藝的配方及染色工藝曲線相同,染色工藝配方如表1所示,染色工藝曲線如圖1所示。
表1 染色工藝配方
分別采用上述染色紗線,在飛虎牌FTHK7G×36型、8機號手搖橫機上編織1+1滿針羅紋織物,下機后靜置48 h測試織物密度、面密度和厚度,測試結(jié)果如表2所示。
圖1 絞紗染色工藝曲線
表2 織物基本規(guī)格參數(shù)
1.2.1 紗線
——細(xì)度。參照GB/T 4743—2009《紡織品 卷裝紗 絞紗法線密度的測定》,采用YG086型縷紗測長機測試紗線的實際線密度,按(0.5±0.1)cN/tex確定預(yù)加張力,兩種紗線各測試3次,每次取100 m,試驗結(jié)果取平均值。
——回潮率。參照GB/T 6503—2008《化學(xué)纖維 回潮率試驗方法》,采用Y802N型八籃恒溫烘箱,測試紗線的回潮率。兩種紗線各取3個試樣,試驗前用真空烘箱對紗線進行預(yù)調(diào)濕,烘燥溫度為(45±2)℃,烘燥時間為0.5 h,再將紗線放置在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下進行調(diào)濕平衡24 h。試驗溫度為(110±2)℃,烘燥2 h后,每隔10 min稱重一次,直至恒重,試驗結(jié)果取平均值。
——力學(xué)性能。參照GB/T 3916—2013《紡織品 卷裝紗 單根紗線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的測定》,采用YG061F型電子單紗強力儀測試紗線的斷裂強力、斷裂強度、斷裂伸長率及初始模量。拉伸隔距為500 mm,拉伸速度為500 mm/min,按(0.5±0.1)cN/tex確定預(yù)加張力,每種試樣各測試100次,取平均值。
——毛羽。參照FZ/T 01086—2020《紡織品 紗線毛羽測定方法投影計數(shù)法》,采用YG172A型紗線毛羽測定儀測試紗線表面毛羽數(shù)量,毛羽長度設(shè)定為3 mm,紗線片段長10 m,測試速度為30 m/min。絞染紗線和色紡紗線各取2個卷裝,每個卷裝各測試10次,取平均值。
——動摩擦因數(shù)。參照J(rèn)ISL 1095—1979《紗線摩擦因數(shù)的測定》,采用LFY-110型紗線動態(tài)摩擦因數(shù)測定儀測試紗線的動態(tài)摩擦系數(shù),絞染紗線和色紡紗線各取2個卷裝,每個卷裝各測5次,取平均值。
1.2.2 織物
——耐皂洗色牢度。參照GB/T 3921—2008《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皂洗色牢度》,采用SW-8A型耐洗色牢度試驗機測試織物的耐水洗色牢度。采用單纖維貼襯方法,第一塊為棉單纖維貼襯,第二塊為羊毛單纖維貼襯。每種織物各制備3塊,試驗溫度為40 ℃,時間為30 min,每個攪拌容器中放入8顆鋼珠。試驗結(jié)束后自然晾干,采用視覺評定法和Datacolor 850型測色配色儀測定織物的K/S值,試驗結(jié)果取平均值。
——耐摩擦色牢度。參照GB/T 3920—2008《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摩擦色牢度》,采用Y571N型染色摩擦牢度機測試織物的耐干摩擦色牢度。采用單纖維貼襯方法,第一塊為棉單纖維貼襯,第二塊為羊毛單纖維貼襯。每種織物各制備3塊,將棉摩擦布固定在摩擦頭上,每次試驗?zāi)Σ?0個循環(huán),摩擦頭向下壓力為(9±2)N。試驗結(jié)束后采用視覺評定法和Datacolor 850型測色配色儀測定織物的K/S值,試驗結(jié)果取平均值。
——耐汗?jié)n色牢度。參照GB/T 3922—2013《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汗?jié)n色牢度》,采用Y902-II型汗?jié)n色牢度烘箱耐汗?jié)n色牢度烘箱測試織物的耐汗?jié)n色牢度性能。采用單纖維貼襯方法,第一塊為棉單纖維貼襯,第二塊為羊毛單纖維貼襯。每種織物各制備6塊,平分放入酸液和堿液中浸泡30 min后放入恒溫箱內(nèi),溫度為(37±2)℃,保持4 h。試驗結(jié)束后自然晾干,采用視覺評定法和Datacolor 850型測色配色儀測定織物的K/S值,試驗結(jié)果取平均值。
——熱學(xué)性能。參照GB/T 11048—2008《紡織品 生理舒適性穩(wěn)態(tài)條件下熱阻和濕阻的測定》,采用YG606G型熱阻濕阻測試儀測試織物的熱阻??椢镌嚇映叽鐬?5 cm×35 cm,每個試樣測試3次,取平均值。
——硬挺度:參照GB/T 18318—2001《紡織品 織物彎曲長度的測定》,采用LLY-01型電子織物硬挺儀測試織物的硬挺度。試樣尺寸為(25±1)mm×(250±1)mm,每種織物橫向和縱向上各裁剪6塊試樣,試驗結(jié)果取平均值。
——懸垂性。參照GB/T 23329—2009《紡織品 織物懸垂性的測定》,采用DRP-200型織物懸垂儀測試織物的靜態(tài)懸垂性。夾持盤直徑為12 cm,兩種織物各隨機裁剪3塊圓形試樣,試樣直徑為24 cm,結(jié)果取平均值。
——透氣性。參照GB/T 5453—1997《紡織品 織物透氣性的測定》,采用YG461E型全自動透氣性測定儀測試織物的透氣性能。試樣尺寸為20 cm2,試驗壓差為100 Pa,對于同一試樣,取不同部位,共測試20次,結(jié)果取平均值。
——抗靜電性能:參照GB/T 12703—2010《紡織品 靜電性能的評定》,采用H0110/V2型抗靜電衰減測試儀測試織物抗靜電性能。衰減電壓是指對織物加壓30 s后高壓斷開瞬間織物的靜電電壓,半衰期是指靜電壓衰減至原始值一半時所需的時間。試驗前在溫度為20 ℃,濕度為70%的大氣環(huán)境下調(diào)濕24 h。兩種織物各制備3塊尺寸為4.5 cm×4.5 cm的試樣,每塊試樣各測試2次,結(jié)果取平均值。
——起毛起球。參照GB/T 4802.3—2008《紡織品 織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測定 第3部分:起球箱法》,采用YG511-6型箱式起球儀測試織物抗起毛起球性能。每種織物橫縱方向各縫合4支試驗試樣管,設(shè)置試驗翻動參數(shù)設(shè)置為7 200轉(zhuǎn),根據(jù)織物表面起球狀況,對照評價表進行視覺評定,結(jié)果取平均值。
絞染紗線和色紡紗線的實際線密度、吸濕性能、力學(xué)性能和表面性能等測試結(jié)果如表3所示。
表3 紗線各項性能指標(biāo)
——實際線密度。由表3可知,絞染紗線和色紡紗線的實際線密度相差0.05 tex,可認(rèn)為兩種紗線實際線密度基本一致,且與名義線密度41.67 tex接近。
——吸濕性能。絞染紗線的回潮率相比色紡紗線提高9.57%。這是因為色紡紗線是對纖維進行染色,再將纖維混紡成紗線的,染色后的纖維與纖維之間緊密結(jié)合,水汽難以在纖維表面停留或吸附,只有少量裸露在外的纖維極性基團能夠吸附水汽,而絞染紗線是對紡好的紗線進行染色,除了裸露的纖維極性基團能夠吸附水汽,紗線表面附著的陽離子染料也能夠吸附一部分水汽。
——力學(xué)性能。絞染紗線的斷裂強力比色紡紗線高20.24%,這是因為絞染紗線毛羽少,纖維之間抱合力強。絞染紗線的斷裂強度和斷裂伸長率也大于色紡紗線,初始模量小于色紡紗線。絞染紗線柔軟而強韌,手感較好[3],使用過程中不易斷裂,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
——表面性能。紗線表面長度大于等于3 mm的毛羽通常被稱為有害毛羽[4],色紡紗線表面有害毛羽數(shù)量較多,相對運動時,摩擦阻力較大,在織造時不宜采用過大的紗線張力,以免產(chǎn)生斷頭。
絞染織物和色紡織物的色牢度、熱學(xué)性能、硬挺度、懸垂性、抗靜電性能和抗起毛起球性能測試結(jié)果如表4所示。
表4 織物各項性能指標(biāo)
——色牢度。視覺評價上,腈綸織物染色后的色牢度較好。兩種織物經(jīng)耐皂洗、耐摩擦、耐汗?jié)n色牢度測試后,變色等級均為4級及以上,顏色基本不發(fā)生變化,沾色等級也是4級及以上。其中絞染織物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汗?jié)n色牢度優(yōu)于色紡織物,色紡織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優(yōu)于絞染織物。由于視覺評定存在主觀性,故再通過測試K/S值補充試驗結(jié)果[5-6]。絞染織物經(jīng)色牢度試驗后,K/S值變化率較小,說明絞染織物的掉色程度小于色紡織物。
——熱學(xué)性能。影響織物導(dǎo)熱性能的結(jié)構(gòu)參數(shù)主要有織物組織結(jié)構(gòu)、織物厚度、織物含濕量及織物內(nèi)孔隙率等[7]。由于色紡織物的面密度與橫密略大于絞染織物,織物內(nèi)部孔隙小,使得色紡織物具有較好的保暖性能。另外,色紡紗線的毛羽較多,阻擋了空氣在人體與服裝形成的微氣候之間的流動[8],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織物的空氣流量較小,導(dǎo)致色紡織物的透氣率比絞染織物小18.85%,保暖作用更好,色紡織物的保暖性能相比絞染織物提高32.66%。
——硬挺度。絞染紗線初始模量比色紡紗線低6.88%,制得的絞染織物抗彎剛度比色紡織物小,說明絞染織物挺括性較差,成衣手感更加柔軟,而色紡織物較為硬挺。
——懸垂性。絞染織物的靜態(tài)懸垂系數(shù)比色紡織物小1.76%,因此絞染織物的外觀曲面更好,成衣貼身性能優(yōu)于色紡織物。
——抗靜電性能。色紡織物的半衰期短,說明電荷散逸得快,抗靜電性能好[9]。根據(jù)半衰期評定表,小于等于5 s表明兩種織物的抗靜電性能均較好。
——抗起毛球性能。經(jīng)視覺評定,摩擦試驗后兩種織物表面以起毛為主,形成的毛球極小,因為寶拉絨和羊毛均為短纖維,起毛后易脫落難以形成毛球。且兩種織物的縱向比橫向更容易起毛,因為沿著紗線軸向摩擦,纖維在這個方向上更容易從織物中抽出產(chǎn)生毛茸,糾纏成團。絞染紗線表面長毛羽較少,紗線摩擦因數(shù)小[10],不利于織物表面起毛茸及球粒的生長和保持??傮w上絞染織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較好。
本文以寶拉絨/羊毛混紡紗線和織物為研究對象,分別對絞紗染色和色紡染色制備的寶拉絨/羊毛(40/60)混紡紗線進行紗線及橫機織物性能對比。試驗結(jié)果如下所述。
——絞染紗線回潮率比色紡紗線高9.57%,吸濕性能好;表面毛羽數(shù)量少于色紡紗線,動態(tài)摩擦因數(shù)小,織造時不易產(chǎn)生斷頭;斷裂強度大,斷裂伸長率高,初始模量低,紗線柔軟而強韌。
——絞染織物和色紡織物的變色等級均大于4級,但絞染織物的褪色程度小于色紡織物,其色牢度較好;絞染織物透氣率比色紡織物高18.85%,熱阻比色紡織物小32.66%,導(dǎo)熱系數(shù)大,保暖性能不如色紡織物;絞染織物抗彎剛度比色紡織物小9.98%,靜態(tài)懸垂系數(shù)比色紡織物小1.76%;兩種織物的抗起毛起球等級均為3級及以上;半衰期均小于5 s,具有良好的抗靜電性能。
綜合紗線和織物的性能分析,可認(rèn)為絞染紗線的服用性能較好,適用于制備冬季柔軟的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