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
(峰峰集團 河北天擇重型機械有限公司, 河北 邯鄲 056200)
根據(jù)峰峰集團大社礦和新屯礦的工況條件,采用摸頂掘進巷道,工作面上端頭支護作業(yè)時需要4人配合抬運打設點柱,勞動強度大,不易操作,作業(yè)期間易發(fā)生頂板流煤、流砟、冒頂?shù)仁鹿?,危險系數(shù)較高。根據(jù)摸頂掘進、摸底回采工作面特點,為保證工作面正常出煤,在上述端頭支護方式下,刮板機機尾處有8個支架不能摸底,工作面每推進1 m底煤丟失至少46 t。而傳統(tǒng)解決方式在運料巷、溜子道進行人工臥底回收部分巷道底煤,臥底后采用單體液壓支柱加設木垛對高5 m左右的巷道頂板進行支護,效率低,成本高,安全系數(shù)低。
為解決該問題,研究了煤礦綜放工作面開采條件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了放頂煤工作面上端頭支護輔助設備的設計。在峰峰集團大社礦92606綜放工作面、新屯礦14248綜放工作面進行了工業(yè)性試驗,取得良好效果。該設備在運料巷上端頭處過渡液壓支架上安裝支護輔助設備,通過過渡支架升柱接頂支護頂板,實現(xiàn)了機械化支護端頭巷道頂板。將前部刮板輸送機延長,運輸巷臥底出煤,消除機尾三角煤,省去了上切頂排人工放頂環(huán)節(jié),降低了頂板維護難度,有效控制頂板下沉量,消除了端頭維護作業(yè)期間的安全隱患,避免了順槽段的冒頂事故,工作面安全系數(shù)得到提升,從而滿足高產(chǎn)高效的要求。
峰峰集團大社礦92606工作面,配套上端頭支架為ZFG5400/18/29型液壓支架,使用配套輔助設備,支護高度增加1.6 m,92606工作面平均煤厚為5.5 m,運料巷高度為3.2 m,底煤厚度為2.3 m,巷道寬度為4.5 m,采用錨網(wǎng)索支護,摸頂掘進、摸底回采。
峰峰集團新屯礦14248綜放工作面及支架配套的平均煤厚為5.5 m,工作面長為50 m,推進長度為334 m。配套上端頭支架為ZFB3200/16/24型,使用配套輔助設備,支護高度增加1.5 m,采用錨網(wǎng)索支護,摸頂掘進、摸底回采。
頂梁為剛性整體結(jié)構(gòu),采用高強板焊接,支護強度高。頂梁前端頂板水平,后部頂板下斜61°,如圖1所示,可有效緩沖過渡支架尾梁的沖擊力。
該設備采用硬鏈接,抗扭能力強,不可自主升降,實際使用時,可根據(jù)情況適當升降過渡支架,以達到接頂效果,如圖2所示。
頂梁兩側(cè)加固定側(cè)護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煤壁涌煤。同時增加工藝孔,如圖1所示,便于瓦斯疏散和吊裝。
設備底座在過渡支架頂梁上安裝,底板與支架頂梁零間隙配合,安裝后三面(前端和兩側(cè))包裹頂梁,如圖2所示,拆卸時可直接拉出,拆裝便捷。底座兩側(cè)護板下探超過過渡支架頂梁側(cè)護板,且在兩側(cè)板下部增加工藝孔,便于底座與過渡支架固定運輸。
圖2 放頂煤工作面上端頭支護輔助設備示意圖
1) 型式: 放頂煤工作面上端頭支護輔助設備。
2) 底座規(guī)格: 4 395 mm(長)×1 490 mm(寬)×1 310 mm(高)。
3) 底座質(zhì)量: 4 000 kg。
4) 頂梁規(guī)格: 4 020 mm(長)×1 440 mm(寬)×1 340 mm(高)。
5) 頂梁質(zhì)量: 6 200 kg。
1) 根據(jù)冀中能源峰峰集團大社煤礦、新屯煤礦的煤層特點和工況條件,在工作面與運輸巷的交匯處,采用過渡支架+支護輔助設備的支護方式,使原有支架最大支撐高度增至5 m左右,操作靈活、方便,能夠及時支護頂板,提高了工作面上端頭頂板的支護強度,適應性強,能有效防止工作面支架倒架。
2) 支護輔助設備采用硬連接結(jié)構(gòu),結(jié)構(gòu)簡單、可操作性強,減少井下設備安裝工作量。該設備是一種無立柱千斤頂式的簡易支架,高度固定,可根據(jù)工作面條件設計不同的高度,抗扭性強,安全系數(shù)高,能適應巷道復雜地質(zhì)條件,與工作面支架、前后刮板輸送機、轉(zhuǎn)載機配合實現(xiàn)工作面巷道機械化作業(yè)。
3) 對工作面端頭和超前段巷道頂板和兩幫進行主動支護,最大限度滿足巷道支護高度,提高煤炭回收率。
2017年8月在大社礦92606工作面上端頭運輸巷處增加2架ZFG5400/18/29型過渡支架,并在過渡支架上安裝支護輔助設備,使得原支護高度由2.9 m增加至4.4 m,通過過渡支架升柱支護頂板,代替了單體液壓支柱加設木垛的支護方式,實現(xiàn)了機械化支護端頭巷道頂板。同時將前部刮板輸送機延長,運輸巷臥底出煤,消除機尾三角煤。2018年3月在峰峰集團新屯礦14248綜放工作面進行應用,在上端頭增加2架ZF3200/16/24B支架+支護輔助設備,實現(xiàn)運輸巷臥底出煤,消除機尾三角煤。
1) 大社礦92606工作面。ZFG5400/18/29型液壓支架高度為1.8~2.9 m,安裝支護輔助設備后支護高度增加1.6 m,92606煤厚平均5.5 m,運輸巷高度3.2 m,底煤厚度2.3 m,巷道寬度4.5 m。工作面摸底后每推進1 m,可多回收底煤2.3×4.5×1×1.53=15.8 t,回收機尾三角煤2.3×10×0.5×1×1.53=17.6 t。運輸巷走向長度1 141 m,共計回收煤炭38 109 t。市場價500元/t,噸煤成本300元/t,新增產(chǎn)值1 905.5萬元,新增利潤712萬元。
2) 新屯礦14248工作面。煤厚平均5.5 m,工作面長50 m,推進長度334 m。使用支護輔助設備后,原需要4人抬運打設4.5 m單體液壓支柱,減少為1人操作支架。每天節(jié)約9個用工,按300元/工計算,每月可節(jié)約人工費8.1萬元,4個月共節(jié)約32.4萬元。累計多回收煤量1.2萬t,市場價500元/t,噸煤成本300元/t,新增產(chǎn)值600萬元,新增利潤240萬元。
放頂煤工作面上端頭支護輔助設備的創(chuàng)新使用改變了原運輸巷上端頭支護形式,省去了上切頂排人工放頂環(huán)節(jié),有效解決了上端頭頂板支護強度不足的問題,保障了安全生產(chǎn),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解決了運輸巷底煤及機尾三角煤的丟失問題,提高煤炭回收率,為綜采工作面高產(chǎn)高效創(chuàng)造了條件,為類似煤層開采工藝上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放頂煤工作面上端頭支護輔助設備是根據(jù)峰峰集團大社礦、新屯礦工作面煤層具體工況條件而設計的。技術(shù)合理,經(jīng)濟可行,安全可靠,使綜放工作面端頭支護頂板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提高了工作面煤炭回收率;實現(xiàn)了巷道超前支護的機械化作業(yè),為綜放工作面全自動化生產(chǎn)奠定了基礎,為職工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創(chuàng)造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對此類條件下工作面端頭支護有借鑒意義,為礦井的高產(chǎn)高效打下基礎,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