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圣焱,夏天爽,徐武牧,韓 婷,岳小強,辛海量 (海軍軍醫(yī)大學:. 藥學院生藥學教研室, . 長征醫(yī)院中醫(yī)科,上海, 200433)
2019 年年底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fā),給全世界帶來深重災難。中醫(yī)藥參與本次疫情防控的深度和廣度是空前的,所發(fā)揮的作用備受矚目。藥食兩用中藥是中藥的重要組成部分,防疫應用多、前景好,現(xiàn)對有關(guān)情況進行綜述并提出建議,供學界同仁探討。
常見疫病病邪多見“濕、熱、毒、瘀”,故清熱解毒類、涼血解毒類、祛濕化濁類藥食兩用中藥最為常用。由于熱毒之邪易傷津耗氣,補益(氣陰)類藥食兩用中藥也較為常用(表1)。
清熱解毒、涼血解毒類藥食兩用中藥多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熱、調(diào)節(jié)免疫的功效。清熱解毒類常用者有金銀花、蒲公英等。金銀花和蒲公英均有廣譜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其中,蒲公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比金銀花更強[1-4]。金銀花和蒲公英均能抗病毒,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其中,金銀花又能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5-8]。另有研究發(fā)現(xiàn)[9],金銀花多糖可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胸腺、脾臟指數(shù),促進溶血素抗體生成,增加IL-2 含量,增強免疫功能。以蒲公英金銀花復合研制而成的飲料工藝簡便、風味好、成本低,在防疫中具有廣闊的開發(fā)前景[10]。
涼血解毒類中藥除具有清熱解毒功效外,還能涼血、消腫、排膿。該類常用中藥有玄參、馬齒莧。兩者均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等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11-12]。玄參通過抗血小板聚集、促纖溶、改善微循環(huán)[13]等發(fā)揮其“涼血”作用,有助于緩解疫病后期膿腫等癥狀。馬齒莧水提物能有效降低因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郭腫脹[14],其抗炎作用可有效緩解疫病所致的腫痛等癥狀。張百勝等[15]開發(fā)的馬齒莧餅干口感松脆,在防疫上具有開發(fā)價值。
祛濕化濁類中藥具有化濕、解表、化濁的功效,適用于疫病濕毒所致的痞滿惡心、大便溏薄等胃腸道癥狀。如藿香、佩蘭除具有抑菌、抗病毒等作用外,還具有促進胃腸道功能的作用。廣藿香精油能夠顯著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廣藿香醇能夠減輕H1N1 流感病毒、柯薩奇病毒所導致的細胞病變[16]。除抗菌作用外,廣藿香可以升高血清中促胃動素(MTL)和促胃泌素(GAS)的濃度,降低炎性細胞因子TNF-α、IL-10 的濃度,同時下調(diào)胃腸組織中水通道蛋白AQP3 的表達,從而達到改善胃腸功能的目的[17]。
表1 藥食兩用中藥種類及在防疫中的應用
補益類中藥不僅能夠滋養(yǎng)氣血,增強機體免疫力而防疫,也可用于調(diào)養(yǎng)疫病后期體倦乏力、口渴咽痛等癥狀。常見的該類中藥有麥冬、石斛、黃芪等。有研究表明,麥冬多糖能夠抑制NF-κB 信號通路的激活,降低氧化應激反應,從而減輕巨噬細胞的損傷,減少炎性因子的分泌[18]。球花石斛多糖能增強巨噬細胞的碳廓清能力和B 淋巴細胞的增殖能力,并顯著增加脾臟質(zhì)量,具有免疫增強作用,是良好的免疫調(diào)節(jié)劑[19]。黃芪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20],其作用機制包含促進脾淋巴細胞增殖和IL-2 產(chǎn)生等多個方面。另有藥食兩用中藥兼有多種功效,如蘆根兼有清熱瀉火與生津止渴的功效,治療熱毒傷肺所致的咳嗽口渴;鮮蘆根水提物可提高淋巴細胞的轉(zhuǎn)化程度,提高T 細胞的免疫應答,有較好的細胞免疫功能增強作用[21]。紅景天兼具益氣健脾、解毒化瘀的功效,其所含成分紅景天苷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對肺和呼吸道具有保護作用[22]。
藥食兩用中藥的應用貫穿疫病預防、治療和康復的全過程(表2)。在預防環(huán)節(jié),藥食兩用中藥復方能起到祛邪和扶正兩方面作用。國醫(yī)大師路志正[23]制定的預防流感食療方含荸薺、鴨梨、生姜等,兼顧了祛除寒邪及養(yǎng)陰扶正。此次新冠疫情中,河南省預防方案中推薦了含紫草、赤小豆、綠豆、生甘草的處方,兼顧了清熱解毒與養(yǎng)護脾胃。在疫病治療環(huán)節(jié),單獨或配伍應用藥食兩用中藥,能夠輔助治療,防止疾病惡化。針對此次疫情,國醫(yī)大師王琦以蘆根、金銀花、藿香、紅景天等藥食兩用中藥組方,用以輔助治療。在疫病善后環(huán)節(jié),藥食兩用中藥能發(fā)揮祛除余邪、促進機體康復之作用??筛鶕?jù)余邪性質(zhì)組合應用,能祛除余邪,縮短病程。如《傷寒論》中以豬膚湯治療疫病后陰傷咽痛;《溫病條辨》中以梨汁、荸薺汁、鮮葦根汁、麥冬汁、藕汁制成五汁飲,以治療疫病傷津之口渴。
除傳統(tǒng)中藥煎湯、丸劑、散劑等劑型,藥食兩用中藥在使用形式上獨具特色,更為豐富多樣。直接食用是指僅對中藥進行清洗曬干等簡單處理便可食用,如鮮用、絞汁、干用、代茶飲等。其中,鮮用可完整保留藥材的活性成分,如《溫病條辨》載雪梨漿,薄切甜水梨,浸入涼水中,飲之功效甘寒救液,治療溫病后期熱傷津液。馬齒莧、魚腥草等拌涼菜食用也是鮮用的代表,能在享用美味菜肴間,同時發(fā)揮解毒涼血的功效。代茶飲選用單味或多味中草藥以沸水沖泡服用,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yī)藥防治方案(試行第五版)》中,茶飲方為藥食兩用中藥麥冬、太子參、菊花、藿香、蘇葉組方。
表2 藥食兩用中藥的使用時機
藥膳是將中藥與食品相結(jié)合,以烹飪技術(shù)或現(xiàn)代科學方法制成的具有防病保健作用的食品。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藥藥膳與食療受到頗多關(guān)注。由于藥膳多為藥食兩用中藥配伍而成,故能發(fā)揮多方面的治療作用。其中,清熱類藥膳、解表類藥膳和補益類藥膳最常用于疫病的防治與調(diào)護。張錫純在《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中提出了清熱類藥膳方石膏粳米湯。本方含粳米、石膏兩味藥,頗適用于疫病高熱患者,且具有祛邪不傷正、清熱不傷胃之優(yōu)勢。在新冠肺炎診療方案[24]中推薦了以石膏為主藥的清肺排毒湯等方劑,可與該藥膳方搭配應用。《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中記載有以青果、甘菊、桑葉為主原料的生津茶,該方既可作為陰虛之人預防感冒的保健飲品,又可用于疫病后期熱傷津液之調(diào)攝。此外,也有用于預防疫毒痢疾馬齒莧包子,用于透疹解毒的芫荽發(fā)疹飲,用于發(fā)散風寒的紫蘇鯽魚湯等。
涼茶是在中醫(yī)理論的指導下,將單味中藥或復方熬制而成的飲料,一般具有清熱解毒、清熱化濕、解暑、解表等作用,盛行于廣東、港澳地區(qū)?,F(xiàn)今流行的飲品酸梅湯即由明代《奇效良方》中烏梅湯發(fā)展而來,含有烏梅、山楂、桂花、甘草等,是生津止渴的佳品,對于疫病津液損傷或素體陰液不足者,使用烏梅湯能起到防病治病的功效。當前流行的加多寶、王老吉涼茶含有夏枯草、金銀花、菊花、木蝴蝶等成分,均具有清熱解毒和利咽的功效,有助于緩解熱毒引起的咽喉疼痛、咳嗽等癥狀。目前,市場上還有菊花露飲料,能夠疏散風熱、清肝明目,用于防治風熱導致的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證。
中藥香囊防疫應用歷史悠久,多有傳承。藥食兩用中藥可以制成中藥香囊加以應用,可隨身佩戴,亦可懸掛于房間、駕駛室等,“治理”空氣和調(diào)節(jié)身體雙管齊下。近年來,關(guān)于中藥香囊的研究報道亦較多,道理通俗易懂。我們[25]研制了辟穢防感香囊(含薄荷、佩蘭、石菖蒲、艾葉、白芷等)用于預防流感等疾,經(jīng)在幼兒園和其他人群試用,取得了較好效果。實驗研究表明,辟穢防感香囊能夠提高免疫低下動物的免疫水平,尤其是提高呼吸道黏膜免疫功能。還有研究報道,部分藥物芳香氣味成分對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還有一定的空氣消毒效果[26]。
深圳市羅湖區(qū)中醫(yī)院以地黃、白術(shù)、山茱萸、懷山藥、黃芪等制成健兒扶正膏方,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總有效率可達92.31%,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減少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發(fā)作頻率。另有以枇杷葉、杏仁、前胡、紫蘇葉煎湯藥浴,或以艾葉、生姜、胡椒煎湯泡腳防治咳嗽、咳痰,操作簡單,療效可靠。
藥食兩用中藥應用形式靈活,毒副作用小,民眾樂于接受,防疫應用前景好。但在應用形式上需要創(chuàng)新。中藥香囊防疫應用頗多,歷史悠久,但大多囿于古法,僅僅依賴藥材的揮發(fā)性成分發(fā)揮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我們提出了微環(huán)境空氣治理的概念,即防疫要治理空氣,選用金銀花、金蕎麥等藥食兩用中藥組方,提取制成功能型空氣清新劑,適用于家庭、餐廳、會議室等場所人群的疾病預防。此產(chǎn)品安全性高、成本低,免去使用者的麻煩,受眾易接受,符合大健康觀的理念?;蛘哌€可以復合化學性消毒成分,制備成復方空氣消毒劑,用于空氣治理以防疫,也較為適合。
另外,中國地域廣闊,盡管國家多次頒布增補藥食兩用中藥目錄,但是民間應用者遠超于此,應該逐步制定地方性的品種目錄,標示加工使用方法。對于藥食兩用中藥的研究亦有待深化,道理說得越明白,民眾吃得越放心??梢酝ㄟ^基于實際的大規(guī)模隊列研究,得出可靠結(jié)論,更有針對性。同時應推進國家大健康戰(zhàn)略,加強科普宣傳,使民眾學會正確使用藥食兩用中藥,增進民眾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