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義飛 湯正珍 唐永恒 李啟飛
遵義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遵義醫(yī)科大學(xué)第三附屬醫(yī)院)兒科(貴州遵義563000)
咳嗽變異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兒科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區(qū)別于其他哮喘的特殊類哮喘疾?。?-2]。巨噬細胞存在功能多樣性和表型可變性等特性,成熟巨噬細胞可出現(xiàn)巨噬細胞極化現(xiàn)象[3-5],M1 極化主要是由IFNγ/GM?CSF/LPS 及其產(chǎn)物引發(fā)的巨噬細胞內(nèi)炎癥因子如IL?1、TNF?α等高表達,具有分泌炎癥因子的作用[6]。目前CVA發(fā)病的具體機制尚不清楚,多數(shù)研究者認為CVA和典型哮喘機制相同,均是以慢性氣道高反應(yīng)和炎癥為主要本質(zhì)[7-8]。miR?511?3p 在轉(zhuǎn)錄上的共同調(diào)控與Mrc1 在調(diào)控巨噬細胞活化相關(guān),并能增強腸道炎癥的功效[9-10]。
1.1 研究對象本研究選取2010年2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就診后被確診為CVA且在兒科住院的患兒60例,咳嗽時間在1 ~7個月。入組標準:患兒無哮喘病史和家族史;咳嗽原因已排除胰腺囊性纖維化、鼻后滴流綜合組等系統(tǒng)性疾??;采血前半個月患兒無呼吸道感染;肺功能正常;X線胸片正常。患兒性別比例:男/女=45/55;年齡為(5.35 ± 2.10)個月;病程為(14.65±5.16)d。本研究已經(jīng)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受試患兒的監(jiān)護人已簽署同意書。
1.2 材料
1.2.1 實驗細胞人單核細胞系THP?1,購自中科院上海細胞所,采用RPMI 1640 培養(yǎng)基于37 ℃、5%CO2中培養(yǎng)。
1.2.2 實驗動物57BL/6小鼠SPF級雄性,6 ~8周齡,購自由河北大學(xué)醫(yī)學(xué)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許可證號:SYXK(冀)2017?002。小鼠飼養(yǎng)環(huán)境:21~25 ℃,所有小鼠均可自由飲食,并給予12 h交替光照。
1.3 方法
1.3.1 巨噬細胞極化的誘導(dǎo)將培養(yǎng)成功的THP?1細胞用含PMA(200 ng/mL)的1640 培養(yǎng)基(碧云天公司)誘導(dǎo)形成巨噬細胞,加入含LPS(500 ng/mL,碧云天公司)和IL?4(20 ng/mL,碧云天公司)的1640 培養(yǎng)基再次刺激24 h,形成了M1 和M2 型巨噬細胞。
1.3.2 細胞轉(zhuǎn)染收集M1 巨噬細胞,按照3 × 105個/mL 接種于6 孔板中,放置24 h 后,按照TM2000轉(zhuǎn)染試劑盒(碧云天公司)說明書轉(zhuǎn)染miR?511?3p,設(shè)置陰性對照試驗,4 h 后,用含有10%FBS 的DMEM 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48 h。
1.3.3 RT?PCR 法檢測相關(guān)基因表達采集小鼠股靜脈外周血,加入抗凝劑后500 g 離心5 min,取沉淀,采用TRIol 法抽提細胞內(nèi)mRNA,按照RT?PCR 檢測試劑盒(碧云天公司)說明書經(jīng)過逆轉(zhuǎn)錄,獲得樣本CDNA,進行M1 巨噬細胞相關(guān)標志物的RT?PCR 基因檢測,用ΔΔct 法對其進行定量分析,以GAPDH 作為內(nèi)參。
1.3.4 Western blot法檢測蛋白表達采集小鼠股靜脈外周血,加入抗凝劑后500 g 離心5 min,取沉淀,取不同轉(zhuǎn)染后的巨噬細胞,將其培養(yǎng)48 h 后,采用蛋白組織裂解液獲得蛋白樣本,Western blot法檢測M1 巨噬細胞標志物蛋白表達。
1.3.5 咳嗽變異性哮喘小鼠模型構(gòu)建除正常組外,分別采用氫氧化鋁和卵蛋白致敏并用的卵蛋白激活法構(gòu)建CVA 小鼠模型。建模后3 d 觀察小鼠毛色、精神、飲食、體溫均正常,分別在1 周和第2 周給予氫氧化鋁凝膠20 Ug 和卵白蛋白100 Ug腹腔注射,從第3 周開始給予各組小鼠5%OVA 溶液12 mL 空氣壓縮霧化后吸入對其進行抗原攻擊,連續(xù)13 d,每天1 次,30 min/次。從第29 天,給予其余組分別霧化后吸入給藥治療1 周。模型鑒定標準:通過監(jiān)視器觀察各組大鼠狀態(tài),小鼠在經(jīng)過激發(fā)后出現(xiàn)呼吸困難、咳嗽、噴嚏、煩躁等現(xiàn)象時判定模型成功[11]。
1.3.6 ELSA 法檢測小鼠灌洗液中相關(guān)因子的表達收集各組小鼠灌洗液,按照ELISA 試劑盒(碧云天公司)在450 nm 處檢測各組吸光度值,計算灌洗液中巨噬細胞極化相關(guān)標志因子TNF?α、IL?1β、CCL22 和CCL17 表達。
1.3.7 ELISA 法檢測M1 和M2 細胞內(nèi)TNF?α和TGF?β的分泌量收集各組細胞培養(yǎng)液,按照ELISA 試劑盒(碧云天公司),在450 nm 處檢測各組吸光度值,計算M1 和M2 細胞培養(yǎng)液內(nèi)TNF?α和TGF?β表達分泌量。
1.3.8 CVA 組患者體內(nèi)的miR?511?3p 表達通過5 000 g 離心5 min,獲得受試者血漿樣本,采用RT?PCR 法和Western blot 法,檢測血漿樣本中miR?511?3p 的表達。
1.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例(%)表示,組間比較用χ2分析;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M1和M2巨噬細胞鑒定與對照組Mφ相比,M1巨噬細胞中TNF?α和IL?1β的表達較高;在M2 巨噬細胞中,CCL17 和CCL22 表達較高,M1 中TNF?α表達高于Mφ和M2,M2 中TGF?β表達高于Mφ和M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方式處理后巨噬細胞內(nèi)TNF?α、IL?1β、CCL22 和CCL17 的表達Tab.1 Expression of TNF?α,IL?1 β,CCL22 and CCL17 in macrophages after different treatments±s
表1 不同方式處理后巨噬細胞內(nèi)TNF?α、IL?1β、CCL22 和CCL17 的表達Tab.1 Expression of TNF?α,IL?1 β,CCL22 and CCL17 in macrophages after different treatments±s
組別TNF?αTGF?βCCL22CCL17 Mφ組109.35±10.22110.24±12.29100.36±19.57111.21±23.62 M1組309.29±20.38389.56±18.5471.29±12.5769.98±18.52 M2組83.18±12.1793.86±11.90315.29±33.26332.75±39.86 F值36.39271.25652.36768.219 P值0.0010.0010.0010.001
2.2 miR?511?3p 轉(zhuǎn)染后M1 巨噬細胞相關(guān)標志物基因mRNA 的表達向M1 型細胞中轉(zhuǎn)染了miR?511?3p,通過RT?PCR 法發(fā)現(xiàn)TNF?α 表達減少,CCL17 表達增多(P<0.05)。見表2。
表2 M1 巨噬細胞相關(guān)標志物基因的表達Tab.2 Expression of M1 macrophage related marker gene x±s
2.3 miR?511?3p 轉(zhuǎn)染后M1 巨噬細胞相關(guān)標志物基因蛋白的表達TNF?α蛋白表達減少,CCL17 蛋白表達增多(P<0.05)。見圖1。
圖1 M1 巨噬細胞相關(guān)標志物基因蛋白的表達(Western Blot)Fig.1 Expression of M1 macrophage related marker gene protein(Western blot)
2.4 ELSA 法檢測小鼠灌洗液中相關(guān)基因的表達M1 和M2 細胞分泌的TNF?α和TGF?β,CVA 組TNF?α減少,TGF?β增多(P<0.05)。見表3。
表3 M1 巨噬細胞相關(guān)標志物基因的表達Tab.3 The expression of M1 macrophage related marker gene x±s
2.5 CVA 組患者體內(nèi)miR?511?3p 的mRNA 轉(zhuǎn)錄水平CVA 組與對照組相比,血漿內(nèi)miR?511?3p的mRNA 轉(zhuǎn)錄水平下調(diào),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4。
表4 CVA 組患者體內(nèi)miR?511?3p 表達Tab.4 The expression of mir?511?3p in CVA group x±s
本研究發(fā)現(xiàn)miR?511?3p 可通過降低CVA 患者IRF3 磷酸化水平,抑制巨噬細胞M1 相關(guān)標志物的分泌[12-14]。巨噬細胞隨著微環(huán)境的變化可進行重新分化,其極化具有可塑性,能對復(fù)雜環(huán)境變化做出較有效、快速的應(yīng)答[15]。采用LPS 體外刺激作用下的巨噬細胞在經(jīng)過IL?4 繼續(xù)刺激后,能夠得到M2 型巨噬細胞,相對的刺激順序調(diào)換后得到了M1 型巨噬細胞[16]。其中M1 型巨噬細胞主要包含M1 和M2 特點,M2 型巨噬細胞主要為M2 特點[17]。在M1 極化的信號通路研究中,發(fā)現(xiàn)IFN?γ能夠直接促進機體內(nèi)NOS2、MHCⅡ和ILL?2 表達上調(diào)[18]。巨噬細胞極化不僅參與炎癥消退、發(fā)展和細胞凋亡過程,NF?κB 通路的激活劑IKKβ還能直接抑制機體內(nèi)STST1 活性,促使細胞向M2 極化。M2 激活途徑主要受到STAT6 介導(dǎo)。結(jié)直腸炎小鼠機體內(nèi)IRAK1、ERK、JNK 基因磷酸化通路被阻斷后可促使機體M1 型巨噬細胞轉(zhuǎn)化為M2 型極化,其炎癥效果減輕的同時,小鼠結(jié)直腸炎也得到了改善[19]。
在人巨噬細胞中含有多種miRNA 在M1 型和M2 型巨噬細胞存在著明顯的表達差異,如miR?155、miR?132、miR?27a 等[20-21]。miR29b 和miR125a?5p 均靶向抑制TNFAIP3,TNFAIP3 屬于NF?κB 信號通路抑制劑,miR29b 和miR125a?5p 又可通過抑制TNFAIP3 表達促進M1 型巨噬細胞標志物的表達升高,證實miRNA 可通過改變巨噬細胞極化通路中相關(guān)蛋白的表達,參與機體巨噬細胞極化的調(diào)控作用[22]。miR511 可通過不同的靶點作用促進M1/M2 型巨噬細胞極化。miR?511?3p 在體內(nèi)具有抗炎效果,能用于治療哮喘,且在CVA 患者中MR 可與miR?511?3p 協(xié)同表達,抑制細胞M1 極化,進而調(diào)節(jié)機體炎癥。
綜上所述,miR?511?3p 可通過體外抑制IRF3磷酸化水平,抑制巨噬細胞M1 極化,促使其向M2方向極化,同時抑制機體內(nèi)過敏性炎癥反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