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承元
日本東京神田神保町有家東城書店,坐落在一條清幽的小街上,店門緊閉,在門上方有一塊小牌,上書“東城書店”四個漢字,不注意的話,還不容易發(fā)現(xiàn)。頭回去東城書店訪書,是在十一二年前的一個冬天,通過旅行社,請了一位東京留學(xué)的青年當(dāng)向?qū)Ъ娣g,一米八幾的個頭,瘦瘦的,哈爾濱人。他也是第一次到神保町。
“倉儲型”郵購專賣店
翻譯對神保町這一帶并不熟悉,于是向路人打聽,又在路邊豎立的路牌下方的街區(qū)地圖上查找,費(fèi)了一番周折,終于找到了東城書店,這時已是上午十點(diǎn)多鐘了。
敲開東城書店的大門,迎我們的是位戴眼鏡的年輕店主。翻譯跟他輕聲地交談幾句,店主便引我們通過一很短小的過道,沿著只能走一人的狹窄樓梯上了二樓。我們把事先從《東城書店目錄》上挑選好的購書單交給店主,他看了一眼說,他需要準(zhǔn)備一下,請我們先上街逛逛,下午兩點(diǎn)多鐘再來看書。原來這是家“倉儲型”郵購專賣書店,你要買《東城書店目錄》上的哪些書,通過電子郵件告訴對方,書店會給買方回復(fù),告訴你要的書哪些有,各多少錢;郵寄的幾種方式,各需郵資多少,任你選,還有給書店匯款所需的資料等。書店收到書款后,會及時將你買的書,用你選的郵寄方式發(fā)運(yùn)給你。我們來日本之前,對東城書店的情況一無所知,可謂唐突造訪。
神田神保町是日本乃至世界最大的書店街,大街小巷縱橫交錯,大街上南來北往的人、車川流不息,甚是熱鬧。這里店鋪林立,有幾層樓的大書店,寬敞的店堂里一排排高大的書架上,分門別類的擺滿了圖書,不同開本,各種裝幀的應(yīng)有盡有,令人目不暇接。除了大中型書店,還有一家挨著一家的店面僅一二十平方米的小書鋪,有的專營圖書,有的卻凌亂的堆滿了五花八門,類似古董的老物件,亦不乏舊書混雜其中。我在一家大書店得到一本彩印的《神田神保町舊書店名冊》,書中收錄神保町這一區(qū)域里的舊書店159家,按書店經(jīng)營范圍分為文學(xué)、歷史、社會科學(xué)、自然科學(xué)、宗教、美術(shù)等十幾門類編排,逐一介紹每家書店的經(jīng)營品種、營業(yè)時間、休息日、電話、網(wǎng)址、郵箱等,書后附書店名索引和神田神保町地圖,可以在地圖上找到每家書店的位置,圖上還標(biāo)繪有交通線路、銀行、郵政局、飲食店等,對來此地方的訪書者,是非常有幫助的。逛了一些舊書店,遺憾的是沒有看見中國刊刻的古籍。到了中午時分,請翻譯吃飯,飯后稍作休息,便回東城書店。上了二樓,只見小桌上和一小推車上放有不少古書。逐一鑒賞,令人失望的是,那些版本價值較高價位又適中的,或是版本價值稍遜但價格便宜的古書一種也沒有,都是一些極為普通的大路貨,這些古書與國內(nèi)的差價甚微。既然千里迢迢漂洋過海來到異國他鄉(xiāng)淘書,總不能一本書也不買吧!最后勉強(qiáng)選購了一些。
東城書店的誠信經(jīng)營之道
有了上次的教訓(xùn),后來收到《東城書店目錄》,便即刻挑選欲購之書,向?qū)Ψ桨l(fā)電子郵件預(yù)訂,并約定到書店購書的日期。這樣又去了兩趟東京,買了一些還算不錯的古籍。親自去東京選購雖然好,但畢竟路途遙遠(yuǎn),來回奔波頗為辛勞。我早已年逾古稀,不想出遠(yuǎn)門了,但可是郵購猶如隔山買牛,看不到實物,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時有發(fā)生。記得有一次,郵購一部清乾隆年間教忠堂寫刻本《重訂唐詩別裁集》.書款、郵資等約兩萬元人民幣。這一價位是很高的,當(dāng)時我想,便宜沒好貨,貴有貴的道理,是書一定是初印本,用紙上乘,品相極佳。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我收到的書卻是后印本,字跡不清晰,普通竹紙刷印,品相也很一般,當(dāng)時在國內(nèi),無需萬元便可買到。碰到這種事情,真是令人叫苦不迭。所以,郵購要冒一定風(fēng)險,需謹(jǐn)慎。又有一次,郵購清刊本《天王鎮(zhèn)災(zāi)符秘訣》《楊公造命地學(xué)秘訣》等書,收到的卻是國內(nèi)古玩市場地攤上常見的那種粗劣的新復(fù)制的偽古籍。經(jīng)與書店交涉,對方同意退書并全額返款。還有一次,郵購的書中,有一冊明版《鼎鐫綱鑒通紀(jì)今古合錄注斷論策題旨大全卷五》零本沒有寄來,這一冊殘本不值錢,我也就不向?qū)Ψ教峒傲?。后來還是對方發(fā)現(xiàn)了,主動將書補(bǔ)寄給我。通過以上兩次小“事故”,表明東城書店是講信用的。
在與東城書店交往的這些年,我陸續(xù)購入不少我國的古籍,有明刻本、清刻本、套印本、精抄本等,有明萬歷刊白綿紙印本《孔子圣跡圖》不分卷(108單頁)、明萬歷刊《卓氏藻林》八卷、明刊《唐詩品匯》九十卷、《拾遣》十卷、明十竹齋刊《六書正訛》五卷、清乾隆壬申年刊《亦政堂重修考古圖》十卷、清刻彩印本《十竹齋書畫譜》11種、清刻套印本《唐賢三昧集》三卷、清刻套印本《古周易訂詁》十六卷、清刻套印本《畫學(xué)心印》八卷、清刻六色套印本《杜工部集》二十卷;清精抄本《戶部爐藏則例》等。
有良機(jī)也有遺憾
從東城書店購買的古書,破損處大都經(jīng)過修復(fù),缺失書套的也配好新加工的函套,使書籍在挪動時不受損傷,此舉值得稱道。而最令人滿意的是,在東城書店還淘到兩種心儀之物:一種是一軸清代五色織錦誥命,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品相頗佳;另一種是明中期弦歌精舍刻白綿紙印本《虞初志》八冊,是書有三十二卷本和二十卷本,所購為前者,存二十六卷。這是一部唐代多位作者的短篇小說集,每卷獨(dú)立成篇,各篇并無關(guān)聯(lián)。在我淘到此書不久,北京一家知名拍賣公司古籍專場拍賣會上拍的明款零本《虞初志》六卷,恰好是我所缺的,而且是同一版本,就連紙張、開本、品相也幾乎一樣,這讓我興奮不已。我想,拍品僅存六卷,只是全書的很少一部分,估計競買者寥寥,有望花錢不多即可拿下,《虞初志》便能配成全帙。但事與愿違,在拍這一標(biāo)的時,競爭異常激烈。我從東京買的八冊二十六卷,用了約6.2萬元(未含其他費(fèi)用),這二冊六卷,我橫下心爭到10萬元。哪料到,競價急速上揚(yáng),很快就以30多萬元落槌,花落他家,很是遺憾。
這些年來,我國的古籍收藏者,在日本買古籍的有所增多,中國古籍在日本的售價日趨上漲,一般都與國內(nèi)價格相差無幾,還有不少書的價格高于國內(nèi)。所以,想在日本購買價位合適的古籍,難度也是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