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曉武
【核心素養(yǎng)】國家認同
“國家認同”,從屬于六大核心素養(yǎng)的“社會參與”板塊。重點是具有國家意識,了解國情歷史,認同國民身份,能自覺捍衛(wèi)國家主權(quán)、尊嚴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明成果,能傳播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和光榮傳統(tǒng),具有熱愛黨、擁護黨的意識和行動;理解、接受并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有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信念和行動。
結(jié)合到作文命題,材料一般指向?qū)Α皣艺J同”的體認、理解、省察和踐行等,主要考查學生對個人與國家、祖國與世界、文化與制度等關(guān)系的理解和思考,以及對國民身份、文化自信的立場和態(tài)度。
【主題詞解讀】
“國家認同”看似宏大,卻是我們生活中的重要內(nèi)容。這一素養(yǎng)首先需要我們堅定中國、中華民族的立場,熱愛祖國并捍衛(wèi)國家主權(quán),熱愛中國共產(chǎn)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xiàn)“中國夢”奮斗。其次要有充分的國家自信,加深對“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理解;同時也要理性審視自身的不足,深入辨析優(yōu)點和劣勢,進而奮起自強。最后,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還需要審慎地看待中國與世界的關(guān)系、中國在世界的地位,進一步思考自己的責任與擔當。
【文題示例】
(2020年高考天津卷)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中國面孔”是全球熱播紀錄片里充滿家國情懷的杜甫,是用中醫(yī)藥造福人類榮獲諾貝爾獎的屠呦呦,是醫(yī)務工作者厚重防護服下疲憊的笑臉,是快遞小哥在寂靜街巷里傳送溫暖的雙手……也是用各種方式共同形塑“中國面孔”的你和我。
走過2020年的春天,你對“中國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明顯;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名師解題】
國家認同,是教育“立德樹人”的重要內(nèi)容,常常出現(xiàn)在近年重大考試的作文題中。這個作文題聚焦核心詞“中國面孔”,即中國形象,有三個方面的典型特點:
設置情境。文題先設置了一個寫作情景,特意列舉了杜甫、屠呦呦以及醫(yī)務工作者、快遞小哥等四則材料,兼顧了人文與科學、偉大與平凡、國家成就和世界影響;同時用“走過2020年的春天”一句,引導考生結(jié)合抗疫經(jīng)歷,審視個人在新時代的責任擔當、家國情懷、民族精神等豐富內(nèi)涵。
貼近考生。文題中“共同形塑”一詞,強調(diào)“共同”,包括了含考生在內(nèi)的每個平凡或不平凡的“你和我”;而“各種方式”突出了中國面孔的“共同體”,我們每一個不同的個體都為“形塑面孔”提供了自己的特點和力量,使話題貼近考生。
要求思辨。導語“新的思考和感悟”,引導考生激發(fā)“新”思考。“新”區(qū)別于“舊”,最好能形成“新”“舊”之間的縱向?qū)Ρ?。這就蘊含著理性思辨的要求,針對“中國面孔”不同側(cè)面不同特點做出不同角度的理解和思考。我們有充分的自信,泱泱大國、千年文明;當然也不乏自知,文明陋習、貧窮落后;我們也正在自強奮起,大國工匠、創(chuàng)新科技,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再如聯(lián)系到杜甫紀錄片來自英國、諾貝爾頒獎方來自瑞典,而“宣稱‘新冠為武漢病毒”的話語來自美國,還能思考中國面孔和世界形象、自我塑形和他國宣傳的復雜關(guān)系。
【寫作支架】
文質(zhì)兼美:質(zhì)由“問”,文因“引”
論述文寫作講求文質(zhì)兼美,“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質(zhì),指內(nèi)容,力求觀點深刻,論證有力;文,指語言,追求明晰準確,輔之形象生動?!爸袊婵住边@則作文材料,很容易變成事例的堆疊,人物的并置;但即使你敘述了再多事例,若沒能推動觀點的邏輯演進,也就只能流于淺顯,止于平庸了。而語言方面,論述文表達多追求理性準確,明晰簡潔,雖不至于呆板,但也可能失之于形象生動。以下提供兩種方法,來提升論述文的品質(zhì)。
1.利用“黃金三問”,步入深刻
面對作文題目,我們需要發(fā)揮理性思辨能力,深入認識??梢岳谩包S金三問”思維工具,予以追問,在追問中掘進深度,讓思考更深刻。批判性思維“黃金三問”包括:
(1)質(zhì)疑:真的是這樣的嗎?(真的嗎?)
(2)替代:還有哪些解釋?(對了嗎?)
(3)選擇:怎樣的意見更合理?(最好嗎?)
比如針對“中國面孔”這個題目中列舉的事例引發(fā)的思考,我們應該再追問一下:
(1)質(zhì)疑:中國面孔都是正面的嗎?
(2)替代:還有哪些負面或其他的中國面孔嗎?他們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嗎?
(3)選擇:怎樣的觀點更能深刻地反映你的思考?
有沒有反面事例,是否存在爭議事例?在材料組織方面,可以引入相似、相近、相反的材料或觀點,有助于深化認識,推進論證。如關(guān)于文化傳播問題,如教授張頤武說“一個姚明,一個章子怡,比一萬本孔子都有效果”,如BBC、CNN等西方媒體對中國的不實報道。引入這些相似、相反的事例,都能激發(fā)我們進一步的思考,從而讓觀點表達更具理性更深刻。
2.實現(xiàn)高品質(zhì)“引用”,文采斐然
論述文寫作,除了觀點明確、立場鮮明、論證有力、語言明晰之外,論述語言也需要一些文采,讓文章更加生動可讀?!把灾疅o文,行而不遠。”論述文增添文采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使用修辭、適當描寫、引用名言警句等等。其中名言警句的引用,既可以避免簡單直白地闡述觀點,也能夠讓論述更加形象,更有力度。尤其是中國古典名句,形式精致,言約意豐,音韻和諧,形象生動;是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積淀。比如國家認同方面的古典名句,“位卑未敢忘憂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言簡意賅,僅僅十來個字就說清了為國愛國之情,并且韻律優(yōu)美,可以有效調(diào)節(jié)論述行文的節(jié)奏。
引用名言警句,需先熟記;沒有積累,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一些學生雖然記憶了不少名言警句,但寫作時依舊無從下“引”,主要原因是記憶散亂,無法有效提取運用。一個小竅門是分類整合,有序記憶。將意義相似、相反的名句按類別整合匯總,建構(gòu)“名句數(shù)據(jù)庫”,可以促進回憶運用。如按內(nèi)容,可分為愛國、理想、奉獻、親情、思鄉(xiāng)、友情等類型。為了使記憶更加深刻,引用更有效率,可以做“串聯(lián)練習”,連“點”成“線”。以“友情”為例,可以這樣串聯(lián)練習:友情,是我們生命中重要的情感?!昂?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若得知己,不懼遠離;“人生貴相知,何用金與錢”,友情珍貴,不能用金錢衡量;“布衣之交不可忘,人生樂在相知心”,友情重知心,也不能用身份地位來區(qū)別。
引用名言警句,重在融入文段;渾然一體,如鹽入水。沒有一則名言是專門為某一觀點特意存在的。名言的嵌入,或“立片言以居要”,或只引用而不析,或引用而后分析,都要針對內(nèi)容精心選擇,將名句的意義延展到語境之中,強化表達,增強文意。如例文《自信的面孔,大國的精神》引用習總書記“幸福是奮斗出來的”一句,既總結(jié)了上文“各行各業(yè)奮發(fā)圖強”,又勾連了下文“有尊嚴的生活”,從而強調(diào)了“平凡勞動者是塑造大國面孔的真正英雄”。
又如下面文段,在論述“時時想到國家人民”時,一句“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就精練地概括了正反兩個方面要求,可謂銜接自如,邏輯清晰。而古典名句的引用,既含蓄生動,又凸顯文化底蘊,還能激發(fā)讀者的共鳴,往往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
要愛國,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孫中山先生說,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樣愛國”。我們常講,做人要有氣節(jié)、要有人格。氣節(jié)也好,人格也好,愛國是第一位的。我們是中華兒女,要了解中華民族歷史,秉承中華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時時想到國家,處處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
(習近平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類題鏈接】
1.(2019年高考上海卷)
傾聽了不同國家的音樂,接觸了不同風格的異域音調(diào),我由此對音樂的“中國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從而更有意識地去尋找“中國味”。
這段話可以啟發(fā)人們?nèi)绾稳フJ識事物。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2.(2018高考全國Ⅰ卷)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2000年農(nóng)歷庚辰龍年,人類邁進新千年,中國千萬“世紀寶寶”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
2013年“天官一號”首次太空授課。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準扶貧”開始推動。
2017年網(wǎng)民規(guī)模達7.72億,互聯(lián)網(wǎng)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紀寶寶”一代長大成人。
…………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35年基本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和機緣、使命和挑戰(zhàn)。你們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
以上材料觸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據(jù)此寫一篇文章,想象它裝進“時光瓶”留待2035年開啟,給那時18歲的一代人閱讀。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2017年高考全國Ⅰ卷)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據(jù)近期一項對來華留學生的調(diào)查,他們較為關(guān)注的“中國關(guān)鍵詞”有: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污染、美麗鄉(xiāng)村、食品安全、高鐵、移動支付。
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guān)鍵詞來呈現(xiàn)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
要求:選好關(guān)鍵詞,使之形成有機的關(guān)聯(lián);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標桿樣文★
自信的面孔,大國的精神
@一考生
杜甫的走紅、屠呦呦的獲獎、醫(yī)務人員的微笑、快遞小哥的奔忙……走過2020年的春天,我發(fā)現(xiàn)“中國面孔”真的不一樣了!洋溢在人民臉上的是自信,展現(xiàn)在世界面前的是大國的精神?。ㄒ朐掝},提出觀點。)
自信是中國這個大國面孔上最美麗的一筆。國家有自信,人民才有尊嚴。心中有自信,臉上才會有微笑。醫(yī)務人員與病毒短兵相接,每天與死神擦肩而過,拖著疲憊的身軀與病魔戰(zhàn)斗。他們的微笑來自哪里?有奉獻情懷,有樂觀精神,但歸根結(jié)底有偉大國家這個后盾!(結(jié)合抗疫,明確分論點,進而得出“自信源于偉大祖國”的推論。)反觀世界一些國家的醫(yī)務人員,辭職者有之,罷工者有之,是他們不夠敬業(yè)嗎?不是,是他們沒有中國這樣的大國精神!中國面孔,是以作為一個大國的自信和大國的精神為底色的!這是一切自信的源泉,這是一切幸福的基礎!(反面論述,在對比之后再次強調(diào)分論點“大國的自信”。)
中國面孔更是中國人民奮發(fā)圖強的精神寫照!有精英勞動者的創(chuàng)造性貢獻,也不能離開每一個平凡勞動者的血汗?。ㄌ岢鲋袊婵住皧^發(fā)圖強”的特點,并分述兩類人,為后文論述平凡勞動者鋪墊。)疫情期間快遞小哥在空蕩的街頭穿梭,向人們傳遞溫暖。各行各業(yè)的普通群眾在各自的崗位上盡心盡力,風雨無阻,傳遞著寶貴的正能量!“幸福是奮斗出來的”,今天所有平凡的勞動者都可以自信地生活,有尊嚴地生活。因為在這個國家,他們才是真正的主人,他們體現(xiàn)著自己的價值!他們可以挺起胸膛做人,他們是塑造大國面孔的真正的英雄?。ㄔ诳隙司趧诱叩呢暙I之外,特別論述了平凡勞動者的奮斗價值,是“真正的英雄”。)
中國面孔是自信的面孔,是每一個勞動者自信的面孔,也是文化自信的面孔!(過渡句,提出“文化自信”的分論點。)杜甫走紅并非意外,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更是實至名歸!真正的大國自信,不是像美國那樣依靠強權(quán),更不是像中東那樣依靠金錢,而是依靠自己的文化與強大國力!中國文化正在影響世界,世界也在主動擁抱中國文化!2020年中國與疫情交手的過程中,中醫(yī)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創(chuàng)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早就有人斷言,21世紀是中國文化的世紀。今天,中國人正以事實證明這一點!中國文化的天道信仰、大同理想、民本主義、家國情懷、仁義精神,在全球語境中可以為人類走出文明困境提供中國方案!中國文化必將在自信的大國面孔上大放光輝!(從現(xiàn)在和未來兩個維度,論證觀點,闡明中國文化的影響力。)
中國面孔是千千萬萬中國人民用奮斗的精神和偉大的理想鑄就的自信面孔,有強大的國家后盾,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展現(xiàn)的是真正的大國精神、大國氣度和大國胸懷,展現(xiàn)的也是人民的自信、勞動的自信和文化軟實力的自信!(再次強調(diào)觀點,總結(jié)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