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綜合交通樞紐是集航空、城際鐵路、高速鐵路、軌道交通、長途客運、市內公交等多種換乘方式于一體的一種綜合建筑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綜合交通樞紐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發(fā)展,如上海虹橋交通樞紐。交通樞紐往往面臨建設面積大、上部結構復雜多樣等問題,特別是在軟土地區(qū)或者其他軟弱地層地區(qū),樞紐基礎型式往往采用超大面積群樁。然而交通樞紐存在飛機、列車、汽車等交通工具的長期循環(huán)及動力荷載作用,在這種復雜交通荷載的作用下,上部結構和基礎必將產生十分復雜的動力響應,這對工程設計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從而使關于基礎動力響應的分析在工程設計中變得非常關鍵。對超大規(guī)模群樁進行豎向動力響應的分析時,如果完全考慮樁-土-樁共同作用并應用有限元法等數(shù)值方法進行計算,其計算量將異常龐大,從而給工程應用造成阻礙。因此,對于這種規(guī)模龐大的群樁基礎,有必要尋找一種既能保證計算精度,又能減少計算量而使工作效率提高的簡化計算方法。
樁基動力計算方法在過去已經得到了十分廣泛的研究,涌現(xiàn)出了各種用于樁基動力計算的方法,主要有數(shù)值方法和簡化方法。(1)數(shù)值方法:如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邊界元法、邊界積分法、雜交元法等。(2)簡化方法:主要包括彈性連續(xù)體法和動力Winkler地基梁法,其中動力Winkler地基梁法憑借其概念清晰、計算精度較高、計算簡便而便于工程應用等優(yōu)點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其求解過程需要用到樁側土的阻抗函數(shù),既有方法往往未能考慮樁的影響,且與深度無關。
文章對已有的基于動力相互作用因子的動力Winkler地基梁模型分析方法進行修正,根據(jù)軸對稱模型得到動力Winkler地基樁側土體的豎向阻抗函數(shù),其結果與樁和深度均相關,較好地貼近實際情況,使其應用范圍得到了拓展。對樁頂承受簡諧力時的樁土縱向耦合振動進行頻域分析,進而推導出樁側土豎向阻抗的理論公式。均質土中樁側土阻抗計算簡圖如圖1所示。
圖1 均質土中樁側土阻抗計算簡圖
基本假定如下:(1)樁周土為均質、各向同性的線性黏彈性體,土層底部為黏彈性邊界支承;(2)土體材料阻尼為黏性阻尼,即阻尼力與應變率成正比;(3)樁身材料為彈性材料,樁體豎直,截面為圓形且沿深度不變;(4)樁土體系只進行小變形的豎向振動,且忽略豎向振動引起的水平位移;(5)樁與樁周土不脫離且沒有相對滑移。
式中:λ、G為土層拉梅常數(shù);βs為土的黏性材料阻尼系數(shù);ρs為土的密度;ω為激振圓頻率。
黏性阻尼樁周土對樁身單位面積的側壁切應力:
式中:Ep為樁身彈性模量;A為橫截面面積;r0為樁徑;m為樁身單位長度的質量。
土層邊界條件:
將式(6)化為頻域形式:
水平無限遠處:
此外,無限遠處應力也為0。
樁身邊界條件:
將式(9)化為頻域形式:
樁土界面位移協(xié)調條件:
樁側土的豎向阻抗KZ定義為樁對土體的剪切力與土體位移的比值。文章定義樁側土對樁的切應力為,方向豎直向下,因而沿樁身單位長度,樁對土體向下的剪切力為。
黏性阻尼樁周土對樁身單位面積的側壁切應力:
土體位移方程可寫成如下方程:
式中:An為待定常數(shù),反映了各振型的耦合作用。
對r進行微分得
樁側土豎向阻抗表達式如下:
虹橋綜合交通樞紐近27km2,包括4個新的綜合社區(qū)以及2個容納國內外航班的機場航站樓、10條磁懸浮列車的站臺、30條城際及高速列車的站臺、1個能容5條線路的地鐵站以及1個新的城際巴士總站。虹橋交通樞紐整體上采用大面積群樁基礎,在眾多交通工具的相互影響下交通荷載情況極為復雜,要對樁基的動力響應進行設計與控制,避免交通荷載引起的共振誘發(fā)地基基礎災害。由于建筑群的多樣性,群樁采用多種布置方法,不同布置形式可能的振動特性存在較大差異,設計時需要對每一種承臺布置形式各建立一個計算模型,對其群樁豎向阻抗進行分析。
該工程基樁為混凝土樁,其具體計算參數(shù)如下:(1)典型樁基樁長均取67.2m,直徑為0.85m;(2)樁材為C80,彈性模量Ec=3.8×1010MPa,泊松比v=0.1666,密度ρ=2500kg/m3。
根據(jù)設計資料,該項目群樁模型共有18種,限于篇幅,文章只計算其中3種,作為代表。
根據(jù)地勘報告,計算所采用的土層物理力學參數(shù)如表1所示??梢姌痘┰搅朔圪|黏土層、淤泥質黏土、粉砂、細砂、中粗砂等土層,其主要持力層為砂層。在較大深度范圍內土體為軟弱土層,可提供的承載力較小。從剪切波速可見,土體動模量隨著深度增加而快速增加。忽略地下水位的影響,認為所有土層均為飽和黏土或砂土,其泊松比分別設為0.49、0.48和0.47。
表1 土層主要物理力學指標
文章采用工程中最為典型的3種模型進行計算,分別為3樁樁筏基礎(樁基呈單排分布,樁間距為2.55m),5樁樁筏基礎(樁基呈梅花形布置,豎向排距為2.55m,橫向列距為1.275m),9樁樁筏基礎(樁基呈3排3列分布,樁間距為2.55m)。計算模型如圖2所示。
圖2 計算模型(單位:mm)
根據(jù)前述計算方法,其阻抗計算結果如圖3~圖5所示。對于模型一3樁單排樁筏基礎,其實部隨著振動圓頻率的增加而增長,而虛部隨著圓頻率的增長而減小,呈單調變化狀態(tài),相對較為簡單。當圓頻率小于50時變化較為緩慢,而圓頻率大于50時實部急劇增長。對于模型二5樁樁筏基礎模型,隨著圓頻率增長,實部先緩慢減小,當達到最小后急劇增加;虛部則先急劇減小,達到最小值后緩慢增加;實部虛部變化不再呈單調變化趨勢,存在最小值,說明在圓頻率變化過程中存在某一個共振頻率,可能影響工程安全。然而對于模型三9樁樁筏基礎,隨著圓頻率增長實部快速減小,存在一個明顯的最小值,當其達到最小值后則快速增長;虛部則首先快速減小,達到其最小值后快速增加。可見隨著樁數(shù)的增加,阻抗隨頻率的變化趨勢更為復雜,更難預測。
圖3 模型一豎向阻抗
圖4 模型二豎向阻抗
圖5 模型三豎向阻抗
模型一中圓頻率接近0時阻抗最小;模型二中圓頻率接近50左右時阻抗最小,較容易產生共振;模型三中圓頻率接近70時阻抗最小,更容易產生共振。相對而言交通荷載加載頻率較低,也就是說對于樁數(shù)較少的模型一較容易產生共振,而對于5樁及9樁樁筏基礎,其共振頻率較高,交通荷載的頻率很難使其達到共振。對于模型一,其阻抗呈單調變化,可以得到在頻率接近0時才有可能產生的共振,避開了交通運營的低頻。因此,文章研究的這3種虹橋樞紐樁基分布模型均可合理避開共振頻率,保證基礎的安全。
文章根據(jù)Winkler地基模型,考慮深度影響,推導了群樁豎向阻抗的簡化計算方法。將該方法用于上海虹橋交通樞紐不同類型的群樁阻抗計算,計算結果表明,對于排數(shù)越多樁數(shù)越多的群樁,其阻抗最小值對應的圓頻率越高,也就是說在更高的圓頻率下更容易產生共振,可見這3種虹橋樞紐樁筏基礎均可避開交通運營頻率,能夠保證基礎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