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梅,馬少君,馬 慶,張 靜
(陜西省人民醫(yī)院:1.西院二病區(qū);2.放射科,西安 710068)
雄激素受體(AR) ,屬于甾體核受體家族成員,AR可被其特異性配體結合后激活,導致構象受體改變,然后受體轉位進入細胞核,在細胞核內發(fā)生二聚反應,該二聚體與其特異性的激素受體元件(HREs)結合[1]。AR作為DNA結合的轉錄因子主要功能是調節(jié)基因表達。體外細胞系研究發(fā)現(xiàn),AR能有效抑制雌激素受體(ER)的活化和增殖,促進細胞凋亡[2]。AR在50%~88%的乳腺癌中表達,在ER陽性乳腺癌中平均表達率約為75%[3],AR表達水平是預測疾病進展的重要因素,對于ER陽性乳腺癌,AR表達水平下調可使乳腺癌相關死亡的風險增加4倍[4]。但在ER陰性和三陰性乳腺癌(TNBC)中,關于AR預后意義卻不盡一致甚至相互矛盾[5]。本研究旨在探討乳腺癌AR表達水平,并分析其與多種臨床病理參數(shù)、相關蛋白標志物及預后的相關性,期待為臨床提供更多參考,從而有助于制訂有效治療計劃和預后評估。
選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治療并經病理確診的女性乳腺癌患者393例,其中 AR陽性患者285例,年齡25~87歲,中位53歲;AR陰性患者108例,年齡26~86歲,中位54歲;均為新發(fā)病例,病歷資料完整,均為單側原發(fā)性乳腺癌。
1.2.1免疫組織化學法(IHC)檢測
AR、ER、孕激素受體(PR)檢測試劑均購自福州邁新生物技術開發(fā)公司(均為即用型試劑盒)。AR、ER、PR和Ki-67所有標本經10%中性甲醛固定、常規(guī)脫水、二甲苯透明、石蠟包埋切片。IHC采用S-P法,腫瘤組織切片進行微波抗原修復,一抗為AR、ER、PR、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單克隆抗體,用磷酸鹽緩沖液(BPS)代替一抗進行陰性對照。ER、PR結果判定:≥10%的癌細胞核呈棕黃色染色判定為ER、PR陽性表達。HER-2結果判定:細胞膜無染色或小于10%的細胞膜較弱染色為(-),>10%的細胞膜部分較弱染色為(+),>10%的細胞膜完全較弱至中等棕黃染色為(++),>10%的細胞膜完全強棕黃染色為(+++),其中(++)及(+++)判定為HER-2過表達或陽性表達。(++)用熒光原位雜交法(FISH)進行驗證,F(xiàn)ISH結果陽性判定為陽性,相反則判定為陰性。Ki-67表達情況:細胞核染色大于或等于14%判定為高表達;細胞核染色小于14%判定為低表達。AR結果判定:腫瘤細胞胞質或胞核出現(xiàn)棕黃色顆粒為 AR 陽性染色,陽性細胞所占比例小于10%為AR陰性,陽性細胞所占比例大于或等于10%為AR陽性。
1.2.2隨訪
通過門診復查登記、電話聯(lián)系等方式對患者隨訪,回顧60個月的隨訪資料,隨訪內容主要為患者是否生存及復發(fā)轉移,主要觀察指標為無病生存期(DFS) ,DFS定義為從診斷之日第1天至腫瘤復發(fā)或轉移的時間,隨訪截止日期為2019年12月30日。
393例乳腺癌標本中,AR表達陽性285例(72.52%)。IHC染色結果顯示,AR陰性表達未見細胞核染著色,AR陽性表達見較多細胞核黃褐色顆粒顆粒狀染著色,見圖1。AR表達與組織學分級及淋巴結狀態(tài)明顯相關,與AR陰性腫瘤比較,AR陽性腫瘤多表現(xiàn)為較低的(Ⅰ/Ⅱ)組織學分級及淋巴結陰性(37.04%vs. 63.16%,P<0.001;28.70%vs. 44.91%,P=0.003);AR表達與年齡、腫瘤大小、月經狀況、病理類型、血管侵犯無明顯相關(P>0.05),見表1。
表1 AR在乳腺癌的表達與臨床病理參數(shù)的關系[n(%)]
續(xù)表1 AR在乳腺癌的表達與臨床病理參數(shù)的關系[n(%)]
A:AR陰性表達;B:AR陽性表達。
AR表達與ER、PR、HER-2、Ki-67明顯相關,與AR陰性腫瘤比較,AR陽性腫瘤多表現(xiàn)為ER陽性(21.30%vs. 63.86%,P=0.013)、PR陽性(35.19%vs. 49.47%,P<0.001)、HER-2陽性(12.04vs. 32.63%,P<0.001)、Ki-67<14%(59.26vs. 70.53%,P=0.033);AR陽性表達多見于Luminal A型(61.40%),其次為Luminal B型 (14.38%),少見TNBC(6.67%),AR表達在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中存在明顯差異(P<0.001),見表2。
表2 AR在乳腺癌的表達與其他蛋白標志物表達及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相關性[n(%)]
在60個月隨訪中,全部乳腺癌患者無病生存率為77.86%(306/393),22.14%(87/393)的患者因局部復發(fā)或遠處轉移而死亡。采用log-rank檢驗評價AR表達與DFS的關系,生存曲線見圖2。AR陰性組中位DFS為52.05個月(95%CI:47.936~56.062),AR陽性組中位DFS為59.98個月(95%CI:58.017~61.930);AR表達與DFS明顯相關,AR陽性表達患者DFS較長,預后較好(P<0.001);多因素Cox回歸模型分析顯示AR表達、HER-2、TNBC為乳腺癌復發(fā)和預后獨立影響因素,見表3。
圖2 AR表達與乳腺癌DFS的關系
在49例TNBC患者中,19例(38.78%)AR陽性,30例(61.22%)AR陰性。在60個月隨訪時間內,AR陰性患者不良預后發(fā)生率(遠處轉移、復發(fā)或死亡發(fā)生率)為43.33%(13/30),其中4例(13.33%)為疾病相關型死亡,1例(3.33%)局部復發(fā),8例(26.67%)遠處轉移;AR陽性患者具有較低的復發(fā)率,19例患者僅1例(5.26%)遠處轉移、1例(5.26%)復發(fā),不良預后發(fā)生率為10.53%(2/19);采用log-rank檢驗評價AR表達與DFS的關系,AR陽性TNBC患者DFS較長,預后較好(P=0.038),生存曲線見圖3。
表3 DFS多因素Cox回歸分析
圖3 AR表達與TNBC患者DFS的關系
AR是配體激活的核轉錄因子甾體激素受體家族成員之一,與ER、PR、糖皮質激素、視黃酮、甲狀腺激素等受體具有共同的結構,AR與位于靶基因啟動子和增強子區(qū)域的雄激素反應元件結合,共同調節(jié)補充蛋白和形成活性轉錄復合物[6]。眾多學者致力于研究AR的表達水平及評估AR信號通路在乳腺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
RAVDIN等[7]研究表明,AR在乳腺癌的高表達常關聯(lián)較好的臨床病理指標及預后,如較低的轉移率、較低的瘤細胞增生指數(shù)及低組織學分級、較高的五年生存率等。本研究中AR陽性表達關聯(lián)較低組織學分級(P<0.001)及淋巴結陰性(P=0.003),與之部分相符合。AR陽性表達是預后良好的指標,淋巴結陰性為其表現(xiàn)之一,年齡、腫瘤大小也是常規(guī)預后因素,但在本研究中卻未顯示與AR表達存在關聯(lián),可能與樣本量大小及AR陽性截斷值不同有關。
本研究中,在全部393例乳腺癌患者中72.52% AR表達陽性,36.14%的ER陰性和50.53%的PR陰性患者AR表達陽性,ER陰性及PR陰性腫瘤依照激素測量標準通常被認為受體陰性,但其仍含有大量AR,AR信號通路可能在乳腺癌中發(fā)揮重要致癌作用。本研究顯示,AR表達與ER、PR明顯相關,與AR陰性比較,AR陽性腫瘤多表現(xiàn)為ER陽性(21.30%vs. 63.86%,P<0.001)及PR陽性(35.19%vs. 49.47%,P=0.013),表明AR表達與ER、PR表達正相關,AR與ER及PR可能存在協(xié)同作用或共表達作用。本研究還顯示,AR表達與HER-2明顯相關,與AR陽性比較,AR陰性腫瘤多表現(xiàn)為HER-2陰性(67.37%vs. 87.96%,P<0.001),AR表達與HER-2表達負相關,說明AR與HER-2可能存在拮抗或抑制作用。此外,本研究中AR陽性較AR陰性腫瘤多表現(xiàn)為Ki-67<14%(70.53vs. 59.26%,P=0.033),AR表達與Ki-67指數(shù)負相關,AR與Ki-67存在拮抗或抑制作用,Ki-67蛋白高表達與惡性腫瘤的發(fā)展、轉移和不良預后高度相關,這些結論說明AR陽性表達為乳腺癌患者良性預后的保護因素,與文獻[8-9]報道相符。本研究中AR陽性多見于Luminal A型(61.40%),其次為Luminal B型(14.38%);49例TNBC患者中30例(61.22%)AR表達陰性(P<0.001),AR表達在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中存在明顯差異(P<0.001),表明AR表達缺失導致不良預后,這些結論也被本研究中預后分析所印證。本研究中AR陽性較AR陰性患者具有較長的DFS,預后較好(P<0.001)。多因素Cox模型回歸分析顯示AR表達(HR=0.306,95%CI:0.189~0.493,P<0.001)、HER-2(HR=1.646,95%CI:1.010~2.712,P=0.043)、TNBC(HR=1.610,95%CI:1.360~1.910,P<0.001)為乳腺癌復發(fā)和預后獨立影響因素,其中AR為保護因素。LOIBI等[6]研究認為,AR獨立預測病理完全緩解(OR=1.86,95%CI:1.16~2.79,P=0.008 6),AR陽性較AR陰性乳腺癌患者具有更好的DFS(AR陽性78.9%vs. AR陰性72.5%,P=0.032 9)及總生存期(OS) (88.8%vs. 82.7%,P=0.023 4),本研究結論與其相符。但CHOI等[10]研究顯示,AR在單因素分析(P=0.026)和多因素分析(P=0.008)中為OS的不良預后指標,有待繼續(xù)深入研究。
TNBC是ER、PR及HER-2表達均為陰性的乳腺癌,TNBC約占所有乳腺癌的20%,與其他乳腺癌亞型相比,其預后不良,侵襲性強。AR表達較普遍見于ER陽性乳腺癌,而在TNBC中AR表達率較低,約為13.7%~64.3%[11]。本研究中49例TNBC患者AR陽性表達率為38.78%,AR陰性和AR陽性TNBC的復發(fā)、遠處轉移、病死率分別為3.33%和5.26%、26.67%和5.26%、13.33%和0,AR陰性較AR陽性TNBC具有較高轉移風險,AR陽性TNBC的DFS較長,預后較好(P=0.038),進一步說明AR表達缺失與更嚴重的預后相關,這與文獻[12]結論“TNBC中AR陽性表達明顯關聯(lián)較好的預后”一致,但與文獻[13-14]的結論“AR表達關聯(lián)TNBC預后較差”相反,結論差異可能與樣本規(guī)模、AR評分方法、臨床隊列特征、治療和隨訪時間等方面差異有關。
綜上所述,AR在乳腺癌中廣泛表達,與多種臨床病理因素、多種蛋白標志物及乳腺癌分子分型存在相關性。AR陽性表達通常都與較好的臨床預后相關,AR是乳腺癌獨立預后影響因素,可為臨床乳腺癌靶向治療提供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