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杰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和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注重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并且要求學生六年課外閱讀總量達到145 萬字以上。圍繞提高閱讀質量這個目標,筆者對課外閱讀指導進行了一些探索與實踐,形成了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的行之有效的幾種策略:激發(fā)興趣,充分調動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加強指導,切實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培養(yǎng)習慣,不斷增強學生課外閱讀的自覺性。
一、激發(fā)興趣,充分調動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jīng)說過:“對學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可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至關重要。只有調動起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學生才會努力尋求閱讀機會,從中獲得信息,得到閱讀滿足,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從而增長知識。
1. 利用學習榜樣引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古今中外文學巨匠無一不是博覽群書的。經(jīng)常向學生講解名人讀書的故事,樹立學生的讀書目標,可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同時,也可以從生活中尋找突破口。教師可以對班級中課外閱讀出色的、寫作好的或有進步的學生及時表揚,更可以開展閱讀積極分子或者閱讀評比活動等,充分發(fā)揮榜樣學習的示范作用,讓他們介紹學習經(jīng)驗,激發(fā)其他學生閱讀的興趣,營造積極主動的閱讀氛圍。
2. 利用讀書活動提趣
在大量的課外閱讀中,學生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也會更加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別人的肯定。所以教師要打造理想的交流平臺,給學生提供盡量多的展示“才華”的機會。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學生的閱讀成績大幅度提高,心理上產生了極大的滿足感,從而更加激發(fā)了他們課外閱讀的熱情。這樣的活動也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集思廣益,舉一反三。
二、加強指導,切實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
學生自發(fā)的課外閱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使學生能夠選擇適合的閱讀材料,運用正確的閱讀方法,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1. 指導選擇有益書籍
別林斯基說過:“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的書,比不閱讀還壞?!笨梢妼﹂喿x材料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學生處于成長發(fā)育期,對世界充滿求知欲,但他們的選擇能力是稚嫩的,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選擇書籍。首先要選擇思想健康、知識性強、有益于學習、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yōu)秀閱讀材料。閱讀內容應兼具中華傳統(tǒng)美德與孩子健康成長的需求,符合學生興趣愛好。只有讀好書,才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質。其次是根據(jù)年段特點、認知水平選擇針對性強的書籍,做到課內外結合,使課外閱讀成為課堂教學的自然延伸。
2. 制訂合理閱讀計劃
為避免課外閱讀的盲目性,教師應指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年齡特征和興趣愛好,制訂出比較系統(tǒng)的課外閱讀計劃,積極為學生整理課外閱讀的書目,幫助學生制訂閱讀計劃和時間表,合理安排好課內與課外知識的銜接、課內學習與課外閱讀的時間分配,做到課內課外相互結合、相互促進。
3. 學做各種讀書筆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币虼私處熢谡n外閱讀時應要求學生注意圈點勾畫以加深印象,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做讀書筆記的方法要多樣,可以摘錄句子、片段,寫眉批,寫書評,做文摘卡片等。如,我要求學生在卡片上摘錄書名、作者、優(yōu)秀片段、好詞佳句等,鼓勵學生用卡片盒收納,避免散亂,以便于日后查找。為了激發(fā)學生的熱情,我還定期組織大家評比,鼓勵學生持之以恒。
4. 課外延伸拓展視野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材的特點,以重點訓練項目課文為“經(jīng)”,以優(yōu)秀課外讀物為“緯”,從而構建“經(jīng)緯”交錯的閱讀教學,擴大課外閱讀量。擴大閱讀量是連接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紐帶和橋梁,學生的閱讀活動要注意課內外的有機結合。
在這種有目標、有計劃的引導下,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營造了良好的課外閱讀的氛圍,提高了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
三、培養(yǎng)習慣,不斷增強學生課外閱讀的自覺性
課外閱讀由于缺少教師的檢查和監(jiān)督,往往容易虎頭蛇尾,所以教師要在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同時,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 圍繞課外閱讀開展多種活動
進行課外閱讀指導,還需要通過閱讀實踐來檢驗?;顒拥男问娇梢远喾N多樣,如舉行講故事比賽、古詩兒歌朗誦會、智力問答等比賽,定期舉辦讀書筆記、資料卡片的交流會,每次交流會挑選其中較優(yōu)秀的筆記或卡片展出,讓學生的閱讀成果得以呈現(xiàn),這樣做既為其他學生提供有價值的借鑒,也能進一步激發(fā)廣大學生的表現(xiàn)欲和閱讀興趣。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各種讀書報告會,如演講會、時事報告會、科技報告會等。使學生在這些活動中,不斷體會到閱讀帶來的甘甜,讓一次次豐富多彩的活動轉化為一股股催動學生多讀、好讀的動力。
2. 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習慣是一種高度自覺的自動化的行為,一個人一旦形成某種習慣,將會長期影響其行為。所以,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這些閱讀習慣一旦形成,不僅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很重要,而且會讓他們終身受益。
課外閱讀是對課內學習的補充與調劑。細致有效的指導配合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內容,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探求知識的強烈欲望,拓寬他們的視野,增加知識的積累,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隨著國家對全民閱讀、終身閱讀理念的推廣,對學生閱讀興趣與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jīng)越來越重要。這也促使語文教師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及時調整工作重心,不斷探索與實踐,將課外閱讀的指導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