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亞娟,劉太芳
山東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山東臨沂 276000
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學習者在教師的指導、幫助和協(xié)助下,借助各種教學媒體和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自覺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監(jiān)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能力[1]。 近幾年的相關研究顯示,自主學習能力是自主學習的必要條件,受專業(yè)認同感、自我效能感、評判性思維和教育環(huán)境等多因素的影響[2]。心理彈性是指個體面對逆境、威脅、創(chuàng)傷或其他重大壓力時的良好適應過程,即面對困難經歷時的反彈能力[3],是高職高專護生在學習過程中采取積極應對方式、保障學習效果的預測因素。該研究主要探討高職高專護生心理彈性水平與自主學習能力的關系,于2020 年1—3 月抽取山東省某兩所醫(yī)學類高等專科學校的1 128 名護生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旨在為今后采取措施提高護生自主學習能力,改善學習效果提供依據(jù)。 報道如下。
采用便利抽樣方法,抽取山東省某兩所醫(yī)學類高等??茖W校的1 128 名護生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該次研究共發(fā)放問卷1 200 份,收回有效問卷1 128 份(94%)。平均年齡(19.80±0.87)歲,女 942 名(83.5%),男 186 名(16.5%)。
1.2.1 一般情況調查表 自行設計調查表,包括研究對象的性別、專業(yè)、年齡、所在年級、戶籍、高考類型等內容。
1.2.2 護理專業(yè)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量表 護理專業(yè)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量表由姜安麗等[1]在2004 年編制。量表總共28 個條目,分為3 個維度: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和學習合作能力,采用Likert 5 級計分法,1~5 分分別表示由“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范圍28~140 分,得分與個體的自主學習能力成正比。 該量表總量表的 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 0.86,分量表為 0.69~0.79,有良好的內容效度和結構效度。
1.2.3 心理彈性量表(conner-davidson,CD-RISC)
采用于肖楠等[3]2007 年修訂的適合于中國本土的量表,該量表包含25 個項目,共3 個維度:堅韌、自強和樂觀,使用 Likert 5 級評分,0~4 分表示由“從不”到“總是”,被試者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與題目描述情況的符合程度選取相應的得分進行評定,得分越高,心理彈性越高。該量表的 Cronbach’s α 系數(shù)是 0.91,分量表分別為 0.88、0.80、0.60。
采用SPSS 21.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行 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和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 使用階層回歸分析和Pearson相關分析探討高職高專護生心理彈性與自主學習能力的關系。 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高職高專護生心理彈性與自主學習能力評分結果見表1。 高職高專護生心理彈性與自主學習能力的相關性見表2。 高職高專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階層回歸分析,以研究對象的自主學習能力總分作為應變量,第1層中以研究對象的一般情況變量(年齡、性別、年級、家庭所在地、高考類型等)為自變量;第2 層中將相關一般情況變量控制后,將護生心理彈性納入作為自變量進行回歸分析。 見表3。
表1 1128 名高職高專護生心理彈性和自主學習能力及其各維度得分[(),分]
表1 1128 名高職高專護生心理彈性和自主學習能力及其各維度得分[(),分]
量表 條目數(shù) 均值±標準差 條目均分心理彈性總分堅韌自強樂觀自主學習能力總分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學習合作能力25 13 8 4 2 8 10 11 7 62.02±13.54 31.42±7.28 21.00±4.76 9.59±2.58 91.39±10.34 33.99±4.23 35.59±5.04 21.81±2.83 2.48±0.54 2.42±0.56 2.63±0.59 2.39±0.65 3.26±0.37 3.40±0.42 3.24±0.46 3.12±0.40
表2 高職高專護生心理彈性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相關性(n=1 128)
表3 高職高專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階層回歸分析(n=1 128)
高職高專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總分為(91.39±10.34)分,處于中等偏上水平,高于2014 年同一級別護生的調查結果(86.66±10.96)分[4],表明近年來高職高專學校的教學改革成果尤其是信息化教學的使用和工學結合技能型人才的培養(yǎng)方式有利于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其中,自我管理能力相對較好說明護生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使用各種工具(如手機事件提示軟件等),促使學習任務按時完成。信息能力略高的原因是基于網(wǎng)絡大環(huán)境,護生可以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根據(jù)需要自主選擇不同的線上開放課程資源,培養(yǎng)自身信息素養(yǎng)能力。 且近5年來,高職高專學校的信息化類教學比賽成績和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成果有了飛速的提升,教學改革成果投射到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也進行了良好的培養(yǎng)。學習合作能力得分較低,原因可能和居家學習期間,學生缺失集體學習氛圍和學習時間的統(tǒng)一性,不容易形成固定的小組學習和合作模式有關。
研究顯示,高職高專護生心理彈性處于中等水平(62.02±13.54)分,與吳曼等[5]使用相同測量工具對本科護生的心理彈性測評得分(61.78±11.78)分相似。其中樂觀性得分最低,提示護生面對困境的積極應對能力和控制能力較弱,教育工作者要引導護生學會充分利用自身內在保護性因素和外在支持性資源來有效應對發(fā)展挑戰(zhàn),提升自身身心健康,適應未來職業(yè)生涯中復雜、多變的臨床工作環(huán)境。
研究顯示,護生的心理彈性與自主學習能力呈正相關(r=0.349,P<0.01),和 Avrech MB[6]的研究結果一致。說明個體心理彈性不僅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能夠直接提升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緩沖不良困境對自主學習能力的負性影響,是職業(yè)成功的重要預測因素。 通過階層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家庭所在地、父母對學習的重視程度、學生對所學課程的喜愛程度、在校每天上網(wǎng)時間以及在校和授課老師交流情況等人口學相關資料能夠顯著預測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解釋自主學習能力總分29.5%。 內向或不經常和老師交流的護生即使有求知、索知欲望,但往往因為溝通不良,不知如何進行學習反思導致學業(yè)成績較差,自主學習能力下降。另外,學生在學習時間達到一定長度時,注意力容易分散,會導致護生無法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 進而導致學習的銜接中斷,后續(xù)部分更難以掌握,提早出現(xiàn)學習倦怠[7]。 控制研究對象的一般情況變量后,高職高專護生的心理彈性對自主學習能力總分的解釋力增量為△R2=11.9%,提示高職高專護生心理彈性正向預測其自主學習能力(β=0.374,P<0.001),即心理彈性越高,自主學習能力越強。 這與李紅等[8]對臨床護士心理彈性與自主學習能力關系的研究結果一致,具備堅韌、自強、樂觀品質的護生能夠積極利用內部、外部資源主動適應逆境,及時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以專注于學習與自身發(fā)展, 使自己產生更多的積極情緒,進而擁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
高職高專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處在中等偏上水平,并且護生的心理彈性可影響其自主學習能力。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多關注來自農村、具有上網(wǎng)習慣、父母不重視孩子學習以及不經常和老師溝通的學生,并對其從個人、家庭、社會、文化等方面進行多層次的干預,營造分享性的學習共同體文化。 采取個性化的心理輔導強化護生正面的、積極的生活和學習觀念,使護生更積極地適應新的角色和環(huán)境,提高護生心理復原力、抗逆力和心理彈性水平,進而增強護生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