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偉
(遼寧省健康產(chǎn)業(yè)集團撫礦總醫(yī)院病理科,遼寧 撫順 113008)
肺癌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呼吸系統(tǒng)惡性腫瘤。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占肺癌患者總數(shù)的80% 左右。NSCLC 包括腺癌、大細胞癌、鱗狀細胞癌(鱗癌)等[1]。目前,臨床上尚未徹底闡明NSCLC的發(fā)病原因。有研究指出,NSCLC 的發(fā)生可能與患者長期吸煙、遭受電離輻射、接觸環(huán)境致癌物及遺傳因素等有關[2]。早期NSCLC 患者的癥狀不明顯,其病情發(fā)展至中晚期可出現(xiàn)胸部脹痛、體重減輕、咯血、呼吸困難等癥狀。對NSCLC 患者的病情進行早診斷、早治療是延長其生存期、提高其生存質(zhì)量的關鍵。進行經(jīng)皮肺穿刺活檢是臨床上診斷NSCLC 的重要方法,但屬于有創(chuàng)操作,患者的接受度不高。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促進新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之一。血小板反應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是血管形成的抑制因子。本文主要是探討VEGF 與TSP-1 聯(lián)合檢測在診斷NSCLC 中的應用價值。
選擇2019 年6 月至2020 年4 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0例NSCLC 患者與同期在我院進行體檢的100 例健康人作為研究對象。這100 例NSCLC 患者的納入標準是:病情經(jīng)病理學檢查得到確診;病歷資料完整;近期未接受放化療;自愿參與本研究。其排除標準是:存在凝血功能障礙;合并有心腦血管疾?。惶幱谌焉锲诨虿溉槠?;合并有其他惡性腫瘤。將其中100 例NSCLC 患者設為觀察組,將其中100 例健康人設為對照組。在觀察組中,有男60 例,女40例;其年齡為36 ~76 歲,平均年齡為(58.50±6.30)歲;其體重為45 ~80 kg,平均體重為(68.30±5.50)kg;其中,腫瘤TNM 分期為I 期、Ⅱ期、Ⅲ期、Ⅳ期的患者分別有25例、35 例、30 例、10 例;腫瘤分化程度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的患者分別有20 例、33 例、47 例;腫瘤病理分型為肺鱗癌、肺腺癌、其他NSCLC 的患者分別有53 例、40 例、7 例。在對照組中,有男55 例,女45 例;其年齡為35 ~75 歲,平均年齡為(59.20±6.80)歲;其體重為43 ~83 kg,平均體重為(69.20±6.20)kg。兩組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及體重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兩組研究對象血清VEGF 與TSP-1 的水平進行檢測,方法是:抽取其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的靜脈血3 mL,對血液標本進行離心處理(轉速為3000 rpm/min 離心時間為10 min),分離出血清,將血清置于-20℃的冰柜中保存待檢。采用Mulytiskan MK3 型全自動酶標儀與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法測定血清中VEGF 和TSP-1 的水平,嚴格按照試劑盒的說明書進行檢測。
比較兩組研究對象血清VEGF 及TSP-1 的水平。統(tǒng)計并比較用VEGF 與TSP-1 單獨檢測及聯(lián)合檢測診斷觀察組患者病情的靈敏度、特異度及準確率。
用SPSS 21.0 統(tǒng)計學軟件建立數(shù)據(jù)分析模型,將數(shù)據(jù)導入計算機后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如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及準確率)用% 表示,用χ2 檢驗,計量資料(如血清VEGF、TSP-1 的水平)用±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健康人血清VEGF 的平均水平分別 為(2451.50±235.50)ng/L 與(155.03±16.05)ng/L,二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健康人血清TSP-1 的平均水平分別為(84.50±7.80)ng/mL 與(134.80±12.50)ng/mL,二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研究對象血清VEGF 及TSP-1 的水平(± s)
表1 對比兩組研究對象血清VEGF 及TSP-1 的水平(± s)
組別 例數(shù) 血清VEGF(ng/L) 血清TSP-1(ng/mL)觀察組 100 2451.50±235.50 84.50±7.80對照組 100 155.03±16.05 134.80±12.50 t 值 97.2890 34.1388 P 值 <0.0001 <0.0001
用VEGF 與TSP-1 聯(lián)合檢測診斷觀察組患者病情的靈敏度和準確率均高于用VEGF 或TSP-1 單獨檢測診斷其病情的靈敏度和準確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用VEGF 與TSP-1 聯(lián)合檢測診斷觀察組患者病情的特異度與用VEGF 或TSP-1 單獨檢測診斷其病情的特異度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用VEGF 或TSP-1 單獨檢測診斷觀察組患者病情的靈敏度、特異度及準確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用VEGF 與TSP-1 單獨檢測及聯(lián)合檢測診斷觀察組患者病情的靈敏度、特異度及準確率[%(例/例)]
肺癌可分為NSCLC 和小細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其中NSCLC 較為多見。與SCLC 相 比,NSCLC 生長分裂的速度較慢,擴散轉移的時間較晚。目前,臨床上主要是采用影像學檢查(CT 檢查、X 線胸片檢查)、經(jīng)皮肺穿刺活檢等診斷NSCLC。用經(jīng)皮肺穿刺活檢診斷該病的準確性較高,但屬于有創(chuàng)操作,患者的接受度不高。用影像學檢查診斷NSCLC 的敏感度和特異度不高[3]。近年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進行腫瘤標志物檢測對于NSCLC 的早期診斷及治療具有積極的意義[4]。VEGF 是一種促進新血管形成的因子,可特異性地作用于血管內(nèi)皮細胞,導致血管生成因子、抑制因子之間的平衡被打破,誘導新血管形成,促進腫瘤的發(fā)展[5]。NSCLC 患者體內(nèi)VEGF 的表達水平可明顯升高。TSP-1 是一種常見的細胞外基質(zhì)糖蛋白,可誘導血管內(nèi)皮細胞凋亡,抑制腫瘤血管的生成。有研究指出,NSCLC 患者體內(nèi)TSP-1 的水平明顯低于健康人群[6]。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清VEGF 的水平高于對照組健康人,其血清TSP-1 的水平低于對照組健康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用VEGF 與TSP-1 聯(lián)合檢測診斷觀察組患者病情的靈敏度和準確率均高于用VEGF 或TSP-1 單獨檢測診斷其病情的靈敏度和準確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楊永[7]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用血清VEGF 與TSP-1 聯(lián)合檢測診斷NSCLC 的靈敏度和準確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