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雯
(成都普瑞眼科醫(yī)院,四川 成都 610036)
近視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眼科疾病。該病的發(fā)生與患者不注意用眼衛(wèi)生、用眼習慣不佳及眼部防護不當?shù)纫蛩赜嘘P[1]。臨床上治療近視的常規(guī)方法包括進行人工晶體植入術、準分子激光手術、佩戴框架眼鏡、佩戴角膜接觸鏡等。不過,部分患者存在無法佩戴框架眼鏡的問題[2]。部分患者可在接受人工晶體植入術后出現(xiàn)干眼癥、術后眩光等并發(fā)癥。目前,進行飛秒激光手術聯(lián)合準分子激光手術、全飛秒激光手術是臨床上治療近視較為有效和安全的兩種術式[3]。本文主要是探討用全飛秒激光手術治療近視的臨床療效。
選擇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期間成都普瑞眼科醫(yī)院收治的100 例近視患者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為[4]:1)其屈光度穩(wěn)定≥2a。2)其病情符合近視的診斷標準。3)屬于單眼近視患者。4)具備進行激光手術的指征。5)既往無眼部手術史。6)其眼底及角膜的狀況均正常。其排除標準為:1)合并有嚴重的器官功能障礙。2)合并有精神障礙或意識障礙。3)合并有角膜、玻璃體、瞳孔等眼部的疾病。4)存在進行激光手術的禁忌證。按照治療方案的不同將這100 例患者均分為試驗組和參照組。試驗組50 例患者中有男性28 例、女性22 例;其年齡為16 ~35 歲,平均年齡(28.1±3.5)歲。參照組50 例患者中有男性26 例、女性24 例;其年齡為16 ~35 歲,平均年齡(27.6±3.2)歲。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用準分子激光手術聯(lián)合飛秒激光手術對參照組患者進行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為:從術前3 d 起,囑患者預防性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術前,利用角膜地形圖(pentacam)采集患者角膜相關的數(shù)據(jù)。依據(jù)患者瞳孔的直徑、近視的特點、角膜的厚度等確定切削區(qū)域的尺寸,并記錄相關的數(shù)據(jù)。對患者的手術區(qū)域進行常規(guī)的消毒鋪巾。用生理鹽水對患者進行眼部沖洗,用愛爾凱因對其進行眼球表面麻醉。設定好角膜瓣的準確厚度,用Visumax 飛秒激光制作帶蒂的角膜瓣。在瞳孔追蹤裝置的引導下,用Mel 90 準分子激光治療儀完成準分子激光手術。用生理鹽水沖洗角膜瓣下的碎屑,吸干創(chuàng)面的水分。在完成角膜復位后,用典必舒滴眼液為患者滴眼,并為其佩戴透明眼罩。術后,指導患者用氟米龍滴眼液、可樂必妥滴眼液及玻璃酸鈉滴眼液滴眼。術后第1 周,每日滴眼4 次。術后第2 周起,每周減少1 次每日滴眼的次數(shù)。連續(xù)滴眼1 個月。用全飛秒激光手術對試驗組患者進行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為:術前,對手術區(qū)域進行常規(guī)的消毒鋪巾,對結膜瓣進行沖洗。用0.5%愛爾凱因滴眼液進行眼球表面麻醉后,妥善進行開眼瞼處理。用負壓吸引環(huán)接觸角膜后,用全飛秒激光完成角膜內(nèi)透鏡的前后層掃描。用分離器對角膜內(nèi)透鏡進行分離,用透鏡鑷夾出透鏡。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角膜層間,吸干角膜表面的水分。術畢,指導患者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術后3 d 內(nèi),指導患者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術后當天,共滴眼2 次。術后第2 至第3 d,每日滴眼3 次。術后3 d 后,指導患者用氟米龍滴眼液、可樂必妥滴眼液和玻璃酸鈉滴眼液滴眼。在開始用藥的第1 周,每日滴眼4 次。從第2 周起,每周減少1 次每日滴眼的次數(shù)。連續(xù)滴眼1 個月。
治療結束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手術相關的指標(包括角膜非球面系數(shù)、角膜厚度及視力水平等)、術后并發(fā)癥(包括切口撕裂、負壓丟失及局限性黑斑等)的發(fā)生情況及生活質(zhì)量。將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分為優(yōu)、良、差三個等級[5]。優(yōu):治療后,患者視力水平改善的幅度>90%,或其視力水平復常,其臨床癥狀消失。良:治療后,患者視力水平改善的幅度為50% ~89%,其臨床癥狀減輕。差:治療后,患者視力水平改善的幅度不足50%,其臨床癥狀未改善。優(yōu)良率=(優(yōu)例數(shù)+良例數(shù))/ 總例數(shù)×100%。采用簡化健康調(diào)查量表(SF-36)對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進行評估[6]。具體的評估項目包括社會功能、軀體功能、情緒功能和生理功能四項,每項的滿分均為100 分。患者SF-36 各項目的評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質(zhì)量越好。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9.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與參照組患者相比,試驗組患者的角膜非球面系數(shù)較小,其角膜的厚度較薄,其視力水平較高,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的對比(± 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的對比(± s)
組別 例數(shù) 角膜非球面系數(shù) 角膜厚度(mm) 視力水平試驗組 50 0.4±0.2* 455.3±9.5* 5.1±0.5*參照組 50 0.7±0.3 475.6±8.9 4.1±0.6 t 值 4.8125 5.8659 4.9521 P 值 <0.05 <0.05 <0.05
與參照組患者相比,試驗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優(yōu)良率較高,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
術后,與參照組患者相比,試驗組患者切口撕裂、負壓丟失及局限性黑斑等并發(fā)癥的總發(fā)生率較低,P<0.05。詳見表3。
表3 術后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的對比
治療后,與參照組患者相比,試驗組患者軀體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及生理功能的評分均較高,P<0.05。詳見表4。
表4 治療后兩組患者SF-36 各項目評分的對比(分,± s)
表4 治療后兩組患者SF-36 各項目評分的對比(分,± s)
注:* 與參照組相比,P <0.05。
組別 例數(shù) 軀體功能評分 情緒功能評分 社會功能評分 生理功能評分試驗組 50 78.6±3.4* 81.5±2.2* 79.5±3.6* 77.8±3.3*參照組 50 61.5±2.3 62.5±3.4 62.1±3.7 62.2±2.1 t 值 8.6124 9.0321 7.9568 7.0314 P 值 <0.05 <0.05 <0.05 <0.05
近視屬于眼科的常見病和高發(fā)病。進行屈光手術是臨床上治療該病的常規(guī)手術。目前,準分子激光手術在治療近視中的應用較為廣泛。該手術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視力水平,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制作角膜瓣是進行準分子激光手術的核心步驟。由于飛秒激光手術可解決按傳統(tǒng)手術操作制作角膜瓣時出現(xiàn)的問題,故臨床上多將這兩種手術聯(lián)合起來治療近視,以取得最佳的療效。
全飛秒激光手術是一種全新的近視治療手術,具有持續(xù)時間短、患者的舒適度高等優(yōu)點[7]。該手術的主要原理為激光爆破。手術醫(yī)生可利用脈沖信號形成的等距離光柵,在患者相同的角膜深度形成光爆破,待其角膜組織分離后,形成激光切削平面。該手術可在不同的角度和范圍內(nèi)形成聚集效應,對眼角膜組織進行片狀切削,從而可改善角膜瓣的制作效果。該手術還可利用電腦系統(tǒng)精確地控制角膜瓣的厚度,并可在出現(xiàn)意外情況時依靠配備的自動保護壓力感應設備中止手術操作,從而可防止患者發(fā)生一系列的并發(fā)癥。另外,該手術可提高對患者進行準分子激光手術的個體化程度。醫(yī)生可根據(jù)術前采集的數(shù)據(jù)為患者制定手術方案,可保障其角膜瓣的厚度均勻、穩(wěn)定性好,從而可提高其手術的精確度和重復性,降低其干眼癥、感染等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改善其角膜瓣的愈合效果[8]。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用全飛秒激光手術治療近視的效果顯著、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的視力水平,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