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苔
學生的行為習慣,往往影響著老師的課堂教學,好的行為習慣,對于課堂教學起著事半功倍的效果,實際上一些簡單的做法可以讓學生的行為習慣有較大的的改變,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
一、以身示范迫促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記得我剛接手二年級(2)班時,上課鈴聲已經(jīng)打響,我走進教室準備上課,全班起立師生互相問好時,“嘩嘩啦啦”幾個學生接連喊報告。我當時愣了一下,就讓他們進來上課。在以后的幾次的上課中這種現(xiàn)象時時出現(xiàn),雖然每次人不一樣,但他們的這種現(xiàn)象進一步引起我的注意。一天上課前,我把這件事做了一個強調(diào),以自身的候課來要求學生也候課,以自身行為影響學生。接下來的幾次,上課遲到的現(xiàn)象沒有了?,F(xiàn)在只要是我的課,我提前候課,教室里所有的學生要么在位置上坐著、趴著,走廊上玩著、嬉戲著,很少有遲到的現(xiàn)象。立下一個規(guī)矩,自身的一個示范,作用和意義完全不一樣。
二、嚴格要求逼促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下課鈴聲,是孩子們最喜歡聽得聲音。一次,下課鈴聲打響,我還沒說下課,幾個學生抽身離座,站起來將桌上的書和文具收拾到抽屜中。我眼睛直直的盯著他們,或許他們根本就沒看見我生氣的眼神,或許他們認為下課鈴聲響了就該下課。事后,我單獨找到這幾個學生,著重強調(diào)說“老師沒說下課,你就在位置上坐好”。同時在班級中規(guī)定下課鈴聲響時,全班同學將兩手平放桌面,班長喊“起立”,大家說“老師您辛苦了!”老師回“下課”方能下課。剛開始的一段時間里,有的學生還再收拾書,有的學生手沒放在桌面上,有的還在寫著……久而久之,在我嚴格的目光下和嚴厲的批評中,現(xiàn)在所教的班級學生一聽到下課鈴聲,身挺直、兩手就規(guī)規(guī)矩矩平放在桌面上,專門等我說下課。
三、及時表揚督促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愛表現(xiàn)是孩子們的天性,特別是他們知道的知識點。在上課中,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這是一個基本教學過程。當老師提出問題后,知道答案的孩子就迫不及待的想回答。有用手肘捶打著桌面,發(fā)出“咚咚的響聲,吸引老師的注意力;更有甚者,大喊大叫“老師、老師,我我我”,手舉的老高,身體已經(jīng)站起來了。這一切真的“有礙斯文”,影響班級紀律和形象,特別是有人聽課的時候,給人留下的是印象不佳。誰的身體坐得直,手舉的端正,我就點誰?;卮鹜旰螅€大力表揚一番,越是敲打桌面、越是站起來的,一律不點。長時間之后,孩子們也知道,只有遵守舉手的規(guī)矩,老師有可能會點我回答,不遵守的幾乎沒有機會。
四、風趣幽默的語言催促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每次孩子們做練習時,總會出現(xiàn)“窸窸窣窣”的嘈雜聲,而且這種嘈雜聲由小變大,嚴重影響課堂。一次托管中,這種嘈雜聲再次響起,我實在忍不住了,大喊一聲“我東西不見了,誰看見了?”孩子們先是一愣,然后問我什么東西不見了?“針,一根很細小的針”“老師,我?guī)湍阏摇?,有幾個孩子說,“在哪丟的?”更有疑惑的眼神看著我。頑皮的楊某某大聲說道:“老師是說你們太吵了”。一陣沉默,一陣大笑后,又恢復了沉默,慢慢的安靜下來。當班級又出現(xiàn)“窸窸窣窣”聲時,有的孩子就說“老師你快扔根針吧”!一聽這樣,班級就會慢慢的安靜下來。
其實,對于孩子們來說慢慢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很多種,傳統(tǒng)的方法一個一個的去講、去說、去強調(diào),孩子又能夠聽進去多少呢?換一種方法,改變一種思路,悄悄地,各種好的行為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已將悄然形成。你要留心去觀察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