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與瞳
01
“反人類設計”紙吸管的前世今生
“感謝禁塑令讓我離戒奶茶又近了一步”“紙吸管真是‘反人類的設計”“在紙吸管與奶茶中我選擇減肥”……禁塑令實施后,各大奶茶經銷商紛紛響應,嘗試用紙吸管代替原本的塑料吸管,但與此同時,紙吸管也被眾多網友罵上微博熱搜。紙吸管這么難用,為什么非用不可?這還得從紙吸管的歷史開始說起。
其實紙吸管并不是21世紀的首創(chuàng),早在1880年,美國卷煙紙制造商人Marvin Stone苦于秸稈吸管易破碎、有殘渣等缺點,發(fā)明了紙吸管。初代紙吸管原型,是用馬尼拉紙(菲律賓生產的一種由半漂白的木漿制成的米黃色用紙)在鉛筆上纏繞之后粘合而成的,并在其表面附著石蠟來保持形狀。
直到19世紀70年代,美國塑料產業(yè)崛起,塑料因其耐用和廉價的特點,迅速搶占市場份額。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各大工廠開始大批量生產聚丙烯(PP)吸管,這也成為后來幾十年間餐飲行業(yè)最常見的塑料吸管品類。同時,西方快餐文化的迅猛發(fā)展,塑料吸管方便好用的特性,上班族、學生族的青睞,也為塑料吸管的流行助足了力。
到了20世紀60年代,塑料技術的進步和普及給吸管產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塑料吸管工藝改良后,不僅生產成本更低,標準化程度更高,生產速度更快,而且耐用、衛(wèi)生和美觀程度都遠遠高于紙吸管。因此,在之后的幾十年時間里,紙吸管逐漸沒落,被塑料吸管所取代。
2019年5月,一份名為《塑料和氣候:塑料星球的隱性成本》的報告引發(fā)大眾討論。該報告指出,2019年使用的塑料,在其生命周期內向大氣排放了相當于8.5億噸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按照目前的趨勢,到2030年,年排放量將增加到13.4億噸。到2050年,年排放量將達到560億噸,相當于地球剩余碳預算的14%。到2100年,將排放到2600億噸,超過碳預算的一半。此外,塑料在生產、運輸、焚燒等階段產生的有害氣體和污染物,還會影響水源、土壤,甚至生物。
隨著人們對環(huán)保問題的關注度日益提升,禁塑風暴以雷霆之勢迅速席卷全球。2020年,號稱我國“史上最嚴限塑令”出臺。同年7月,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生態(tài)環(huán)境部等九大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規(guī)定至2020年底,全國范圍餐飲行業(y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自2021年1月1日起,全國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塑料棉簽、一次性發(fā)泡塑料餐具。
從紙吸管到塑料吸管,再到紙吸管,不是人類瞎折騰的過程,背后折射出的問題,是經濟進步、環(huán)境污染以及人們環(huán)保意識增強的博弈過程。
02
不起眼的塑料吸管,竟然需要500年來分解
“飲料配吸管,感覺就像鍋配蓋一樣自然啊,而且就一根吸管,能對環(huán)保做多大貢獻呢?”在互聯(lián)網上,有這樣質疑的人不在少數(shù)。
為什么是紙吸管?跟外賣盒、快遞包裝比起來,紙吸管似乎看起來太微不足道了,甚至裝奶茶的杯子都是塑料做的,為什么只有吸管變成紙制的了?
實際上,塑料吸管是餐飲行業(yè)最為常用的餐具之一,對一些飲品店來說更是必備用品。數(shù)據顯示,2019年全國塑料制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就累計生產了3萬噸,大約460億根,人均使用超30根??茖W實驗證明,雖然塑料吸管使用僅幾分鐘,但降解時間可能長達500年。
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塑料吸管,卻因為大眾的使用習慣和人均使用頻次,在白色污染王國占有重要一席。去年,有這樣一則觸目驚心的新聞讓大眾開始重新思考塑料吸管對環(huán)境造成的危害。在新聞里,一只海龜鼻孔里塞著一根塑料吸管,因為吸管體重輕、體積小,所以在被人隨手丟棄后,很快就漂流到深海里,被海龜吸入。為了讓更多的野生動物免遭塑料吸管的危害,將禁用塑料吸管作為禁塑令發(fā)出的第一彈,是很有說服力的。
03
除了紙吸管,塑料吸管還可以用什么替代呢?
紙質吸管不好用的事實,幾乎無法辯駁。所以很多消費者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有沒有一種吸管既能堅持環(huán)保理念,又能提升消費體驗呢?
目前塑料吸管替代品中呼聲最高的,是PLA吸管。PLA的英文全稱是Poly-Lactic Acid,中文名是聚乳酸,是一種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以玉米、甘蔗等作物為原料,經過一系列復雜工藝生產而成,它的使用體驗比紙吸管更接近塑料吸管。在堆肥的條件下,只需要90天,PLA吸管就會降解完成。目前有部分商家提供此類吸管。
那為什么不推廣PLA吸管呢?當然是因為PLA吸管太貴了??!據業(yè)內人士介紹,傳統(tǒng)的塑料吸管成本大約是每根1分錢,紙質吸管大約是每根3分錢,PLA吸管的成本最高,每根大約5分錢,接近紙吸管成本的兩倍。并且,PLA吸管并不是“全能王”,它雖然可以降解,卻也存在著一些缺陷,比如,PLA吸管不耐熱,超過50℃就會變軟變形;PLA吸管的降解是有前提條件的,它需要在具有豐富微生物存在的高溫環(huán)境中降解。把PLA吸管深埋土壤里,6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有降解跡象,直至完全回歸自然。而在室溫條件下要更久的時間才可以實現(xiàn)降解,這還是針對100%PLA原料的產品。如果為改善其耐溫等特性,在PLA中加入其他化學物質,往往更加難以降解,這就與環(huán)保的初衷大相徑庭。
因此,PLA吸管雖然在消費者體驗方面比紙吸管略勝一籌,但由于成本高、材料不穩(wěn)定等問題,并沒能得到多數(shù)商家的青睞。
那還有別的選擇嗎?
早在2018年8月,韓國就推出了“大米吸管”。大米吸管外觀上和普通的塑料吸管差不多,而且沒啥異味,還能保證在熱飲中浸泡兩三個小時不變形,在冷飲中堅持的時間更長。大米吸管在口感上和大米鍋巴差不多,生產工藝也不復雜,已經有企業(yè)開始進行自動化、規(guī)模化生產了,但考慮到生產成本和保質期,很多商家并沒有將大米吸管作為大批量使用的首要選擇。
04
紙吸管真的環(huán)保嗎?
為了提高用戶體驗感,商家們開始提供專門用來扎破奶茶蓋的塑料簽,還有的商家為了確保顧客能夠喝完一整杯奶茶,給一杯奶茶配了兩到三根紙吸管??墒褂眉埼艿某踔?,不是為了環(huán)保嗎?
這么做,真的環(huán)保嗎?
首先,生產紙吸管所產生的環(huán)境成本未必比塑料吸管低。在紙吸管的生產過程中,不僅會消耗大量木材,還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水污染。以紙袋為例,美國環(huán)境毒理和化學學會研究成果顯示,相同容量下,紙袋不僅生產耗能、耗水量高,還會產生更多的廢水、廢料和溫室氣體。
其次,由于紙吸管是要在液體中使用的,而紙本身耐水性并不強。因此,要確保長時間浸泡不“散架”,紙吸管就必須在制作過程中增加厚度。這樣一來,可能會造成更多的資源浪費。另外,紙吸管耐用度不及塑料吸管,損耗率相對較高,且用完的紙吸管基本不具備二次利用的價值。
當然,與塑料制品相比,紙制品顯而易見的好處是可降解。資料顯示,塑料的降解周期可達上百年,而紙在自然界中被分解只需要3到4個月的時間。不過,目前,國內主要以填埋和焚燒作為垃圾主要處理方式,填埋在實際上難以為垃圾提供充分的降解條件,焚燒的話就無須降解垃圾,但產生的廢物會對環(huán)境造成更大危害。
由此可見,看似“環(huán)?!钡募埼?,真實的效果到底如何仍然有待商榷。
05
“禁塑”未來路在何方
2018年,英國民眾在網絡上多次發(fā)起請愿,希望餐飲店禁止提供塑料吸管。2019年5月,麥當勞宣布旗下在英國的1300多家門店逐步停用塑料吸管,啟用紙吸管。然而當紙吸管取代塑料吸管成功上位之后,英國網友崩潰了。理由幾乎和國內網友無差——紙吸管太難用了。有人甚至發(fā)起了一輪新的請愿,要求麥當勞用回原來的塑料吸管,該提議得到了幾萬名英國網友的支持。
在我國,從2020年6月開始,麥當勞首先在北上廣深等城市開始禁止使用紙吸管,改用帶有直飲嘴的新杯蓋。各大品牌緊隨其后,提出“自帶杯飲茶免費升杯”的倡導和優(yōu)惠減免政策。
當然,使用“紙吸管”并不是最終目的,它只是喚醒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一項舉措。所以,除了用紙吸管替換塑料吸管,我們還應該在日常生活中盡量減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次數(shù),將那些閑置下來的物品轉送或轉賣,提高物品的使用頻率。攤薄環(huán)境成本,有助于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在踐行環(huán)保行為的過程中,我們的舊習慣也許會跟環(huán)保要求存在沖突,能不能犧牲個人的便利,為環(huán)保做出一份貢獻呢?
我想答案顯而易見——環(huán)保道阻且長,但是我們已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