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新國
我小時候叫小毛,在老家現(xiàn)在這個小名只有上年紀的人才知道。如果有人喊我小毛、毛弟、毛哥、毛大、毛爺,那便是我回老家或是老家來人了。
第一次養(yǎng)貓,大概在七八歲時。同學(xué)狗蛋兒家有一只大花貓,為和貓玩兒,放學(xué)后我會去他家寫作業(yè)。逗大花貓玩兒會讓我分神,以致奶奶喊我吃飯時,作業(yè)還有一半沒做完。男孩兒里我是老大,上面?zhèn)z姐,下面?zhèn)z妹,幾年后才有了三個小弟。奶奶舍不得打我,會用手搗著我的額頭數(shù)落我。論輩分,我該叫狗蛋兒他娘嫂子。見我那么喜歡貓,她老開玩笑說我:怪不得你叫小毛,想必上輩子是貓托生的。說著還刮我的鼻子,喵喵叫上兩聲。
有一段時間,大花貓忽然不歡實了。見了我全然沒了先前的精氣神。不再躥到身上讓我抱它,不再讓我用手撫摸它綢緞般的皮毛,更不在我腳前腿后蹭來蹭去,再后來,肚子越來越大,走起路來慢騰騰的一副不堪重負的樣子。老是臥在太陽底下曬暖,或是趴在角落里呼嚕嚕睡大覺。見我逗它,翻翻眼皮,再不然“喵喵”兩聲。再逗,就不情愿地避開我,透出了不耐煩的樣子。狗蛋兒他娘說,貓懷上了,要生小寶寶了。
再后來,狗蛋兒大早上興沖沖喊我,說大花貓生了。我放下飯碗就跑了過去。天啊,四個剛出生的小貓,眼睛閉著,叫聲細微,渾身紅紅的,光光的,肉乎乎地在大花貓腹下蠕動。從那天開始,放學(xué)后,每天我都會去看小貓們。盼它們趕快長毛毛,趕快會蹦會跳,趕快會大聲喵喵。終于滿月了,毛也長齊了。四只小精靈,個頂個漂亮。一個全身金黃,毛間點綴著黑色的斑紋,活脫脫就是一個小虎崽子;一個全身烏黑,黃黃的眼珠瞪起來像極了黑貓警長;一個全身雪白,卻拖了一個黑黑的尾巴;最奇怪的是一個鼻梁左邊如玉般潔白,右邊卻黑黑一塊,像是馬戲團里的小丑。狗蛋兒爹說最金貴的是拖黑尾巴的白貓,人稱“雪里拖槍”,但我還是喜歡那個小虎崽子,最終把它抱回了家。
剛斷了奶離開娘的貓咪很不安分,對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充滿好奇。最喜歡的是玩我的小皮球,最初皮球朝它滾過去時,它很驚恐,很害怕,大概以為遇上了“怪物”,倏地一跳,躲得遠遠的。直到皮球一動不動停下來,它還趴在不遠處死死盯著。見皮球沒有動靜,才躡手躡腳地圍著皮球轉(zhuǎn)幾圈,再小心翼翼地伸出前爪碰幾下,直到它認為不存在危險時,才像個小孩子似的,追逐著,跳躍著,滿屋子跑來跑去撒歡兒。
小時候語文課本里有一篇文章叫《小貓釣魚》。會釣魚的貓我沒見過,但我見過虎崽抓魚。我家門前有兩個大坑塘,夏天是我們小孩子扎猛子打水仗的天堂。那天我和狗蛋兒親眼看見虎崽靜靜地趴在河邊,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水里的魚。有小魚兒游過來,虎崽先用一只爪子去抓小魚,魚跑了;又用嘴輕觸水面,魚又跑了;魚再來時,虎崽連急帶氣,兩只爪子一齊飛快入水,差點兒掉入水里。嚇得虎崽“喵”一聲轉(zhuǎn)身躥上坑沿,溜之大吉。讓哈哈大笑的狗蛋兒嗆了幾口水。
那時候,隔三岔五村里會來走鄉(xiāng)串戶賣老鼠藥的。吆喝的聲音像唱歌,又像說快板書,很有意思,至今記憶猶新:“老少爺們兒聽我說,老鼠的危害實在多。老鼠藥,不值錢,一包只賣一毛錢。一毛錢,不算錢,坐不了車,乘不了船,打不了醬油買不了鹽。一毛錢不算多,藥死老鼠一大窩。老鼠是個大壞蛋,東間跑來西間竄,偷吃肉來又偷飯,溜墻根兒來滿屋轉(zhuǎn),東梁跳來西梁竄,咬你箱,咬你柜,還咬你的緞子被,咬死雞,咬死鵝,咬著扁嘴出出脖,爬鍋臺,上案板,踢爛盤子踢爛碗,吃你家的米,吃你家的面,還吃你家的紅薯片,光吃心,不吃邊,剩下都是眼鏡圈?!辈贿^,自從有了虎崽,賣老鼠藥的就再也賺不著我家的錢了。不用買老鼠藥,也不用買老鼠夾子,老鼠好像在一夜之間突然消失了。
家里沒了老鼠,虎崽似乎很孤獨,很急躁,很不安分,后來干脆有時兩三天不進家。我擔(dān)心貓走失或被人逮去,奶奶這個時候會摸摸我的頭說:“狗記路,貓記家,小孩兒記他姥娘家。貓機靈著哩,生人逮不住呢!”
也有膽大包天的老鼠偶然來我家串門,這個時候虎崽會異常興奮:它的腳掌有著肥厚而柔軟的肉墊,走路悄然無聲;它的腳趾末端有著銳利的鉤爪,可以伸縮自如;它的瞳孔能隨光線的強弱而收縮放大,即使伸手不見五指,視野照樣清晰;它的牙齒尖銳如錐,舌面上有許多倒鉤刺。貓鼠相遇,鼠一般少有生還之機。有一天晚上,我正在微弱的煤油燈下看書,忽然看見虎崽伏著身,弓著腰,尾巴平平地貼在地上,盯著門后靠墻的幾袋糧食。我當(dāng)即意識到,這是虎崽發(fā)現(xiàn)老鼠的蹤跡了。陰謀正在虎崽黃中泛綠的眼中醞釀顯現(xiàn),搏擊正在虎崽弓起的背上蓄勢待發(fā)。果不然,就在我屏息凝神抬眼望時,只見虎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猛撲過去,一呼一吸之間,一只大老鼠已被它的利爪捺在地上,唯聞“吱吱”哀鳴在耳邊響起。
我這個人對物事喜歡追根問底,弄個明白。從書里我知道了一般認為最早的家養(yǎng)貓出現(xiàn)在3600多年前的埃及,在我們國家養(yǎng)貓的歷史也很悠久。《說文解字》說:“貓,貍屬?!彼未稜栄乓怼氛f:“貓通謂之貍?!惫湃似毡榉Q貓為“貍”,愛管自己的貓叫“貍奴”。一個“奴”字道盡了人和貓的和諧溫馨,而且我還知道了古人養(yǎng)貓習(xí)俗趣事:如果想獲得一只貓,必須發(fā)出正規(guī)的聘書和聘禮來“聘貓”。宋朝詩人陸游寫的《贈貓》描述的就是這個場景:“裹鹽迎得小貍奴,盡護書房萬卷書。慚愧家貧策勛薄,寒無氈坐食無魚?!边@里的“鹽”,是古時候聘貓的聘禮之一。那時候鹽很貴重,再買一些小魚,用柳條穿過魚鰓送給生下小貓的母貓,就是所謂的聘禮了。
再養(yǎng)貓已是我有了自家小院,有了自家書房,書架上的書常會被鼠啃嚙。更可惡的是,我奉若拱璧的明版《西廂記》,競被鼠輩咬得目不忍睹,面目全非??磥砦液完懹斡羞^相同遭遇,在陸游的《鼠敗書》里就記載過一個秋日清晨,他“檢校案上書,狼藉鼠嚙跡”,以至發(fā)出“坐令漢篋亡,不減秦火厄”之慨。痛心疾首之余,我決定向陸游學(xué)習(xí):“向能畜一貓,狡穴詎弗獲?!彼旎乩霞艺伊艘恢回?,并起名小虎。小虎果然不負我望,虎虎生威。僅來六七天,家里就不見了老鼠的蹤跡。小虎比我兒時養(yǎng)的虎崽要調(diào)皮得多,最好笑的是沒人搭理它時,它會自己玩兒。自己咬自己的尾巴,轉(zhuǎn)著圈兒咬,翻滾著咬,常常把自己摔個跟頭,接著還咬,而且樂此不疲,十分開心。再不就是在院里看見蜻蜓、蝴蝶,就一躍而起,伸爪抓去。實在抓不住,才怏怏而止。前年,我收藏了南京女畫家徐樂樂一個小小扇面,畫的就是貓兒撲蝶圖,逼真?zhèn)魃?,好像重現(xiàn)了當(dāng)年的虎崽和小虎,叫我愛不釋手。
也有不喜歡貓,甚至厭惡貓的。比如魯迅先生最煩聽貓叫春的聲音,他平時打貓的原因竟是“并非它們配合,是它們的嚷,嚷到使我不得入眠,配合是不必這般大嚷特嚷的”。知堂先生說是“魯迅拿了個竹竿,我搬茶幾,檐下放好,他便上去抽打,把它們打散”。其實是公雞都打鳴,是貓兒都叫春。只是貓叫春的聲音真的難聽,不獨魯迅先生,沒有人不討厭。只是用棍棒生生拆散“鴛鴦”,且在那般情景之中,似乎有點兒不近人情。
前些日子回老家,坑塘沒有了水,早已堆滿垃圾。狗蛋兒在漯河當(dāng)保安,狗蛋兒娘步履蹣跚,已垂垂老矣。但眼不花,耳不聾,說起舊事,笑聲朗朗的。我問她還養(yǎng)貓嗎?她連連搖頭:“不養(yǎng)了,早不養(yǎng)了?,F(xiàn)在的貓不光不逮老鼠,老鼠有時反倒還欺負貓,和貓過家家呢。再說收了莊稼,糧食都賣了,吃一點兒買一點兒蠻省事。肉呀菜呀吃不了放冰箱里,養(yǎng)貓白搭力氣,沒啥用哩?!?/p>
說話問,一只大黑貓從跟前躥過,渾身臟兮兮的。見我盯著貓看,狗蛋兒娘又笑了,說:“你還和光嘟子(光身子)時候一樣,恁喜歡貓呀?這是你羊娃哥家原先喂的,現(xiàn)在他兒子接他進城了,他家房子成倒頭馬了,貓也成了你們城里人說的流浪貓了。你說也怪,這貓咋就不會逮老鼠了呢?”
我愣怔了一下,竟然無言以對。是呀,貓不逮老鼠,要它做甚?
責(zé)任編輯:江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