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燕
在我一生中,還從來未像2020年最后一天,那樣期盼新年到來,即使是小時候也未曾這樣。天剛暗下來,就已經(jīng)在心里放二踢腳了——快過去吧,2020年,讓我們就此永別吧。
夜晚降臨,我發(fā)現(xiàn)許多人也這么期盼著。
這一年,我們被病毒施以魔法,粘在原地不得移動。
這一年,許多人生病了,許多人因此去世了,許多人無法正常工作,許多人不能探望年邁的父母,大多數(shù)人停止了習以為常的旅游休假,大多數(shù)人的年度計劃被迫打斷了。一個肉眼不能見的病毒,顯而易見地改變了整個世界。那么,世界上有什么是沒被改變的呢?是一朵月季。
它三月要種下地,已經(jīng)在土里的,要修枝施肥。它四月開始開放,到五月進入盛放的生命周期。春陽之下怒放,如向愛打開的心靈。艷陽天里,到了黃昏,花香跟著大地的暖氣冉冉上升,又被黃昏時天空中的森涼暮色覆蓋下來,這就是一天中花香最濃厚之時。六月天開始熱了,月季花被熱浪打擾,仍會盛放,但開得辛苦,好像一個有嬰兒的母親。七月八月,上海的月季被酷烈的暑熱逼得開不成花,它變得氣息奄奄。但是,一旦到了十月,涼風徐來,月季又開始盛開了。按照一支愛爾蘭民謠所唱的,這就已經(jīng)是夏日里最后的玫瑰了。2020年的中秋節(jié),我正好在辰山的月季島上,剛聽說了一個中年人因為在家里獨居時間太長,而選擇自盡的事,就看到一輪巨大的圓月冉冉從名叫緋扇的月季樹后升起來。這就是昆曲里咿咿唱過的,良辰美景奈何天吧。
在這一刻,我知道自然的秩序仍在運行,花會開,月會圓,世界的律令沒有變。
十一月,月季仍舊開著,只是春天碗口大的花變成了大衣紐扣的尺寸。但看了一年的花,接受它容顏改變并不困難。十二月,月季還三三兩兩地開出來,但已經(jīng)無力盛放,尚在蓓蕾時就會凋謝。一場大寒后,花朵就都不見了。
我們曾經(jīng)期盼一年就會結束的疫情,如今仍然在繼續(xù)……
但月季花會隨著時間到來再次開放,這個信念不會被沮喪動搖。
愿世界也隨著鮮花一同重放吧。
[怦然心動]
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很多改變。在種種的變化之中,那些保持不變、甚至仍然生長的東西,特別令我們感動。比如文中所言的月季花,作為一株普通的植物,素來只是生活中的一種小裝飾,誰會想到,作者在它身上獲得了重要的啟示:自然的秩序仍在運行,花會開,月會圓,世界的律令沒有變。作者仔細回顧了一朵月季花走過四季的履痕:他見過春陽下月季花的盛放,見過酷暑里月季花的萎靡,也見過十月涼風中月季花的重現(xiàn)芳華,即便到了十二月,月季還能三三兩兩地開放……花開有序,月季花從容地在四季里行走。人生亦有四季,我們是否也能像月季花一樣,不被挫折、沮喪、困難所動搖?也能在苦難中堅持成長,甚至開放?一定會的!只要我們心懷信念,相信希望,世界一定能夠從傷痛中復原,像鮮花一樣重放。
【文題延伸】生命如花;相信明天;帶上信念出發(fā)……(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