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爺,是個心比較大的人,最近也喜歡一些大頭大腦的事物,比如大的小貓和以巨大聞名犬界的伯恩山犬。喜歡當當大學生(因為目前就是),希望可以總當大學生(如果是以延畢形式出現(xiàn)的話就還是不要了)。
校園生活有許多值得稱道的快樂之處,最近我又琢磨出一宗好處來,那便是衡量標準的單一性。這好處是我從前從未想過的,某個時間段內(nèi)我還極其耿耿于此點(畢竟我是一個成績并不很出眾的學生),搞得自己成日里很是不快樂。只是如今掉頭想想,被用成績衡量其實遠比被用其他的什么東西衡量讓人舒服得多。純粹不適合讀書的人眼下并不很多,雖說從中真正獲得樂趣的也沒有幾人,但要比起被諸如容貌、財富這一類東西衡量來講,用是否適合讀書來對一個人進行肯定或者否定(并不全然是否定,大多數(shù)時候本人經(jīng)歷的都是鼓勵),終歸還是讓人少了一點絕望感,多了一點兒奔頭。
在讀書學習一事上獲得一點肯定之后,在近期,我也開始考慮一些其他的,時常被用來衡量人與人差距的東西。我向來不喜歡和人比較,這并不耽誤我想把這一類既定的規(guī)則探究清楚。比如經(jīng)過我的摸索,雖說現(xiàn)而今大家已經(jīng)把美貌一事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還是覺得,至少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想要獲得比現(xiàn)下更好的外貌狀態(tài)是很容易的,至少不會難過數(shù)學。當然您也盡可以反駁我,因為這是我個人的觀點。既然是個人的觀點就難以避免想當然一事。我也大可以說,也可以大聲說,想當然的痕跡每個人身上都均勻地有著。十個有八個里都想當然地覺得自己如果再美麗一點,也許日子會好過很多,另外一個想當然地覺得自己已經(jīng)很好看了,最后一個就是我,想當然地覺得,以我這拙劣的天資,顯然還走不到非要和人比拼美麗面龐的程度(顯然我也沒有)。
以此展開來講,我還有許多想當然的想法。我想當然地覺得學生應該盡量把自己維持在一個舒服的狀態(tài),哪怕是全班倒數(shù)的小孩子也該有個快樂生活。然而我自己也做過倒數(shù),滋味著實難熬。我的淘寶名字至今沒改,仍然是“倒數(shù)第一總要有人做”,想必是那陣子的突發(fā)奇想,算得是烏云的一點金邊。我又想當然地覺得很多的東西其實沒必要買,用董公的話來講就是:能用就行,貴的都是消費主義的陷阱。然而很多時候也會有點心動,或者就像是日本經(jīng)濟高速增長時代,“之前嚴禁孩子們站著吃東西的父母,后來鼓勵我們邊走路邊嚼口香糖,甚至吞下漢堡包”,“整個社會認為學美國人就不會錯”,我不是什么意志堅強的人,也偶爾有點兒小錢——想當然地,顯而易見地,我被大行其道的主義裹挾也是正常事。我就在這許多的想當然之間被拉扯著,覺得哪邊都有理。我今日站在哪方,全看今日之心情;明日或許倒戈,自然有明日的道理。
試想如果不是長期經(jīng)歷過那么單一的衡量標準的度量,我也許不會這么有空,有這么多的想當然。然而如果把這標準一下子踢開了,我又是會無所適從的,也許會在心里想當然地呼喚:到底有沒有什么統(tǒng)一的標準,能夠告訴我,在我這樣的年紀,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值得夸獎的呢?我需要一個十分想當然的標準!——你看,這就是一個十分標準的想當然。
編輯/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