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童 心
被出版社“瘋搶”的原創(chuàng)百科繪本,功力、觀念、審美缺一不可。把大象裝進冰箱需要幾步?
第一步,把冰箱門打開;第二步,把大象塞進去;第三步,把冰箱門關上。
那么,原創(chuàng)一套大百科繪本需要幾步呢?
第一步,定選題切口;第二步,查相關資料;第三步,編繪成畫面。
說起來好像挺簡單幾步,但一旦做起來就是以“年”為時間單位的復雜而瑣碎的浩大工程。
借用宮崎駿老爺子的口頭禪來形容,那就是:“好麻煩啊,真的好麻煩?!?/p>
尤其是在頭部產(chǎn)品強勢、新品競爭激烈的“少兒百科”賽道,想要做出一套有差異化且讓市場接受的原創(chuàng)大百科,那就是難上加難。
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在狐貍家成立的第二個年頭,已經(jīng)靠《西游記繪本》、《哇!歷史原來是這樣》幾套產(chǎn)品躋身童書暢銷榜的我們,決定開啟Hard 模式,挑戰(zhàn)一下這類看上去“吃力不討好”的產(chǎn)品項目。
畢竟,狐貍家的初衷是為孩子講好每一個東方故事,而想要傳承好母體文化,不應該只有虛構故事,非虛構的科普也必不可少。
《了不起的中國人》是我們挑戰(zhàn)少兒百科賽道的第一套重磅產(chǎn)品,眼下它終于要面世了。
這是一套獻給中國孩子的中華文明大百科,從小學生的第一堂語文課——金、木、水、火、土這五個漢字展開,乘上這趟時空旅行,孩子們會一路驚嘆:我們的祖先如何從最原始的物質創(chuàng)造出五千年燦爛的華夏文明!
這五個漢字,既是中國小學生的第一堂語文課,也代表著我們祖先對世界的最初理解。他們認為,正是這五種基礎物質的生生變變,才構成了我們這個豐富多元的物質世界。
一代代了不起的中國人,從發(fā)現(xiàn)隕石到金屬冶煉(金)、從采擷植物到建屋制船(木)、從擇水而居到引渠修壩(水)、從鉆木取火到墾荒農(nóng)耕(火)、從泥土制陶到修墻夯土(土)……直至發(fā)展到今天高度發(fā)達的中華文明。
縱觀這一部中國人的“萬物簡史”,金木水火土缺一不可,書名也由此而來。
還記得最早我們帶著這套書的樣張在BIBF(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展出的時候,心情是興奮且忐忑的。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第一次涉足原創(chuàng)百科領域,到底品相如何?有沒有競爭力?能不能像之前的故事繪本產(chǎn)品那樣受歡迎?
這些問題,還得出版社、渠道、童書推廣人以及讀者們說了才算。
高出我們預期的是,那年書展的專業(yè)場上,這套僅有樣張的作品版權受到了國內(nèi)各大出版社的“瘋搶”,這讓當時的我們信心倍增。最終,“米小圈”系列的出版方——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用滿滿的誠意和實力打動了我們,拿下了這套書的簡體中文版權。
敲定出版合作方后的一年多時間里,這套書的編輯工作經(jīng)歷了不斷“修正策劃、調(diào)整畫面、推敲文字”的磨人過程,收尾的審定環(huán)節(jié)更是動用了狐貍家和川少雙方的多名編輯和專家顧問。作為這套書的策劃編輯之一,如今回想起來依然瑟瑟發(fā)抖。
可是“世界上重要的事,大多很麻煩啊”,試問市面上那些經(jīng)久不衰的優(yōu)質百科,哪一套沒有走過“死去又活來”的創(chuàng)作之路呢。匠人精神是做書的基本素質,編輯應有的本分,因此這篇編輯手記并不打算贅述這些瑣碎的打磨過程,只想講好一個問題:
“做原創(chuàng)科普的不少,這套書在編輯處理上有什么差異化?”
這也是很多出版社、媒體和渠道老師最常見的發(fā)問。他們對這套書的第一評價往往是:吸睛、特別,而回答好這個問題,也就講清楚了這套原創(chuàng)百科之所以吸睛的特別之處。
首先是選題切口的特別。
我們的初衷是想像DK 百科那樣,做一套給孩子看的中華文明大百科,為我們中國的孩子構建起自己母體文化的知識體系。
之所以選擇金、木、水、火、土作為切入口,前面也提過,它既是中國小學生第一堂語文課要學的的五個漢字,也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五行”概念。在漫長的歲月里,這五種基礎元素相生相克、循環(huán)往復,被一代代中國人發(fā)現(xiàn)并利用,形成了五千年燦爛的中華文明史。
在策劃每本書之初,我們的編輯部會以內(nèi)部“頭腦風暴”+“思維導圖”的方式,盡可能多地發(fā)散出與這種基礎物質有關的所有中華文明知識,然后大浪淘沙,從中做出取舍。
以《金》這本為例,我們從“金”的角度,會談及青銅錢幣、鐵制兵器,從而延伸到統(tǒng)一錢幣的君王、鍛造鐵器的鐵匠這些了不起的中國人。
這種科普的角度看似清奇,其實相比“編年史”,反而更容易讓小朋友接受和記憶,形成屬于自己的中華文明知識體系。
其次是素材取舍的特別。
這套書在知識點的選取上,不只有王侯將相、歷史名人,更是強化了每一個普通人,我們想由此告訴孩子:中華文明史由無數(shù)平凡的中國人創(chuàng)造。
了不起的中國人,當然包括下西洋的鄭和、發(fā)明造紙術的蔡倫、大一統(tǒng)的秦始皇,但歷代無數(shù)勞動人民的身影,不應該被今天的孩子和書本遺忘。
每一位歷史洪流中的農(nóng)民、漁民、鐵匠、木工、燒窯工、醫(yī)師、廚師、繡娘……是他們的雙手創(chuàng)造出巧奪天工的小物件,建造成嘆為觀止的大工程,才有了泱泱華夏五千年中華文明。
書的呈現(xiàn)體量有限,素材取舍的過程,就是編輯功力和思想的體現(xiàn)。
既要考慮到家長想要的剛需——中華文明核心知識“四大文明”——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印刷術必不可少,《天工開物》里的著名發(fā)明創(chuàng)造——機械、磚瓦、陶瓷、兵器、紡織、染色、制鹽、采煤等也很有了解的價值。
也要照顧到孩子喜歡的童趣——比如一些甚至大人都不知道、但孩子會覺得特別有意思的冷知識——你知道故宮的宮門上,為什么正好是八十一顆門釘嗎?為什么那時候的婦女要排隊摸門釘呢?答案就在《金》里。你知道“陶”其實是人類創(chuàng)造出的第一件大自然里沒有的東西嗎?你知道我們的祖先是如何制作一個簡單陶器的嗎?答案就在《土》里。
身為創(chuàng)作者,我們調(diào)研過全球優(yōu)質的科普書,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好的科普,絕非零度科普。
編排節(jié)奏、板塊設置、主次之分,傳達的是創(chuàng)作的溫度和思想。
我們的創(chuàng)作初心,是希望這套大百科所呈現(xiàn)的中國文明史,是真正從“人”出發(fā)的歷史,有框架、有細節(jié)、有縱向聯(lián)系、也有橫向對比,充滿人文關懷和思辨啟蒙。
歷史從不是高屋建瓴,而是以小見大。
小到一根細針、一捆棉麻、一盞燭火,這些不起眼的細節(jié),都曾是推動歷史的重要因素。
歷史向來如此,今天也不例外。面臨全球蔓延的疫情,中國所展現(xiàn)出的大國風范讓我們每一位中國人甚至國外友人都由衷感嘆一聲:“了不起!”而這一聲“了不起”,正是由無數(shù)平凡、微小卻了不起的普通中國人撐起來的。
泱泱華夏五千年,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文明沒有中斷的民族。是的,中國曾經(jīng)被打敗,但中華文明從未被摧毀。
當孩子問你,為什么我們的文明可以屹立東方五千年綿延不斷?我們希望打開這套書,答案就呼之欲出,因為有這些《了不起的中國人》。
歷史也并非單一的時間線,而是處于“時間縱向”和“空間橫向”十字坐標軸上的歷史。
縱向對比古今——在每本的開篇導讀,我們都特意策劃了一張古今相融的“穿越”畫面,將我們中華民族遠古的祖先和今天的小朋友巧妙相容,讓人有種恍若隔世的歷史縱深感。
橫向關聯(lián)世界——我們還策劃了一張近代中國與世界接軌的橫向對比知識頁,告訴孩子中國歷史從來不是割裂、獨立的,而是和世界歷史息息相關。有哪些技術是近代從國外傳入中國的?我們中華文明又是如何影響世界的?
做這套書的漫長過程中,我們經(jīng)常問自己:你想呈現(xiàn)給孩子怎樣的中國史?你想傳達怎樣的史學觀?
因此每一個板塊的編排,都飽含我們的策劃意圖:
孩子,中國史并非只是朝代更迭,并非只是由王侯將相推動的單線型歷史,而是由無數(shù)小人物接力傳承、由無數(shù)生活碎片連接的結構型歷史。
這與簡單常見的斷代史教育不同,我們希望它提供給孩子一種全局的、思辨的史學觀角度,一種新的認識歷史、認識中國、認識世界的可能性。
說完內(nèi)核,最后說一說“皮相”。
皮相很重要,新的消費力量正在崛起,年輕父母對童書的顏值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書店貨架、電商網(wǎng)站、直播帶貨、社群團購……每個平臺每時每刻都在上架新品,想要從琳瑯滿目的產(chǎn)品中脫穎而出、讓人眼前一亮,顏值即是第一道門檻。
為什么很多人提起傳統(tǒng)文化,就覺得土里土氣的?
為什么在很多消費者心中,原創(chuàng)童書要比引進童書low?
為什么一提到歷史科普,很多孩子會覺得枯燥無味?
狐貍家給出的答案是,我們的母體文化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因循守舊的視覺風格,還有一板一眼的圖文呈現(xiàn)。
這套書從策劃的一開始,我們就決定采用當代感的逗趣畫風、圖鑒式的輕松版面,并且全書呈現(xiàn)的歷代中國人是有血有肉的,是智慧、勤勞而快活的。
我們想傳達給孩子的是,歷史不是板著臉的,不是刀光劍影、苦大仇深,五千年來的每一位中國古人,就跟今天的我們一樣可愛。
童書缺乏幽默,就不構成美,如果只有一味的高顏值,那只是成人自嗨的美。
滑稽,是美學的一種類型?;缹W能天然地引發(fā)笑聲,讓孩子感到?jīng)]有任何負擔,開懷大笑。這種幽默,正是我們一貫的童書美學觀。
狐貍家專注于母體文化傳承,執(zhí)念于“為孩子講好每一個東方故事”。但我們拒絕老調(diào)重彈,接納當代審美,試圖用國際視野向孩子們詮釋古老文化圖騰,不僅在美學趣味上,更在價值觀塑造上增加時代質感。讓中國孩子從東方出發(fā),做未來世界的小公民。
高級,童趣,幽默感。
很潮很東方。
是我們對出品的一貫堅持。
總體而言,中國原創(chuàng)童書還是一個成長期的“小朋友”,水平有限,潛力無限。
作為入局三年的新人,狐貍家的創(chuàng)作過程也常常是“摸著石頭過河”,但不著急,慢慢來。我們愿做時間的朋友,創(chuàng)作出真正能“留下來”的好童書,也期待看到更多優(yōu)秀的同行者,一起為我們親愛的小孩,講好每一個東方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