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 旭 何躍東
1.四川大學華西婦產兒童醫(yī)院(成都,610041);2.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醫(yī)院
宮頸癌是婦科常見惡性腫瘤,發(fā)病出現(xiàn)低齡化受到廣泛關注[1]。宮頸病變的產生是一個持續(xù)且漫長的過程,研究發(fā)現(xiàn)增殖細胞核抗原(Ki67)、P53等增殖基因、抑癌基因在宮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對宮頸癌診療及預后均有作用[2]。蛋白激酶D1(PKD1)為近年來新發(fā)現(xiàn)的腫瘤調控因子,在多種惡性腫瘤細胞中均能高表達,在細胞黏附、遷移、分化、凋亡等過程中具有調節(jié)作用[3]。然而國內外對PKD1與宮頸癌的關系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收集宮頸標本探究PKD1的表達及與臨床病理學特征關系,為宮頸癌診療提供新靶點。
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就診的宮頸癌患者48例(宮頸癌組)、CINⅢ患者42例(CINⅢ組)及正常宮頸者38例(對照組)的宮頸組織標本。納入標準:①經陰道鏡活檢、宮頸錐切術、子宮全切術或宮頸癌手術取得宮頸組織標本,且經病理學檢查證實;②年齡>18歲;③資料齊全。排除標準:①既往放化療史;②既往宮頸手術史;③合并免疫性疾病或肝腎功能不全;④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本研究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研究對象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免疫組化法3組標本切片脫蠟水化,0.3%H2O2-甲醇溶液處理切片;行兩步免疫組化染色,利用磷酸鹽緩沖液(PBS)洗3次后加PKD1抗體(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孵育60min,PBS洗3次加入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羊抗兔PKD1二抗(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孵育40min,再PBS洗3次后加入二氨基聯(lián)苯胺(DAB)顯色液孵育10min;經HARRIS蘇木素復染5min,水洗分化、藍化,最后脫水封片,行染色封片觀察。
1.2.2閱片及免疫組化評分由病理科醫(yī)師雙盲法閱片,每張切片取10個陽性細胞富集的高倍視野(×200)觀察;根據(jù)陽性細胞數(shù)量分別記為0分(無陽性細胞)、1分(陽性細胞≤25%)、2分(25%<陽性細胞≤50%)、3分(50%<陽性細胞≤75%)、4分(陽性細胞>75%);根據(jù)著色強度分別記為0分(未著色)、1分(淡黃色)、2分(棕黃色)、3分(棕褐色)。上述2項評分相加即為最終得分,≤1分為陰性,>1分為陽性。
宮頸癌組年齡(47.62±9.15)歲(34~63歲),CINⅢ組年齡(46.95±9.02)歲(32~62歲),對照組年齡(46.71±9.06)歲(33~61歲)。3組年齡比較無差異(P>0.05)。
3組宮頸標本PKD1陽性表達率及免疫組化評分比較,均為宮頸癌組>CINⅢ組>對照組(P<0.05),見表1。圖A為宮頸癌宮頸組織PKD1表達情況,見大量陽性細胞;圖B為CINⅢ的宮頸PKD1表達情況,陽性細胞較多,深染;圖C為CINⅠ的宮頸組織PKD1表達情況,見少量陽性細胞,染色較深;圖D為正常宮頸組織PKD1表達情況,未見陽性細胞,淡染。具體見圖1(212頁)。
表1 PKD1表達及評分情況
宮頸癌組中,PKD1陽性組39例、陰性組9例,兩組年齡、組織學分型、病灶大小、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情況比較無差異(P>0.05)。 FIGO分期、低分化、淋巴結轉移及Ki67表達陽性率PKD1陽性組均高于PKD1陰性組(P<0.05)。見表2。
表2 PKD1與宮頸癌臨床病理特征及Ki67關系[例(%)]
經Spearman秩相關檢驗,宮頸癌組PKD1免疫組化評分與FIGO分期、淋巴結轉移及Ki67免疫組化評分呈顯著正相關(P<0.05),與腫瘤分化程度呈顯著負相關(P<0.05)。見表3。
表3 PKD1與宮頸癌臨床病理特征及Ki67相關性分析
PKD1是PKD蛋白家族成員之一,廣泛參與細胞內關鍵信號通路傳導[4]。Ganju[5]等發(fā)現(xiàn)PKD1在胰腺癌組織中高表達,且特異性PKD1蛋白抑制劑能抑制胰腺癌組織增生,控制胰腺癌進展。在胃癌組織中,PKD1啟動子異常甲基化,使PKD1表達下調,參與胃癌的發(fā)生發(fā)展[6]。故PKD1在不同類型腫瘤細胞中表達情況不同,發(fā)揮著不同的生物學功能。本研究分析了PKD1在宮頸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結果顯示宮頸標本PKD1陽性表達率及免疫組化評分在宮頸癌組中最高,CINⅢ組次之,兩組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PKD1不僅在宮頸癌細胞中高表達,也在癌前病變中高表達,且PKD1在正常宮頸組織癌變過程中可能持續(xù)發(fā)揮作用,與國外研究結果一致[7]。
磷脂酰肌醇-3-激酶/絲蘇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號通路在惡性腫瘤發(fā)生、發(fā)展、轉歸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有研究顯示PKD1可通過抑制磷脂酰肌醇3磷酸(PIP3)的生成,調控PI3K/Akt信號通路,實現(xiàn)促腫瘤細胞增殖作用[8]。本研究中宮頸癌PKD1陽性組FIGO分期高于PKD1陰性組,且PKD1免疫組化評分與FIGO分期呈顯著正相關。說明PKD1可能通過調控PI3K/Akt信號通路等方式,參與宮頸癌細胞增殖過程[9]。另據(jù)文獻報道,PKD1還能介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通過調節(jié)組蛋白去乙?;?HDAC)活性,發(fā)揮促腫瘤血管新生作用[10]。本研究也發(fā)現(xiàn)PKD1陽性組低分化、淋巴結轉移率均高于PKD1陰性組,且PKD1免疫組化評分與淋巴結轉移呈顯著正相關,而與腫瘤分化程度呈顯著負相關;即宮頸癌惡性程度越高,PKD1表達上調越明顯??紤]該結果與PKD1通過調控PI3K/Akt信號通路、調節(jié)HDAC活性等多種途徑,發(fā)揮促宮頸癌細胞增殖、血管新生作用,加速腫瘤細胞浸潤、轉移有關[11]。
另外,大量研究證實HPV感染與宮頸癌具有顯著相關性,HPV感染后宮頸上皮細胞可表達大量E6蛋白,引起P53抑癌基因大量降解,促進腫瘤發(fā)生[12]。而本研究結果顯示宮頸癌PKD1表達與HPV感染無明顯相關性。分析原因可能與樣本量較少,檢驗效能不足有關[13]。因此,宮頸癌PKD1表達與HPV感染關系還需大樣本研究。
近年來,Ki67已成為宮頸癌等惡性腫瘤的重要標志物,能反映細胞群體的增殖活性,其表達隨著宮頸癌病變程度的加重而增強,與宮頸癌病情發(fā)展及患者預后情況密切相關[14-15]。本研究中宮頸癌PKD1陽性組Ki67表達陽性率高于PKD1陰性組,且PKD1免疫組化評分與Ki67免疫組化評分呈顯著正相關。說明PKD1可能與Ki67存在協(xié)同效應,在宮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促進作用[16]。
綜上所述,PKD1在宮頸癌及CINⅢ中表達均上調,且與宮頸癌FIGO分期、淋巴結轉移、分化程度密切相關,與Ki67表達情況一致,具有一定臨床應用價值,但其作用機制仍需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