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悠悠洱海藍 張瓊斯/攝
第一次見到洱海,是在三十多年前,剛剛小學三年級的我跟著爸爸來到下關(guān)登上團山公園,當廣闊的洱海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一泓碧波萬頃的水域映入我的眼簾,第一次走出大山的我被洱海深邃的藍、純粹的美所吸引、所震撼!這是生長在大山深處的我第一次看到這么遠的遠方,第一次感受寬闊博大的含義。后來我來到洱海邊工作、生活,對洱海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清晨迎著朝霞,天還是那樣的藍,極目遠望,海天一色,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看不到海的盡頭,看不到天的盡頭。蒼勁青翠的蒼山高聳入云,萬頃碧波間白帆點點,大片大片的農(nóng)田圍繞在洱海周圍,阡陌縱橫,綠樹成蔭,座座村莊如天上的星星散落在蒼洱之間,屋舍儼然、炊煙裊裊。后來即使我到了真正的海邊,也依然忘不了洱海的博大、壯闊給我心靈深處帶來的震撼。我常常想盡管洱海是一個內(nèi)陸湖泊,卻被白族人民賦予海的稱呼,定然藏著居住在大山深處的白族人民對海的向往。
這時,只見洱海在暖暖升起陽光的觸動下,睜開惺忪的睡眼,陣陣微風拂來,水面輕輕搖曳,波光瀲滟,如同千萬雙嬰孩的眼睛在水面閃爍著、跳動著、晃動著。過了一會兒,溫暖的陽光大片大片灑落在水面,碧澄的水面如同巨大的鏡子,藍天、白云、蒼山、柳枝、蘆葦還有我隨著水面蕩漾,不知道是湖水映藍天空,還是天空跌落水中,世界是如此清亮,眼前只剩藍汪汪的一片。耳邊傳來海鳥的聲音,成群的水鴨子在水面嬉戲,忽而浮出水面,忽而潛入水中,只在水面留下一圈圈漣漪。更為奇妙的還有那若凌波仙子般的海菜花,玉白色的花瓣輕捧鵝黃色的花蕊,點綴于湖面之上裙袂飛揚,凌波而舞。這山、這云、這水、這花,如同潑墨手法繪就的巨幅水墨丹青展現(xiàn)于天地間,雄渾不失柔媚,剛勁兼具靈秀。
下班后,我走到洱海邊,這時夕陽晚照,柔和的夕陽鋪在靜寂的水面,水面都被映紅了,讓人想起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都說身邊無風景,我卻常常陶醉于身邊的美景,笨拙的我不知該用什么語言形容我的感受。直到有一天讀到王蒙寫的初遇賽里木湖的場面,一個藍得使人落淚、大得使人尥蹦、靜得使人朦朧、空得使人羽化而登仙至少是魚化而如水的高山咸水大湖。是的,是的,就是它,就是這樣的感覺。面對這高山淡水湖泊——洱海,總是想哭、想笑、想蹦、想跳,不由得張開雙臂想去擁抱這深邃的藍,閉上雙眼融入這純粹的藍。這時,太陽已經(jīng)快要全部躲到山里,傍晚時分的洱海最是讓人驚艷,漫天的云霞燒紅了半邊的天空,蒼山、海邊的小船、成片的蘆葦、海邊散步的人們都被落日的余暉鑲了一層金邊。天色慢慢暗了下來,巨大天幕背景下蒼山越發(fā)巍峨高聳,山頂樹的輪廓都是那樣清晰,似乎能看清樹枝上的那片葉子的輪廓。這時夜幕降臨,洱海沿岸的路燈次第亮了起來,如同一串華美的珍珠沿岸逶迤起伏,岸邊座座高樓霓虹閃爍、燈火輝煌,倒映在海面,錯落有致,海面頓時五光十色、流光溢彩。不知什么時候一輪圓月悄悄掛在洱海上空,海面還有一個倒映在碧波中的月亮,恍惚間不知究竟是天月落海,還是海月升天。如水的月光傾斜到海面,波光粼粼一直逶迤到岸邊,天光、云彩、明月、樹影相映成趣,全然蘇東坡筆下“一更山吐月,玉塔臥微瀾”的畫面。
雨天的時候,我也很喜歡到洱海邊走走。眼前煙雨朦朧中的蒼山洱海,則是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畫卷。漫天陰云籠罩下的洱海如同披上了一層薄紗,遠山時隱時現(xiàn),透過重重烏云只能見到東方剛剛升起的太陽半個紅彤彤的臉龐?!疤烨嗲噘庥辏eY馍鸁煛?,如夢如幻,如煙如紗,隨著云層越來越低,越來越黑,如同浸滿水的海綿隨時可能滴落下來,滿目皆為天青色等煙雨的景象。這時終于雨水落地,蒼洱山水暈染在漫天的雨幕中,時而清晰入畫,時而朦朧似影。雨水將天地洗得格外清新,站在海邊看洱海,讓人想起楊奇鯤的《游東洱河》:“風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嵐影洗還清。江鷗聚處窗前見,林狖啼時枕上聽?!睙熡曛械纳n山越發(fā)青翠欲滴,讓人想起“林端細雨浮山黛,天際微風變水容?!庇小帮L城”美名的下關(guān),總是風雨相伴,風時疾時徐,時續(xù)時斷,如絲的雨滴落海面,飛花碎玉般斜插海面,激起一圈一圈優(yōu)美的漣漪,給洱海增了許多情趣。也有狂風大作的時候,狂風卷積著烏云,黑壓壓一片向海面直壓過來,海面泛起陣陣白沫,狂風卷起海浪一次又一次拍打著堤壩,水面上的小木船隨著海浪上下顛簸、左右擺動,海面上水鴨、海鷗及各種水鳥此刻全都不見了蹤影,只剩下岸邊的柳樹被狂風吹得一次次低下了頭。
在我眼里,洱海最熱鬧的時候是冬天,每當蒼洱大地奏響“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的冬日序曲,來自西伯利亞的紅嘴鷗都會相邀如約而至。這些來自遙遠西伯利亞的精靈聚集在洱海邊,時而掠過水面,激起層層漣漪,時而振翅高飛,向著遙遠的天際,時而在岸邊成對排列,發(fā)現(xiàn)食物時在水面爭搶、撲騰,不斷發(fā)出各種暢快的鳴叫聲,整個海面如同舉辦一場規(guī)模宏大的交響音樂會。小普陀是洱海邊觀鷗的最佳地點,我也最喜歡去那里觀鳥看海。成群的紅嘴鷗如同潔白的精靈在天海間翩翩起舞,如同飄飛的潔白雪花,人們爭相在岸上觀鷗、攝影。這些“老朋友”與人十分親近,常常圍繞著人飛來飛去,甚至還會在人們的掌心、肩頭做短暫的停留,幸運的人們高興得合不攏嘴,不停按動手中的快門。這人鷗同樂,鷗人共歡的場面該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美畫面。
海天一色鷗鳥飛 張瓊斯/攝
現(xiàn)在新修建了洱海生態(tài)廊道,我也慕名沿著去走走看看。進入生態(tài)廊道。徐徐呈現(xiàn)于眼前的是一幅溢滿鄉(xiāng)愁的優(yōu)美畫卷。一面是碧水清波的洱海,一面是座座青瓦白墻的白族民居。我走到海邊,掬起一捧洱海水,掬起了藍天白云蒼山,還有水邊的那棵歪脖子樹樁也在水里蕩啊蕩、漾啊漾。陽光透過濃密葉子的間隙打在臉上,斑斑駁駁,坐在水邊的柳樹下的我閉上雙眼,希望時光就此駐足。不知過了多久,耳邊傳來低沉的三弦聲和悠長的白族大本曲,尋聲望去,是一對穿著白族服裝,年齡在五十歲上下的夫妻,搖著船過來了,船上放著歡快的白族大本曲,拿著捕撈工具,他們是在打撈漂浮在洱海海面的垃圾,一路打撈,一路跟著音樂快樂地唱著白族大本曲。看著為保護洱海辛勤付出的人們我不由地心生敬佩,勞動者是最美麗的,也是最快樂的!
“水光萬頃開天鏡,山色四時環(huán)翠屏”,在巍峨雄偉的蒼山環(huán)抱中,波光粼粼的洱海如一面鏡子般恬靜的躺著,羞澀、溫婉、靜如處子,不時有魚兒躍出水面,水鳥、紅嘴鷗從低空掠過,漫步洱海邊聆聽風之呢喃私語,靜享身邊花開花謝,感受無弦洱海吟誦的千古不變的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