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婷
和市面上大多數(shù)月餅不同,我外婆做的月餅是老式的。
酥嫩的外皮層層包裹著神秘的內(nèi)餡,一口下去可能是花生仁,可能是桂花粉,還有可能是冬瓜糖,精煉的蔥油散發(fā)出香味,和月餅一起滑進(jìn)肚里,像一股熱流滑進(jìn)心間。
小時候,爸爸媽媽上班比較忙,一放假我就被“丟”到外婆家。鄉(xiāng)下可好玩了,有時和村里的小伙伴提著小桶去捉泥鰍,有時一個人在田野間摘小花、追蝴蝶,有時在竹林里牽一張吊床看書睡覺一下午,就連鄉(xiāng)間的空氣都格外香甜。一到飯點,準(zhǔn)能看見外婆家升起一道白白的、彎彎曲曲的炊煙,準(zhǔn)能聽見外公用洪亮的聲音喊我回家吃飯。那樣幸福的感覺,長大后真的很少能體會到。
逢年過節(jié)時,總是白天熱熱鬧鬧地過了,到了晚上就開始想念爸爸媽媽,想象著爸爸會帶我去公園騎馬,媽媽會帶我去坐超市門口的“搖搖車”,可是院子里滿天的星星告訴我,這不是在城里,爸爸媽媽也都在加班,不會來接我。每年八月十五,我就是這么坐在院子里看月亮,想著爸爸媽媽。這時外婆一定會拿出那個長長的碟子,里面盛著七個月餅,一個個搭成橋的樣子,外婆說這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我,我們搭成一座橋就不會分開,不論在哪里都會相互牽掛。她還說要全部吃完,一家餅進(jìn)了肚子也不分開。我咯咯地笑,流年就這樣慢慢淌走了。
今年我讀高二了,已有好幾個年頭沒能回外婆家吃月餅,那美妙的味道讓我回味不已。我打電話時對外婆說起,本是感嘆一句,卻不想她馬上做了七個月餅打發(fā)外公給我送過來。雖然不能像小時候一樣,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一邊聽外婆講外婆的外婆做月餅的故事,也不會對外婆那“月餅橋”的迷信之說深信不疑,但我還是拿出了一個長長的碟子,小心翼翼、近乎虔誠地將它們擺成一座橋,依次吃下肚去,縱情享受著兒時的幸福感。
蘇軾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睆那巴馄艦槲易x這首詩時說她很想念她的外婆,那時我“初聞不知詩中意”,現(xiàn)在看來真是“再聽已成詩中人”。
李密與祖母情之深、意之切,讓帝王都為之動容,我與外婆的情感雖不及此,卻也是深切之至。親情是最重要的,無論身在何方,心中都要有一座橋連接著彼此,在哪里都相互牽掛。
再咬下一口月餅,很香,是老式的。
點評
本文是在新式月餅層出不窮的當(dāng)下對過去的回望?!拔彝馄抛龅脑嘛炇抢鲜降摹睂?yīng)的正是當(dāng)下海鮮、藥膳等新式月餅的出現(xiàn)。月餅橋的說法既饒有趣味,也當(dāng)真牽起了作者“捉泥鰍”“摘小花”“追蝴蝶”的童年回憶,與高二當(dāng)下“近乎虔誠地將它們擺成一座橋”的生活,也牽連起了我與外婆不變的溫暖親情,意象動人。倒數(shù)第三段連續(xù)出現(xiàn)的三處引用,與情感的抒發(fā)渾融一體,引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