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德林
【摘? 要】英語作為高中教育體系中一門重要的科目,學習起來難度較大,對師生雙方的要求較高。隨著新一輪教育改革的持續(xù)推進與深入,各種各樣新式、個性的教學方法與學習方式層出不窮,不少教師為改善教學質量,英語探究式學習方法被廣泛運用。本文主要對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應用探究式學習作探討,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探究式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1-0140-02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Inquiry Lear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No. 4 Middle School, Zhangqiu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China) DIAO Delin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high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English is more difficult to learn and requires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and deepening of the new round of education reform, a variety of new and individual teaching methods and learning methods are emerging one after another, and many teachers are widely us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how to effectively apply inquiry-based learning in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Keywords】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Inquiry learning
一、設置適宜學習情境,引發(fā)學生探究動機
由于高中英語知識深奧難懂,課文篇幅較長、新詞較多,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被調動起來,如果一直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他們的探究欲望更是難以激發(fā),學習效率不高。在高中英語課程教學中,為有效應用探究式學習,教師首先應當設置適宜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借助語言描述、圖片展示、視頻播放或音樂渲染等方式,將課堂變得生機勃勃、活力四射,引發(fā)學生的探究動機,降低知識的理解難度,使他們自覺、踴躍地參與到探究式學習中。
例如,在開展“Tracel journal”教學時,本單元以“旅行”為主題,教師先在多媒體課件中展示一組國內外知名景點的圖片,像長城、故宮、少林寺、廬山、埃菲爾鐵塔、大本鐘、泰姬陵等,詢問:“Do you like traveling?Where have you been before?How did you find your travel to …?”引領學生結合自身的旅游經歷相互討論,初步引發(fā)他們探究新課的動機。接著,教師在課件中出示一些世界名河的圖片,像長江、黃河、湄公河、尼羅河、亞馬遜河和密西西比河等,詢問:“Do you like traveling along a river,a great river?”讓學生對河流風景產生探究渴望,然后展示湄公河在地圖上的位置,播放一段有關湄公河沿岸風景的圖片或視頻,搭配文字性簡介,設置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其對Reading部分的課文“The dream and the plan”充滿閱讀期待,探究動機進一步被激發(fā)。之后,教師講述:“Now lets read a passage about a journey down the Mekong River.”指導學生對照多媒體資源嘗試探究性閱讀課文,直觀了解文本內容,找出Wang Kun與Wang Wei騎車旅行的夢想、計劃,做的準備、規(guī)劃的旅游路線等信息,想象文中人物在旅行時可能看到的風景,為深度閱讀奠定基礎。
二、教師做好引導工作,推動學生探究學習
高中生雖然經歷小學、初中時期的英語語言學習,也積累有一定的學習經驗與技巧,但要想他們有效應用探究式學習,教師仍需做好引導工作。此時,高中英語教師可以結合具體教學目標與知識內容,精心設計一系列問題或任務,為學生指明探究學習的方向,使其在問題或任務導向下認真思考、討論與互動,通過分析與解決問題掌握相應的知識,且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
比如,在進行“Friendship”教學時,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友誼”,教師先播放一首溫馨、輕快、與朋友有關的英文歌曲“Shining Friends”,展示關于友誼的格言與名句,引導性提問:“Do you like making friends? How to get in touch with your friends?Do you have many friends?Where are they now?Do you have any old friends in our school?Have you made any new friends in our class?”學生在問題導向下自由討論,煥發(fā)他們的內心共鳴,使其自然進入到探究性學習中,同時順利揭示課題。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在小組內探討友誼的重要性,盡可能找出更多形容朋友或友誼的形容詞,列出一個清單,想出最多形容詞的小組獲勝,預設:faithful、friendly、fair、reliable、respectful、responsible、sincere、easygoing等,通過小組討論與競賽喚起他們固有的知識,鍛煉口語表達能力,使其對“友誼”的話題產生強烈的探究渴望。之后,教師指導學生完成一份與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間可能發(fā)生的真實問題及解決方法的調查問卷,使其完成后分析結果,自我反思和重新審視自己,引領與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處事原則。
三、營造輕松學習氛圍,學生主動探究學習
高中生往往面臨著繁重的學習任務,及較大的升學壓力,再加上英語知識不易學習,他們極易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和困難,影響學習積極性和自信,探究式學習更是無從談起。對此,高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應通過多種方式與途徑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像小組合作、競賽、搶答、辯論,或模擬場景、角色扮演等,并引用多媒體技術,借此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主動探究英語知識,使其釋放壓力與舒緩緊張,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
諸如,在實施“The Olympic Games”教學時,本單元的話題是世界性的體育盛會——奧運會,教師先播放短片“You and Me”,詢問:“What will you think of when we say Olympic Games?”引導學生自由談論對奧運會的相關認知,從視、聽兩個方面著手,再搭配設問啟迪推動他們積極探究新課,使其主動獲取相應的語言知識,思維得以活化。接著,教師利用“Warming Up”部分的8個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探討奧運會,通過搶答、競賽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拓展他們的感性思維,極力調動學習積極性與興趣,使其均能夠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愉悅的交際、互動中掌握語言知識。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利用“Pre-reading”部分的內容把話題引到古代奧運會和現代奧運會的異同點上,要求學生快速閱讀課文“An interview”,嘗試預測文本的主要內容,給予提示:“Who are the two people?What are they?”使其初步了解文本大意,然后組織他們四人一組閱讀課文,著重討論現代奧運會與古代奧運會之間的區(qū)別。隨后教師組織學生分角色表演課文內容,分別扮演“Pausanias”與“Li Yan”的角色,模擬文中虛擬采訪的情景,使其在生動有趣的對話中產生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受,對奧運會的了解越來越全面,讓他們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增強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同學之間互相促進和提高。
四、結語
在高中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需深刻認識到探究式學習的重要性,根據英語語言特征與知識特色有效運用,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從設置情境、注重引導和活躍氣氛等多個方面切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探究性學習英語語言,增強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與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魏麗.高中英語教學中互動探究式教學方法淺談[J].海外英語,2020(12).
[2]武玉文.探究式學習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廣場,2019(06).
[3]李先艷.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探究式學習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7(07).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