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 宇,王沁洋,張思耕,徐曉軼,姚文熙
(1.國網(wǎng)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南通供電分公司,南通 226006;2.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杭州 310027)
隨著可再生能源發(fā)電在配電網(wǎng)中滲透率的不斷提高,電力系統(tǒng)的潮流控制變得更加復雜。電力電子變壓器PET(power electronics transformer)具有優(yōu)越的潮流控制能力,近年來獲得了廣泛的研究[1],并代替配電變壓器在一些綜合能源示范中心獲得了成功應用[2]。PET采用電力電子技術來實現(xiàn)高壓交流電與低壓交流電之間的電力轉(zhuǎn)換,從而能夠?qū)﹄娏Τ绷鬟M行主動控制。但是PET不僅要耐受較高電壓,還需要實現(xiàn)電氣隔離和交流變換功能,是一種非常復雜的電力電子設備。
通常PET采用串、級聯(lián)的組合拓撲結構。經(jīng)典的解決方案是采用整流、隔離和逆變的三級功率變換結構,并且對高壓側采用原邊串聯(lián)、副邊并聯(lián)的模塊化結構,這種結構技術較為成熟,三相和各級之間的控制相互解耦,是目前采用最多的方案。但是,這種拓撲需要使用數(shù)量眾多的隔離變壓器和直流濾波電容,使得它的功率密度和效率都不高。因此,在此基礎上,出現(xiàn)了一些列改進方案[3-13]。文獻[3]給出了一種采用單個高壓變壓器的改進方案,利用模塊化多電平MMC(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橋臂來承受一次側的高電壓,這種方式的PET僅采用一個高頻變壓器,系統(tǒng)結構更加整體化,利于提高功率密度。但是MMC橋臂仍然需要大量直流濾波電容,而且需要額外的環(huán)流對MMC的子模塊進行均壓,會產(chǎn)生額外損耗。為了解決單相子模塊的功率脈動問題,文獻[4]給出了一種矩陣式PET方案,采用交交轉(zhuǎn)換直接將工頻交流電轉(zhuǎn)換成高頻交流電,作用在高頻變壓器上,從而可以利用高頻環(huán)流來抑制直流電容上的工頻紋波,部分縮減了電容的使用量,但是高頻環(huán)流仍然會引起額外的損耗。文獻[5]在三相PFC技術中采用了單級的模塊串聯(lián)的技術,能夠利用三相之間的功率補償來抑制工頻紋波,從而可以省去每個模塊中的直流電容。文獻[6]進一步將這種技術應用到三相DAB中,實現(xiàn)了能量的雙向傳輸,具備了PET的基本功能,但是將這種技術應用到PET中時,仍然需要采用大量的隔離變壓器,并且在每個模塊內(nèi)部都需要采用高電壓等級的絕緣措施。文獻[7]提出了一種磁路并聯(lián)的高頻變壓器結構,其原邊仍然采用多個繞組,兼容模塊化的結構,而副邊則使用統(tǒng)一的繞組,這就避免了在模塊內(nèi)部同時出現(xiàn)原副邊電路,降低了模塊內(nèi)部的絕緣要求,利于提高PET的功率密度。
本文將磁路并聯(lián)思想與多端口DAB相結合,研究了一種基于磁路耦合的三相單級式AC/DC PET技術。通過多端口DAB將三相功率在變壓器上匯合,不需要在模塊內(nèi)部配置直流電容來濾除工頻紋波;再利用磁路耦合的方式,將每個模塊的輸出量從電改為磁場,從而降低了模塊內(nèi)部的絕緣要求,利于提高系統(tǒng)的功率密度。
為了兼容傳統(tǒng)配電網(wǎng),PET需要接入中壓交流電網(wǎng),而在低壓側除了傳統(tǒng)的低壓交流端口外,為了更好地吸納分布式發(fā)電和接入各種電力電子設備,通常還需要提供低壓直流端口。因而,傳統(tǒng)PET方案采用模塊化和多級結構。系統(tǒng)結構如圖1所示,其中高壓交流與低壓直流之間的功率轉(zhuǎn)換是PET的核心部分,將其稱為AC/DC PET,用于實現(xiàn)高壓和隔離的功率變換,通常采用模塊化結構,模塊內(nèi)部包括一級整流電路和一級隔離DC/DC電路,模塊之間采用高壓側串聯(lián)、低壓側并聯(lián)的方式,以分別提高電壓和電流的處理能力。在低壓側,為了和傳統(tǒng)的交流負載兼容,通常還會采用一級常規(guī)的逆變器來實現(xiàn)直流與交流之間相互轉(zhuǎn)換。本文重點討論其中關鍵的AC/DC PET技術。
圖1 傳統(tǒng)三級式PETFig.1 Traditional three-stage PET
傳統(tǒng)AC/DC PET拓撲雖然使用了模塊化結構,但模塊內(nèi)需要較大的儲能電容和較多的隔離變壓器。由于變壓器繞組之間需要高壓隔離,尤其繞組的引出端需要設計足夠的爬電距離,使得變壓器很難集成到變流器模塊中,模塊的功率密度不易提高。因而,本文從兩方面對模塊進行改進:首先將模塊改造為完全的高壓模塊,也就是移出其中的低壓電路,并將磁場作為模塊與低壓側電路之間能量傳輸?shù)慕橘|(zhì),這樣模塊內(nèi)也取消了低壓側的電氣端口,使得模塊內(nèi)部的電位差都保持相對較小,因而可以將變壓器的原邊繞組與磁芯集成到高壓變流器模塊中,并且通過副邊磁路的耦合,減少變壓器的副邊繞組數(shù)量和端口數(shù)目,從而減小系統(tǒng)體積,利于高功率密度設計;其次,將模塊內(nèi)的兩級結構改為單級結構,利用雙向開關對交流電壓進行斬波,省去了中間直流側的濾波電容。模塊內(nèi)部結構如圖2所示,其中的開關為雙向開關,可以采用兩個IGBT功率器件反向串聯(lián)組成,或使用反向阻斷性IGBT反向并聯(lián)組成。
圖2 高壓側模塊內(nèi)部電路Fig.2 Internal circuit of high-voltage module
將改進后的模塊組合起來就形成了新的AC/DC PET拓撲,高壓側仍然采用模塊串聯(lián)的方式組合,以承受較高電壓。而低壓側則通過高壓絕緣護套的繞組串在一起繞制,如圖3所示。由于模塊內(nèi)部省去了直流電容,因而每個模塊的功率都是工頻脈動的,單相所有模塊串聯(lián)起來后功率仍然是工頻脈動的,但是將三相組合起來,采用適當?shù)目刂品绞剑K之間輸出功率就可以相互補充,在低壓側形成平穩(wěn)的功率。
圖3 PET系統(tǒng)結構Fig.3 System structure of PET
在圖2所示的高壓側模塊內(nèi),通過控制4個雙向開關管,將輸入的交流電壓斬波成高頻交流方波。設輸入電容電壓為uc,加在變壓器繞組上的電壓為ut。當Q1和Q4導通時,ut=uc;當Q2和Q3導通時,ut=-uc;Q1和Q2或者Q3和Q4導通時,ut=0。圖4給出了uc>0時的開關管控制信號,其中Q1和Q2、Q3和Q4的控制信號互補,Q1和Q4的控制信號脈寬相同,相差180°。通過該方式的控制,ut產(chǎn)生了正負對稱的交流方波,方波的幅值為uc,脈沖寬度可調(diào),設為d,d<Ts/2,波形的頻率則為開關頻率fs;當uc<0時,將Q1和Q2、Q3和Q4的控制信號對調(diào),可使ut產(chǎn)生相同的電壓波形,此時方波的幅值為|uc|。
圖4 高壓模塊控制波形(uc>0)Fig.4 Control waveforms of high-voltage module(uc> 0)
將這些模塊按照圖3所示的方式組合起來,將變壓器的高壓側稱為原邊,低壓側稱為副邊。所采用的副邊繞組方式可等效為變壓器副邊繞組串聯(lián)起來后接低壓側變換器的方式。由于同一相的串聯(lián)模塊均工作在相同的控制模式下,為了簡化分析,將每相的串聯(lián)模塊數(shù)設置為1,并假設變壓器理想,變壓器的變比為n,可以畫出系統(tǒng)的等效電路如圖5所示,是一個四端口的DAB電路(QDAB),原邊三相電壓通過高頻斬波之后通過變壓器串聯(lián)起來,而副邊則是全橋輸出的方波,兩者加在電感Lk上產(chǎn)生電流is。若考慮變壓器的非理想特性,則變壓器的漏感都可以并入電感Lk,而變壓器的勵磁電感,則形成獨立的勵磁回路,并不影響系統(tǒng)功率傳輸?shù)幕驹怼?/p>
圖5 系統(tǒng)等效電路Fig.5 Equivalent circuit of system
設高壓側的三相電壓為對稱正弦波,如下式表示:
圖6 三相正弦波和對其斬波之后的變壓器原邊電壓波形Fig.6 Three-phase sinusoidal waves and voltage waveforms of transformer on its primary side after chopped
圖7 變壓器電壓(上)和電感電流(下)Fig.7 Transformer voltage(top)and inductor current(bottom)
由于高壓側模塊內(nèi)部并無工頻儲能元件,模塊的輸入輸出功率保持平衡,也就是高壓側的交流輸入功率也是式(2),于是可計算交流側輸入電流為
式中,sgn()為取符號函數(shù)。
可見,若Im為常數(shù),當脈沖寬度與輸入電壓呈正比時,能夠獲得功率因數(shù)為1的輸入電流,在此原則下,取最大脈沖寬度為
同樣,可以計算t從Ts/4~Ts/2的電感電流變化量為
求解式(5)和(6)可得
因此,雖然三相電壓都以正弦變化,但只要使脈沖寬度滿足式(4),那么變換器在穩(wěn)態(tài)情況下,也就是移相角和輸出電壓不變時,Im為常數(shù),從而使式(3)中電流與脈沖寬度呈正比,輸入電流與電壓同相位。在上式的推導中,脈沖寬度是根據(jù)瞬時電流計算獲得的。根據(jù)這個原理,若設置式(4)為功率因數(shù)不等于1的瞬時電流表達式,也可以計算出對應的脈沖寬度,此時脈沖寬度可能是負的,也就是該相在變壓器繞組上的電壓幅值與其他兩相相反。
隔離變壓器設計方法和傳統(tǒng)的高頻開關電源的設計方法是類似的,故不再贅述。本節(jié)重點敘述限流電感Lk的設計方法。與傳統(tǒng)DAB不同,變壓器原邊等效電壓是變化的階梯波、副邊電壓則是方波,因而需要設計較大的Lk來限制環(huán)流,同時Lk也不能太大,以保證能夠傳輸最大功率。由于每相的串聯(lián)模塊都是相同的,參數(shù)可以假設每相只有一個模塊來設計。將式(1)和(4)代入式(2),并將三相功率相加,可計算出三相傳輸?shù)目偣β蕿?/p>
將式(7)代入式(8)得
式(9)表明,系統(tǒng)傳輸功率與移相角呈正比,與電感呈反比,若假設最大移相角為tφmax,最大功率PTmax,則電感需滿足如下條件:
需要注意的是,式(10)是在假設移相角較小的前提下推導獲得,如果移相角時間超過了t1,就會使傳輸功率有一部分損失,因此實際設計時需要設計一定的裕量。
單級AC/DC PET的控制系統(tǒng)需要實現(xiàn)兩個控制目標:首先是調(diào)節(jié)傳輸功率,根據(jù)式(9),我們可以通過控制tφ來調(diào)節(jié)傳輸?shù)墓β?;其次是控制輸入電流質(zhì)量,使其保持高功率因數(shù)和低THD,根據(jù)式(4),可以設定每相功率模塊的脈沖寬度與電壓幅值保持比例,便可從理論上獲得良好的輸入電流波形,但在實際使用中,需要加入波形控制來補償非理想因素產(chǎn)生的偏差,本文采用穩(wěn)態(tài)補償?shù)牟ㄐ慰刂品椒?,與傳統(tǒng)的重復控制類似,本文不再贅述。
最終,建立的控制系統(tǒng)如圖8所示,控制系統(tǒng)包括兩個部分:高壓模塊控制器產(chǎn)生高壓側開關管的控制信號,用于控制輸入電流的波形質(zhì)量,圖中只列出了其中一相,其他兩相類似;低壓模塊控制器產(chǎn)生低壓側開關管的控制信號,通過移相角φ來調(diào)節(jié)傳輸功率,進而控制輸出電壓。在高壓模塊和低壓模塊之間并沒有太多信息交互,只需要建立同步坐標系。
圖8 單級AC/DC PET的控制系統(tǒng)Fig.8 Control system of single-stage AC/DC PET
根據(jù)以上分析,設計一臺1 MV·A的單級AC/DC PET,高壓側接入10 kV配電網(wǎng),低壓側連接750 V直流母線。高壓模塊采用1 700 V的功率半導體器件,額定輸入交流電壓選擇720 V RMS,每相采用14個模塊串聯(lián),三相之間采用三角形連接。
采用的無源元件參數(shù)如表1所示。
表1 無源參數(shù)Tab.1 Passive parameters
利用以上參數(shù)和控制方案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1 MV·A的AC/DC PET仿真模型,對其功率傳輸和電流波形控制性能進行仿真。仿真設定過程如下:從0時刻開始,設定傳輸功率為0;在0.02 s時刻,設定傳輸功率1 MV·A,方向從交流側到直流側;在0.1 s時刻,將功率傳輸方向修改為從直流側傳輸?shù)浇涣鱾?,功率仍然保持? MV·A。仿真結果如圖9、圖10和圖11所示。
圖9為直流側輸出電壓、輸出電流和控制傳輸功率的移相角,可以看到盡管在0.1 s時系統(tǒng)功率進行了反向,但依然可以保持穩(wěn)定的輸出電壓,而且移相角與傳輸?shù)墓β食收龋葡嘟堑恼撃軌蚩刂苽鬏敼β实姆较颉?/p>
圖9 直流側輸出電壓(上)、輸出電流(中)和移相值(下)Fig.9 Output voltage(top)and output current(middle)on DC side,and phase shift value(bottom)
圖10為輸入高壓側的電壓和電流,可以看到電流具有良好的波形質(zhì)量,輸入和輸出的功率因數(shù)都接近1,在功率轉(zhuǎn)換時能夠平滑切換。
圖10 輸入電壓(上)和電流(下)Fig.10 Input voltage(top)and current(bottom)
圖11給出不同時刻變壓器上的電壓和電流波形,圖11(a)為功率正向傳輸時不同時刻的波形,圖11(b)為功率反向傳輸時不同時刻的波形。其中,最上圖為變壓器原邊的等效電壓,為三相繞組電壓之和;中間圖是副邊繞組電壓,最下圖是原邊電流。從中可以看到,雖然原邊電壓波形處于不斷的變化中,但是副邊繞組電壓保持不變,變壓器電流的幅值保持穩(wěn)定。
圖11 變壓器在不同時刻的電壓電流波形Fig.11 Voltage and current waveforms of transformer at different moments
本文還搭建了一臺小功率的實驗裝置對本方案進行進一步驗證。實驗裝置簡化為每相不進行級聯(lián),只使用一個模塊,實驗裝置如圖12所示。獲得的實驗波形如圖13所示。圖13(a)為變壓器原邊三相繞組電壓之和、副邊電壓,可以看到原邊電壓由于三相之間互為補充,因此在沒有濾波電容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平穩(wěn)運行。圖13(c)為輸入電壓與輸入電流。
圖12 樣機Fig.12 Prototype
圖13 實驗波形Fig.13 Experimental waveforms
本文研究了一種基于磁路耦合的單級式AC/DC電力電子變壓器技術,采用模塊串聯(lián)的思路實現(xiàn)單級高壓三相AC轉(zhuǎn)DC的變換功能。文章推導了交流側電流波形與變壓器脈沖寬度的關系,從而設計了變壓器原邊的脈沖寬度調(diào)制策略。文章進一步推導了變換器的傳輸功率與限流電感和移相角的關系,從而給出了限流電感的設計方法和傳輸功率的控制策略。論文通過仿真和實驗對提出的方案進行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