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歆
(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250010)
在工業(yè)建筑中,自行車棚作為公共建筑物設計時一般選用標準圖集做法;當廠區(qū)的設計條件不能直接選用圖集做法時,應當單獨做結構設計。因自行車棚屬于比較特殊的一類結構,沒有特定的計算分析軟件,也沒有明確的規(guī)范條文,導致設計人員無從下手,設計效率很低。本文針對這類結構設計時所需的簡化計算模型、施加的荷載和約束條件,進行詳細分析。
工業(yè)建筑中的自行車棚結構設計應遵循簡潔、輕巧、美觀原則,一般以輕鋼結構為主,中小型自行車棚主要構件一般選用圓鋼管或方鋼管,車棚頂面采用壓型鋼板輕型面板。自行車棚主要受力為恒載、活載(頂棚豎向活載、風荷載、北方地區(qū)有雪荷載),抗震設防類別為丁類,一般可不考慮地震作用,其中對結構承載力影響最大的為風荷載。
恒載按照構件材料自重計算。頂棚按水平投影面積計算的豎向活載標準值取0.5 kN/m2。
垂直于構件表面的單位面積風荷載標準值計算
式中:ωk為風荷載標準值;μz為高度變化系數(shù),按照車棚高度和地面粗糙度取值[1];μs為體型系數(shù);ω0為基本風壓,采用50 a重現(xiàn)期的風壓;β為風振系數(shù),主要構件取1.1。
如果項目位于我國北方地區(qū),還需考慮雪荷載,雪荷載的標準值
式中:SK為雪荷載標準值;μr為積雪分布系數(shù);S0為基本雪壓,按100 a重現(xiàn)期的數(shù)值采用。
剛架主體結構的計算模型可參考門式剛架結構,簡化為平面內(nèi)的剛架進行受力分析。
自行車棚屬于輕鋼結構,其圍護結構一般為輕鋼屋面檁條,檁條的風荷載計算采用式(1),只是系數(shù)取值不同,計算檁條時β取1.5。
因自行車棚主體剛架縱向間距一般在3~5 m,可設計成單跨或連續(xù)檁條,因連續(xù)檁條的搭接節(jié)點做法較復雜且搭接處有空隙,結合不緊密,工程中很少采用,設計中一般以單跨檁條進行計算。屋面板可阻止檁條側(cè)向移動和扭轉(zhuǎn)變形,可僅計算檁條的強度[2]。
式中:Mx’為平面內(nèi)彎矩設計值;Wenx’為凈截面模量(對冷彎薄壁型鋼)或凈截面模量(對熱軋型鋼);f為鋼材抗拉強度設計值。
某石化廠區(qū)內(nèi)自行車棚,剛架縱向距離4 m。當?shù)鼗撅L壓ω0=0.75 kN/m2,地面粗糙度A類。因圖集12J003《室外工程》只能適用于ω0≤0.45 kN/m2的地區(qū);圖集11ZJ901《室外裝修及配件》所有構件只是示意,均需要結構專業(yè)復核,因此本工程需單獨做結構分析設計。
參考圖集12J003和11ZJ901,確定了兩種形式。見圖1。
圖1 自行車棚形式
2.2.1 主體結構
1)模型簡化。因車棚屬于構筑物,沒有專屬的設計軟件,現(xiàn)利用PK二維計算程序進行簡化計算。見圖2。
圖2 簡化模型
2)施加荷載。豎桿1-1、2-1外無圍護構件,體型系數(shù)μs=0;桿件2-2、2-3外無圍護構件,體型系數(shù)μs=0。桿件1-3、2-4有外圍護構件,需考慮風壓力和風吸力作用,右風時風吸力取-1.3、左風時風壓力取0.5。
3)計算結果。形式1的桿件1-1、1-2、1-3選取Q235圓鋼管φ114 mm×6 mm,計算分析結果見圖3。
圖3 形式1鋼結構應力比
由圖3可以看出,結構應力比為0.82,已接近極限。
形式2的桿件2-2、2-3、2-4選取Q235圓鋼管φ114 mm×6 mm,桿件2-1選取Q235圓鋼管φ140 mm×8 mm。簡化模型計算分析結果數(shù)據(jù)差別不大,可根據(jù)柱腳節(jié)點做法選擇柱底鉸接或剛接。見圖4。
圖4 形式2鋼結構應力比
形式1和形式2的豎桿尺寸有較大差距,形式2的桿件2-1在柱腳與桿件2-2共同作用,形成三角穩(wěn)固節(jié)點,剛度較大,桿件2-1在柱頂與桿件2-3同理形成剛度較大節(jié)點域,從而桿件2-1的應力由中間部分控制,實際結構中,中間部分由2根圓鋼管對焊,見圖5。
圖5 桿件2-1剖面
根據(jù)面積相等原則,每根鋼管面積為模型中計算面積的一半,即A1=2A2。根據(jù)式(4),等慣性矩換算可確定每根鋼管慣性矩[3],最后根據(jù)鋼管面積和慣性矩選擇相應鋼管型號。計算所需鋼管φ140 mm×8 mm的A1=33.18 cm2,I1=725.21cm4,各型號鋼管的面積和慣性矩見表1。
式中:D1為模型計算的鋼管直徑;D2為設計采用的鋼管直徑;A1為模型中單根鋼管截面積;A2為設計所需單根鋼管截面積;I1為模型計算的慣性矩;I2為慣性矩設計值。
表1 各型號鋼管的面積和慣性矩
從經(jīng)濟性角度出發(fā),最后確定設計采用鋼管φ95 mm×6 mm。
2.2.2 附屬結構
由于車棚造型美觀、節(jié)點構造簡單的原則,附屬的屋面檁條一般選用與主剛架同類型的材料[4]。鑒于本工程主剛架選用的是圓鋼管,屋面檁條依舊按照圓鋼管設計。
因目前軟件的工具箱中,圓鋼管不在可選取的鋼材庫里,參考主剛架的計算原理,選取薄壁矩形鋼管的計算結果作為參考,按照等面積等截面模量的原則進行換算,從而間接算復核要求的圓鋼管型號。見圖6。
圖6 簡支檁條計算參數(shù)
計算結果:薄壁矩形鋼管90 mm×40 mm×2.5 m,截面積A為6.1 cm2,截面模量Wx1為13.5 cm3,Wy1為8.5 cm3。根據(jù)截面積和等截面模量,查無縫鋼管規(guī)格表,對應鋼管規(guī)格為φ70 mm×5 mm。
因兩種輕鋼的自行車棚形式受風壓影響較大,為方便后續(xù)工程設計中直接選取,就不同風壓下的兩種自行車棚進行計算并列出設計選用構件,作為標準圖集的補充。見表2。
表2 自行車棚在不同風壓下的構件列
1)兩種形式的自行車棚簡化模型中,柱底約束方式對應力計算結構影響不大,可根據(jù)具體節(jié)點做法選擇柱底剛接或鉸接。
2)自行車棚的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要按照荷載規(guī)范取值,需考慮風壓力和風吸力兩種作用。
3)形式2的自行車棚需通過計算模型和等面積、等慣性矩確定主體構件型號。
4)形式2自行車棚主體構件強度由面積控制,慣性矩遠大于計算值,根據(jù)面積相等原則選取鋼管后,可不再驗算慣性矩。
5)附屬構件屋面一般選用簡支檁條,檁條的材料類型一般同主體剛架結構。
6)此次設計是針對不能選取標準圖時的補充計算,可作為相似工程參考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