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水根
里山村是遠(yuǎn)近聞名的小康村,這不,快年底了,村里又要搞“百叟宴”了。村主任陳平打電話給余建華,打算請他當(dāng)大廚給老人們燒菜。
余建華也是里山村人,是五星級酒店的掌勺大廚,他回絕說:“陳主任,農(nóng)村里燒的都是大鍋菜,我不拿手。再說了,我個人也沒燒菜的工具,這活還真沒法接?!?/p>
這下,陳平傻了!他要請余建華來燒菜是有原因的。里山村有個祖?zhèn)鞯膹N師叫阿茍,村里的紅白喜事都是他和老婆菊娣掌勺,一樣的菜一樣的味道,大家都吃厭了。前幾天,有幾個老人在曬太陽,陳平走過去和他們打招呼,說過幾天村里請他們吃年夜飯,有一個老人隨口說了句:“又不是建華來燒菜,也就是吃頓年年一樣的飯而已?!?/p>
俗話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陳平回到辦公室,和書記商量了下,決定請余建華。沒想到剛商量好,阿茍也來詢問“百叟宴”的事。陳平婉轉(zhuǎn)地回絕說:“阿茍師傅,不少人提出來想換下口味,所以……”
阿茍愣了下,明白了陳平的意思后,就默默地走了。
陳平知道,阿茍夫婦燒菜有全套的工具,每桌收費(fèi)也就120元。但余建華不同,他年薪二十多萬元,肯定是嫌錢少才不肯來。
既然余建華不肯來,陳平只好又打電話給阿茍:“阿茍師傅,我考慮了下,怕老人們換廚師吃不習(xí)慣,所以還是想請你們來燒?!?/p>
哪知道,阿茍?jiān)陔娫捓镢读税敕昼姾?,吞吞吐吐地說:“陳主任,你剛才說今年換廚師了,所以,我已經(jīng)答應(yīng)去二院食堂幫忙了,他們的廚師說要回老家過年?!?/p>
見大頭鬼了,一件簡單的事頓時變的復(fù)雜了。
陳平?jīng)]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再次給余建華打電話:“建華,要不,燒菜的工具我?guī)湍闳ソ?,你看怎么樣?村里這些老人就是想嘗嘗你這個大廚師的手藝,你可千萬別推辭呀!”
聽村主任這么一說,余建華只好答應(yīng)了,這下陳平總算松了口氣。不過,這燒菜的工具到哪里去借呢?對了,阿茍去醫(yī)院幫忙,那他的工具不是空著么?
陳平正想給阿茍打電話,阿茍先打過來了:“陳主任,你廚師叫好沒有呀?我剛接到二院食堂的電話,說他們的廚師因?yàn)橘I不到車票,不回老家了。你如果廚師沒叫好,我可以來的?!?/p>
活見鬼了!你不叫他當(dāng)廚師,怎么能開口向他借燒菜的工具呢?你當(dāng)人家二百五呀!這可怎么辦呀?陳平咬了咬牙想,對了,干脆把阿茍也叫來,不就是多個廚師么?大不了阿茍的費(fèi)用我個人掏了。想到這里,他在電話中說:“阿茍師傅,我正打算給你打電話呢。我的意思是,你帶著工具來,余建華師傅也來,你們兩人合作,怎么樣?”
阿茍一聽喉嚨響了:“啥?讓我跟他合作。你做夢!”說著“啪”的一聲把電話掛了。
陳平這才想起,兩人有“奪妻之仇”。那年,阿茍看中了臨村的一個姑娘,提了條香煙找余建華的父親幫他去說媒。沒想到,余的父親竟然把那姑娘介紹給了自己的兒子建華。為了這撬墻腳的事,阿茍一看到余建華就指桑罵槐,村里人也覺得余家人這事做得不地道。余建華受不了村里人的白眼,這才帶著新婚的妻子進(jìn)了城。
傍晚,陳平路過阿茍家,便走了進(jìn)去。阿茍見村主任來家了,泡茶遞煙很是熱情。陳平趁機(jī)提出了借工具燒菜的事。阿茍遲疑了下說:“工具我借給你,不要錢。不過,你得答應(yīng)我一個要求?!?/p>
“什么條件?”
“讓我老婆菊娣來給余建華當(dāng)下手,他那點(diǎn)手藝,我老婆一看就會,以后你們就不用請余建華了,請我老婆就行?!?/p>
陳平為難地點(diǎn)了下頭說:“我試著和他說下?!?/p>
出了阿茍家,陳平找了個沒人的地方給余建華打電話:“建華,工具我借好了。不過,我讓菊娣給你打下手。”
“行!”余建華爽快地答應(yīng)了。
哈哈,事情總算圓滿解決了,陳平補(bǔ)了句:“你最拿手的是什么菜?反正有車,回家時從省城的菜場直接帶回來,省得我再派人派車去采購。”余建華又痛快地答應(yīng)了:“行!起個早的事?!?/p>
萬事俱備了,陳平讓人通知了全村符合年齡的老人,明天來吃“百叟宴。”
第二天一早,阿茍的燒菜工具被拉到了村委門口的操場上,其他村干部幫忙布置場地。余建華也開著皮卡車到了。卸下菜后,菊娣見白蘿卜洗好了,便放在案板上打算切塊下鍋燉,她剛操起刀,余建華忙阻止說不能切。然后從工具包里拿出一把刻刀,在蘿卜上飛快地劃了起來,奇跡出現(xiàn)了,白蘿卜被雕成了一座玲瓏剔透的寶塔。余建華將蘿卜寶塔放到盤子上后,拿出一支牙膏狀的佐料,往盤子上東擠西擠,不一會,那些佐料的形狀像畫在盤子上的蝙蝠。余建華見大家看愣了,這才告訴大家,寶塔代表長壽,蝙蝠代表福氣,所以,這道菜有個吉利的名字叫“福(蝠)壽雙至”。
緊接著,余建華又拿出一支煮熟的筍,切成細(xì)絲平鋪在盤底,用開水煮熟了魚籽,勾上芡粉后澆在筍絲上,說這道菜叫“多子(籽)多孫(筍)”。更讓人叫絕的是,余建華用牛筋做成了樹干,鴨筋做樹枝,西蘭花當(dāng)松針,胡蘿卜和素雞做成了一只丹頂鶴,說這叫“松鶴延年”。
因?yàn)橛?桌老人,每道菜都得做6次,所以,這三道菜花了余建華整整三個小時。邊上看的人是嘖嘖稱奇。有人說:“人家余師傅才是真正燒菜的人,阿茍師傅燒的是啥玩意,就是一鍋亂燉而已?!?/p>
就在交頭接耳間,老人們陸陸續(xù)續(xù)到齊了。陳平來看現(xiàn)場情況,見案板上堆滿了余建華雕的那些菜,連連點(diǎn)頭叫好,然后問:“其他菜呢?”
余建華說:“不急,還有烤牛排、煎子排、烤魚,保證夠吃?!?/p>
“其他沒了?”陳平問。
“沒了,其他我也做不來。我是大酒店的雕工師傅,就會這些?!?/p>
天??!這下陳平急得直跳腳:老年人牙齒不好,你牛筋加鴨筋,就算這些老人敢吃,剩下的幾顆老牙也估計(jì)保不住了。還有烤牛排煎子排烤魚,他們的腸胃怎么受得了呀!
陳平什么也不顧了,摸出電話:“阿茍師傅,你快來,救場如救火呀……”
本以為阿茍會趁機(jī)推脫看余建華出洋相。沒想到阿茍滿口答應(yīng),不一會,阿茍開著一輛拆了座位的面包車到了。他吩咐幫工將車上的十幾只不銹鋼桶抬下車,揭開桶蓋,里面裝滿了燒好的家常菜。阿茍也不和余建華說話,吩咐老婆將桶內(nèi)的菜裝盤,自己讓人將爐灶內(nèi)的水燒開,用芡粉嫩豆腐調(diào)好了一大鍋開胃湯,才吩咐端菜上桌。這下人手緊張了,陳平只好親自上陣端菜解說:“大伯,大媽,這道菜叫松鶴延年,祝各位老人家都長命百歲……”
“百叟宴”結(jié)束了,吃飽喝足的老人很是滿意。他們對陳平說:“余大廚做的高檔菜是看的,阿茍的亂燉是吃的?!?/p>
等人一走光,陳平問:“阿茍師傅,你怎么提前將菜燒好了呀?”
阿茍看了他一眼說:“我知道余建華是雕菜師傅,就讓老婆來看看他從市場里帶來了什么材料?我老婆打電話告訴我后,我就知道這些菜不適合老人們,就去市場買了菜在家燒了等你的電話。這不,果然讓我等著了?!?/p>
這時,余建華哈哈笑著說:“我還以為你還記著仇,不來給我救場呢!你的菜一點(diǎn)都不土,是真真正正的家鄉(xiāng)味。外面的無論有多么花里胡哨,適合自己腸胃的,永遠(yuǎn)是家鄉(xiāng)的味道?!?/p>
阿茍鼻子里哼了聲:“陳芝麻爛谷子的事,我早忘了。哎!以后可不許再提這事?!?/p>
陳平上前插話說:“建華,阿茍師傅,你們隔閡消除了,大好事呀!明年,村里繼續(xù)請你們兩人來燒‘百叟宴,一個飽眼福,一個飽口福,這才是真正的‘雙福臨門呀!”
等阿茍一走,陳平輕聲問余建華:“你用這辦法讓阿茍來幫你救場,萬一他不來怎么辦?”
余建華狡黠一笑說:“不會。我知道他會燒什么菜,平時都在胡二蛋的攤位上買菜,所以我通知胡二蛋給他留足了材料。阿茍燒農(nóng)家菜的技術(shù)還是不錯的,這次讓他賺足了面子,以前那點(diǎn)破事,他當(dāng)然不會放在心里了?!?/p>
再說阿茍回到家,偷樂著給余建華打了個電話:“你這小子故意讓我去救場,還以為我不知道呀!胡二蛋早跟我說了,我今天來救場,是覺得你還是我的兄弟!”
(題圖/謝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