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冠青
山東醫(yī)學高等??茖W校附屬醫(yī)院腎病風濕科,山東臨沂 276000
腎病綜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NS)是一種由遺傳、環(huán)境、免疫、藥物、感染等多種因素聯(lián)合所致的腎內(nèi)科疾病[1-2]。 在臨床上表現(xiàn)為“三高一低”癥狀,即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腫、高脂血癥及低蛋白血癥,患者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發(fā)生靜脈血栓栓塞癥(vein Thromboembolism,VTE)的概率高達40%~60%,導致患者病情惡化,延長治療時間,增加醫(yī)療負擔,應該采取合理措施,加以防控。 近年來,國內(nèi)有學者表示[3-4],多維度護理干預方法在腎病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價值頗高,鑒于此, 該次試驗將該院于2019 年1 月—2020 年3月收治的腎病綜合征患者80 例作為研究對象, 旨在進行腎病綜合征患者血栓形成的風險評估,進一步探究多維度護理干預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該次在該院治療的腎病綜合征患者80 例作為研究對象,基于平行、單盲、隨機對照設計原則,將其分為兩組,每組40 例。患者基本資料為:①對照組。男性22 例,女性18 例;年齡最小者28 歲,最大者64 歲,平均年齡為(44.72±3.16)歲;病程最短為1 年,最長為6 年,平均病程為(3.71±1.30)年;②觀察組。 男性23例,女性17 例;年齡最小者30 歲,最大者64 歲,平均年齡為(45.03±3.28)歲;病程最短為1 年,最長為7年,平均病程為(3.84±1.25)年。 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等基本資料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納入標準:①患者每日尿蛋白含量大于3.5 g,血漿白蛋白低于30 g/L,合并水腫、高脂血癥,符合腎病綜合征的診斷標準;②該次試驗計劃合乎醫(yī)學倫理道德規(guī)范,兩組患者知悉兩組護理方案后,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后納入研究。
(2)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心、肝、腎等嚴重器質(zhì)病變患者;②精神異常、語言功能障礙等無法正常溝通的患者。
兩組患者確診后, 接受常規(guī)腎病綜合征治療,高度水腫、低蛋白血癥者臥床靜養(yǎng),對癥應用利尿消腫、降低尿蛋白類藥物,以及糖皮質(zhì)激素、細胞毒性藥物、免疫抑制劑等。
1.3.1 血栓形成的風險評估 基于腎病綜合征患者血栓形成的風險因素,查閱相關文獻資料,詢問腎內(nèi)科專家, 制定腎病綜合征患者血栓形成的風險評估量表,若總評分為1~2 分,屬于低度風險;若總評分為3~4 分,屬于中度風險;若總評分不低于5 分,屬于高度風險。
1.3.2 護理方案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根據(jù)患者病情、治療方案及主訴,實施對癥護理措施,密切觀察病情及生命體征監(jiān)測,如有異常及時告知主治醫(yī)生,采取應對措施。 觀察組患者給予多維度護理干預, 應用腎病綜合征患者血栓形成的風險評估量表,評估患者VTE 低、中、高度風險患者,強化防護干預,采取以下護理措施:
①心理護理干預。 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引導患者將自己的疑問與不適癥狀說出來,耐心對待患者的提問與傾訴,積極幫助患者解決問題,溝通過程中,語氣要真誠、關切,表情要柔和、和藹,認真傾聽患者的傾訴,有同理心,對患者的主訴感受表示認同和理解,實施護理操作前告知患者目的、 流程及注意事項,動作輕柔精準,保護患者隱私,關注患者感受,獲取患者的信任,告知患者血栓形成風險的評估結(jié)果,告知患者采取預防措施的必要性,獲取患者的配合。
②健康宣教。 根據(jù)患者及其家屬的文化程度,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 向其介紹腎病綜合征的病因病機、易感人群、發(fā)病幾率、臨床癥狀、治療方式等,講解腎病綜合征患者血栓形成的高風險性及具體危害,讓患者提高警惕,詳細講解預防方式及治療方案,指導患者展開自我管理干預, 掌握高發(fā)部位血栓征象,比如說下肢皮膚溫度、顏色、圍度變化,進行自我監(jiān)測,指導患者觀察尿液、痰液顏色,測量記錄自身體質(zhì)量、24 h 尿量, 主動向護理人員反饋有無胸悶、 胸痛、腰痛、腰酸等癥狀。
③行為干預。若患者下肢輕、中度水腫,應指導其在有人陪護的情況下離床活動,不要長期臥床,老年、下肢重度水腫、腎活檢患者,無法離床活動,需臥床靜養(yǎng),雙下肢抬高20~30°,每日按摩雙下肢,從足部遠端向心端按摩,一側(cè)肢體按摩時間為10 min 左右,再用雙手依次按摩股四頭肌、股二頭肌、腓腸肌等部位,抓捏5 s,放松5 s,促進下肢靜脈回流,指導患者如何有效咳嗽,進行縮唇呼吸,增加橫膈運動,降低胸腔壓力,促進血流回流,必要時可應用彈力襪、足底動靜脈泵等工具。
④飲食護理干預?;颊唢嬍骋饲宓⒁紫?,嚴格控制食鹽的攝入量,多補充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食物,多吃豆類、魚類、新鮮瓜果蔬菜,可多進食芹菜、海帶、黑豆、燕麥、黑木耳、胡蘿卜、獼猴桃等降低血液黏度的食物,根據(jù)前一天排尿量,計算當日飲水量,嚴格控制,以防水腫,腎病綜合征患者易發(fā)生胃腸道粘膜水腫,胃腸抵抗力較低,需注意飲食衛(wèi)生,如若腹瀉應及時補液。
干預14 d 后, 記錄兩組發(fā)生靜脈血栓栓塞癥(VTE)的例數(shù),計算發(fā)生率,干預前后,采用全自動凝血分析儀,測定兩組患者的纖維蛋白原(Fb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及凝血酶原時間(PT),計算平均值。
采用SPSS 23.0 統(tǒng)計學軟件予以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VTE 發(fā)生率上,觀察組為2.50%,低于對照組的2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VTE 發(fā)生率對比
干預前,觀察組Fbg 為(3.40±0.47)g/L,aPTT 為(30.24±3.51)s,PT 為 (10.24±1.51)s; 對照組Fbg 為(3.42±0.45)g/L,aPTT 為(30.28±3.46)s,PT 為(10.27±1.48)s,數(shù)據(j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283、1.239、1.237,P>0.05)。 干預后,觀察組Fbg 為(1.51±0.41)g/L,aPTT為(38.13±2.25)s,PT 為(15.30±2.64)s;對照組Fbg 為(1.99±0.38)g/L,高于觀察組,aPTT 為(31.40±2.85)s,PT 為(11.93±2.50)s,短于觀察組,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829、5.147、5.268,P<0.05)。
腎病綜合征在臨床上被分為原發(fā)性(包括微小病變型腎病、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膜性腎病等)、繼發(fā)性(包括過敏性紫癜腎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腎炎、過敏性紫癜腎炎、糖尿病腎病、腎淀粉樣變性等)、遺傳性3 種類型。 正常情況下,血液通過腎臟,經(jīng)由腎小球濾過膜,機體不需要的東西會進入尿液中排出,而維持機體運轉(zhuǎn)的蛋白質(zhì)將回到血液中, 腎病綜合征會導致腎小球濾過功能障礙,尿液中蛋白質(zhì)含量增高,血液沒有得到有效凈化處于高凝狀態(tài),血栓形成風險高[5-6]。
在腎病綜合征患者護理中,應準確評估其血栓形成風險,該次試驗所制定的風險評估量表中,將各項風險指標分為1、2、3 分3 個類型,其中,伴有活動受限、靜脈曲張、脫水、心力衰竭或心房顫動、年齡處于41~60 歲區(qū)間、激素治療、住院治療、預計小手術、肺部疾病、急性感染、服用避孕藥物中任意一個因素計1 分;伴有年齡處于61~74 歲區(qū)間、中央靜脈導管、惡性腫瘤中任意一個因素計2 分;評伴有血清白蛋白小于20 g/L 且膽固醇大于12 mmol/L 且24 h 尿蛋白大于10 g、膜性腎病且血白蛋白小于25 g/L、血紅蛋白大于16 g/L 且血小板大于300×109/L、 狼瘡抗凝物質(zhì)陽性、心磷脂抗體陽性、有VTE 病史或家族史、年齡超過75 歲中任意一個因素計3 分,累計評分,評估患者血栓形成風險等級[7-8]。
該次試驗中,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基于風險等級給予多維度護理干預, 在VTE 發(fā)生率上,觀察組為2.50%,低于對照組的20.0%,干預后,觀察組Fbg 為(1.51±0.41)g/L,aPTT 為(38.13±2.25)s,PT 為(15.30±2.64)s,對照組Fbg 為(1.99±0.38)g/L,高于觀察組,aPTT 為(31.40±2.85)s,PT 為(11.93±2.50)s,短于觀察組;從中可知,多維度護理干預方法的應用價值頗高;這與相關學者的研究成果較為相似,近年來國內(nèi)有學者[9]表示針對腎病綜合征患者實施多維度護理干預的效果顯著, 靜脈血栓栓塞癥發(fā)生率在10.00%以下,該次觀察組的2.50%<10.00%,由此可見多維度護理干預方法的應用價值頗高。
綜上所述,準確評估腎病綜合征患者血栓形成的風險,中、重度風險患者予以多維度護理干預,可改善血液黏度,降低靜脈血栓栓塞癥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