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魯西南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山東聊城 252300
在臨床中急性腦梗死屬于一種常見病,其多發(fā)群體為中老年人。 急性腦梗死主要指的是在患者腦組織中出現(xiàn)缺血缺氧或者血液供應障礙等情況引起的局部腦組織壞死,在臨床上也被稱為缺血性腦卒中[1-2]。 該病的主要致病原因為腦血管當中有血栓或者動脈粥樣硬化出現(xiàn),引起腦部血管不斷狹窄,甚至出現(xiàn)完全閉塞,最終引起血液供應障礙[3]。由于在急性期腦梗死中血清LDL、hs-CRP 水平的增高會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導致患者的病情不斷發(fā)展和惡化[4]。基于此,該文2018年6 月—2019 年6 月間選擇該院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400 例作為研究對象,作為病例組,另外選擇同時期在該院進行體檢的健康人員100 名作為健康組, 分析并研究了在急性腦梗死患者預后中血清LDL、hs-CRP 水平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400 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作為病例組,另外選擇同時期在該院進行體檢的健康人員100 名作為健康組。在倫理委員會批準的基礎上,該次研究得以順利展開,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對該次研究知曉同意,并且自愿參與。 病例組中有女164 例,男236 例;在年齡方面上限為77 歲,下限為46 歲,平均年齡為(57.3±7.1)歲;在發(fā)病時間方面上限為46 h,下限為2 h,平均發(fā)病時間為(8.7±2.5)h。 健康組中有女43 名,男57 名;在年齡方面上限為78 歲,下限為45 歲,平均年齡為(56.9±7.6)歲。在上述基本資料方面病例組和健康組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病例組和健康組兩組研究對象進行采血和檢測,方法如下:在入院次日或者體檢當日的清晨進行采集,抽取研究對象5 mL 的空腹肘靜脈血,然后對其進行離心處理,將血清分離出來。 通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兩組人員的LDL 水平進行檢測, 通過免疫比濁法對兩組人員的hs-CRP 水平進行檢測[5]。
按照NHISS 評分標準對病例組患者在入院時和出院時兩個時間節(jié)點的神經(jīng)功能進行評價,如果兩個時間節(jié)點的NHISS 評分差值超過4 分, 則判定為預后良好組,如果兩個時間節(jié)點的NHISS 評分差值為4分及以下,則判定為預后不良組。
采用SPSS 23.0 統(tǒng)計學軟件予以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病例組的血清LDL、hs-CRP 水平均明顯高于健康組,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病例組和健康組的血清LDL、hs-CRP 水平比較(
表1 病例組和健康組的血清LDL、hs-CRP 水平比較(
組別LDL(mmol/L) hs-CRP(mg/L)健康組(n=100)病例組(n=400)t 值P 值2.0±0.7 3.2±0.8 3.836<0.05 0.5±0.1 2.0±1.5 3.227<0.05
預后良好組入院時的LDL、hs-CRP 水平明顯低于預后不良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預后良好組出院時的LDL、hs-CRP 水平明顯低于預后不良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預后不良組和預后良好組的LDL、hs-CRP 水平比較()
表2 預后不良組和預后良好組的LDL、hs-CRP 水平比較()
組別LDL( mmol/L)入院時 出院時hs-CRP(mg/L)入院時 出院時預后良好組(n=185)預后不良組(n=215)t 值P 值1.7±0.4 4.5±1.3 3.644<0.05 1.2±0.1 3.3±0.2 3.926<0.05 1.0±0.5 3.0±1.6 4.057<0.05 0.3±0.1 1.9±0.3 3.582<0.05
在醫(yī)療技術高速發(fā)展與進步的今天,急性腦梗死的病死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不過還是有很多患者在治療后會出現(xiàn)程度不一的神經(jīng)功能損傷,極大地影響到了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6]。 現(xiàn)在臨床上普遍認為,通過有效的血清學指標水平能夠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預后進行預測,從而便于更好地采取措施對患者進行干預,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且使其臨床結局得到有效改善[8]。
作為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hs-CRP 在正常的血清中具有比較少的含量,而一旦人體出現(xiàn)組織損傷或者相關炎癥的時候,hs-CRP 的含量就會不斷增加,所以其可以將人體的組織損傷水平或者感染程度反映出來,被廣泛地應用于各種臨床檢測中,同時該指標還是對多種疾病的治療效果和病情發(fā)展進行監(jiān)測的重要指標。 由于hs-CRP 可以將機體血液的異常狀態(tài)反映出來,所以臨床上在對腦卒中危險性進行評估的時候可以將hs-CRP 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如果hs-CRP 在機體中的含量越高,表明患者具有越大的腦卒中發(fā)病幾率[9-10]。LDL 則屬于脂質代謝指標,其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能夠在各種危險因子的互相作用機制下,促進人體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 對人體的血管壁造成損傷; 可以對LOX-1 受體介導內(nèi)皮細胞產(chǎn)生誘導作用, 導致機體發(fā)生炎癥反應;能夠對黏附分子表達進行誘導,使其加快粥樣斑塊和斑塊纖維帽,對患者的病情發(fā)展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可以將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腦損傷水平反映出來[11]。 在該次研究中,對病例組和健康組兩組的血清LDL、hs-CRP 水平進行檢測, 結果顯示,病例組的血清LDL(3.2±0.8)、hs-CRP(2.0±1.5)水平均明顯高于健康組(2.0±0.7)、(0.5±0.1)(P<0.05)。 預后良好組入院時和出院時的LDL (1.7±0.4)、(1.2±0.1),hs-CRP(1.0±0.5)、(0.3±0.1)水平均明顯低于預后不良組 (4.5±1.3)、(3.3±0.2),(3.0±1.6)、(1.9±0.3)(P<0.05)。 這一研究結果表明,急性腦梗死患者預后情況與血清LDL、hs-CRP 水平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 張俊[12]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病例組的血清LDL(3.10±0.92)、hs-CRP (1.89±1.31) 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2.14±0.65)、(0.63±0.03)(P<0.05), 與該次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印證了該文的研究觀點。
綜上所述, 急性腦梗死患者預后情況與血清LDL、hs-CRP 水平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在對患者的預后情況進行預測時可以將血清LDL、hs-CRP 水平作為重要的輔助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