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妹,夏洪嬌,劉劍榮,趙勇,陳波,廖永強
(1.萍鄉(xiāng)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江西 萍鄉(xiāng)337000;2.萍鄉(xiāng)市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江西 萍鄉(xiāng)337000)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血管管腔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的綜合征,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在發(fā)達國家已成為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1],血脂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近年來,國外有學者提出血漿致動脈粥樣硬化指數(shù)(AIP)這一新的血脂綜合指標,認為其臨床價值在某些方面優(yōu)于現(xiàn)有的單項指標,可用于評估機體對動脈硬化的易患性[2],但仍需更多研究評估AIP是否易受其他相關因素的干擾。本研究探討AIP與冠心病的相關性及性別差異,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心血管內(nèi)科接受冠狀動脈造影術的受檢者1 012例,其中男576例,女436例;平均年齡(59.00±10.97)。納入標準:首次進行冠脈造影且無冠脈造影禁忌證;3個月內(nèi)未服用調(diào)脂藥物;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未接受冠脈造影檢查或重復冠脈造影檢查者;有嚴重肝臟疾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或腎病綜合征者。
1.2 診斷標準根據(jù)冠脈造影結果,按病變累及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狀動脈(RCA)的程度,其中LAD、LCX、RCA狹窄≥50%,或LM狹窄≥30%作為冠心病診斷標準;存在狹窄但低于上述病變標準者或血管壁欠光滑,有斑塊者認定或血管壁光滑,無狹窄或斑塊者作為正常對照組。根據(jù)冠脈造影結果分為冠心病組(n=418)和正常對照組(n=594)。
1.3 方法患者入院后24 h內(nèi)采集空腹靜脈血,離心提取血清用于血脂檢測。收集臨床資料包括性別、年齡、糖尿病史、高血壓病史、煙酒史、冠脈造影檢查結果。測定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血清TC、HDL-C、LDL-C濃度檢測采用膽固醇氧化酶法(cholesterol oxidase,CHOD-PAP),血清TG濃度檢測采用磷酸甘油氧化酶法(glycerol lipase oxidase,GPOPAP),檢測儀器為貝克曼AU5821,使用與之配套的原裝進口試劑檢測,計算血漿致動脈硬化指數(shù)。AIP=log(TG/HDL-C)。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相關性分析用Pearon相關性分析及多元逐步線性回歸,危險因素與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冠心病組年齡、高血壓史、糖尿病史、吸煙史、TG、LDL-C、AIP、AI、LCI、LDL-C明顯均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HDL-C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P<0.01);冠心病組與正常對照組性別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飲酒史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AIP與冠心病常見危險因素的相關性及回歸分析AIP與高血壓史、糖尿病史、吸煙史、TC、TG、LDL-C呈正相關(r=0.111、0.176、0.113、0.133、0.841、0.125,P<0.01),與HDL-C呈負相關(r=-0.579,P<0.01),與年齡、飲酒史無明顯相關性。通過相關性分析篩選與AIP指標相關的危險因素作為自變量,以AIP作為因變量逐步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性別、TC、TG、HDL-C是AIP的影響因素,見表2。
表2 AIP與冠心病影響因素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Table 2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between AIP and coronary heart
2.3 不同性別冠心病患者病史及血脂指標比較男性冠心病患者吸煙、飲酒史、AI高于女性,高血壓史、糖尿病史、TC、HDL-C、LDL-C低于女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男性與女性患者TG、LCI、AIP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不同性別冠心病患者病史及血脂指標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medical history and blood lipid indexes in patients with CHD of different sexes
2.4 不同性別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病變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不同性別患者年齡史、高血壓史、糖尿病史、TG、LDL-C、AIP、AI、LCI為冠心病的危險因素,HDL-C為冠心病的保護因子。吸煙史非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險因素。其中AIP是與冠心病相關性最強的脂質(zhì)參數(shù),女性優(yōu)勢比高于男性,見表4。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血管管腔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的綜合征稱為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生理基礎,血管中的脂質(zhì)沉積與血脂水平密切相關。高血壓、糖尿病、吸煙和血脂異常是目前公認的引發(fā)冠心病的危險因素。脂質(zhì)代謝異常即高總膽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和低高密度脂蛋白是冠心病發(fā)作的獨立因素,對冠心病的發(fā)病有較高的預測價值[3],本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高血壓史、糖尿病史、吸煙史、TC、TG、LDL-C均高于正常對照組(P<0.01),HDL-C低于正常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然而,血脂異常存在個體差異性、復雜性,傳統(tǒng)單一血脂指標作為冠心病的評估預測指標存在局限性[4]。
表4 不同性別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病變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Table 4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of CHD in patients with CHD of different sexes
動脈粥樣硬化作用較強的混合型血脂代謝異常主要表現(xiàn)為血清TG升高,HDL-C降低以及小而密膽固醇(sLDL)占比增加[5],sLDL因其顆粒小,更侵入動脈壁并沉積于動脈壁內(nèi)膜,且sLDL更易被氧化和被巨噬細胞攝取而形成泡沫細胞,是致動脈粥樣硬化更強的敏感指標,但LDL含量的測定方法較復雜且費用昂貴,難以普及。Tan等[6]研究認為AIP與LDL顆粒大小呈明顯負相關,可作為反映LDL顆粒直徑的間接指標,較TG、LDL-C等傳統(tǒng)的血脂參數(shù),更能預測個體動脈粥樣硬化風險,可用于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的觀察,從而使AIP的研究成為熱點。本研究顯示,冠心病組綜合型血脂指標AI、LCI、AIP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提示,明顯優(yōu)于單項傳統(tǒng)血脂指標。同時,AIP的影響因素分析顯示,AIP與性別、高血壓史、糖尿病史、吸煙史、TC、TG、LDL-C呈正相關(P<0.01),與HDL-C呈負相關(P<0.01),與年齡、飲酒史無明顯相關性,通過逐步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性別、TC、TG、HDL-C是AIP的影響因素,AIP除了與本身的計算因子TG、HDL-C有關外,還受性別、TC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表明,女性冠心病患者吸煙史、飲酒史低于男性,糖尿病及高血壓病史高于男性,與闞晨星等[7]的研究結果存在差異,可能與其選擇的人群不同有關。血脂及AIP比較顯示,男性患者TC、HDL-C、LDL-C明顯低于女性(P<0.05),其原因為冠心病患者大部分為老年人,老年女性因絕經(jīng)期雌激素水平降低,使其較同齡男性存在更嚴重的血脂異常,然而HDL-C高于男性,因其為動脈粥樣硬化的保護因子,而使得女性發(fā)病率低于男性。我國急性心肌梗死女性約占26%,西方國家為29%~35.6%[8-10]。男性與女性患者TG、LCI、AIP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AIP與性別相關在冠心病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原因為其取TG和HDL-C商的對數(shù)值,因而減低了在冠心病組性別間的差異。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年齡、高血壓史、糖尿病史、TG、LDL-C、AIP、AI、LCI均為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吸煙史僅為男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險因素,可能與女性研究對象吸煙患者樣本相對較少有關,因此,加大統(tǒng)計樣本量,可能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女性冠心病相關性最強的因素為AIP(OR=7.072),其次為糖尿?。?R=3.714),而男性冠心病相關性最強的因素為糖尿病(OR=3.714),其次為AIP(0R=2.886),AIP在女性中OR明顯高于男性,由此可見,其與女性冠心病患者的相關性更密切。
綜上所述,AIP是冠心病的獨立預測因子,并優(yōu)于傳統(tǒng)的脂質(zhì)參數(shù)和其他脂質(zhì)比值。特別是當某些血漿脂質(zhì)指標在正常范圍內(nèi),AIP的升高對冠狀動脈疾病的發(fā)生的獨立預測作用的價值更高。因此,合理利用AIP對冠心病評估、指導臨床降脂治療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是無創(chuàng)、方便、實用的臨床觀察指標,但需注意,AIP及血脂紊亂存在性別差異,對冠心病的評估及降血脂治療需依據(jù)患者性別合理評估,并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