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剛 陳雨婷 方建文 王佑鎂
摘要:寫作學習中普遍存在學生因缺少對真實情境的體驗而難以喚起寫作興趣的問題,如何改善學生的情境體驗和情感參與成為改善寫作學習效果的關鍵。在基于球面視頻虛擬現(xiàn)實(SVVR)技術構建的體驗式寫作學習環(huán)境中,通過融入體驗式學習理念與引導策略,設計了包含具體化經(jīng)驗、反思性觀察、抽象化概念、評價與修正四階段的寫作學習活動,并將其運用于教學實踐。實證分析結果表明:除思維創(chuàng)新性外,基于SVVR的體驗式寫作學習環(huán)境對學生寫作的主題契合性、結構完整性和語言表達具有促進作用,并能夠提升學生的情感參與水平;在SVVR的支持下,高情感參與水平的學生有更佳的寫作表現(xiàn),特別是在作品的結構完整性、語言表達與思維創(chuàng)新性上;相較于傳統(tǒng)寫作學習環(huán)境,在基于SVVR的體驗式寫作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的閱讀習慣與寫作成績間呈現(xiàn)出更強的相關性。可見,SVVR支持下的體驗式學習有助于促進學生的情感參與和閱讀積累向?qū)懽髂芰Φ倪w移,實現(xiàn)對寫作學習效果的提升。同時,有必要強化基于SVVR的智能交互和多感官體驗,并將其與教學過程有機整合。
關鍵詞:寫作學習;SVVR;體驗式學習;情感參與;閱讀習慣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5195(2021)02-0033-10? doi10.3969/j.issn.1009-5195.2021.02.004
作者簡介:楊剛,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溫州大學教育學院(浙江溫州 325006);陳雨婷,碩士研究生,溫州大學教育學院(浙江溫州 325006);方建文,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溫州大學教育學院(浙江溫州 325006);王佑鎂,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溫州大學教育學院(浙江溫州 325006)。
一、引言
寫作是以書面語言表達觀念的過程,是人類的一種復雜智慧技能,綜合體現(xiàn)了寫作者的知識、能力與素養(yǎng)(彭小明等,2013)。從學習活動的視角來看,寫作活動不僅有利于學生的語言能力發(fā)展,還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包括反思能力、選擇能力、評價能力、批判能力和轉錄能力(Yeung et al.,2013)。在各類寫作學習活動中,記敘文寫作是最基本的寫作形式,也是我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1)。記敘文作為寫作文體之一,具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關鍵要素(Foxworth et al.,2016)。學生需要對這些要素進行體驗、觀察和想象,進而合理設計文章的線索并安排素材,才能寫出一篇構思完整的好文章。
可以說,寫作是語文學習中最復雜的技能之一,許多學生在寫作學習中存在諸多困難,而影響寫作學習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幾點:一是以教師為中心和以結果為導向的寫作教學法,往往容易忽視學生在知識結構和寫作過程中的情感參與對寫作學習的影響,導致學生寫作興趣和動機不足(李伯武,2016)。二是在寫作學習過程中缺乏對真實情境的感知與體驗,難以喚起學生的知識和經(jīng)驗,導致寫作內(nèi)容機械、虛假、無序和缺乏活力(Ray et al.,2016;Huang & Chen,2019)。三是更多關注寫作文本的結構、主題、語言特色等要素,未將寫作視為一個復雜的互動過程加以把握,導致學生在寫作上難以產(chǎn)生新的創(chuàng)意,語言表達貧瘠(Li et al.,2018)。
虛擬現(xiàn)實(Virtual Reality,VR)是一種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結合相關科學技術,生成與真實或假想環(huán)境在視、聽、觸感等方面高度近似的數(shù)字化環(huán)境(趙沁平,2009)。研究發(fā)現(xiàn),VR能夠提供切合寫作主題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促進寫作學習的有效工具(Alpala et al.,2014)。例如,Patera等通過半沉浸式VR環(huán)境來激發(fā)小學生的寫作動機與創(chuàng)造力,發(fā)現(xiàn)該環(huán)境能夠增強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力、回憶與敘述技能以及語言技能(Patera et al.,2008)。盡管傳統(tǒng)VR教育應用具有諸多優(yōu)勢,但因其高成本和難開發(fā)的不足而難以在基礎教育階段推廣(Chien et al.,2020)。而球面視頻虛擬現(xiàn)實(Spherical Video-based Virtual Reality,SVVR)是一種成本相對低廉、操作相對簡單的VR技術,其通過在VR環(huán)境中嵌入360度球面視頻,使得虛擬世界能夠以動態(tài)形式呈現(xiàn),為學習者帶來更加逼真的聲、色、形等感官體驗(Walshe et al.,2019),從而激發(fā)學習者的寫作靈感和情感參與。例如,Huang等在其研究中發(fā)現(xiàn)SVVR所帶來的沉浸式感官體驗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學習效果、自我效能感和創(chuàng)造力(Huang & Hwang et al.,2019)。此外,也有研究表明SVVR技術能使學生保持較高的寫作情感和行為參與度(Howe et al.,2017)。
基于上述寫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關研究,本研究通過設計一種基于SVVR的體驗式寫作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場景與資源,增進其寫作學習的情境體驗感;同時設計虛擬場景的互動機制,以激活學生已有經(jīng)驗與知識,使學生能深度投入到寫作觀察之中,進而喚醒學生內(nèi)在的情感參與。研究試圖回答以下問題:(1)相對于傳統(tǒng)寫作學習環(huán)境,基于SVVR的體驗式寫作學習環(huán)境能否提高學生的寫作成績?(2)學生的情感參與水平是否會影響其寫作成績?(3)學生的閱讀習慣與寫作成績是否相關?(4)學生對基于SVVR的體驗式寫作學習環(huán)境的感受如何?
二、關鍵概念解析
1.體驗式學習
在Kolb提出的體驗式學習模型中,學習者從主動實踐過程中獲取具體經(jīng)驗,這些具體經(jīng)驗能幫助其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借助體驗后的反思性觀察,學習者進一步加深對概念的認識與理解(Kolb,1984)??梢?,該學習模型所表達的觀點是,學習并非簡單的知識傳遞過程,而是學習者基于自身經(jīng)驗,通過對學習過程的深入體驗,轉化和創(chuàng)造新知識的過程。體驗式學習理論被廣泛應用于基于VR的學習活動中,并被證明能有效改善學習效果。例如,Kwon的研究表明,基于頭戴式顯示器的VR技術可使學習者獲得更為真實的體驗,從而提高學習效果(Kwon,2019)。對于寫作學習而言,有研究指出,跨多種活動環(huán)境的學習、與同伴的互動以及角色重疊的體驗式學習對于提升學習者的寫作體驗至關重要(Martin et al.,2015)。
2.情感參與
要達成有效的學習活動,學生的情感參與至關重要。情感參與是學生對學習活動感興趣的一種表現(xiàn),既涉及對學習任務、學習環(huán)境、學習方法的興趣,也與老師、同學的鼓勵、關心及其之間的關系有關。已有相關研究主要關注情感投入與學業(yè)成就間的關系,師生關系如何促進同伴關系,以及教師如何促進學生在同伴關系中的情感參與。例如,Ulmanen等研究了學生情感參與的穩(wěn)定性與其互動行為間的關系,發(fā)現(xiàn)師生互動的感知質(zhì)量與同伴情感關系有關(Ulmanen et al.,2016)。此外,有研究者對情感參與進行劃分,從類型上分為主動參與、被動參與和不參與(Kannan et al.,2020),從參與程度上分為高、中、低三級(Ning et al.,2016)或積極參與和消極參與兩類(Wang et al.,2020)。本研究主要考察小學生在課堂寫作學習活動中的情感參與水平及其對寫作成績的影響。之所以將情感參與作為研究對象,是因為相較于認知參與和行為參與,積極的情感參與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新能力,使其在豐富的情感體驗支持下順利完成寫作任務(Vass,2007)。
三、基于SVVR的體驗式寫作學習環(huán)境設計
1.設計思路
傳統(tǒng)寫作學習活動中,由于缺乏對寫作主題較為直觀的感知,限制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想象力發(fā)揮和深度情感表達(洪濤,2020)。而運用VR技術能為學生提供豐富而直觀的“鮮活”寫作素材,可以有效激活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從而改善寫作學習的質(zhì)量。具體而言,將VR技術運用于寫作學習活動應當突出以下優(yōu)勢:一是能夠生成不同類型、不同模態(tài)的寫作場景,增加學生的沉浸感和臨場感,連通其已有生活經(jīng)驗和寫作知識,使其對寫作主題具有更為直接的感受和深刻的認知。二是學生可按個人興趣和寫作思路進行場景的非線性切換,以增加觀察活動的自主性和趣味性,這與聯(lián)想的思維規(guī)律相契合且有助于寫作構思的形成。三是VR技術構建的三維素材能夠使抽象的寫作主題立體化,這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能夠幫助其在寫作過程中不斷對自身經(jīng)驗進行修正和拓展,從而提升寫作質(zhì)量。四是基于VR技術設計的人機互動機制有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提升??傮w而言,從學生學的視角來看,VR技術所構建的人機互動方式是一種包含現(xiàn)實世界中各種感知的高級互動行為,使得學生真正成為寫作學習活動的中心,能夠以個性化的方式推動整個寫作活動進程。從教師教的視角來看,VR技術與寫作學習的整合不僅是對特定教學環(huán)節(jié)或要素的改變,更是對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能夠為教師創(chuàng)設具有特色的寫作教學活動提供支撐。
基于上述考慮,本研究采用香港中文大學推出的EduVenture? VR平臺設計開發(fā)了基于SVVR的體驗式寫作學習環(huán)境,并以360度全景視頻構建虛擬場景,內(nèi)嵌了語音對話、旁白文字、互動按鈕等交互功能。EduVenture? VR平臺具有操作便捷、對硬件設備要求不高、資源開發(fā)功能強大等特點。借助EduVenture? VR平臺,可以將360度全景圖片和視頻嵌入作為資源,并可以設置信息標簽、提問題目、回答錄音、場景跳轉等交互性功能,從而實現(xiàn)基于虛擬現(xiàn)實的交互式學習。
2.學習活動設計
記敘文寫作是小學生寫作學習的重要文體類型。本研究根據(jù)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教學參考材料“美麗的西沙群島”來進行學習活動設計,并注重在設計中融入體驗式學習理念和引導策略。首先,根據(jù)教學的文本內(nèi)容,設計了海底世界的觀察素材,包括海底中的各種魚、海龜和珊瑚礁等景象,并針對這些景象添加適當?shù)奈淖终f明和語音提問,以鼓勵學生進行反思性觀察和概念抽象。而后,通過引導策略,如問題線索引導、反思性調(diào)整引導、觀察感知引導等,讓學生在體驗過程中與觀察對象進行互動,獲得不同的提示信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進而通過口語表達初步形成記敘文所需的描述性語句并初步搭建寫作框架。最后,在寫作階段,學生整合所學知識與觀察到的海底景象,進一步優(yōu)化寫作框架結構,并組織寫作語句撰寫記敘文?;赟VVR技術,本研究提出了融入體驗式學習理念與引導策略的寫作學習活動框架,如圖1所示。
(1)具體化經(jīng)驗階段
該階段是在寫作學習活動的初期,由教師運用情境化感知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一方面,引導學生明確寫作主題;另一方面,引導學生熟悉基于SVVR的體驗式寫作學習環(huán)境。之后,學生通過對海底世界景象的初步觀察,可以建立起對寫作主題的整體性感知并形成具體化經(jīng)驗。
(2)反思性觀察階段
該階段主要采用問題線索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利用文字說明引導學生深入觀察海底世界景象,并通過語音提問的形式引發(fā)學生思考。在此過程中,一方面注重讓學生在細致觀察海底世界景象的基礎上,綜合運用詞匯對其進行描述;另一方面也強調(diào)學生通過語言表達形成初步的寫作構思。
(3)抽象化概念階段
該階段是寫作階段,即學生通過使用文字符號來表達寫作內(nèi)容。學生在具體化經(jīng)驗和反思性觀察階段獲得的視覺化知識基礎上,結合教師給予的寫作任務單及范例引導,進一步將觀察到的信息抽象為概念,組織寫作框架并形成寫作內(nèi)容。同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對描述性詞語的運用進行自我監(jiān)控。
(4)評價與修正階段
該階段是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對寫作內(nèi)容進行重新認識、發(fā)現(xiàn)、評價與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其運用到自我調(diào)整的引導策略。首先,學生對寫作內(nèi)容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批判性閱讀,包括連貫性、錯別字、標點符號等。而后,對閱讀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或不合適的內(nèi)容進行修補和調(diào)整。
本研究利用優(yōu)酷平臺提供的視頻素材進行二次開發(fā),為學生提供了一種引導式的基于SVVR的體驗式寫作學習環(huán)境。在各種視覺線索與問題線索的引導下,學生利用不同感官來體驗海底真實景象,不僅可以激發(fā)其想象力,還能幫助其在寫作中更加生動地對海底世界進行描述。圖2展示了基于SVVR的寫作學習環(huán)境中體驗式寫作學習活動的基本流程。
四、實驗設計
1.實驗參與者
本研究的實驗參與者為某小學四年級學生,平均年齡為10歲,其中實驗組20人(男生12人)、控制組20人(男生11人)。實驗組和控制組在不同時間段,在同一教室中由同一老師進行授課。實驗組采用基于SVVR的體驗式寫作學習環(huán)境授課,控制組采用PPT課件中內(nèi)嵌二維圖像的方式授課。此外,考慮到過長地使用虛擬現(xiàn)實場景容易給學生帶來視覺認知負荷(Andersen et al.,2016),本研究主要在實驗組的寫作觀察環(huán)節(jié)使用虛擬現(xiàn)實環(huán)境,時長約為8~12分鐘。
2.實驗過程
為驗證前文提出的研究問題,本研究設計了如圖3所示的實驗流程。首先,對候選的6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寫作測試,選擇寫作成績相對差異較小的兩個班級分別作為實驗組(M=72.64)和控制組(M=71.88)。在開始正式實驗前,先讓實驗組學生熟悉基于SVVR的體驗式寫作學習環(huán)境界面與基本使用方法,對實驗組和控制組學生進行情感參與和閱讀習慣問卷調(diào)查,并對部分學生的寫作學習情況進行訪談。在正式實驗中,共開展兩次寫作學習活動:第一次是以“長城”為主題的預試性寫作活動,主要目的是讓實驗組學生適應這種寫作學習方式,防止由于虛擬學習場景帶來的新奇感對寫作成績造成干擾;第二次是以“美麗的西沙群島”為主題的正式寫作活動。兩次寫作學習活動中,教師在布置寫作任務后,要求實驗組和控制組學生分別通過SVVR和二維圖像方式對寫作情境進行觀察,而后指導學生進行記敘文寫作。在寫作活動結束后,再次對學生進行情感參與問卷調(diào)查,并隨機訪談實驗組學生。該實驗過程持續(xù)3周,每周的課程時間約為90分鐘。最后對作文進行回收,共回收實驗組和控制組有效作文各20份。
3.測量工具
記敘文評價量規(guī)。本研究在參考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2011年版)》中第二學段(3~4年級)習作要求,以及Cheung等(2001)和Williams(1993)開發(fā)的相關量規(guī)基礎上,形成了包含主題契合性(占35%)、結構完整性(占35%)、語言表達(占20%)和思維創(chuàng)新性(占10%)等維度的記敘文評價量規(guī),用于對學生作文進行評分,滿分為100分。
情感參與量表。情感參與是學生對寫作學習活動感興趣的一種內(nèi)在心理表現(xiàn)。情感參與量表在Sun等(2018)開發(fā)的學習參與量表基礎上改編獲得,包含5個題項。該量表采用李克特5點評分法,其Cronbachs α系數(shù)值為0.764,表明量表具有較高的內(nèi)部一致性。
學習體驗訪談提綱。為調(diào)查學生對基于SVVR的體驗式寫作學習環(huán)境的感受,研究借鑒了Huang等在類似研究中的訪談提綱(Huang & Hwang et al.,2019),包括 “你是否喜歡使用SVVR進行寫作學習?”“你認為使用SVVR對你寫作的哪些方面幫助最大?”“你會向你的朋友或者同學推薦這種學習方式嗎?”等5個問題。
閱讀習慣調(diào)查問卷。該問卷在參考已有相關研究(蘇淵,2003)的基礎上修訂獲得,涉及對閱讀傾向性、時長性、自覺性、分享性等4個維度的測量。該問卷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值為0.785,表明該問卷具有較高的內(nèi)部一致性。
五、結果分析
1.寫作成績分析
為評定學生的寫作成績,本研究聘請了3位具有10年語文教學經(jīng)驗的一線教師,由他們根據(jù)記敘文評價量規(guī)對學生作文進行評分。作文評分成績的組內(nèi)相關系數(shù)(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分析顯示,評分結果具有較高的一致性(ICC=0.891>0.8)(McGraw et al.,1996),表明3位教師的評分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采用協(xié)方差分析對兩種寫作學習方式下學生的寫作成績進行對比,結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兩組學生在作品的綜合成績(F=6.272,p=0.017<0.05)、主題契合性(F=5.089,p=0.030<0.05)、結構完整性(F=4.720,p=0.036<0.05)、語言表達(F=6.241,p=0.017<0.05)上均存在顯著差異,且實驗組成績均優(yōu)于控制組成績。但兩組學生在思維創(chuàng)新性成績上并不存在顯著差異(F=1.496,p=0.229>0.05)。這表明基于SVVR的體驗式寫作學習環(huán)境對學生寫作的主題契合、結構完整和語言表達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但對思維創(chuàng)新的促進作用不明顯。
2.情感參與水平及其對寫作成績的影響
(1)情感參與水平分析
本研究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兩組學生的前測情感參與水平進行比較,結果如表2所示。從表2可以看出,兩組學生的前測情感參與水平?jīng)]有顯著性差異(t=1.116,p=0.271>0.05),這說明其原本在情感參與上沒有明顯差別。而后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對兩組學生的前后測情感參與水平進行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從表3來看,實驗組學生在前后測情感參與水平上存在顯著差異(t=-2.470,p=0.023<0.05),而控制組學生則在前后測情感參與水平上不存在顯著差異(t=-2.078,p=0.052>0.05),且實驗組的后測情感參與水平提升更為明顯。這表明與傳統(tǒng)寫作學習方式相比,基于SVVR的體驗式寫作學習環(huán)境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情感參與。
(2)情感參與水平對寫作成績的影響
為分析情感參與水平對寫作成績的影響,本研究將學生的情感參與劃分為高、低兩個水平,并分別針對實驗組和控制組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分別如表4和表5所示。從表4可以看出,不同情感參與水平的實驗組學生在作文的綜合成績(F=10.455,p=0.005<0.01)、結構完整性(F=14.899,p=0.001<0.01)、語言表達(F=14.663,p=0.001<0.01)、思維創(chuàng)新性(F=14.363,p=0.001<0.01)上均有顯著差異;而從表5可以看出,不同情感參與水平的控制組學生僅在作文的思維創(chuàng)新性(F=8.752,p=0.009<0.01)上有顯著差異。該結果表明,相較于低情感參與水平的學生,高情感參與水平的學生在基于SVVR的學習環(huán)境中,更容易在寫作作品的綜合成績、結構完整性、語言表達與思維創(chuàng)新性上得到提升;而在傳統(tǒng)寫作學習環(huán)境中,后者僅在寫作作品的思維創(chuàng)新性上更容易得以提升。
此外,本研究還采用皮爾森相關性分析法對情感參與和寫作成績間的相關關系進行分析,結果如表6所示。從表6可以看出,實驗組學生的情感參與和作文的綜合成績(r=0.765,p=0.000<0.01)、主題契合性(r=0.685,p=0.001<0.01)、結構完整性(r=0.773,p=0.000<0.01)、語言表達(r=0.760,p=0.000<0.01)、思維創(chuàng)新性(r=0.689,p=0.001<0.01)間正向相關,而控制組學生的情感參與和作品各維度的成績間均未呈現(xiàn)出相關性。上述結果表明,在基于SVVR的體驗式寫作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的情感參與水平越高,則越可能在作文評價的各個維度上取得較好的成績。
3.閱讀習慣與寫作成績間的相關性分析
為探究學生的閱讀習慣與寫作成績間的關聯(lián),本研究首先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兩組學生的閱讀習慣進行對比,結果見表7??梢钥闯觯?所示的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t=1.403,p=0.169)表明兩組學生在閱讀習慣上不存在顯著差異。而后,對實驗組和控制組學生的閱讀習慣和寫作成績進行皮爾森相關性分析,結果如表8和表9所示。可以看出,實驗組學生的閱讀習慣與寫作成績均呈現(xiàn)出一定的相關性。具體而言,閱讀傾向性與主題契合性(r=0.521),閱讀時長性與主題契合性(r=0.613)、結構完整性(r=0.462)、語言表達(r=0.557),閱讀自覺性與主題契合性(r=0.532)、語言表達(r=0.461),閱讀分享性與主題契合性(r=0.495)、語言表達(r=0.446)均顯著正相關。而控制組學生的閱讀習慣與寫作成績間的相關性不顯著。
4.訪談結果分析
為探究學生對基于SVVR的體驗式寫作學習環(huán)境的感受,本研究運用扎根理論方法對轉錄后獲得的文本材料進行分析。編碼工作由一名大學教師、一名參與研究的語文教師和一名碩士研究生共同完成。經(jīng)過迭代性處理,最終將編碼歸納為12個類屬,并提煉出3個核心類屬,分別為寫作情境沉浸感(含問題提示、虛擬場景、自我感受、功能操作)、寫作動力(含人機互動、主動觀察、觀點分享、自我效能感)和寫作能力(含寫作方式、內(nèi)容組織、段落結構、描述詞匯)。
受訪學生在談到寫作學習環(huán)境帶來的沉浸感時,他們都對此表達了肯定態(tài)度。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基于SVVR的體驗式寫作學習環(huán)境能夠讓他們在觀察過程中體驗到信息和感官上的沉浸感,從而為寫作學習活動帶來一種具身性的體驗。如#1認為,“與平常老師展示的PPT課件和教材中的圖片相比,這種三維效果非常有趣,能夠讓我更加深刻的觀察一些海底中的動物、植物等,……,彷佛自己都在海底世界一樣,這種學習感覺太棒了?!倍窃诨赟VVR的體驗式寫作學習環(huán)境中,他們的注意力更加投入,能夠?qū)⒊橄蟮膶懽髦黝}快速轉換為具象化的認知。如#2說道,“在虛擬海底世界中,原來美麗的西沙群島,不僅僅是島上的美麗,而且也體現(xiàn)了海底世界的漂亮,現(xiàn)在我終于明白了寫作主題,太有趣了。”
受訪學生在談及與寫作動力相關的話題時,他們表現(xiàn)出對基于SVVR的體驗式寫作學習環(huán)境的極大期望。比如,當問及“你是否希望在下次寫作課中繼續(xù)使用SVVR”時,學生們都表達出肯定的態(tài)度。如#1所說,“我希望每次寫作課都能使用SVVR,這樣寫作時我可以很好地回憶這些漂亮的場景?!睂W生均認為SVVR能夠激發(fā)寫作動力:一方面SVVR能夠讓他們在寫作過程中主動觀察,在激發(fā)自身想象力的同時也減輕了寫作時的工作記憶負荷;另一方面SVVR能夠全方位調(diào)動他們的感知、觀察、記憶、思維、想象等要素,幫助他們建構起較為完善的寫作心理圖式。如#2認為,“在觀察海底世界時,我可以像潛水員一樣到處自由地觀察海底的顏色,比如魚的顏色、珊瑚的顏色、水草的顏色、光的顏色等等,讓我對顏色的描述多了很多的想象力,寫作起來也輕松了很多?!?/p>
受訪學生在談到寫作能力時,他們一致認為SVVR能夠幫助他們提升寫作能力,包括詞匯運用能力、內(nèi)容組織能力和段落銜接能力。比如,在詞匯運用能力方面,一些學生指出,與PPT課件中的文本和圖片相比,SVVR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與思考寫作主題所蘊含的特征與意義,在經(jīng)過深入的體驗和感知后,能夠更加熟練地使用描述性詞匯。如#1認為,“通過對這些生動的海底世界觀察后,不僅能夠理解課文里面的詞語含義了,而且也會使用這些描述性詞匯,比如‘五光十色?!痹趦?nèi)容組織能力方面,有學生認為只要根據(jù)瀏覽的過程就能夠形成一條完整寫作思路,而且寫作的邏輯思路也會很清晰。如#2提到,“以前我寫作時沒有一個清晰思路,現(xiàn)在使用SVVR,只要把所看到的內(nèi)容逐步寫下來就是一個好的寫作思路,這樣組織寫作內(nèi)容很方便?!痹诙温溷暯幽芰Ψ矫?,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在寫作時,會根據(jù)空間的變換和觀察的順序?qū)⒆魑亩温溥M行銜接,尤其會考慮到過渡詞的使用。如#3說到,“在描述海底世界珊瑚時,運用了短句作為銜接段落將上下文的邏輯關系承接起來,例如,你看這些美麗的珊瑚?。ㄣ暯佣叹洌┯猩钏{的,淡青的,淺綠的,杏黃的,而且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
六、討論與建議
1.SVVR能有效提升學生寫作成績,但在促進思維創(chuàng)新性上有待加強
寫作成績分析結果表明,與傳統(tǒng)二維圖像支持下的寫作學習相比,基于SVVR的體驗式寫作學習環(huán)境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在主題契合性、結構完整性、語言表達等方面的寫作表現(xiàn),但對思維創(chuàng)新性卻沒有明顯促進作用。相關研究表明,寫作活動不僅是利用文字符號來反映個體對客觀事物的認知,更是一種通過發(fā)揮自身想象力來表達思想情感的創(chuàng)新活動(洪濤,2020)。顯然,基于SVVR的體驗式寫作學習環(huán)境在促進學生的想象力發(fā)揮方面還有改進的空間,主要涉及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基于SVVR的智能化交互還有待加強。本研究所采用的SVVR仍處于弱交互水平,并未實現(xiàn)智能化的人機交互功能。雖然SVVR所帶來的沉浸感使得學生普遍對寫作學習活動保有較高的學習熱情,也有效提升了學生對客觀場景的寫作表達水平,但由于缺乏智能化的互動式學習支架,因而難以激發(fā)學生對已有知識的聯(lián)想與發(fā)散,導致其寫作創(chuàng)意未能很好發(fā)揮。二是基于SVVR的體驗式寫作學習環(huán)境在多感官體驗上仍有待加強。本研究主要采用視覺和聽覺感知方式構建虛擬現(xiàn)實環(huán)境,而缺乏觸覺感知方式。如何通過引入觸覺感知,讓學生更好地融入沉浸式的學習環(huán)境,增強心流體驗以促進思維創(chuàng)新,也是未來研究的方向。
2.情感參與是影響學生寫作表現(xiàn)的重要因素
情感參與分析結果表明,實驗組學生的前后測情感參與水平具有顯著差異,而對照組學生則無明顯差異;同時實驗組學生的寫作成績在結構完整性、語言表達以及思維創(chuàng)新性等維度上受到情感參與的影響,而控制組學生的寫作成績僅在思維創(chuàng)新性維度受到后者的影響。這說明基于SVVR的體驗式寫作學習環(huán)境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情感參與,從而改善其在寫作活動中的表現(xiàn)。寫作是一種復雜的情感與心智活動,既涉及個體的思維加工、知識運用、言語表達,也與其思想情感、生活體驗、心理品質(zhì)等有關。對于抽象思維能力尚未成熟的小學生而言,應注重在寫作學習活動中調(diào)動其自身的生活體驗,通過個人情感的滲透與生活中有趣現(xiàn)象的回味,進而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個性化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顯然,積極的情感參與是培養(yǎng)寫作創(chuàng)意思維的內(nèi)在動力源,這與Wu等在相關研究中的發(fā)現(xiàn)具有一致性(Wu et al.,2019)。從訪談結果分析來看,學生普遍認為與傳統(tǒng)寫作學習相比,基于SVVR的寫作學習能帶給他們更佳的學習體驗和趣味性,進而激發(fā)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梢姡柚鶶VVR技術將寫作場景與學生的生活體驗連通,能夠激發(fā)其寫作興趣和情感參與,從而促進其在寫作學習中的表現(xiàn)。
3.技術與教學過程的整合有助于學生閱讀積累向?qū)懽髂芰Φ倪w移
閱讀有助于學生的演繹推理、批判性思維、反思和洞察等能力的形成,可以為其寫作提供必需的素材、經(jīng)驗和邏輯,而寫作則為知識、句法、邏輯思維方法的運用提供了途徑。讀與寫有著相同的認知基礎,即閱讀者和寫作者都是運用先前知識來組建文本世界的意思(Kucer,1987)。閱讀習慣分析結果也揭示出閱讀與寫作間的關聯(lián),實驗組學生的閱讀傾向性、自覺性、時長性、分享性與其寫作作品的主題契合性、結構完整性、語言表達之間顯著正相關;而控制組學生的閱讀習慣卻與其寫作作品的成績沒有顯著相關性。該結果反映出相較于傳統(tǒng)的寫作學習方式,基于SVVR的寫作學習方式更有助于學生的閱讀積累向?qū)懽髂芰Φ倪w移。事實上,技術不能脫離教學設計而獨立發(fā)揮效能,只有將其有效整合到寫作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習環(huán)境的改進來優(yōu)化寫作學習活動,才能有效改善寫作學習效果。這種具有設計本質(zhì)的整合方式,一方面要求通過情境化的學習活動增強學生對寫作情境的適用性體驗,另一方面也強調(diào)通過對寫作學習活動的重構實現(xiàn)學與教的統(tǒng)一,進而破除方法與內(nèi)容、目標與手段的二元對立,充分發(fā)揮師生的主體性。因此,在將SVVR技術與教學過程整合時,教師應注重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設計、學習資源組織、學習情境構建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充分發(fā)揮虛擬現(xiàn)實所具有的浸沉性、交互性和構想性特征,促進學生閱讀積累向?qū)懽髂芰Φ倪w移。
本研究仍然存在如下局限,有待后續(xù)研究加以完善:一是本研究中學習活動開展的時間有限、周期較短,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更長的時間,因此本研究所得出的結論仍有待通過更長的學習周期加以驗證。二是本研究的樣本數(shù)量較少,因此研究所制定的情感參與及閱讀習慣問卷的可靠性仍有待在更大樣本量的研究中加以驗證。三是盡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的寫作成績顯著好于控制組,但這并未排除一些潛在因素的影響,比如師生對新技術的期望效應、教師對實驗活動的偏好效應以及情感參與的中介性效應等,因此,這些因素也有待后續(xù)研究加以考慮。
參考文獻:
[1]洪濤(2020).感知生活策略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學刊,(S1):48-49,56.
[2]李伯武(2016).論網(wǎng)絡新媒體對小學生寫作學習的支持[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9):37-38.
[3]彭小明,林陳微(2013).寫作學習論[M].北京:語文出版社.
[4]蘇淵(2003).小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調(diào)查和分析——江蘇省常州市城鄉(xiāng)小學生問卷調(diào)查結果分析[J].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 (7):35-38.
[5]趙沁平(2009).虛擬現(xiàn)實綜述[J].中國科學(F輯:信息科學),39(1):2-46.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3-24.
[7]Alpala, D. P. O., & Pe?a, N. M. (2014). A Virtual Room to Enhance Writing Skills in the EFL Class[J]. HOW, 21(1):62-81.
[8]Andersen, S. A. W., Mikkelsen, P. T., & Konge, L. et al. (2016). The Effect of Implementing Cognitive Load Theory-Based Design Principles in Virtual Reality Simulation Training of Surgical Skill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dvances in Simulation, DOI:10.1186/s41077-016-0022-1.
[9]Cheung, W. M., Tse, S. K., & Tsang, W. H. H. (2001).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hinese Creative Writing Scale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Hong Kong[J].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35(4):249-260.
[10]Chien, S. Y., Hwang, G. J., & Jong, M. S. Y. (2020). Effects of Peer Assessment Within the Context of Spherical Video-Based Virtual Reality on EFL Students English-Speaking Performance and Learning Perceptions[J]. Computers & Education, 146:103751.
[11]Foxworth, L. L., Mason, L. H., & Hughes, C. A. (2016). Improving Narrative Writing Skills of Secondary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Using Strategy Instruction[J]. Exceptionality, 25(4):217-234.
[12]Howe, L., & Van Wig, A. (2017). Metacognition via Creative Writing: Dynamic Theories of Learning Support Habits of the Mind in 21st Century Classrooms[J]. Journal of Poetry Therapy, 30(3):139-152.
[13]Huang, H., & Chen, C. W. (2019). Creating Different Learning Experiences: Assessment of Usability Factors in an Interactive Three-Dimensional Holographic Projection System for Experiential Learning[J]. Universal Acces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18(3):443-453.
[14]Huang, H. L., Hwang, G. J., & Chang, C. Y. (2019). Learning to Be a Writer: A Spherical Video-Based Virtual Reality Approach to Supporting Descriptive Article Writing in High School Chinese Course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51(4):1386-1405.
[15]Kannan, V., Kuromiya, H., & Gouripeddi, S. P. et al. (2020). Flip & Pair - A Strategy to Augment a Blended Course with Active-Learning Components: Effects on Engagement and Learning[J]. 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s, 7(1):1-23.
[16]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24-26.
[17]Kucer, S. B. (1987). The Cognitive Base of Reading and Writing[M]. Washington: The ERIC Clearinghouse on Reading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27-51.
[18]Kwon, C. (2019). Verification of the Pos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Using HMD-Based Immersive VR Technologies[J]. Virtual Reality, 23(1):101-118.
[19]Li, X. X., & Chu, S. K. W. (2018). Using Design-Based Research Methodology to Develop a Pedagogy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Chinese Writing with Wiki Among Chinese Uppe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J]. Computers & Education, 126:359-375.
[20]Martin, S. D., & Dismuke, S. (2015). Teacher Candidates Perceptions of Their Learning and Engagement in a Writing Methods Course[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46:104-114.
[21]McGraw, K. O., & Wong, S. P. (1996). Forming Inferences About Some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J]. Psychological Methods, 1(1):30-46.
[22]Ning, H. K., Lee, D., & Lee, W. O. (201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Value Orientations and Engagement in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J]. Teachers and Teaching, 22(2):235-254.
[23]Patera, M., Draper, S., & Naef, M. (2008). Exploring “Magic Cottage”: A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 for Stimulating Childrens Imaginative Writing[J].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16(3):245-263.
[24]Ray, A. B., Graham, S., & Houston, J. D. et al. (2016). Teachers Use of Writing to Support Students Learning in Middle School: A National Survey in the United States[J]. Reading & Writing, 29(5):1039-1068.
[25]Sun, F. R., Pan, L. F., & Wan, R. G. et al. (2018). Detecting the Effect of Student Engagement in an SVVR School-Based Course on Higher Level Competence Development in Elementary Schools by SEM[J].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DOI:10.1080/10494820.2018.1558258.
[26]Ulmanen, S., Soini, T., & Pietarinen, J. et al. (2016). Students Experienc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al Engage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9:86-96.
[27]Vass, E. (2007). Exploring Processes of Collaborative Creativity-The Role of Emotions in Childrens Joint Creative Writing[J].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2(2):107-117.
[28]Walshe, N., & Driver, P. (2019). Developing Reflective Trainee Teacher Practice with 360-Degree Video[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78:97-105.
[29]Wang, L., & Sui J. (2020).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Emotional Engagement and Achieve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Online Learning Based on an Elective Course[M]// Pan, Z., Cheok, A., & Müller, W. et al. (Eds.). Transactions on Edutainment XVI.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13-24.
[30]Williams, F. E. (1993). Creativity Assessment Packet: CAP[M]. Texas: Pro-Ed (Firm).
[31]Wu, J., Guo, R., & Wang, Z. et al. (2019). Integrating Spherical Video-Based Virtual Reality into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Scientific Inquiry Instruction: Effects on Their Problem-Solving Performance[J].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DOI:10.1080/10494820.2019.1587469.
[32]Yeung, P., Ho, C. S., & Chan, D. W. et al. (2013). Model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gnitive-Linguistic Skills and Writing in Chinese Among Elementary Grades Students[J]. Reading and Writing, 26(7):1195-1221.
收稿日期 2020-12-25責任編輯 譚明杰
Abstract:Due to the lack of experience of real situations, it is difficult to arouse students inner motivation and interest in writing. How to increase students experience of real situations and emotional engagement has become the key to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their writing performance. Therefore, a Spherical Video-based Virtual Reality (SVVR) approach was adopted to support students writing learning, and several experience learning guiding strategies were integrated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writing learning activities, including concrete experience, reflective observation, abstract concept, evaluation and correction. The results of empirical analysis can be concluded as follows. Firstly, in addition to thinking innovation, SVVR-based experiential writing learning approach can promote the theme fitness, structural integrity and language expression of students writing, as well as their emotional engagement. Secondly, with the support of SVVR, students with high emotional engagement have better writing performance, especially in the structural integrity,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of writing. Thirdl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writing learning approach, there is a stronger correlation between students reading habits and their writing performance with SVVR-based experiential writing learning approach. It can be seen that experiential learning with the support of SVVR help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writing learning by promoting the emotional engagement of students and the transfer of reading accumulation to writing 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intelligent interaction and multi-sensory experience based on SVVR as well as its integration into teaching process.
Keywords: Writing Learning; SVVR; Experiential Learning; Emotional Engagement; Reading Ha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