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琴
詹天佑出生在廣州一個破落的茶商家庭,生活的艱辛讓他過早自立。而譚菊珍出生在一個來往于澳門和廣州的富商家庭,從小衣食無憂。如果不是因為他們的父親是同鄉(xiāng)加好友的關(guān)系,也許他和她一輩子也不會相遇。
一天,兩位老友話家常,談到科舉前途堪憂,譚父想起清政府正在準備招考一批幼童到美國留學(xué),這是一條可以走的“洋仕途”,機不可失,勸老朋友萬不可錯過對孩子的栽培機會??墒钦哺笓?dān)心孩子太小,出去求學(xué)多有不便。還是譚父見多識廣,當(dāng)即許諾:“你若同意天佑出國,我可以資助經(jīng)費。只要他學(xué)成歸國你我就結(jié)成兒女親家,還怕我不為他考慮周全嗎?”有了老友的承諾,第二天,詹父就帶著兒子詹天佑到設(shè)在香港的招生機構(gòu)報了名。
詹天佑知道自己出國全賴譚伯伯支持,他很珍惜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暗下決心,等學(xué)成歸來,不但要干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yè),同時一定不忘譚家栽培之恩。5年后,年僅16歲的詹天佑考取耶魯大學(xué)土木工程系,專攻鐵路工程。1881年,詹天佑學(xué)成歸來,此時的他已經(jīng)從一個稚氣少年蛻變成意氣風(fēng)發(fā)的青年才俊。
此時,譚家女兒譚菊珍還是一個天真羞澀的姑娘,她雖然知道父母幾年前為她定了親,卻從未見過男方。直到有一次詹天佑登門拜訪,她才看到他圓臉,留著胡須,很嚴肅的樣子,這讓她心生歡喜。
在他26歲的那年,她19歲,兩個人在雙方父母的祝福下,順理成章地喜結(jié)連理。譚家父母原本在婚前還有顧慮,怕見多識廣的女婿對自己的女兒不滿意,但是婚后,他們才發(fā)覺自己的顧慮實在是多余的,因為女兒女婿非常恩愛,并且詹天佑一心一意地對妻子。雖然他工作很忙碌,但是無論走到哪里,他都帶著她,夫妻二人從未分開過。
結(jié)婚第二年,詹天佑受聘到天津的鐵路公司任工程師,參與了多條鐵路的修筑工作。詹天佑常年在祖國各地修筑鐵路,夫人也隨著四處奔波。兩人先后育有五子三女,分別出生在廣州、林西、山海關(guān)、錦州、北京5地。44歲那年,詹天佑被派修筑著名的京張鐵路。詹天佑受命于危難之際,立誓要完成這個不被外國人看好的任務(wù)。為了修筑這條鐵路,詹天佑親力親為,鐵路修到哪里,他就把家搬到哪里。和那些“我在外面打天下,你在家里看好咱爸咱媽”不同,詹天佑是帶著老婆孩子一起打天下的男人,他沒有把妻兒老小扔在北京,而是讓他們也跟著他住到工地上。鐵路修到哪兒,一家人就在哪兒度日,享受天倫之樂。
雖然鐵路工地上的生活是辛苦的,但是能和丈夫守在一起,譚菊珍的心里是甜的。她在他的身邊,表現(xiàn)得非常能吃苦耐勞,一點也看不出是嬌小姐出身。詹天佑與她始終攜手同行,夫唱婦隨,讓譚菊珍從未品嘗過相思之苦,他們是天天相見歡。什么是丈夫,丈夫就是“一丈之內(nèi)是夫”,詹天佑終生都在譚菊珍的一丈之內(nèi)視線里。
他們在一起的幸福時光是那么令人羨慕。白天丈夫去工地上做事,妻子就守在家里操持家務(wù)帶孩子。等到晚上收工回來,詹天佑回到自己的工地帳篷里,譚菊珍早已給他砌好一壺香茶,讓他邊喝邊享受這寧靜的時光。詹天佑生前曾留下一張在工地上拍的照片,在一個簡陋的竹棚下,詹天佑躺在吊床里看書,妻子在一旁做針線活,女兒則在一張木桌子旁寫字,周圍環(huán)境非常臟亂。這樣的場景在別人看來是辛酸的,但是對他們一家人來說,卻是賽神仙般的快樂。鐵路上的工友們看到詹天佑這樣愛護妻子,從他們身上明白了婚姻的真諦,也紛紛效仿,自覺和妻子和睦相處。所以,當(dāng)時詹天佑的鐵路隊工人,很少有人敢明目張膽家暴妻子的,也很少有人敢把夫妻拌嘴的事情說給詹天佑聽,因為他們都明白,詹天佑會生氣的。詹天佑曾經(jīng)告誡過工人們一句話:家庭不睦,夫必有過。在那個男權(quán)大于天的社會,尊重女性是非常難得的進步。詹天佑認為是男人就應(yīng)該敬愛妻子,不敬愛妻子的人,也必定不會信于友,忠于事。
隨著孩子一個又一個地降臨,頻繁的生育,加上隨夫君走南闖北漂泊輾轉(zhuǎn),生活條件艱苦,中年的譚菊珍終于病倒了,患上了肺病。對此,詹天佑很自責(zé),開始更細心地照顧妻子,親手為她熬藥煎藥。妻子吃飯慢,飯菜每次沒吃完就涼了,于是他就想法子制作了一套器皿,用來保溫,好讓妻子吃到熱乎的飯菜。詹天佑雖然是工科出身,卻是一個地道的暖男,不僅對妻子深情專一,對岳父母也極盡孝敬。他和妻子真正做到了相愛相惜,一生情深不渝。他們一共生了8個孩子,除了有一個難產(chǎn)夭折外,其他的幾個孩子都很有出息。
他們注定是天造地設(shè)的一對。詹天佑和譚菊珍生活在一起的歲月里,閑暇時,他們喜歡一起欣賞菊花。詹天佑酷愛菊花,簡直到了癡迷的地步,只要是好品種,不管是什么價,他都要買來和夫人一起種植、分享、欣賞?;蛟S他癡愛菊花,僅僅是因為夫人的名字里有個“菊”字的原因吧。
1949年4月24日,詹天佑因為心臟病和疲勞過度在漢口逝世,享年59歲。他去世后,家人遵照他的遺囑,移靈北京安葬。他走時,夫人譚菊珍正臥病在床,住在漢口俄租界的家里。巧的是,她也于59歲那年去世。兩個人最終合葬于北京西郊,生同衾、死同穴。
詹天佑夫妻相伴27年,彼此真心相待。令人禁不住感嘆:得多幸運才能遇到這樣的好男人!得多幸運才能遇到這樣的好女人!
(責(zé)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