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推進教育治理現代化與建設數字中國新時代背景下,大數據、云計算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賦能高校政務信息化的數字治理研究,對高校政務信息化有重要意義。通過對國內外數字治理研究文獻的剖析,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研究方法,從數字治理理論本源開端為出發(fā)點,歸納出高校政務信息化邁向數字治理發(fā)展的演進脈絡、熱點與趨勢。最終提出數字治理對重塑、完善和提升高校政務信息化建設和管理水平的對策。
關鍵詞:高校政務;信息技術;數字治理;治理理論
中圖分類號:TP391?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4706(2021)23-0131-04
Research 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Knowledge Graph of Digital Governance of University’s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zation
XU Xiaoguang
(Information Office, Shanghai Lixin University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 Shanghai? 201209,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al governance and constructing a new era of Digital China, the research on digital governance of university’s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zation enabled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university’s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z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digital governance at home and abroad,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nd starting from the origin of digital governance theor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volution context, hot spots and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s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zation towards digital governance.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digital governance to reshape, perfect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level of university’s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zation.
Keywords: university’s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gital governance; governance theory
0? 引? 言
本研究聚焦高校政務信息化的數字治理變革和發(fā)展主線,在信息技術和數字治理融合創(chuàng)新視角下,詳實提煉國內外文獻研究所闡述理論概念、研究成果的內涵,系統(tǒng)深入挖掘文獻研究觀點的定量關系以及定性觀點。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利用文獻分析法,并采用美國陳超美教授開發(fā)的CiteSpace.5.7.R2引文空間軟件,對文獻計量可視化知識圖譜分析。
2? 國內外研究文獻綜述
2.1? 國外研究現狀綜述
2.1.1? 西方政府機構政策綜述
美國克林頓總統(tǒng)提出建設信息高速公路,美國是國外電子政務發(fā)展較早,1993年頒布的《政府績效與結果法案》(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d Results Act of 1993 (GPRA)),改進聯邦政府項目績效和服務質量。2002年12月,美國聯邦政府公布《電子政務法》(E-Government Act of 2002),進而促進聯邦政府機構以電子信息技術為載體提供政務服務[1]。20世紀末期以來,美國聯邦政府各部門均陸續(xù)開始采用電子政務,教育部同樣如此。現在電子政務已經涉及高等教育治理的各個領域,現以大學生資助、大學教師科學基金申報與管理等事務為例進行說明[2]。美國克林頓政府通過一系列政府改革行動工程,實施企業(yè)管理績效的工具和方法,來優(yōu)化政府機構的行政效率。
2.1.2? 西方高等教育協(xié)會電子政務綜述
高等教育的互聯網+政務,作為電子政務的延伸和擴展。2020年1月美國高等教育信息化協(xié)會(EDUCAUSE)發(fā)布了2020年度十大信息技術議題:信息安全戰(zhàn)略、隱私、可持續(xù)的基金資助、數字集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高等教育、學生在校和學業(yè)完成、改進注冊、高等教育可負擔性、行政管理流程簡化、綜合性首席信息官。數字集成、行政管理流程簡化是關注度高的熱點研究方向,政務管理數字化管理精細化是美國高校行政管理熱議的主題。
2.1.3? 西方電子政務理論綜述
世界銀行認為電子政務是“政府機構使用能夠改變與公民、企業(yè)和政府其他部門關系的信息技術(如廣域網、互聯網和移動計算)。這些技術可以服務于各種不同的目的:更好地向公民提供政府服務,改善與工商界的互動,通過獲取信息賦予公民權力,或更有效的政府管理。由此帶來的好處可以是減少腐敗、提高透明度、更大的便利性、收入增長和/或成本降低”[3]。英國學者安德魯·查德維克在其著作《網絡時代政府與公民的互動:英美及歐盟的電子政務》中把電子政務視為一種技術工具, 定義為互動于政府與公民間的實現政府職能的工具[4]。
2.1.4? 西方數字治理理論綜述
鄧力維闡述了,新公共管理(NPM)的衰沒,在信息技術為中心的數字時代治理的到來,數字時代治理關注主題在重新融合、需求整體性和數字化[5]。信息技術、數據倉庫等技術要素在鄧力維的數字時代治理所著重強調,體現出現代信息技術在構建公共服務體系治理能力的價值。
2.2? 國內研究現狀綜述
2.2.1? 國內政策綜述
為應對世界信息基礎設施競爭,1993年,我國開始規(guī)劃國家信息通信設施建設,“三金工程”的啟動與“國家經濟信息化聯席會議”的確立表明我國早期政府信息化的起步。2002年,《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于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指導意見》的發(fā)布正式明確電子政務建設作為國家層面信息化工作重點[6]。2015年,《 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發(fā)布,文件中闡述加快互聯網與政府公共服務體系的深度融合,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和公共政策制定的響應速度,提升政府科學決策能力和社會治理水平,提升各級政府的社會治理能力[7]。2016年,《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指出,提高政府服務效率和透明度,優(yōu)化服務流程,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優(yōu)化再造政務服務[8]。
2.2.2? 國內互聯網+高校政務綜述
隨著國務院“互聯網+”相關政策的頒布,國內高校的“互聯網+高校政務”研究與建設,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數字技術推動國內高校政務信息化流程變革。網上辦事與一門式服務大廳相結合的國內高校實踐體現“互聯網+政務服務”線上與線下實體服務中心共同服務,簡化服務手續(xù)。新時代信息技術提供國內高校政務信息化改革的“一站式網上辦事大廳”創(chuàng)新治理模式,優(yōu)化國內高校政務信息化流程審批效率,提升國內高校公共行政辦理效能。
2.2.3? 國內高校政務數字治理綜述
高等教育數字治理旨在運用數字技術所能提供的數據采集、實時傳遞、身份認證、虛擬課堂等分析運算能力,實現對高等教育治理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科學決策、精準管理、互動共享等方面的改革,進而影響高等教育組織結構、日常政務等內容,實現流程優(yōu)化、公開透明、高效便捷的目的[9]。研究觀點認為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提供的技術方式來驅動高校政務信息化治理變革,這也是數字治理探索高校政務信息化路徑因素,數字化驅動的模式支持,來推動高校政務信息化數字治理發(fā)展。
3? 文獻綜述研究述評
通過對國內外文獻研究觀點整體性歸納分析,基于文獻分析筆者構思繪制的高校政務信息化概念演進三維交互關系,如圖1所示。高校政務信息化的審批方式和信息載體都受到時代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支撐發(fā)展。信息技術引領數字化轉型迭代演進驅動不同時代創(chuàng)新技術驅動高校政務信息化數字轉型融合發(fā)展。
4? 高校政務信息化數字治理政策文本詞頻分析
以中央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gov.cn/)和教育部網站(http://www.moe.gov.cn)獲取的政策文件為本文研究對象。如表1所示。
選取以上6份教育治理政策文本中與教育治理、教育管理有關章節(jié)內容文字,利用微詞云詞頻可視化圖形分析軟件以最小長度為2個字符,進行詞頻的統(tǒng)計分析,生成下面政策文本中高頻次詞語可視圖形,如圖2所示。
圖2從政策內容詞頻分析可視化圖形,可以直觀顯示出詞語的大小代表詞語出現在政策文件內被提及的頻次多少。高校政務信息化在教育治理現代化、行政管理精細化、公共服務體系優(yōu)化等方面。
5? 高校政務數字治理研究趨勢論文量統(tǒng)計分析
以知網核心文獻為檢索數據源,無時間范圍限制,分三組關鍵詞檢索:關鍵詞=“電子政務”并 全文=“高?!?。關鍵詞=“互聯網”并 全文=“高校”。關鍵詞=“數字治理”并? 全文=“高?!?。筆者繪制論文量統(tǒng)計表,如表2所示。
從表1論文發(fā)文量可展示出,近年“電子政務”+高校為關鍵詞文獻數量相對較少,每年的發(fā)文總數量趨勢比較平穩(wěn)?!盎ヂ摼W+”+高校為關鍵詞文獻數量相對較多,每年的發(fā)文總數量趨勢波動不大。“數字治理”+高校為關鍵詞文獻數量相對不多,但是每年的發(fā)文總數量是向上趨勢,數字治理作為高校政務信息化的研究方向。
6? 國內外高校政務數字治理熱點趨勢知識圖譜分析
從中國知網導出refworks格式文獻,期刊來源類別為北大核心和CSSCI,從SCI/SSCI引文數據庫導出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WOS的文本格式文獻,經過CiteSpace軟件數據轉換后,時間切片(Time Slicing)范圍設為2010—2020年,節(jié)點類型(Node Type)設為關鍵字(Keyword)。
6.1? 國內高校政務數字治理熱點趨勢知識圖譜
6.1.1? 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可視化分析
運行CiteSpace軟件關鍵詞共現算法,計算生成國內高校數字治理的關鍵詞共現網絡知識圖譜,如圖3所示。
圖3關鍵詞排名靠前的高頻詞反映2016年到2020年國內高校政務信息化數字治理研究熱點方向為,數字治理、電子政務、大數據和公共服務等領域。
6.1.2? 關鍵詞聚類知識圖譜可視化分析
運行CiteSpace軟件關鍵詞聚類算法,計算生成國內高校政務信息化數字治理的關鍵詞聚類網絡知識圖譜,如圖4所示。
圖4關鍵詞聚類顯現高校政務信息化數字治理研究熱點未來趨勢聚合。第二個熱點聚類#2(數字治理),第四熱點聚類#4(大數據時代)和第九熱點聚類#9(電子政務服務)的組合交集,是作為國內高校政務信息化數字治理研究其未來實踐與探索趨勢。
6.2? 國外高校政務信息化數字治理熱點趨勢知識圖譜
運行CiteSpace軟件關鍵詞共現算法,計算生成國外高校政務信息化數字治理的關鍵詞共現網絡知識圖譜,如圖5所示。
圖5國外排名靠前的高頻關鍵詞是governance、management、technology、information、innovation、big data、digital governance。顯示出這些關鍵詞領域是外國高校政務信息化數字治理研究的熱點。
7? 結? 論
其一,重塑高校政務信息化全局數字化轉型發(fā)展。數字治理帶給高校政務和公共服務信息化模式創(chuàng)新和變革新理念,公共政務流程趨向數字化轉型。新信息技術如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出現,并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引領高校政務信息化數字治理模式。
其二,完善數字治理在高校政務信息化建設和管理過程應用結合。強化高校公共服務辦理的全流程要素數字化,從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要求構建高校政務信息化數字治理,使高校政務和公共服務信息化需求場景與數字化技術有機融合,數字治理使高校政務信息化參與機制的多元化和均等化。
其三,提升數字化技術內嵌高校政務信息化能力。在信息技術嵌入高校政務信息化推動高校政務治理數字化變革,制度要素、組織要素和技術要素三重因素互相疊加影響高校政務信息化服務效率,高校政務信息化建設和管理的制度依據要規(guī)范完備,高校政務信息化建設和管理的組織結構的架構模式要切合技術嵌入的邏輯。
參考文獻:
[1] 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 Implementation Guidance for the E-Government Act of 2002 [R].Washington:White House,2003.
[2] 付淑瓊.數據治教:美國聯邦政府的高等教育現代化策略 [J].比較教育研究,2019,41(11):20-26.
[3] The World Bank. e-Government [EB/OL].(2015-05-19).https://www.worldbank.org/en/topic/digitaldevelopment/brief/e-government.
[4] 黨鋒.國內外電子政務研究比較分析 [J].情報科學,2009,27(7):1009-1015.
[5] DUNLEAVY P. New Public Management Is Dead-Long Live Digital-Era Governance [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06,16(3):467-494.
[6] 工信部網站.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于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指導意見 [R/OL].(2002-08-06).http://www.cac.gov.cn/2002-08/06/c_1112139134.htm?from=singlemessage.
[7] 國務院.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 [R/OL].(2015-07-0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8] 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 [R/OL].(2016-09-2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9/29/content_5113369.htm.
[9] 馮新新.我國高等教育數字治理的內在邏輯、核心要義與實施路徑研究 [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1,39(1):1-7.
作者簡介:許曉光(1978-),男,蒙古族,黑龍江大慶人,研究實習員,本科,研究方向:計算機技術、信息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