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500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qū)錦溪書院 周 上
走在車水馬龍的馬路上,我又一次想起老家門前的那條老街。
老街十分古樸,白墻青瓦。窄窄的小巷,在歲月的洗禮下墻皮脫落的白墻,從白墻上垂下來的生機(jī)勃勃的爬山虎。街旁的住戶,院中多種有幾棵樹。夏天,從墻內(nèi)探出的枝條撐起一條綠蔭長廊;秋天,秋風(fēng)吹,落葉飛,街道上鋪了一層金色的地毯。
清晨,總是當(dāng)街的雜貨鋪子先開門。鋪子的主人是位50 多歲的大叔,他一開門,就打開那老掉牙的收音機(jī),聽晨間新聞。他的鋪子里東西雜,大型家電、柴米油鹽、蔬菜瓜果等,堆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店鋪四壁全黑,隱約瞅到四個白色的字——“成信買賣”。老街的盡頭有個小學(xué),剛上學(xué)的小學(xué)生三三兩兩,總指著墻上的字說:“錯了,‘成’字寫錯了?!贝笫蹇偸切πΓ灰詾橐?。
一會兒,各個店鋪陸續(xù)開張,大多數(shù)是擺小攤兒的。70 多歲的老奶奶擺出自家種的白蘿卜,60 多歲的老爺爺擺攤兒賣魚……買的和賣的人大都是老熟人,大伙也不多討價還價,和和氣氣的。
到了中午,陽光熾熱。攤位上的東西也都賣得差不多了,大家便各自收攤兒回家。這時,雜貨鋪的大叔會拿出他祖?zhèn)鞯牟柰耄诘觊T口的陰涼處,面帶微笑,悠然地用開水洗茶碗,泡茶葉,那茶香飄了很遠(yuǎn)很遠(yuǎn)。有許多老人聞香而來,坐在大叔為他們準(zhǔn)備的椅子上,品品茶,聊聊天,悠然自得。有時,大叔的雜貨鋪前會聚集幾個大媽,她們一邊喝茶,一邊擺擺龍門陣,聊著“豬肉又漲了多少”,“老王家的小女兒嫁給大官了”,等等。大叔耐心地聽,時不時微笑著點點頭。
傍晚,老街又是另外一番景象。許多老人當(dāng)街練起了太極,跳廣場舞的大媽也來了。梧桐樹下,有人拿出了象棋開始廝殺,圍了一圈看客。對陣的氛圍真叫緊張!一人眉頭緊鎖,撓著自己日漸稀少的頭發(fā);對面的人搓著手,額頭滲出一層細(xì)密的汗珠;圍觀的人也都靜默不語,“觀棋不語真君子”。直到一方落子大喊“將”,大家才吁出一口氣,紛紛叫好,然后細(xì)細(xì)品評起來,“這招妙”“那招臭”……
搬入樓房以后,已經(jīng)很久沒回老街了,我總是在想:老街的白墻還和以前一樣白嗎?開雜貨鋪子的大叔搬家了沒有?傍晚的時候老街還是那么熱鬧嗎?
(指導(dǎo)老師 任曉潔)
簡 評
像寫影視劇本一樣寫作。一般來說,根據(jù)你的文字,導(dǎo)演能拍出一個片子,那文章定然不會差。該文就叫人有想拍片子的沖動。
寫環(huán)境,白墻青瓦,綠草黃葉,幾棵老樹,幾面舊墻,夏秋流轉(zhuǎn),色調(diào)不同。寫一家一家的店,鏡頭掃過去,賣白蘿卜的、賣魚的;也要寫“這一家”店,大叔、收音機(jī)、墻上寫錯了的字等。寫賣東西的攤主聽晨間新聞,也寫小學(xué)生對墻上錯字的指正(這邊煞有介事地指出,那邊不以為意地微笑),真如一出小短劇。
時間流轉(zhuǎn),清晨、中午、傍晚;事件變化,擺攤兒、泡茶、下棋。老街的一日,就這樣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其間的凡俗、平和、熱情,讓人恍若身臨其境。
以后寫作,我們不妨問問自己:我的作品能拍出來嗎?努力朝這個方向努力。作為練習(xí),可觀看一些經(jīng)典紀(jì)錄片,試著將某些鏡頭用文字表述出來。
(郭培旺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