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輝 李慧 余國華 董素娟 朱衛(wèi)芳
1天門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湖北天門431700);2武漢科技大學職業(yè)危害識別與控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武漢430065)
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種由脂質(zhì)代謝紊亂和免疫反應失衡引起的動脈管壁的慢性炎癥性疾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致死或致殘的疾病之一。AS 病理機制復雜,其中炎癥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1-2]。大量的免疫細胞、免疫介質(zhì)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過程。促炎細胞因子如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參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3-4]。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IL)-38 是IL-1 家族成員,與IL-1拮抗劑(IL-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和IL-36Ra的氨基酸同源,能夠與IL-36 受體特異性結(jié)合,誘導下游信號通道,達到抗炎作用[5-6]。YANG 等[7]研究表明,IL-38 能夠有效抑制ox-LDL 誘導的內(nèi)皮細胞炎癥。高脂血癥患者給予阿托伐他汀后導致了IL-38 水平升高,這表明IL-38 可能對高脂血癥的治療有一定保護作用。此外,在冠心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的板塊中發(fā)現(xiàn)IL-38 mRNA 表達。這些研究提示,IL-38 在心血管疾病中起著重要作用。目前,抗炎治療已經(jīng)成為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一種新途徑[8]。ApoE-/-小鼠的病理改變類似于人類Ⅱ型高脂血癥,利用ApoE-/-小鼠建立AS 模型,能觀察到粥樣斑塊發(fā)展的不同階段,且與人類AS 病變特征十分相似。本研究旨在探討外源重組IL-38 對小鼠AS 的影響及機制,為新型抗炎治療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材料和儀器具有C57BL/6遺傳背景的ApoE-/-小鼠購買于北京華阜康,血漿膽固醇、三酰甘油檢測試劑盒(南京建成),斑塊染色(0.3%油紅O 染色液),組化α-SAM、CD68、CD4、MMP-2 和MMP-9抗體(武漢塞維爾生物),流式抗體CD4-FITC、IFNγ-PE、IL-17a-PE、CD25-APC、Foxp3-PE、CD11-b-TITC、F4/80-APC、CD206-PE(eBioscience)、ELISA試劑盒IFN-γ、IL-17、IL-10 和TGF-β(銳博生物)小鼠IL-38 重組蛋白(Adipogen AG)。多功能酶標儀為Bio-tek 品牌,流式細胞分析儀屬于BD LSRFortessa。
1.2 動物分組20 只雄性ApoE-/-小鼠,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對照組和rIL-38 組(n= 10)。每組小鼠給予西方飲食飼料(膽固醇0.15%)。對照組予以腹腔注射PBS,rIL-38 組予以腹腔注射外源重組IL-38(2.5 mg/kg),并于第9、12、15、18 周的第1 天開始干預,連續(xù)5 d為1周期,共干預4周期。
1.3 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檢測末次給藥后,小鼠禁食12 h。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按小鼠體質(zhì)量10 mL/kg)麻醉小鼠,經(jīng)內(nèi)眥靜脈取血并收集于1.5 mL EP 管中,4 ℃離心15 min(3 500 r/min),分離血清,儲存于-80 ℃冰箱。檢測時按總膽固醇(TC)、甘油三脂(TG)檢測試劑盒的標準操作說明書,檢測血清中TC、TG 水平。
1.4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檢測將主動脈固定于4%多聚甲醛組織固定液中,經(jīng)過脫水、包埋、制片、油紅O 染色,用顯微鏡觀察主動脈的斑塊脂質(zhì)堆積情況。利用主動脈根部連續(xù)冰凍切片法(約7 μm),計算三個主動脈瓣環(huán)位置染色區(qū)域面積之和,從主動脈竇出現(xiàn)到主動脈竇消失的切片過程中,每隔50 μm 選取1 張切片做分析,總共計算五個切面,并用病理圖像分析軟件測量總形態(tài)病變面積(以μm2/切片為單位)。
1.5 斑塊穩(wěn)定性檢測切片取材于油紅染色的切面以下約7 μm 的連續(xù)組織切面,做α-SAM、CD68、CD4+T 細胞、MMP-2 和MMP-9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和膠原纖維成份的Masson 染色。采用Image pro-Plus 6.0 分析計算陽性百分率。斑塊穩(wěn)定性=(α-SAM面積+膠原面積)/(巨噬細胞面積+油紅面積)。
1.6 流式細胞儀檢測Th1、Th2、Th17、Treg 和巨噬細胞比例取各組小鼠脾臟組織制作淋巴細胞懸液,依據(jù)流式細胞術操作說明書方法,分別檢測CD4+IFNγ+細胞(Th1)、CD4+IL-4+細胞(Th2)、CD4+IL-17+細胞(Th17)和CD4+CD25+Foxp3+細胞(Treg)占CD4+T 細胞數(shù)比例和CD11b+F4/80+CD206+(M2)占CD11b+F4/80+(巨噬細胞)比例。
1.7 酶聯(lián)免疫法檢測小鼠血漿各細胞因子的水平麻醉小鼠后,經(jīng)內(nèi)眥靜脈取血,用無菌管盛裝,常溫以1 500 rpm 離心10 min 后取血漿,保存于-80 ℃冰箱中。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ELISA)測定IFN-γ、IL-17、IL-10 和TGF-β濃度。
1.8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 22.0 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rIL-38對小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影響對兩組小鼠進行油紅O 染色計算斑塊面積,與對照組相比,rIL-38 組使主動脈斑塊面積減少達33.5%,差異 有統(tǒng)計學意義[(161.0 ± 35.53)vs.(242.1 ±43.28),P<0.01)],見圖1。結(jié)果表明,外源rIL-38能顯著減少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
圖1 rIL-38 對ApoE-/-小鼠主動脈粥樣硬化面積的影響Fig.1 Effects of rIL-38 on atherosclerotic lesion in ApoE-/-mice
2.2 rIL-38 對小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wěn)定性的影響rIL-38 組斑塊內(nèi)膠原以及α-SAM 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膠原纖維:(47.15 ± 7.06)%vs.(30.14 ±6.47)%,α-SAM:(22.53±5.01)%vs.(13.26±4.63)%,均P<0.05],CD68 和CD4+T 細胞含量明顯少于對照組,提示泡沫化被抑制[CD68:(20.31 ± 5.59)%vs.(30.76±6.97)%,CD4+T細胞:(67.21±20.36)/mm-2vs.(109.10±22.45)/mm-2,均P<0.05]。與對照組相比,rIL-38 組主動脈竇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MMP)-2、MMP-9 含量也明顯減少[MMP-2:(9.46 ± 3.52)%vs.(23.13 ± 3.57)%,MMP-9:(15.36 ± 4.64)%vs.(28.77±8.16)%,均P<0.05)],見圖2。
圖2 rIL-38 對ApoE-/-小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wěn)定性的影響Fig.2 Effects of rIL-38 on Stability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in ApoE-/-mice
2.3 rIL-38 對小鼠體質(zhì)量、血脂的影響兩組小鼠體質(zhì)量、TC 和TG 水平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小鼠體質(zhì)量、TC 及TG 的水平Tab.1 The levels of Weight,serum TC and TG in ApoE-/-mice ±s
表1 兩組小鼠體質(zhì)量、TC 及TG 的水平Tab.1 The levels of Weight,serum TC and TG in ApoE-/-mice ±s
注:與對照組比較,#P >0.05
?
2.4 rIL-38 對脾臟免疫細胞的影響與對照組相比,rIL-38 組Th1、Th17 數(shù)量明顯減少,Treg 數(shù)量明顯升高[Th1:(15.64±1.31)%vs.(21.41±2.17)%,Th17:(0.73% ± 0.22)%vs.(2.26 ± 0.68)%,Treg:(11.54±1.31)%vs.(7.46±0.57)%,均P<0.05)],但Th2在兩組中無統(tǒng)計學差異[Th2:(1.64 ±0.25)%vs.(1.59±0.27)%,P>0.05)],見圖3。rIL-38 組M2 巨噬細胞比例明顯升高[M2:57.37% ±2.92%vs.%36.92%±4.21,P<0.05],見圖4。
2.5 rIL-38 對炎癥因子的影響與對照組相比,rIL-38 組血漿IFN-γ、IL-17 水平明顯減低,IL-10、TGF-β水平升高[IFN-γ:(227.7 ± 56.9)pg/mLvs.(425.5 ± 102.3)pg/mL,IL-17:(85.8 ± 47.1)pg/mLvs.(175.3±69.1)pg/mL,IL-10:(174.9±26.9)pg/mLvs.(72.5±36.8)pg/mL,TGF-β:(548.2±76.3)pg/mLvs.(309.3±82.4)pg/mL,均P<0.05],見圖5。
IL-38 是新發(fā)現(xiàn)的IL-1 家族成員。IL-1 家族成員通過連接到炎癥細胞表面的IL-1 受體,誘導下游AP1 和NF-kB 等信號,進而誘導環(huán)氧合酶(iCOX)、一氧化氮(iNOS)合成和其他炎癥介質(zhì)的表達。IL-38 與IL-36Ra 同源度較高,也可發(fā)揮與IL-36Ra 類似的受體拮抗活性,抑制IL-36(α、β或γ)與IL-36R 結(jié)合,從而發(fā)揮抗炎作用[5,9]。IL-38還可以影響巨噬細胞以及Th17 細胞的相關炎癥因子(IL-17,IL-22,TNF-α等)的產(chǎn)生和分泌,從而在多種自身免疫性疾?。?0-11]和心血管疾?。?2-13]中發(fā)揮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討rIL-38 對小鼠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闡明其對斑塊面積、斑塊穩(wěn)定性、脾臟免疫細胞和血漿炎癥因子水平的作用。
圖3 rIL-38 對ApoE-/-小鼠脾臟T 細胞的影響Fig.3 Effects of rIL-38 on T cells in spleen of ApoE-/-mice
圖4 rIL-38 對ApoE-/-小鼠脾臟M2 巨噬細胞的影響Fig.4 Effects of rIL-38 on M2 macrophages in spleen of ApoE-/-mice
圖5 rIL-38 對ApoE-/-小鼠炎癥因子的影響Fig.5 Effects of rIL-38 on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spleen of ApoE-/-mice
YANG 等[7]研究表明,高脂血癥患者的IL-38 mRNA 和血清蛋白水平高于健康對照組。體外實驗證實IL-38 能有效抑制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產(chǎn)生IL-6、IL-1β和CRP。在高脂血癥小鼠模型中,IL-38的過表達也能顯著抑制促炎因子的表達,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形成。本研究發(fā)現(xiàn),rIL-38 組ApoE-/-小鼠AS 斑塊面積顯著減少,但血清中TC、TG 水平未明顯下降,這表明rIL-38 對ApoE-/-小鼠AS 具有明顯保護作用,其作用機制并非通過降脂作用而是通過其他潛在的分子機制實現(xiàn)的。
本研究發(fā)現(xiàn)rIL-38 組小鼠粥樣斑塊內(nèi)膠原纖維和平滑肌細胞(α-SAM)含量明顯增加,而巨噬細胞(CD68)和CD4+T 細胞顯著減少,這表明斑塊穩(wěn)定性增加。據(jù)文獻報道[14-15],MMP2/MMP9 在AS 發(fā)病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可通過促進平滑肌遷移,降解細胞膠原及參與鈣質(zhì)沉著等方面,加速AS 進展。這種保護作用可能是通過抑制MMP2/MMP9來實現(xiàn)的。
Th 細胞是AS 斑塊中的主要適應性效應細胞。T 淋巴細胞是最早進入AS 斑塊的細胞之一。Th17/CD4+CD25+Foxp3+Treg 失衡已證實與AS 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16-17]。本研究表明,rIL-38 組小鼠脾臟Th1、Th17 數(shù)量明顯下降,炎癥因子IFN-γ、IL-17 水平顯著降低。一方面,IL-38 可能通過與IL-36 受體特異性結(jié)合,從而抑制IL-17 的表達;另一方面,IL-38 與IL-1Ra 拮抗活性的劑量效應相似,可能通過抑制IL-22 表達,共同抑制炎癥介質(zhì)的產(chǎn)生,延緩AS 進程。MENG 等[14,18]發(fā)現(xiàn)ApoE-/-小鼠的AS 斑塊中,調(diào)節(jié)性T 細胞(Treg)可以通過增加平滑肌細胞和膠原蛋白含量,減少促炎細胞因子的釋放和MMPs 的產(chǎn)生,從而降低斑塊破裂的風險。Treg 細胞通過介導細胞因子釋放來促進M1巨噬細胞向M2巨噬細胞轉(zhuǎn)化,通過其抗炎作用使斑塊穩(wěn)定性增加[19-20]。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IL-38 能顯著提高Treg數(shù)量,這可能與IL-38 能介導巨噬細胞向M2 型轉(zhuǎn)化有關,從而起到延緩AS 的作用。然而,本研究尚未驗證IL-38 在不同細胞系作用,其結(jié)果是否與動物試驗相一致,仍需進一步證實。
綜上所述,rIL-38 能有效抑制ApoE-/-小鼠的AS進程,減少了斑塊處促炎巨噬細胞,促進了斑塊的穩(wěn)定性。這種保護作用可能是通過抑制Th17/CD4+CD25+Foxp3+失衡,減少炎癥因子表達,促進巨噬細胞向M2 型轉(zhuǎn)化來實現(xià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