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杰
(中鐵十九局集團廣州工程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1455)
萬頃沙車輛段位于蕉門水道以西,X298縣道以東,南沙八涌以北,南側為農科所用地,呈東北-西南方向布置。施工場地較為平整,現(xiàn)狀標高3.5~4.7 m,場坪標高8 m,軌面標高8.65 m。本工程采用盤扣式鋼管支架作為模板支撐系統(tǒng),包括運用庫、工程車庫、物資總庫、聯(lián)合檢修庫、咽喉區(qū)及綜合辦公樓及信號樓等。
梁模板使用長2.44 m、寬1.22 m、厚15 mm的厚木膠合板,確保表層光滑無毛刺,使用防水效果好、耐磨損性能好的保護膜,同時注意保溫性能是否良好以及是否容易脫模。此工程中,盤扣式支撐系統(tǒng)由立桿、橫桿和斜拉桿組成,此支撐架質量輕,強度高,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承載力較好。立桿使用直徑6 cm、厚0.32 cm的Q345B鋼管,橫桿使用直徑4.82 cm、厚0.25 cm的Q235鋼管,斜桿使用直徑4.82 cm、厚0.25 cm的Q195鋼管。為防腐需在鋼構件表面鍍一層鋅[1]。
承插型盤扣式支撐架施工流程如圖1。
圖1 承插型盤扣式支撐架施工流程圖
3.2.1 施工準備
為保證模板支撐體系穩(wěn)固可靠,應使支撐體系基礎在同一水平面上。在本工程中,立桿基礎材料為鋼筋混凝土,已足夠牢固,不用擔心鋼管支撐出現(xiàn)沉降,但對基礎應做好防滑工作,確保平整度符合要求,避免因基礎問題出現(xiàn)傾斜,導致鋼支撐搭設出現(xiàn)安全隱患。工作人員應先對腳手架搭設基礎標高進行測設,檢查腳手架基礎是否存在偏差,如有偏差需在立桿下墊設木方,木方的厚度應和偏差相同。為避免立桿出現(xiàn)滑移,需在立桿基礎上鑿除孔洞,孔洞深為1 cm,并將立桿插入孔洞中,確保立桿基礎牢固可靠。
3.2.2 測量放樣
為確保高支模支撐體系的安裝精度,需在樓面彈出梁、板位置控制線,并標記出立桿安裝位置。然后,彈出柱模板支撐軸線、梁位置和水平線,并安裝柱頭模板。
3.2.3 支撐架豎向結構搭設
在對支撐架豎向結構搭設時,應先搭設縱向掃地桿,然后按一定順序安裝支撐桿,包括對立桿、水平桿及掃地桿的安裝等,再安裝縱向水平桿和橫向水平桿,以此類推,讓模板達到標高。在安裝立桿時,需在其底部安裝可調方鋼管,規(guī)格為40 mm × 40 mm,梁頂托的方鋼管規(guī)格為40 mm×80 mm × 3 mm,利用套管連接。相鄰的立桿在連接時,需錯開位置,且錯開高度不宜小于600 mm。如果立桿基礎不同,應通過扣件式鋼管桿件來連接。為使整個體系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所有立桿間距離和模板間距離應為倍數(shù)關系。在此工程中,模板支架高度應設置為9.7 m,立桿間距為1.5 m,具體設置如表1所示。在搭設架體時,若條件有限,立桿步距小于1 m,且水平桿和底模之間距離也較小,則需將立桿和盤扣扣在一起,在安裝時將4根立桿設置為一組。安裝第二道橫桿時,再對第一道橫桿進行緊固。
表1 盤扣支撐架設置
3.2.4 頂托標高復核與調整
按照一定順序將支撐體系安裝后,再安裝樓面板模板和梁模板,在進行這一步驟時,需根據(jù)模板安裝控制線。模板支撐點和立桿頂部的水平桿之間距離應小于650 mm,而絲桿露出長度不應超過200 mm,在可調節(jié)的托座中放入立桿,其長度應超過絲桿的2/3。
3.2.5 支撐架加固
為進一步提升整個支撐體系的穩(wěn)定性,可根據(jù)實際需求設置剪刀撐。從廣州軌道交通十八號線萬頃沙車輛段工程來看,如果沒有及時拉結支撐體系,需在支撐體系外設置剪刀撐,剪刀撐的寬度為4~5 m。在本工程中,整個架體都設置了相應的剪刀撐,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
3.2.6 支撐體系驗收
高支模搭設工作完成后,應檢驗其是否合格,驗收內容主要如下:(1)在可調節(jié)的底托插入立桿,插入深度至少150 mm,并且不會出現(xiàn)虛接。(2)在可調節(jié)的頂托中插入立桿,插入深度至少200 mm,確保不會出現(xiàn)懸空。(3)檢查銷板的緊固程度,檢查各個銷板是否和主桿之間呈平行或垂直狀態(tài)。(4)對桿間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檢查。在支撐架中,各個銷板都需要緊鎖。(5)腳手板一定要連續(xù)設置,主桿之間必須緊密連接,且主桿連接處的間隙不宜超過1 mm[2]。具體要求和數(shù)據(jù)見表2。
表2 盤扣式支撐架搭設垂直度與水平度允許偏差
3.2.7 混凝土澆筑和振搗要求
(1)按先澆梁后澆板的方式澆筑,澆筑時從中心向外擴散。對于超大梁分層澆筑,每層澆筑厚度應控制在400 mm內,在澆筑時需注意從梁中部向兩邊進行。
(2)在振搗時應使用插入式振搗棒,按梅花形狀插入,嚴格按順序振搗,防止遺漏。在移動時控制好間距,不得超過振搗棒作用半徑的1.5倍,在對上一層進行振搗時,要在下一層中插入大約5 cm的混凝土,以此來減少兩層之間的縫隙。振搗時間以混凝土中不會出現(xiàn)氣泡或下沉為宜。
(3)梁側和梁底進行振搗時應使用Φ30或Φ50的振搗棒,且在振搗時不能使用鋼筋。對于鋼筋比較密集的位置,應選擇使用直徑小的振搗棒。在對混凝土進行虛鋪時,其厚度應大于澆鑄板,之后再使用刮尺將混凝土刮平。
(4)澆筑過程中,應注意支撐體系的變形程度。若支撐體系出現(xiàn)變形,應立刻停止?jié)仓賹ζ溥M行修整。
(5)在對混凝土進行澆筑時,混凝土不能堆積在管口,應隨澆、隨搗、隨平整。
3.2.8 施工縫、后澆帶的處理
(1)對施工縫混凝土進行密實處理,并做好養(yǎng)護工作。在澆筑前,需將縫隙中垃圾和殘渣處理干凈,然后用水沖洗,使其保持濕潤,刷一層高一等級水泥漿后再澆筑。
(2)第2次澆筑混凝土時,已澆筑的混凝土抗壓強度應保持在1.2 MPa以上,且不小于留置施工縫后48 h,防止其結構被破壞。
(3)對后澆帶進行封灌時,選擇使用微膨脹混凝土,后澆帶澆筑完成后,需養(yǎng)護4周。
(4)頂板后澆帶使用梳子型模板,待混凝土終凝后將其拆除,也可采用免拆模板網(wǎng)來固定。具體如圖2所示。
圖2 板后澆帶模板示意圖
后澆帶采用獨立支撐形式。后澆帶兩側支撐架拆除時后澆帶獨立支撐系統(tǒng)不得拆除,直至滿足設計要求混凝土澆筑完成方可拆除。澆筑后澆帶混凝土時,后澆帶下模板支架應保存至少3跨4排立桿,以保證支撐架體的穩(wěn)定性。
3.2.9 支架拆除
(1)需經(jīng)公司項目負責人和監(jiān)理同意并簽字后方可拆除。
(2)在拆除前,應檢查支架上是否有雜物,并將其移至安全區(qū),同時放置安全警示牌,由專人看管,在拆除架體時禁止下方開展其他作業(yè)[3]。
(3)應按一定順序拆除支架,即從上至下,按照"先搭設后拆、后搭設先拆"的順序拆除,拆除物應平穩(wěn)放置,不得拋擲。
(4)支撐架桿件和配件逐層拆除,分好類別然后打包,較重桿件或配件由雙人或多人配合完成,禁止單人獨自完成。
(5)在拆除支架時,需保證架體的穩(wěn)定性,最小留置區(qū)段的高寬比控制在3∶1以內。
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撐架通過在廣州市軌道交通十八號線萬頃沙車輛段施工的實際應用,證明了其強度、剛度均符合施工要求,有效防止了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同時,其結構簡易,穩(wěn)固可靠,便于搭拆,保證了施工質量和進度,降低了成本,使項目收益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