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洪飛(大慶石化公司化工一廠裂解車間,黑龍江 大慶 163714)
現階段,我國石油化工行業(yè)迅速發(fā)展,乙烯工業(yè)是石油化工行業(yè)的核心產業(yè),以生產乙烯、丙烯等產品為主,其作為原料廣泛應用于他行業(yè)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乙烯工業(yè)的發(fā)展水平,已成為衡量這個國家石化工業(yè)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目前我國高度重視乙烯工業(yè)的發(fā)展。乙烯的制作過程中,通常利用輕烴、石腦油以及輕柴油等進行有效的分解,按照規(guī)定流程完成乙烯的制作。在實際的分離過程中,其產生的溫度不同,并按照不同程度的碳量在相對應的溫度下分離。在該分離中可利用精餾的方式,達到良好的分離效果,繼而能夠分離不同的產品。一般情況下,通過壓力作用,不同的成分分離的溫度也不相同。例如碳三及其以上組分在正常的大氣壓強下,可直接分離;碳二組分分離的溫度相對較低,通常為-40 ℃;甲烷等組分可在較低溫度下完成分離。在分離過程中,若溫度未能達到理想狀態(tài),則需對低溫泵進行加壓,適當的調整,可有效分離出相應的乙烯。同時,在該物質儲存過程中,需使其環(huán)境處于低溫狀態(tài),因此對低溫泵的工作要求相對較高,對其操作也有著較多的要求,針對其存在的操作問題應當加以注意。
表1 為大慶石化化工一廠裂解車間E1裝置中低溫泵參數。通過對表1的觀察,在泵送環(huán)境下,其溫度低,并且在脫甲烷塔回流泵操作時,其溫度在-98 ℃,若將普通材料放置在該環(huán)境下,會造成材料發(fā)生冷脆的現象,加大了材料加工要求,工作人員需加以重視。
大部分物質在常溫下處于氣態(tài),如:乙烯、丙烯等,在其應用中,應當使其保持液態(tài)的狀態(tài)。并且,泵具有較高的吸入以及出口壓力,在乙烯裝置中,對低溫泵的應用有著較高的工藝要求,為此,泵體應具有密封高壓以及承受高壓的特點。
表1 乙烯裝置中的低溫泵操作參數
在乙烯裝置中,低溫泵操作還具有汽蝕余量低的特點。在泵送介質中,其源自于裝置的貯罐。并且在該貯罐中,壓力呈現飽和狀態(tài),汽蝕余量低,NPSHa通常趨近于零。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操作人員應當采用有效的方式,以提高其余量,從而避免產生汽蝕。
通過對表1的觀察分析,在常溫環(huán)境下,低碳量輕烴類的氣化壓力較高,并且在其正常工作溫度中,其入口處逐漸達到飽和狀態(tài),從而極易氣化。使泵在運行中出現各類問題,容易引發(fā)振動、磨損等現象。同時,在低溫介質經常在過冷的環(huán)境下,對溫度的感知力較強,當溫度變化在25%左右時,則氣化壓力可達到100%~200%。為此,低溫泵在工作過程中,應當確保其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并要求泵體結構應力平衡,避免其發(fā)生變形的情況。乙烯溫度、氣化壓力變化曲線如圖1所示。
圖1 乙烯溫度、氣化壓力變化曲線
一般情況下,乙烯裝置運轉時間相對較長,大約在3年以上,并且處于連續(xù)運轉狀態(tài)下。由于低溫泵需保冷,使其拆裝難度較大,同時也極易產生故障,因此需提高泵組的可靠性,增加其運行周期[1]。
在乙烯裝置的低溫泵操作中,有著較多的注意事項,操作人員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需更加重視。在低溫輔助管路的操作中,應當在其進出口均設置相應的排氣口,有利于操作人員實時檢查其預冷的效果。并且在運行過程中,可有效排除泵體內的氣體,以此開展灌泵操作,將本體中的氣相線與罐的頂部進行充分銜接,避免在低溫泵運行過程中出現振動的現象。同時,還可設置相應的吹掃管口,有效進行清洗以及換氣。
針對乙烯裝置的低溫泵操作相對復雜,時間相對較長,經常為3~4 h,在首次開車時會達到5~6 h。在日常應用過程中,需按照具體的操作步驟完善對低溫泵的有效工作,如:清洗、吹掃、預冷、開車等。
(1)清洗。在低溫泵長時間的工作下,其內部會存有大量的油污以及水分。因此,需定期對其進行清洗,避免其在低溫下成固態(tài),不利于低溫泵的正常使用。在清洗過程中,操作人員需在泵內灌入汽油,有利于快速溶解油污,并利用氮氣將其吹干凈,然后灌入相應的甲醇,充分吸干水分,最后利用經過烘干處理的霧氣將存留的甲醇充分清潔。
(2)吹掃和置換。低溫泵清洗完成后,需利用氮氣對其進行吹掃,并保持在60 min以上。低溫泵傳輸的物質大多數有易燃易爆的特點,當低溫泵中存留較多的空氣,則會引發(fā)大范圍的爆炸。為此,在傳輸前期,需在其內部攝入氮氣,將低溫泵中的空氣進行充分置換,保證其體內的含氧量在標準內,當露點在-65 ℃以下時,則達到規(guī)定的標準。同時,在低溫泵開車之前也可使用氮氣進行置換。以此有效起到預冷的作用[2]。
(3)預冷。溫度的變化對低溫泵產生不良影響,容易造成泵軸彎曲。因此,在其開車過程中,應當進行充分預冷,該操作也是開車過程中重要的內容之一,若能達到預冷的狀態(tài),則也可將其看作60%的開車。但是在該操作中,工作人員應當加以注意,在預冷時,密封輔助系統逐漸達到工作狀態(tài),并且在預冷過程中,可先選用氣相預冷,將介質緩慢地流入低溫泵中。在該過程中,會使介質逐漸氣化,低溫泵中的部件,均處于氣態(tài)介質中,該介質的熱容量相對較小。為此,泵軸等溫度上升也相對緩慢。同時,在該方式預冷下,操作人員應當及時開通相關接口,促使低溫泵內部的介質不斷氣化,并關閉其閥門,避免較多的介質從管線中逐漸排放。在氣相預冷過程中,其冷卻速度大約在1 ℃/min,同時,逐漸增加進液量,并將排空管線關閉。此時,低溫泵中的過流比部件會全部沉浸在介質中,在液體增加時,其速度仍然較慢,并且,在該過程中,操作人員應當不斷打開氣相線閥門,從而使氣體不斷排出,確保閥門能夠常通。另外,在一系列操作完成后,可打開部分閥門,若低溫泵中排空管線外表出現結霜的現象,則表明內部的氣體排空,此時能夠關閉閥門;當低溫泵內含有介質時,應當保持1~2 h,保證低溫泵的部件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中,溫度未發(fā)生較大的波動。以此借助盤車的方式,有效檢驗轉子的情況,確保其自由轉動,若在檢驗過程中,發(fā)現泵軸彎曲并且無法盤車,操作人員應當降低預冷的速度,以此達到良好的檢驗效果[3]。
(4)開車。在一系列的操作完成后,若均達到合格的標準,可進行開車操作。若在檢驗時,無法盤車,操作人員應當將介質放出,提高低溫泵的溫度,使其達到常溫的狀態(tài)。并檢查泵軸質量,對其進行更換。當盤車成功后,需再次進行預冷操作。
操作人員在開車前期,需保證各項系統均達到工作的狀態(tài),并且各項參數達到正常的標準。在開車后,操作人員應當加大關注系統運行情況,確保系統穩(wěn)定。
乙烯裝置中的低溫泵在開車過程中,通常容易發(fā)生故障,因此操作人員在該過程中需注意實際情況。文章對相關操作進行充分闡述,可為操作人員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