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娜
“新一輪課程改革以弘揚人的學習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為宗旨,在學習方式上特別強調和提倡自主學習。而我們絕大多數農村學生由于父母教育的缺失、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加之教育基礎設施比較落后、課外閱讀受限,導致學生更多地是以被動接受知識為主,自主學習意識淡薄,因而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行為習慣,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面對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較差這一現(xiàn)實,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變他主學習為自主學習成為農村課堂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同時,立足農村小學生的實際,采取相應措施,改變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較差的現(xiàn)狀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農村學生從喜歡老師走向喜歡學習
師生關系融治,對各科教學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對教學的順利進行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將生直接的影響特別是那些留守兒,由于他們平時缺少父母的關愛,容易形成消極的抵處情緒。我們教師要于了解農村學生的心理關注農村小學生的南求,教師要多接觸農村小學生,多了解農村小學生,多關心農村小學生,以情感人,注“母”般的愛去關懷他們,真誠相待,農村小學生才會理解教師,信教師,自然也就會向教師傾吐自己的心聲。使農小學生因為喜歡教師而喜歡上你的課,慢慢的從消極的對學習轉化為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學習
二、在課堂中體會學習的樂趣
產生主動探索的欲望課堂的主角永遠是學生,教師只有把課堂的主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使他們在師生平等的氛圍中,在自由探討和實踐中掌握知識,才能真正體會學習的樂趣。作為邊遠山區(qū)執(zhí)教者,教師首先要走近這些農村“娃娃”,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把農村“娃娃”當作學習的主人,用商量的口氣甚至請教的語言與農村學生展開交流。課堂上多說一些“你能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你真了不起,這么難的問題都被你解決了”“好樣的,把你的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吧”“呀,老師都沒想到”等話語來激勵學生,這樣,既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又讓農村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肯定。其次,教師要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編排的意圖。設計教學方法時,關注這些農村學生已有經驗和興趣特點,從農村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和童真世界出發(fā),該降低要求的要降低,一堂課勉強能完成或不能完成的教學任務把它分成兩節(jié)課來完成,絕不能讓他們吃夾生飯,要讓他們學得輕松學,而不能讓他們對學習產生畏懼感。再次,讓農村學生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從而感受學習的樂趣。例如,在教學三年級《認識幾分之一》時,教師可以根據實際,讓他們動手分分,在分的過程中理解平均分的含義,也在分的過程中明白有些數不能用我們前面學過的整數來表示,從而引入一種新的數一分數,使他們知道原來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再如,在教學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讓農村學生在“折一折、畫一畫剪一剪”等實踐活動中感悟對稱圖形的特征和美,并告訴學生,中國的傳統(tǒng)藝術剪紙就蘊含了對稱圖形的特征。從而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生活中到處有數學。
三、在活動中完成知識與方法的探討,激發(fā)農村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農村的孩子由于受生活環(huán)境限制,他們的視野比較窄,有些枯燥知識的傳授與探討教師不能僅依賴課本所提供的信息,這就要我們教師善于結合農村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有效合理的方法,使農村學生輕松愉悅地掌握新知識。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找規(guī)律這部分內容時,我并沒有像平時上課帶著教具、課本等物件,而是空手走進課堂,也許有學生感到奇怪:要上課了,老師怎么沒帶書呢?看到同學們疑惑的表情,我有意為難的說:“同學們,老師今天沒心情上課,因為有一個問題還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是:少先隊老師要我們班從4名班委會成員中選出2名認真負責的同學充實到我校紅領巾監(jiān)督崗隊伍中,可是,我覺得這4名同學平時工作都很認真,不知道該推薦誰?”聽到老師提出的問題,同學們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方案雖然很多,但比較亂,這時我提出疑問:同學們剛才說了很多種方案,但老師聽得糊涂了你們是否明白了呢?怎樣讓所有人都清楚呢?”這時候,農村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再次被調動起來,有的說我們可以把他們的名字排一排,有的說可以用數字或字母來代替他們的名字進行排序,也有的說可以用畫圖的方法來解決,農村學生的方法和策略很多,而且每種方法都能有效地解決問題,但關鍵是農村學生知道了有序排序的規(guī)律。這樣的教學設計不但為他們自主探討提供寬松愉悅的氛圍,激發(fā)他們自主學習的熱情。而且使他們在沒有任何壓力的基礎上掌握的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的。
總之,農村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需要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逐步滲透、循序漸進,不斷探索和嘗試,還需要廣大農村教師共同努力實現(xiàn)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從而在根本上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使他們熱愛學習、快樂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