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航天機電設備研究所 天津 海濱 300458
線切割加工屬于特種加工。所用電極絲直徑一般為0.2毫米,相比傳統(tǒng)工種的車刀、銑刀、鏜刀等,需要的加工留量很少,很容易實現(xiàn)連續(xù)加工。在生產(chǎn)實踐中,科學合理的排料,不僅增加原材料的利用率,節(jié)省材料成本,而且增加機床加工的有效性,從而減少電極絲行走距離,節(jié)省能源成本。
1.1 排料的原則 排料的一般原則是直邊對直邊、斜邊對斜邊、凸起對凹槽、取長補短、彎與彎相順 。根據(jù)零件的外形特征靈活選擇,可以是簡單的運用一種,也可以多種同時運用,構成嵌套,滿足不同形狀復雜的零件的排料要求。
既定面積中,排出所需的零件外形和數(shù)量。在繪圖過程中就需要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排料技巧。最終制定出最合理的、最經(jīng)濟的加工路線,編程并完成加工。
1)原材料給予充分,簡單幾何形狀零件,陣列就能解決排料問題。
(1)小型零件,考慮一個程序中加工完成。
(2)大型零件在切割過程中注意單件編程,或者采取分段切割。因為機床會有各種異常情況如斷絲嚴重影響零件的加工進度。或者在一個程序中根據(jù)自己的加工經(jīng)驗,估計好時間,適時增加M00暫停,排除異常,繼續(xù)進行加工。
2)可以先陣列一部分,剩余的零件進行鏡像、旋轉。充分利用零件圓弧和溝槽的包容,還有角的包容,旋轉所需的角度,鏡像復制粘貼。
3)另一種情況是零件形狀比較個性,陣列會拉長圖形的寬度,跨度比較大,工件之間有大部分不加工的余量,浪費材料。這時候就不能比較規(guī)矩的陣列,需要進行旋轉,互嵌,圖形要求合理利用形狀余量,在有效的面積中最大化加工。原則是盡量減少橫向和縱向尺寸。
圖1 合理的排列方法原則
1.2 排布方法介紹
1)簡單零件的排布
圖2卡子 零件基本特征為長形零件,選擇陣列排料。原材料尺寸為200mm*80mm*6mm。直邊對直邊,圓弧與圓弧相順。圖中零件列距為5毫米。因為工件厚度方向比較薄,如果間距太小的話,由于內(nèi)應力的釋放,會產(chǎn)生變形,從而影響尺寸精度。裝夾方式采用橋式裝夾。
圖3試制彈片 原材料尺寸105mm*60mm*0.3mm。彈片的特征為L型結構,后續(xù)要進行手工折彎加工。為避免出現(xiàn)折彎裂紋,工件要求45度方向切割。采用斜對斜的方式,比較合理。由于原材料為0.3毫米薄板,裝夾時要上下面分別添加護板,保證平面度。裝夾余量不均衡,分別在左上角和右下角采用托架托舉固定。圖中左上角和右下角圓形表示裝夾位置。
圖4夾塊 零件特征為大直角帶斜邊。原材料尺寸101mm*102mm*60mm。根據(jù)工件特性,兩斜線平行容易構成為正方形或長方形。工件形狀要素中有一條斜線,很好的利用了原材料空間。左上角整體留出來托架裝夾位置。兩工件斜邊間隙排料為0.3毫米,行程只需走一次即可。左上角為托架裝夾位置。
2)鉸鏈類零件的排布
圖5母鉸 零件主要形狀特征為直邊帶長傾角。符合斜對斜,直對直。原材料尺寸為101mm*60mm*101mm。利用平行角的方式排布,容易構成長方形特質。很大程度上利用了原材料的有效面積,節(jié)約了原材料。圖中左上角和右下角空白位置托架成對對角使用。
圖6公鉸和母鉸 圖中有兩種工件,原材料尺寸為101mm*60mm*101mm。公鉸、母鉸在一件原材料中同時排布。同一個型號,一批零件,同一批原材料,零件可以統(tǒng)籌編排,提高材料的有效利用。左邊兩件直對直,凹對凸,右邊兩對斜對斜。托架裝夾位置在為材料空白處左下角。
圖7鎖鉸 原材料尺寸為135mm*60mm*101mm。原計劃每件材料加工兩件鎖鉸,排布盡量利用了原材料的長度方向,把第三件圓弧嵌入了上面兩件的空隙部分。具備取長補短,凹對凸的特性。圖中顯示沒有便于裝夾的直長邊,所以選用窄托架成對使用。分別固定材料左下角和右上角,平穩(wěn)裝夾,保證加工過程中不會發(fā)生意外位移。
圖8公鉸鏈 原材料尺寸103mm*102mm*40mm。圖形為原點對稱排料,直對直,斜對斜。零件由于有大直角的特性,很適合原點對稱排料,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原材料??瞻孜恢猛屑軐茄b夾。注意中間落料。
圖9鉤鉸 形狀特征為溝槽帶斜邊帶圓弧和平臺.原材料尺寸300mm*300mm*60mm排圖充分利用零件直邊與斜邊,相鄰工件間為近距離繪圖為0.3毫米,相平行的直邊與斜邊只走一次就可以,節(jié)省了機床加工時間。由于排料緊密,裝夾余量充分,采用導軌橋式裝夾。
圖10母鉸 特征是溝槽加長傾角。原材料尺寸102mm*40mm*102mm。母鉸尺寸較小,一塊方形材料能排4件。根據(jù)長傾角平行特征排布出上面一組,再陣列出下面一組,上下兩組分別加工。完成上面兩件加工后,掉頭裝夾,固定已加工落料后的那端,重新加工完成剩余兩件。符合斜對斜,凹對凸。裝夾方式采用導軌裝夾。
圖11母鉸側面外形 零件特征Y型。直對直,取長補短。原材料尺寸103mm*102mm*40mm。左下角兩件分別借用了材料的兩個直邊,這種情況適合粗加工,留量比較大的情況。裝夾時,特別注意要找正材料的垂直度。右上角兩件共用一個直邊,直邊間隙0.3毫米,只走一次行程,節(jié)約時間。右下角用托架裝夾。
圖12180度公鉸鏈 特征為L型。原材料為鈦合金,尺寸為Φ220mm*330mm。凸對凹,原點對稱圖形很好的互補了材料空間,節(jié)省了比較昂貴的鈦合金材料。裝夾采用導軌橋式裝夾方法。
3)適合嵌套加工零件
圖13W型卡子 工件特征為T型件原材料尺寸200mm*90mm*200mm。第一行做陣列排布,第二行工件先復制第一行后再旋轉180度,將第二行的各個凸起分別對準第一的陣列形成的各個凹槽,嵌套進取。高度方向縮短距離,從而節(jié)約材料。直對直,凸對凹,工件做留量加工。工件之間基本上有0.3毫米的加工余量,采用導軌懸空裝夾。
圖14彈片 工件特征為L型,圖中為彈片的排列,上下兩行分別加工。彈片的種類很多,在各個型號任務中都有運用。原材料尺寸200mm*90mm*0.4mm。線切割加工到圖紙尺寸。所以零件之間的排布間隙必須大于0.3毫米,否則就有可能對以加工工件造成傷害,致使工件尺寸變小。一般情況下設置為1毫米。直邊對直邊,凸起對凹陷,有效利用了面積空間,節(jié)約原材料。采用導軌橋式裝夾法,固定導軌和活動導軌都要用壓板固定工件。
圖15支座 支座的外形接近十字形。原材料尺寸300mm*300mm*12mm。這種形狀有規(guī)矩的直邊,能夠很好的嵌入和平行。直邊對直邊,上一行的凹槽對下一行的凸起。線切割要求加工最終外形,選用陣列繪圖,一行一行依次切割出零件外形。由于零件與零件的連接處暫留量很小,為了減少工件的毛刺,一般設為0.05毫米。這種情況下,工件會在外形接近尾聲時依次掉落。圖示坐標系左上角為原點,所以在每一行X坐標最大值處適時加一個M00暫停。機床暫停后,適時上下加護板,兩端固定。防止工件掉落,與絲碰撞,產(chǎn)生不確定性的損傷。根據(jù)排布余量采用橋式裝夾法壓板固定裝夾。
圖16卡子 卡子的外形為拱門型。中間圓弧寬度僅為1毫米,兩邊的寬度為5毫米。這種形狀容易產(chǎn)生變形。原材料尺寸300mm*300mm*12mm。工件中間留有很大的空間。零件原材料厚度已加工,只需線切割外形。工件直邊對直邊,第二行水平180度鏡像,嵌入第一行凹槽。凹對凸,裝夾采用可靠的導軌橋式裝夾方法。
4)流線型零件的排布
圖17C形鉤 工件形狀特征明顯,在圖形的特征中找到一段直線采用直邊對直邊,這段距離內(nèi)采用0.3毫米的間隙。原材料尺寸500mm*500mm*40mm由于工件尺寸較大,兩件C形鉤互搭,采用凸對凹的方法排料,很好地節(jié)約了機床行程,。裝夾采用導軌橋式裝夾。
圖18簧片折彎工裝 原材料尺寸Φ80 mm*200mm的工具鋼。凸模和凹模配對使用。圖中可以看出零件有非常順滑的圓弧邊,兩個工裝分別對應要折彎工件的內(nèi)外邊。線切割排料時直邊對直邊,配對圓弧相順應,在有效的圓截面積內(nèi),可以完成工裝的加工。裝夾采用懸空裝夾。
圖19工件長徑比大,屬于細長型零件,且有一定的傾斜角度。原材料尺寸200mm*80mm*120mm有由于受到原材料尺寸規(guī)格的影響,不能采用斜對斜,只能凸對凹,把工件傾斜一定角度排布,著重考慮水平長度方向放置。工件裝夾采用導軌懸空裝夾法。
5)原材料為棒料或工件為圓形件的排布
圖20大棒料排料 繪制圖形有九行,每一行的工件數(shù)量都不一樣。工件形狀特征為T型。兩件工件首先直邊對直邊,排料形成的凸出部分可以有效嵌入下一行的凹槽。很自然的行行嵌入,充分利用了棒料的有效面積。由于工件高度較高,考慮到加工時間,所以采用分行獨立切割,逐行完成加工任務。采用壓板螺桿裝夾。
圖21直邊對直邊。圖中有兩種工件,一種尺寸比較大,另一種比較小。原材料為Φ500mm*400mm棒料。工件形狀分別為三角形特征和細長方形特征。排布工件時首先繪制好最大工件的圖形,剩余的位置可以補充排入比較細長的零件,細長零件的直邊對應三角形零件的三個直邊,零活掌握工件的陣列,有效的利用了原材料的面積余量。裝夾采用導軌橋式裝夾。兩個導軌有效分擔材料的重量壓力。
圖22圖為多種不同規(guī)格的帶孔墊圈的排布方式。原材料為180mm*180mm*0.2mm(0.1 mm、0.05mm、0.02mm)。外圈直徑最大為120 mm,內(nèi)圈最小直徑為60mm。圖中排布符合彎與彎相順。分析各個墊圈的尺寸后可以如圖繪制。大圈套小圈,先中心后外圈的切割方式逐件加工。三種墊圈可以一個程序中實現(xiàn)統(tǒng)一編程。同樣的材料,同樣的厚度,同樣的數(shù)量可以考慮統(tǒng)一排料。裝夾采用托架橋式裝夾。
圖23為帶孔零件的陣列排料,符合彎與彎相順。原材料尺寸Φ80mm*10mm。為加工中心已經(jīng)加工好的外形和小孔。內(nèi)外形狀分行切割??上确謩e切割各個零件內(nèi)孔,然后統(tǒng)一串接編制外形,在一個程序中切出。由于內(nèi)孔較小,加工時采用無屑切削法,防止落料嵌頓,造成工件的損傷。裝夾采用專用工裝橋式固定在導軌上。工裝外形為150mm*150 mm,厚度為30毫米。中心位置銑床加工好圓形腔,與圖中圓形材料外形配合,加工螺孔,采用螺釘連接,通過與原材料圓孔的配合,完成工件的固定。
圖2425中工件的特征為輻射狀,原材料尺寸Φ80mm*6mm采用360度圓周陣列方法排布,能在很大程度上節(jié)約原材料。符合直邊對直邊。一次排料,可以加工多個零件。工件裝夾方式同圖23裝夾方式。一個工裝可以同時完成6件原材料的裝夾。
圖26不合理實例。圖26所示右邊兩件為圖紙零件。零件外形特征明顯,零件縱向和橫向尺寸相等,四個凸起成90度陣列排布。如圖按圖紙所畫圖形直接陣列,拉長了排布的跨度,工件周邊留有大部分不加工的材料余量。左邊兩件是圖形旋轉45度方向后陣列,但是受到材料余量的影響,只能就料,將其中一件稍微下沉后形成的。相比較,右邊兩件陣列出的圖形,顯然比左邊兩件要占用面積大很多。這種特征的零件的排料方法是零件需要先旋轉45度,再進行陣列。總體要求是盡量縮短橫向和縱向距離,力爭做到排列緊密。充分利用原材料,在有效的面積中實現(xiàn)加工最大化。
圖27上面介紹鉸鏈排布時多次提到的工裝窄托架,實物如圖27所示。窄托架適用于裝夾余量較少或裝夾長度較短的場合。上圖中多處“幾何圖形”標識為窄托架裝夾處。
線切割加工對象一般有各種性能的鋁合金、銅合金、鈦合金、鋼材料等金屬材料,還有鉬材料,軟磁合金等特殊材料。原材料的昂貴促使我們在工件的繪圖排布過程中,講究方法和規(guī)律,為節(jié)約成本做出讓步。
多年的生產(chǎn)實踐,不斷總結工件的排列方法。采用合理的工件排布方法,能夠節(jié)約50%的原材料。對于最大化的工件排布,裝夾也是一個要同時考慮的問題。合理的排料與裝夾,是線切割加工中一個相輔相成的工藝方法。
在兩者矛盾與統(tǒng)一的辯證關系中,同步完成能源的節(jié)約和材料成本的節(jié)約是機械加工中一個永恒的話題。我們在前行的路上必將不斷摸索前行。
總結了線切割加工中部分零件的排列方法,在以后的工作實踐中繼續(xù)總結,不斷完善工作方法,逐步提高技術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