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荷芬
江蘇宜興 宜興 214221
在人類歷史上有著許許多多的藝術形式,而陶器在其中則是極早誕生一種,時至今日已經(jīng)有了幾千年的發(fā)展歷史,而在我國這樣一個有著悠久歷史以及文化的國家之中,在陶器的制作上面更是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精彩紛呈,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技藝之中可謂是十分優(yōu)秀的一種技藝,其中更是將中華民族審美的傾向與精神充分地飽含在其中,而在眾多的陶器制作之中,最為獨特也最為出色的陶器那當屬由紫砂泥所制作而成的器具了,而由紫砂泥制作而成的作品之中,紫砂壺又是其中最為顯著的一種,不僅融合了茶道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更是將外在與內在的美充分地結合在了一起,既使得紫砂壺藝術本身取得了更加高的成就,也使得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與精神在傳承方面有了新的載體,同時也有了一個新的發(fā)展方向。
從紫砂壺的造型藝術方面上來看,不管是它的造型款式還是題材創(chuàng)意,或是裝飾方面,都無不令人嘆為觀止、目不暇接,在歷史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過程之中,產(chǎn)生了許許多多傳世佳作,其中都具有著濃厚的文化價值,并將傳承的價值充分地彰顯了出來。在紫砂壺藝術精品之中,以龍文化為主題進行創(chuàng)造和制作的紫砂壺數(shù)不勝數(shù),甚至是成為了經(jīng)典的紫砂壺器型。龍,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中有著獨特的代表和寓意,所代表的是我國華夏民族,更是歷歷代代炎黃子孫的代表,因此,我國一直以來都稱自己是龍的傳人,作為一種特殊的標志,在各種文化藝術形式之中都有所滲透和融合,從而體現(xiàn)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就像這一款紫砂“龍珠壺”(見圖1)便是圍繞著龍文化作為主題進行創(chuàng)造和制作的,并結合了制壺藝人自身的一些想法和創(chuàng)意,從而制作而成現(xiàn)有的這一獨特的造型特征以及藝術氣質,接下來便主要以這款紫砂“龍珠壺”為例,對此造型特征以及其中所蘊含的藝術魅力進行相應的探討。
這款紫砂“龍珠壺”整體的造型給人以一種端莊而又古樸的感覺,同時又具有著一定的動感和生命力,在傳統(tǒng)經(jīng)典造型的基礎之下進行創(chuàng)造和制作,從而演繹出別具特色的造型風格,其中所散發(fā)出來的自然意韻更是十分地吸引人。此壺整個壺身的形狀是屬于扁圓中的一類,而線條又將整個壺身勾勒得圓潤且飽滿,在壺身底部又增添了三個足,三足鼎立的形式使得整個壺看起來更加高聳,具有氣勢,給人以一種端莊、大氣的姿態(tài),壺身上端則是壺頸,壺頸是圓柱的形狀,在壺頸的下端還用線條進行勾勒,使得整體看起來更加具有一定的層次感,壺蓋與壺口之間則也是嚴絲合縫地契合在一起,好似融為了一體一般,蓋面的弧度不斷向上聚攏,直至壺鈕,壺鈕的形狀就好似一顆龍珠,端放于蓋面之上,壺嘴是直筒的樣式,壺嘴的下端是被龍頭所包裹而成的形狀,而與之相對應的便是壺把,壺把的上端也是制作成了龍頭的形狀,彎曲的壺把就好像是龍的身體一樣,線條流轉順暢而又自然,不管是壺嘴的龍頭還是壺把的龍頭,都制作得生動形象、惟妙惟肖,既逼真又十分的自然。
在整個壺的造型特征之中,還融合了一定的裝飾技巧,賦予其壺更多的獨特之處以及豐富且深厚的文化內涵。在壺蓋上貼塑了一圈的祥云,使得龍就好像在騰云駕霧一般,而在壺把龍頭的一段又點綴了些許星星點點,就好像是由龍所吐出來的氣一樣,使得此壺整體龍的形象又變得更加活靈活現(xiàn),充滿了生命力,眼前就好像真的有一條龍在吞吐云煙、騰云駕霧一般。此壺將“龍”這一傳統(tǒng)文化元素充分地融合了進來,精湛而又高超的技術工藝,線條流暢而又自然,給人以良好的視覺享受,同時又具有著一定的份量感,讓人感覺到其中古雅而又渾厚的氣勢。
這款紫砂“龍珠壺”以龍文化為主題,將“龍”這一傳統(tǒng)文化充分地結合進紫砂壺中去,龍的形象在人們的心中十分的高大,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龍就好像是皇權,神圣而不可侵犯,且龍也寓意代表的是吉祥與美好,將龍的形態(tài)制作到紫砂壺中去,讓人們看了之后無不感受到其中龍所呈現(xiàn)出來的寓意與內涵,感受到其中的威武與莊嚴,振奮人們的精神,鼓舞人們的士氣,促使人們不斷地朝前努力與奮斗,這便是制壺藝人以此所想傳達出來的思想與情感,也彰顯了此壺的藝術魅力。
綜上所述,大自然是藝術充分汲取養(yǎng)分的地方,從而制作出各種各樣的獨具特色的紫砂壺,而另一種養(yǎng)分的來源則是抽象的藝術世界,就好比龍這一文化元素,龍在大自然中并不存在,制壺藝人之所以以此作為創(chuàng)作的主題,所追求的是精神上的一種力量,同時也使得觀賞者們的思想與精神得到了一定的寄托,這便是蘊含在紫砂壺內獨特的藝術魅力以及豐富的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