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jīng)濟學人》4月17日文章,原題:中國盜墓賊正變得越來越專業(yè)副題:政府正深入開展行動以阻止他們白天,衛(wèi)(音)某在陜西省賣燒餅。夜晚,他帶著一幫盜墓賊,在他店鋪附近的古寺廟下面挖地道。他們用了11個月找到埋藏在下面的寶藏,包括黃金佛像和舍利子等。衛(wèi)及其同伙5年來通過盜墓獲利1200萬元。去年,衛(wèi)被判刑15年。這是他第二次因盜墓鋃鐺入獄。
中國正加倍努力以把這些盜墓賊繩之以法。去年抓獲此類盜賊2400人,追回3.1萬件丟失或被盜的文物,幾乎三倍于前年。負責保護文物的有關機構表示,他們正進行打擊盜墓(等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并為此投入更多的人員和裝備。相關懲罰措施變得越來越嚴厲。
即便如此,盜掘文物(在中國)仍是個充滿誘惑力的行當。有學者表示,目前已知下落的(中國古代)大墓中,約90%已被盜掘一次或以上。在秦始皇兵馬俑等古代文物所在地陜西,當?shù)亓昴挂恢笔潜I墓賊的目標。如今,盜賊正向新區(qū)域擴散,包括新疆和內(nèi)蒙古等地區(qū)。
盜墓賊變得越來越專業(yè),且通常聯(lián)系緊密。有些得到背后金主的支持,后者提供費用并出錢購買相關工具。
如今,有關侵擾古墓的禁忌正緩慢消失。以前,中國人曾非常在意這些禁忌,連一些考古學家也不愿打開古墓,一些人還會在開挖前燃放爆竹驅(qū)趕鬼魂。但虛幻小說《盜墓筆記》和《鬼吹燈》的突然走紅,令盜墓冒險很快成為影視劇的熱門題材。這引發(fā)一些官員的不安和反感。有媒體告誡人們,“自古以來,挖人祖墳都是最缺德的行徑”。
這股熱潮帶來的好處,是增強了(中國)公眾對考古的興趣。上個月,從四川三星堆遺址發(fā)掘3000年前文物的直播,吸引眾多觀眾收看。25歲的歷史迷楊靜(音)正在三星堆博物館內(nèi)參觀,她認為《盜墓筆記》培養(yǎng)了她對文物的興趣,但是“要把竊賊們都繩之以法”?!ǘ$嘧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