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昕
貴港市港北區(qū)農業(yè)農村局,廣西貴港 537100
安全防護是養(yǎng)殖業(yè)工作中的主要一項工作,如果能貫徹落實各項生物安全防護措施,對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可起到好的保護作用。如果工作中存在問題和漏洞,將對生產和經濟效益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有些豬場實施生物安全的時候存在流于形式的問題,其主要表現在生物安全工作看似已經做了,但實際上卻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通常情況下,豬場需要進行日常的消毒工作,但是在實際中,很多豬場的消毒工作并沒有落到實處。消毒工作時需要使用消毒劑,有些豬場所使用的消毒劑質量難以保證,有時候消毒劑的使用劑量也難以達到標準,這樣進行消毒工作,其消毒效果自然難以達到安全標準。除了消毒劑之外,消毒工作還要達到一定的頻率,然而在現實中,很多豬場的消毒頻率難以達到要求。有些豬場的消毒看似有消毒設備,但是設備并不能夠正常使用。除此上述的這些問題之外,還有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生物安全工作難以落實[1]。
豬場的生物安全重點在豬,因而豬場需要重視所有與豬有關的事物,包括有直接關系的事物,也包括有間接關聯(lián)的事物。只有將豬作為工作重心,以此重心開展生物安全工作,才能夠有效避免病原在豬場的傳播。很多豬場管理人員都會考慮到人的因素,因而對人員的出入管理較為嚴格,但是卻比較容易忽略其他重要的因素。比如,在豬場正常的經營中會涉及到賣豬的問題,通常情況下,為了裝豬,外來的車輛會進入豬場。在這個過程中,豬場的管理人員會忽略車輛的因素,很少對外來車輛進行清洗,或者消毒。為了方便裝豬,豬場的管理人員也很少讓外來車輛遠離豬場,同樣也很少設立中轉站,或者采取其它措施,存在這樣的問題無疑加大了豬場的安全風險[2]。
豬場生物安全工作中存在容易忽略病原微生物的問題,病原微生物不同于其它的污染物,其通常情況下是人眼難以看見的,所以在豬場經營中,這種看不見的危害便容易被忽略。豬場管理人員忽略病原微生物的傳播,不能及時隔斷傳播途徑,就容易導致豬場受到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從而使豬場面臨安全風險,承受一定的損失。
豬場正常經營過程中會與外界有多方面的接觸,這些接觸都有可能導致病毒的傳播,因而需要嚴格控制接觸過程,科學處理疑似的傳染源。豬場的周圍環(huán)境可能會對豬場產生影響。豬場經營中需要引入種豬,這個過程會存在安全隱患。豬場經營中也需要進行豬的交易,這個過程也會與外界的人和車輛接觸,因而也會面臨安全風險。豬場與屠宰機構也有一定聯(lián)系,這也給豬場帶來了一定的風險。除此之外,豬場的人員流動不可避免,其同樣也是威脅豬場安全的一個因素。為了保證豬場的安全,就需要嚴格管理這些接觸途徑,并做好消毒工作。如果接觸敏感的食物,應該有安全檢驗報告[3]。
豬場經營中應該重視生物安全問題,并盡可能切斷病原微生物的傳播途徑,避免病毒傳播,給豬場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豬場與外界的接觸可能較多,比如,豬場經營過程中需要運輸豬,因而會有外來的車輛,運輸中豬會有一些排泄物,這些排泄物就可能成為傳播源,通常情況需要對這些物質進行沖洗,也要進行消毒,如果處理不徹底,就可能導致病原傳播,給豬場帶來損失。為了有效切斷傳播途徑,豬場應該構建全面的消毒系統(tǒng),對于出入的車輛進行全面消毒,同時對于其它可能的傳播路徑也要進行全面消毒,以此切斷病原傳播的路徑,避免病毒的傳播。
豬場生物安全工作需要加強日常的監(jiān)管,確保工作都落到實處,而不是流于形式。比如,對于消毒劑,應該檢查其是否符合質量要求,是否定期更換。對于消毒工作,應該監(jiān)督其是否有效實施。除了日常的監(jiān)管之外,還需要進行定期的安全檢測。豬場日常生物安全工作可能會存在盲點,因而需要進行定期的安全檢測,確保豬場安全,避免豬場處于風險之中。
總體而言,豬場日常運營過程中會面臨病毒侵擾的風險,一旦病毒侵入豬場,豬場就會遭受重大損失。為了避免病毒的侵擾,保證豬場的安全,豬場需要開展生物安全工作。生物安全工作實施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問題,對此豬場管理人員應該重視起來,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有效解決問題。日常運營中,豬場應該嚴格控制疑似傳染源,切斷可能的病毒傳播路徑,并做好日常監(jiān)管和檢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