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力,高 寒,李達學,李巧立
1.重慶市婦幼保健院乳腺科,重慶 400013;2.重慶市忠縣婦幼保健院檢驗科,重慶 404300
隨著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漿細胞性乳腺炎(PCM)的發(fā)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占我國的乳腺疾病的1.9%~5.0%。PCM為臨床上以女性為常見的乳腺實質非特異性炎癥性疾病,好發(fā)于女性各個年齡階段,以年輕和非哺乳期的婦女較為常見[1-5]。臨床上其主要的病理學變化為乳腺導管周圍炎癥、乳腺導管擴張和壁纖維化,炎癥組織又浸潤大量漿細胞和淋巴細胞,因此本病又被稱為導管周圍性乳腺炎和乳管擴張癥[6-7]。PCM的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近年研究認為免疫分子和免疫細胞為重要的發(fā)病機制[8-9]。有研究表明,因患者體內的炎癥因子發(fā)生變化,PCM患者體內的調節(jié)性T細胞(Treg)和輔助性T細胞17(Th17)數(shù)目及比例發(fā)生異常[1,10]。此外,有研究證明,醋酸潑尼松具有明顯的治療PCM的作用[7,11]。因此,本研究探討醋酸潑尼松對PCM患者的Treg細胞、Th17細胞比例以及二者的比值與炎癥因子的表達情況,以期針對PCM建立針對性的治療策略。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重慶市婦幼保健院乳腺科收治的PCM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納入標準:(1)空芯針穿刺經過細胞學檢查,同時經過超聲檢查確診為PCM;(2)非哺乳期婦女;(3)未進行激素治療;(4)無炎癥性疾??;(5)臨床資料較為完整,同意并服從安排。排除標準:近期利用激素治療的患者;(2)伴有其他感染性疾病患者;(3)合并出血傾向、免疫系統(tǒng)疾病、惡性腫瘤、心肺肝腎功能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和嚴重的精神系統(tǒng)疾病患者;(4)依從性差不能配合完成研究的患者。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按照中華預防醫(yī)學會婦女保健分會乳腺保健與疾病防治學組對PCM的分期,將其分為溢液期、腫塊期、膿腫期和瘺管期。兩組患者年齡、病程和PCM分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哌拉西林舒巴坦(國藥準字H20060431)治療,每次4.50 g,每天3次,連續(xù)靜脈滴注7 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口服醋酸潑尼松片(國藥準字H44024469)治療,每次30 mg,每天1次;治療7 d后,每次25 mg;治療14 d后,每次20 mg,依次減停藥。在兩組患者入院時(治療前)及治療結束后(治療后)分別抽取清晨空腹靜脈血2管(每管約3 mL)。(1)一管采用抗凝管,靜置30 min,取血清和下層紅細胞之間的分層處血液約500 μL,用來分析免疫細胞。Treg細胞的前處理過程:將所取得的細胞加入紅細胞裂解液,重懸(緩慢搖動),室溫靜置5 min,加入磷酸鹽緩沖液(PBS);然后4 ℃,1 000 r/min離心10 min,棄上清,加入PBS重懸(緩慢搖動);靜置3 min,取上部12 mL,移入新管;4 ℃,1 000 r/min離心10 min,棄上清,加入PBS重懸,細胞濃度為(4~10)×109個/L;取樣100 μL,加CD3 2 μL,加CD4 4 μL,加CD25,4 μL,振蕩混勻,室溫避光靜置15 min;加PBS,2 000 r/min離心5 min,棄上清;加破膜劑foxp3 900 μL,振蕩混勻,室溫避光靜置60 min;加PBS 1 mL,2 000 r/min離心5 min,棄上清;加抗體foxp3-PE 5 μL,振蕩混勻,室溫避光靜置60 min;加PBS 1 mL,2 000 r/min離心5 min,棄上清,4 ℃避光保存,待測。Th細胞的前處理過程:將所取得的細胞加入紅細胞裂解液,重懸,室溫靜置5 min,加入PBS;加入刺激劑2 μL,刺激4~6 h;加PBS,4 ℃,1 000 r/min離心10 min,棄上清,用5 μL血清封閉,37 ℃孵育30 min;取出后加抗體(CD3、CD4、CD25)2.5 μL,用槍頭將細胞和抗體吹勻,4 ℃ 孵育30 min,加2 mL PBS重懸,400×g離心5 min,棄上清;加Fix/Perm 1 mL重懸,4 ℃ 孵育40~50 min后加1 mL wash buffer洗滌,1 000 r/min離心5 min,棄上清,然后加2 mL wash buffer重懸,1 000 r/min 離心5 min,棄上清;加80~100 μL wash buffer及抗體[干擾素-γ(IFN-γ)、白細胞介素(IL)-4、foxp3和IL-17]2.5 μL,4 ℃ 靜置40~50 min,加2 mL wash buffer,400×g離心5 min,棄上清,再加2 mL wash buffer,400×g離心5 min,棄上清,4 ℃避光保存,待測。利用BD公司的流式細胞分析儀,分析血液中的Treg細胞及Th細胞。(2)另一管則采用促凝管,靜置30 min,采用卓越 40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迫A實驗系統(tǒng)有限公司)測定炎癥因子IL-6、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
2.1兩組患者Treg細胞、Th17細胞比例及Th17/Treg比值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Treg細胞、Th17細胞比例及Th17/Treg比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Treg細胞、Th17細胞比例均較治療前得到改善,且觀察組的Treg細胞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Th17細胞比例、Th17/Treg比值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指標比較 治療前,檢測兩組患者的炎癥因子(CRP、IL-6和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然而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炎癥因子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觀察組炎癥因子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調節(jié)性T細胞、Th17細胞比例及Th17/Treg比值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指標比較
PCM臨床癥狀以乳頭溢液、凹陷,乳房疼痛腫脹和有腫塊為主,嚴重影響女性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其病因不明,多認為與乳頭內陷、上皮細胞角質化、乳房外傷、厭氧菌感染、吸煙、內分泌紊亂、免疫功能紊亂等有關,其中免疫紊亂和炎癥為當下發(fā)現(xiàn)的PCM的重要發(fā)病機制[8,12-13]。醋酸潑尼松為臨床上常用的具有較強抗炎作用的糖皮質激素[14]。因此,本研究利用醋酸潑尼松治療的方式對PCM進行治療,并觀察其對患者免疫細胞和炎癥因子表達情況的影響,并且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醋酸潑尼松可明顯改善免疫細胞的功能,PCM發(fā)生時患者Treg細胞比例降低,然而Th17細胞比例升高。
Treg細胞和Th細胞均為CD4+T淋巴細胞亞群,在正常條件下二者保持動態(tài)平衡,以維持機體的免疫應答的穩(wěn)態(tài)[15-16]。PCM發(fā)生時,乳腺導管因阻塞而導致擴張,阻塞導管的病理物質可刺激管壁發(fā)生炎癥浸潤,進而發(fā)生纖維組織的增生,乳腺導管上皮發(fā)生脫落,刺激乳腺腺體發(fā)生免疫反應,使得漿細胞浸潤,因此PCM為自身免疫性疾病[7-8]。有研究表明,Th17細胞增多,說明機體處于炎癥狀態(tài),而Treg細胞減少,提示其抑制炎癥的作用降低[17]。Th17細胞、Treg細胞比例失調也提示PCM患者處于炎癥狀態(tài)[1]。本研究中,通過治療后Treg細胞比例升高,Th17細胞比例降低,因此Th17/Treg比值降低。
研究顯示,醋酸潑尼松可以明顯改善人體的免疫功能,其作為臨床上常用的一類人工合成的皮質類固醇激素,可以通過抑制細胞免疫反應和炎性反應而減輕毛細血管得擴張、滲出和水腫,可以起到調節(jié)免疫細胞的作用[18-20]。PCM發(fā)生的一個重要得病理機制為感染厭氧菌,使乳腺從無菌性炎癥轉化為化膿性炎癥。醋酸潑尼松可與糖皮質激素受體結合,通過作用于IL-6、IL-8和環(huán)氧化酶等多種炎癥因子發(fā)揮抗炎作用[21-22]。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醋酸潑尼松可明顯抑制機體炎性反應,調節(jié)免疫細胞功能,治療療效肯定,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