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建強,劉利平,王洪煒,莊 濤,代 輝,陸承念,劉 俊
(1.湖北省煙草公司恩施州公司,湖北 恩施445000;2.湖北中煙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三峽卷煙廠,湖北 宜昌443000)
煙草總植物堿是煙草體現(xiàn)有商品價值的主要因素,其作用是使吸食者獲得一種生理上的滿足,但含量過高易損害人體健康[1-3]。煙草上部煙葉存在總植物堿含量偏高、刺激性大、糖堿比偏低等化學品質不協(xié)調問題,一直是制約其成為中式混合型卷煙和低焦油卷煙主配方的主要因素[4]。為此,煙草行業(yè)一直在開展降低上部葉總植物堿,提高上部煙葉可用性的研究[5],其主要農(nóng)業(yè)措施集中在合理打頂、留葉,減氮增密,調控中微量元素,噴施外源生長調節(jié)劑,截流和斷根等技術[6,7]。但通過以上方法直接降低總植物堿含量,對煙葉產(chǎn)量和質量可能有顯著的負面影響[8,9],且某些技術操作繁瑣,增加了投入成本。為此,本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州主要核心煙區(qū)作為研究對象,布置多個烤煙大田栽培試驗,研究本區(qū)域范圍內(nèi)施氮量、移栽密度和土壤化學性狀對總植物堿的影響,探討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旨在形成本區(qū)域特有的降低總植物堿調控措施,為提高當?shù)厣喜咳~工業(yè)可用性提供科學依據(jù)。
恩施煙區(qū)地處鄂西南(東經(jīng)109°4'48″—109°58'42″,北緯29°50'24″—30°40'00″),是湖北省煙葉的主產(chǎn)區(qū),具有典型山地立體氣候特征,年均氣溫16.3℃,年均降水量1 434.9 mm,常年種煙面積3.3萬hm2左右[10]。試驗于2017年和2018年4月在恩施州不同土壤肥力條件區(qū)域布置43個烤煙試驗點,采取施氮量和移栽密度二因素三水平設計(施氮量分別為82.5、97.5、112.5 kg/hm2;移栽密度分別為13 890、15 150、16 665株/hm2),共9個處理,隨機排列,不設重復。于當年11月試驗結束,最終2017年和2018年獲得有效試驗點數(shù)分別為29個和41個。區(qū)域試驗點分布見圖1。
圖1 試驗點分布情況
移栽前30 d(未施肥),采用5點采樣法采集0~30 cm混合基礎土樣,測定土壤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和pH。土壤有機質采用重鉻酸鉀氧化-外加熱法測定;土壤堿解氮采用堿擴散法測定;土壤有效磷采用0.5 mol/L NaHCO3浸提-鉬藍比色法測定,pH 8.5;土壤速效鉀采用1 mol/L中性乙酸銨浸提-火焰光度法測定;pH采用電位法測定,水土比1∶1,pH計型號為奧立龍818,具體流程參見《土壤農(nóng)化分析》[11]。煙葉烘烤后,取上部葉正組,采用連續(xù)流動法測定總植物堿含量[12],流動分析儀型號為美國AAS-305D。
數(shù)據(jù)處理在Excel 2007、SPSS 16.0、AMOS 23.0軟件和MATLAB(R2016b)平臺上進行。多重比較差異性采用新復極差法。
由表1可知,研究區(qū)2017年和2018年的總植物堿含量分別為3.01%和3.42%,變異系數(shù)(CV)分別為15%和22%,屬于中等程度變異。土壤因素各指標中以速效鉀變異程度最高,2年均值分別為224.96、340.97 mg/kg,CV差異性較小,在40%左右。速效磷的CV有一定差異(分別為27%和45%),2017年(30.08 mg/kg)均值低于2018年(42.58 mg/kg)。2017年 堿 解 氮 均 值(149.37 mg/kg)高 于2018年(110.05 mg/kg),其CV差異不大。2年的pH和有機質CV基本無明顯差異,屬于中等變異,2017年和2018年的pH均值分別為6.20和5.79,有機質均值分別為27.65、26.38 g/kg。
表1 總植物堿與土壤因素的指標測定
以各試驗點數(shù)據(jù)為重復,對每年各處理進行方差分析。由圖2可知,相比移栽密度,施氮量是影響總植物堿的主要因素,隨著施氮量的上升,總植物堿呈上升趨勢,且2年的上升趨勢均較為明顯。同時,當施氮量≤97.5 kg/hm2時,高移栽密度16 665株/hm2,總植物堿基本為整個趨勢圖的最低點,且在2017年與最高點差異顯著。以上說明,施氮量對總植物堿的影響較大,但在中低施氮量條件下,提高移栽密度有利于降低總植物堿。
圖2 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對煙草上部葉總植物堿的影響
同時,總植物堿受環(huán)境隨機因素的影響,且本試驗區(qū)域范圍大、土壤肥力也不同,因此,單純考慮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對總植物堿的影響,很難充分說明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對總植物堿的影響程度和顯著性。為此,本研究采取協(xié)方差分析法,以施氮量和移栽密度為固定因子,以年份、土壤pH、有機質、堿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鉀為協(xié)變量綜合評價各因素對總植物堿的影響。結果(表2)顯示,協(xié)變量年份和速效磷解釋的方差較大,分別為29.39和17.18,其次為速效鉀(6.00)、pH(2.71),顯著性檢驗P均小于0.01。施氮量達到顯著水平(P<0.05),移栽密度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未達到顯著水平,其方差從大到小依次為施氮量(2.82)、移栽密度(0.94)、交互作用(0.24)。以上說明,相比移栽密度,主因素中施氮量對總植物堿影響較大,且施氮量與移栽密度無顯著的交互作用;土壤肥力因素中速效磷、速效鉀和土壤pH對總植物堿產(chǎn)生一定影響,而年份對總植物堿影響較大,主要與年份間的總植物堿差別較大有關。
表2 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對總植物堿的協(xié)方差分析
為了更直觀地描述土壤因素對總植物堿的影響,剔除施氮量與移栽密度因素,以各試驗點總植物堿的平均值為基礎,與其土壤因素進行統(tǒng)計分析。根據(jù)相關分析(表3)可知,2017年和2018年速效磷均與總植物堿呈極顯著負相關(P<0.01),其他指標在分年度統(tǒng)計中均未達到顯著相關,說明土壤速效磷與總植物堿有顯著關系。同時,以pH、有機質、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鉀為自變量,分年度建立因變量為總植物堿的逐步回歸模型,發(fā)現(xiàn)回歸模型均極顯著通過了整體檢驗(P<0.01),R2分別為0.16和0.28。由表4可知,僅有速效磷進入了2017年和2018年逐步回歸模型,說明速效磷對總植物堿起重要控制作用。
表3 煙草上部葉總植物堿與土壤因素的Pearson相關分析
表4 煙草上部葉總植物堿的逐步回歸參數(shù)統(tǒng)計
進一步探討土壤速效磷與總植物堿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采取基于結構方程模型(SEM)的路徑分析方法檢測此類聯(lián)系是否真實存在,并評價土壤速效磷是否通過其他因素對總植物堿產(chǎn)生間接影響。結構方程建模在AMOS 23.0統(tǒng)計軟件中,采取最大似然估計進行建模。通過表5可知,模型的x2/df為0.99,相應的P為0.41(>0.05),其他擬合指數(shù)也均符合評判標準,故認為所建模型合理。在結構方程模型(圖3)中單箭頭表示路徑,其值為標準化路徑系數(shù)(r),表明正或負影響作用的相對大?。浑p箭頭表示二者的相關性,其值為相關系數(shù)。由圖3可知,隨著速效磷的增加,總植物堿的降低趨勢顯著(r=-0.34、P=0.003);年份對總植物堿的作用性較強(r=0.59、P=0.000),主要與2年的數(shù)據(jù)具有一定差別有關;堿解氮、有機質、速效鉀和pH的r均未達到顯著,對總植物堿的影響不明顯,但是速效磷的間接路徑系數(shù)顯著(r=-0.11,P=0.034),與速效鉀間接路徑系數(shù)較大,為-0.086,占間接路徑系數(shù)的80%左右,可通過速效鉀間接對總植物堿產(chǎn)生影響。
表5 結構方程模型擬合指數(shù)
圖3 主要土壤因素與煙草上部葉總植物堿的結構方程模型
本研究協(xié)方差分析中,施氮量可顯著提高總植物堿(P=0.022<0.05),這主要與氮是合成總植物堿的主要物質有關。在總植物堿中氮含量高達17.3%,其中,肥料氮對總植物堿合成的平均貢獻為21.0%~25.5%,隨著肥料氮施用量的上升,總植物堿具有上升趨勢[13,14],表明采取施肥控氮措施對降低總植物堿具有一定的效果。同時,雖然移栽密度與總植物堿之間關聯(lián)未達到顯著水平(P=0.28>0.05),且與施氮量也無顯著的交互作用,但高移栽密度對總植物堿具有降低作用,尤其是2017年在施氮量≤97.5 kg/hm2,此方法可顯著降低總植物堿,但當施氮量提高時,高移栽密度降堿作用的差異顯著性消失,與在栽培措施中施氮量為控制總植物堿因素,移栽密度為調控的次要因素有關。綜上所述,煙葉生產(chǎn)中適度控制氮肥用量,在部分總植物堿較高區(qū)域采取高移栽密度措施,將對總植物堿偏高產(chǎn)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值得關注的是,磷素雖不直接參與煙葉總植物堿的合成[15],但其是影響本區(qū)域總植物堿的首要因素,根據(jù)回歸方程測算,土壤速效磷每上升10 mg/kg,總植物堿絕對含量降低約0.13%~0.22%。對比歷史數(shù)據(jù),也得出了類似結果(圖4),2002—2008年由于土壤速效磷含量較低,其總植物堿顯著高于2013—2017年。同時,已有研究證實,土壤磷素的提高對總植物堿積累不利[16],在土壤速效磷>20 mg/kg時繼續(xù)施磷可降低總植物堿[17]。以上現(xiàn)象可能歸因于以下幾點:①磷是一種直接調控根系發(fā)育的信號物質[18,19],對作物根系構造產(chǎn)生影響,提高磷素供應量將降低不定根數(shù)量[20],減少了總植物堿合成的位點數(shù)[21,22];②磷加速合成煙堿之前的硝酸鹽還原等過程,促進煙株生長[23],縮短植株達到成熟的時間,從而減少打頂?shù)匠墒斓臅r間[24],縮短了總植物堿累積時間;③在供應滿足煙葉基本生理需求的條件下,磷素可與土壤中其他養(yǎng)分產(chǎn)生交互作用,進而對總植物堿產(chǎn)生影響[25],本研究中速效磷的間接路徑系數(shù)達到顯著水平,圖5也直觀地顯示出速效磷通過速效鉀對總植物堿影響較大。
圖4 時間尺度上土壤速效磷對煙草上部葉總植物堿的影響
圖5 土壤速效磷與其他因素對煙草上部葉總植物堿的影響
通過協(xié)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施氮量對總植物堿的影響達到顯著水平,而施氮量和移栽密度間的交互作用不顯著,但在中低施氮量條件下,提高移栽密度將有助于降低總植物堿。因此,在煙葉生產(chǎn)中,適度控制氮肥用量,在部分總植物堿易高區(qū)域采取高移栽密度措施,有利于降低總植物堿。通過SEM的路徑分析發(fā)現(xiàn),速效磷能直接顯著降低總植物堿,且間接路徑系數(shù)顯著,與速效鉀的間接路徑系數(shù)較大(占總間接路徑系數(shù)的80%),可通過土壤速效鉀間接地增強對總植物堿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