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偉 李屹高
高處墜落一直是建筑領域多發(fā)易發(fā)的事故,如何減少此類事故的發(fā)生,穿戴好合適的防墜落防護用品,仍然是最后一道防線。本文通過建筑領域作業(yè)的不同類型,介紹防護用品的選擇與使用,讓防護用品發(fā)揮其減少事故的應有作用。
根據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辦公廳通報的《全國房屋市政工程安全事故的統計結果》,2019 年,全國共發(fā)生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事故773 起、死亡904 人,按照類型劃分,高處墜落事故415 起,占總數的53.69%。可見,建筑行業(yè)高處墜落事故占比最大。筆者認為,建筑行業(yè)高處墜落事故多發(fā),與高處作業(yè)工作多,工人受教育程度不高,安全意識普遍不足等因素密切相關。如果用好防墜落防護系統,將有效減少高處墜落事故的發(fā)生。
圖1 建筑行業(yè)主要的高處作業(yè)危害場合
根據JGJ 80-2016《建筑施工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在以下6 個部位極易發(fā)生高處墜落、物體打擊等事故。
一是洞口作業(yè)(見圖1-1),是指在地面、樓面、屋面和墻面等有可能使人和物料墜落,其墜落高度大于或等于2 m 的洞口處的高處作業(yè)。在建筑物的樓梯口、電梯口及設備安裝預留口,施工需要預留的通道口、施工口等周圍作業(yè)都屬于洞口作業(yè)場合。
二是臨邊作業(yè)(見圖1-2),是指在工作面邊沿無圍護或圍護設施高度低于800 mm 的高處作業(yè)。建筑施工中的“五臨邊”指尚未安裝欄桿的陽臺周邊,無外架防護的層面周邊,框架工程樓層周邊,上下跑道及斜道的兩側邊,卸料平臺的側邊。
三是攀登作業(yè)(見圖1-3),是指借助登高用具或登高設施進行的高處作業(yè)。在建筑物周圍張掛安全網,拆裝塔機,搭建鋼結構等作業(yè)都屬于這種作業(yè)。
四是懸空作業(yè)(見圖1-4),是指在周邊無任何防護設施或防護設施不能滿足防護要求的臨空狀態(tài)下進行的高處作業(yè)。建筑施工中的構件吊裝,吊籃作業(yè),懸空梁板、雨棚搭建等都屬于懸空作業(yè)。
五是操作平臺(見圖1-5),是指由鋼管、型鋼及其他等效性能材料等組裝搭設制作的供施工現場高處作業(yè)和載物的平臺,包括移動式、落地式、懸挑式等平臺,比如在腳手架上的作業(yè)就屬于常見的操作平臺作業(yè)。
六是交叉作業(yè)(見圖1-6),垂直空間貫通狀態(tài)下,可能造成人員或物體墜落,并處于墜落半徑范圍內、上下左右不同層面的立體作業(yè)。例如,施工時上方的人員在搭建腳手架或吊運物料,下方的人員同時在搬運物料、制做鋼筋等,就屬于交叉作業(yè)。
圖2 墜落防護系統的主要組成部件
一套完整的墜落防護系統主要由全身式系帶(通俗稱法為“安全帶”)、連接部件(安全繩、速差器、自鎖器)(見圖2)和掛點裝置3 個部分組成,需要根據工作場合選擇合適的產品組合。
第一,洞口作業(yè)(見圖3-1)。首先選擇使用全身式系帶,確保工人墜落時受到的傷害最小。全身式系帶應選擇符合亞洲人體型的產品,避免出現由于尺寸不合身導致的穿戴不舒適或增加額外的墜落距離。隨后要根據洞口下方的安全空間大小,選擇緩沖安全繩或速差器,速差器可以用在墜落安全空間2 m 左右的場合。洞口作業(yè)的掛點應該選擇在遠離洞口的位置,可以固定在建筑墻體、柱體或鋼結構等牢固的物體上。
第二,臨邊作業(yè)(見圖3-2)。主要采取區(qū)域限制系統來進行墜落防護。臨邊作業(yè)時工人需要在一定范圍內移動,因此安全繩應該具有長度調整裝置。臨邊作業(yè)的掛點應該設置在遠離墜落區(qū)域的一側,既可以使用單掛點裝置,也可以使用水平生命線裝置。臨邊作業(yè)時如果使用速差器,速差器的纜繩會在墜落過程中被墜落邊緣磨損,甚至切斷纜繩,產生額外的風險。為此,要選擇可以在速差器纜繩上額外增加一個緩沖器的產品,并在產品標簽上特別注明符合臨邊作業(yè)標準或測試要求。
圖3 墜落防護系統在建筑行業(yè)主要的應用
第三,攀登作業(yè)(見圖3-3)。首先選擇使用全身式系帶,隨后需要選擇能實現移動保護的連接部件,包括雙腿緩沖安全繩、雙腿小速差器(工作長度2 m)、大速差器(工作長度10 m 以上)和帶柔性導軌的自鎖器。攀登作業(yè)在選擇掛點裝置時,要考慮登高用具或登高設施是否能達到墜落強度要求,如果達不到強度要求,要考慮在頭頂上方的建筑結構上設置獨立的掛點裝置來連接防墜落系統。攀登作業(yè)時,如果使用速差器,纜繩在自由回彈時可能會出現卡死現象,可以選擇可控制纜繩回收速度的速差器,大大降低了出現速差器纜繩意外卡死情況的概率。
第四,懸空作業(yè)(見圖3-4)。首先選擇使用全身式系帶,如果上方可以找到牢固的掛點時,就可以使用帶柔性導軌的自鎖器作為連接部件。如果在作業(yè)點上方沒有牢固的掛點,例如構件吊裝時,可以就近將速差器或緩沖安全繩鉤掛在已經安裝牢固的結構部件上。
懸空作業(yè)多在室外進行,織帶經常會接觸到汗水、雨水和油污。夾帶著其他雜質(碎屑,沙礫等)的水和油污,會在織帶空隙中積聚,從內部磨損或腐蝕織帶,縮短其使用壽命??梢赃x擇在織帶的經、維紗線上涂一層防水耐油材料的系帶,防止雨水或油污進入織帶內部,減少對于織帶材料的浸潤/腐蝕,從而顯著延長織帶的使用壽命,提高系帶的耐用性/安全性。
第五,操作平臺作業(yè)(見圖3-5)。首先選擇使用全身式系帶,由于工人需要攀爬到操作平臺上才能開始作業(yè),因此需要選擇具有移動保護功能的連接部件,包括雙腿緩沖安全繩和雙腿小速差器(工作長度2 m)。腳手架作業(yè)過程中,工人可能會將安全繩的安全鉤橫向鉤掛在立桿與橫桿連接的位置。測試發(fā)現,此時一旦發(fā)生墜落,普通安全鉤由于不能承受側向受力,會發(fā)生斷裂現象,給工人安全造成極大的隱患。建議選用經過特殊結構設計的安全鉤,可以實現即便發(fā)生墜落,側向受力也不會斷裂的目的。
第六,交叉作業(yè)(見圖3-6)。除了做好工人的墜落防護以外,交叉作業(yè)要特別注意上方掉人、落物的傷害。工人可以采用墜落距離小的速差器來控制整體墜落距離,工具則可以使用工具吊繩來防墜,工具吊繩一端連接在工具上,另一端連接到工人的系帶上,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落物傷害。
交叉作業(yè)時,安全監(jiān)督人員需要第一時間確定上方是否有工人在作業(yè),以便采取對應的防護措施。建議采用醒目的亮黃色和藍色織帶的安全帶,在建筑工地上離開很遠的距離都能被看到,安全監(jiān)督人員也可以一目了然地監(jiān)督整個工作現場的情況,提高安全性。
未來,建筑行業(yè)的防墜落產品的發(fā)展,筆者認為,主要將朝著個性化、集成化、多功能化方向發(fā)展。
在個性化方面,每個建筑工人的需求都可能有所不同,產品的尺寸、重量,使用的方便性,穿戴的舒適性都可能影響工人對防墜落產品的接受度。因此,墜落防護產品越來越向著個性化的方向發(fā)展,以滿足工人的不同要求。
在集成化方面,墜落防護產品需要由一系列產品組合在一起使用,才能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但是建筑行業(yè)工人往往會缺乏這方面的判斷能力。因此,墜落防護產品越來越向著集成化的方向發(fā)展,生產商會給用戶提供整體的防墜落解決方案,并作為套件來銷售。
在多功能化方面,建筑工地上同時存在多種應用場合,工人有時是臨邊作業(yè),有時需要進行攀登作業(yè)。這就需要墜落防護產品具有多功能,可以適用于2 種以上的應用場合。今后,多功能的墜落防護產品會受到更多的關注,并逐步成為市場的主流產品。
最后,關于墜落防護裝備在建筑行業(yè)的應用培訓與合規(guī)監(jiān)督方面,筆者建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筑施工企業(yè)安全生產許可證管理規(guī)定》等相關要求:一是將高處作業(yè)培訓納入建筑施工企業(yè)日常勞動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中,加強對職工安全生產過程中高處作業(yè)的教育培訓,未經相應教育培訓的人員,不得上崗作業(yè)。同時,作業(yè)人員應當遵守安全施工的各類標準、規(guī)章制度,掌握并正確使用各類安全防護裝備。
二是市場上某些墜落防護產品在產品設計和材質強度上達不到相關的要求,一旦發(fā)生墜落事故,很難起到保護工人不受到嚴重傷害的作用。建議施工單位對新購及日常使用的高處作業(yè)安全防護裝備等,要做好合規(guī)和產品性能查驗,確保所使用的安全防護裝備符合相應法規(guī)標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