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清 陳龍 夏樂晗
中國櫻桃(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俗稱小櫻桃,以下簡稱櫻桃)起源于我國,有3000余年的栽培歷史。中國櫻桃適應性廣,栽植成活率高,果實以獨特的香味以及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在水果中占有相當?shù)牡匚?[1]。櫻桃具有樹勢強健、花香特異、果實璀璨晶瑩、多汁味美等特點,一直以來深受消費者喜愛[2]。櫻桃鮮食味美,除此之外,可進行再加工,制作成口味各異的酒、醋、果醬等,亦深受消費者喜愛。櫻桃果實發(fā)育期短,成熟早;在春季水果淡季上市,被譽為 “百果之先”,對調節(jié)鮮果市場供應起到一定作用[3]。特別是淮河以南,大櫻桃不適宜地區(qū),中國櫻桃的栽培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
河南省鎮(zhèn)平縣有300多年的中國櫻桃栽培歷史。特別是杏花山周邊丘陵山地,光照豐富、氣候適宜、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適合于櫻桃的生長。但由于櫻桃物候期早,花芽萌動較早,春季低溫影響櫻桃坐果和產量[4]。2018年2月下旬,正值櫻桃花蕾膨大、即將開花的季節(jié),忽然天降大雪,氣溫急劇下降,出現(xiàn)寒潮,雪后氣溫驟降到-11 ℃,劇烈的低溫天氣,使櫻桃花芽受凍而干枯脫落,對產量造成巨大的影響。災后筆者對櫻桃凍害情況進行了調查和分析,以期為櫻桃生產提供可行性建議。
1 調查方法
對發(fā)生嚴重的地點伏牛山支系——杏花山的坡地采用隨機抽樣法調查,逐株進行評定和登記。根據(jù)凍害的不同程度進行描述;選取不同地區(qū)(坡根、坡中、丘頂),枝條所處方位(北邊、南邊)及所處不同部位(下部、中部、上部)的花芽,對花芽受害情況(不同凍害程度)進行分析。
2 原因分析
2018年發(fā)生的櫻桃凍害,是幾十年來少有的現(xiàn)象。櫻桃在春季樹液流動、花芽萌動時間早。常年的初春開花早,花芽能適應一定的低溫天氣,對寒冷有一定的抵抗和防御能力。但這次寒潮侵襲之日,恰值櫻桃花芽鱗片松動之時,氣溫變幅達24.5 ℃,最低氣溫-11 ℃,超過了樹體及花芽的抵抗寒冷的能力,對花芽的活力造成不同程度傷害(圖1、圖2)。
2.1 地形條件對櫻桃凍害程度的影響
選擇小西崗、南崗、銀洞溝三個代表小區(qū)進行調查(表1)。這三個小區(qū)水平距離不超過1000米,海拔高度相差不到100米,但由于它們所處環(huán)境條件不同,形成的小氣候差異很大,因此櫻桃樹體凍害程度明顯不同。
山坡中部,園內無地被物,地溫、氣溫升高快,櫻桃的物候期比山坡下提早2~3天,受凍嚴重;下部坡底地形封閉,寒潮到來時,冷空氣容易集聚,樹體凍害最為嚴重,坡頂崗地形條件有所改善,地形開闊,櫻桃物候期較遲,凍害較輕。
2.2 極端低溫是凍害的最直接原因
氣候異常、氣溫驟降、低溫天氣持續(xù)時間長,是這次櫻桃凍害的直接原因。寒潮到來的前15天,氣溫回升。2月11日,最高氣溫達13.5 ℃。這樣的高溫天氣持續(xù)3~4天,打破了樹體的休眠,樹液開始流動,使櫻桃提前進入生長季。此后幾天的日平均氣溫一直保持在零上水平。2月22日出現(xiàn)零下低溫。2月24日和2月25日,出現(xiàn)-10.0 ℃和-11.0 ℃的低溫,持續(xù)7個小時,低于-5 ℃的低溫時間長達22小時。此時,櫻桃花芽膨大,芽鱗片松動,生理活動旺盛,對低溫天氣的異常敏感。花芽是敏感部位,內部細胞結構由于冰凍擠壓,受到破壞,引起組織壞死,發(fā)生褐變干枯。
2.3 櫻桃不同品種對低溫抗性不同
櫻桃品種不同,本身生理機制和物候期不同,對低溫天氣的抵抗能力有差異,零星分布于本地的毛把酸櫻桃花期晚,抗寒耐瘠薄,凍害現(xiàn)象發(fā)生不明顯。對地方品種紅花和白花櫻桃調查時發(fā)現(xiàn),同一種植區(qū)域,無論種植環(huán)境如何,紅花櫻桃的物候期都比白花櫻桃提早2天。在相同的天氣條件下,紅花櫻桃受凍致害更為嚴重,新引種的大櫻桃物候期晚,受凍較輕(表2)。
3 防御建議
3.1 選擇抗寒品種
當?shù)匕谆阉釞烟椅锖蚱谏赃t,對低溫天氣的抵抗能力比紅花櫻桃要強,并且果實大小整齊,成熟期一致,果實風味也比較好。因此可以選擇抗寒性強、開白花的櫻桃品種進行種植,大櫻桃在海拔較高的崗地也可以適當栽培,并且通過科學的田間管理,獲得理想的產量和較高的經濟效益。
3.2 選擇適宜地段建園
櫻桃園所處地理環(huán)境不同,凍害對果樹和花芽的危害程度也不同。新發(fā)展果園應選擇海拔較低、地形開闊、下墊面植被蓋度大的村旁坡地,并配以疏透型的防護林帶,以改變冷空氣的流動集聚狀況,防止氣溫下降幅度過大和低溫時間持續(xù)過長對櫻桃造成凍害。
3.3 采取積極的防寒措施
櫻桃花芽萌動時,對持續(xù)低溫最為敏感,花芽本身也是敏感、脆弱部位,最易受凍害而干枯,失去開花結果能力。在冬季及時用涂白劑涂白樹體、薄膜綁縛樹干,以免低溫對樹體造成嚴重凍害,影響花芽質量。并且生產上應時刻注意天氣變化,在寒冷來臨前,采用煙熏、灌水等防寒措施保護樹體免受凍害。
3.4 提高花芽質量和樹體的抗性
枝條和花芽在春季低溫天氣條件下更易產生凍害。因此,在采果后,樹體生長時期,應適當控水控肥,防止枝條旺長,以免造成樹體營養(yǎng)浪費;在秋季花芽分化時,應當施加有機肥,利于樹體吸收營養(yǎng),促進花芽分化。結合整形修剪,調整樹體結構,提高樹體的營養(yǎng)水平;修剪多余的枝條,使其通風透光,促進結果枝組長勢健壯,提高花芽飽滿度,并能增強樹體的抗性能力。
3.5 凍后采取補救措施
對已經發(fā)生凍害的果樹,及時噴營養(yǎng)液(蔗糖溶液)和殺菌劑(代森鋅、中生菌素),供給營養(yǎng),修復傷害;并且防止病菌對凍害傷口的侵襲,減少感染,利于樹體的恢復,保證正常的果樹發(fā)育。受害嚴重的剪去受凍枝條,加強水肥管理,恢復樹勢;受凍較輕的可以采用人工輔助授粉措施,提高坐果率。
參考文獻
[1]? 董玉琛, 劉旭. 中國作物及其野生近緣植物(果樹卷)[M]. 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 2008.
[2]? 黃曉姣, 王小蓉, 陳濤, 等. 中國櫻桃遺傳資源多樣性研究進展[J]. 果樹學報, 2013,30(3):470-479.
[3]? 李克強, 王進太, 葛利峰, 等. 大櫻桃栽培技術[J].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11(20):130-131.
[4]? 丁米田. 大櫻桃晚霜凍害的發(fā)生和防御[J]. 果農之友, 2019(3):19-20.